※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政府單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iNKanA6Eyls
出席名單:
衛生局長 黃世傑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01:50 正片開始
39:43 感謝有你
KP:
- 中央公布疫情
- 快篩站數字 ->
看起來數字有慢慢在下降
陽性數量萬華比較平穩。
台北市確診降到30上下。
快篩陽性數會比中央提早四天,因為行政行程。
快篩是比較即時的數字。
散到各地去了,是個頭痛的問題,
三級管制要放鬆相當困難
- 居家隔離人數 ->
目前還在緊繃期,對衛生局、民政局壓力很多。
大概 3000人左右。
居隔數字大概兩禮拜才會開始掉。
但是擔心大家因為趨緩就開始放鬆
太放鬆還是會飆上去
現在開始思考如何最低成本,
例如昨天居家保母開始放鬆,
市場還是作六日管制,因為人比較多
希望過程中,對經濟影響愈小愈好
一些產業如旅遊、餐飲受傷慘重,
這是下一個要處理的問題。
企業快篩,一定要有合作醫院,快篩陽性作 PCR
PCR陽性要輸入法傳系統,不可以隱匿。
變成公衛的一部份,而不是自掃門前雪。
還是要維持必要警戒,撐到疫苗可以全面施打。
33:
機動快篩隊 ->
昨天到萬華篩 67人,PCR+ 2人已收治。
100人以上造冊就會協助快篩。
媒體提問
========
民視 年代壹電視 聯合報 台視 公視 自由 三立 UDN TVBS 東森:
520喊話疫苗由不得你,昨天說還有醫護不打?
還有多少醫護不打? 疫苗剩餘?
黃P:
(冗長警告)
疫情緊繃時大家都想打,但是疫苗少,中央制定了施打順序,
第一類包括醫院診所中醫西醫,
希望大家都打,這是基本原則,不會隨便打。
6/1台北市分到 54000 全台最多,
一個多禮拜內希望盡快施打,
但希望大家了解不是搶速度,當然愈快愈好,
不是搶說兩三天我比誰快,應該是該打的都打,
二三類都造冊,這沒問題。
醫院的部份根據需要配發,
結果幾個大醫院還有剩,不少,
主要是醫院忙著防疫,工作人員也忙碌、排班,
前兩天遇到假日排班,有點慢的情形,
醫院都承諾配發的疫苗明天以前打完。
基層也造冊請他們來打,同仁告訴我們,只有 54%來打,
接下來再依照順序,再造冊,請他們來打。
這部分要讓大家知道我們不會浪費,
不是比速度而已。這部份陸續都會打完。
有人說台北市醫師跑到新北去打,
同仁說不可能,新北要職登在那裡才可以打。
網路的說法要查證。
台北市醫事人員要施打的我們都優先來打。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來打,
MODERNA 5/28 來台灣,大家印象比較好,
難免影響施打意願、比例。
今天中央也說MODERNA直接撥到醫院去,
本來市長說沒打完的不給你,現在中央直接撥到醫院去。
現在沒打的,我希望都能打。
我的了解經過一段時間,這一批三成沒打的人員會打第二劑
這部份有點亂的步驟。
原則上盡量疫苗打在需要的人身上,不是匆忙把它打完。
最後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期待更多的疫苗,
可以讓 70% 以上的人都打兩劑才是根本,
不是一直計較說哪個縣市打得比較快,還剩下多少。
放心好了,一定會打完,而且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Q:
基層抱怨打不到疫苗,還要去新北打? 有耳鼻喉科在搶疫苗?
上週才通知 5000 牙醫師打疫苗,後續即使造冊也一直在等通知?
流程到底哪出了問題?
黃P:
剛剛一併回答了。
Q:
陳時中強調施打順序中央說了算?
KP:
科學問題科學解決,媒體標題有誤差,
台北市從來沒有說不照中央順序打。有問題會反應。
像長照機構順序要往前,講得有道理中央都會聽。
順序目前還是按照中央的。
像機師,為什麼說公布了一個月你不講,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我根本不曉得 3+11 那件事情。
從 14 -> 7+7 -> 5+9 -> 3+11,
立法院大家在追會議紀錄,都沒有紀錄。
有問題我會舉手,因為我是醫療專業,看到不對,絕對不行。
現在大家比較謹慎,順序台北市如果有意見我會舉手。
長照順序往前移中央也有接受。
目前施打順序台北市和中央並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三立 華視:
聯醫抱怨疫苗為何不給基層打?
人力吃緊有改善措施?
KP:
這講過很多遍了,一二三線。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疫苗進來的時程變來變去,
我們都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進來,進來多少,
常常是一兩天前才知道。
生產線的設計,如果固定給你,可以最有效率運作。
現在我也知道中央全世界在募疫苗,
進台灣的量也是不穩定,很麻煩。
不可能開大型場館,要打 10000, 20000, 明天沒有疫苗。
中央說 6/7 開始打疫苗不用錢,
後面要補一句話,「但是沒有疫苗」。這有什麼用哩。
但是我也知道目前的狀況是這樣
不過這不要擔心,我們有設計好,
按照數量擴充生產線,這我們會調整好。
民視 台視 華視:
儘管現在中央不強制24小時內火化,
殯葬業向市府爭取疫苗,收到公文直接寫抱歉難以配發。
議員質疑殯葬處可以打,為什麼殯葬業不能配發?
33:
中央目前開放都是一到三類,
殯葬業不是所有人都可能碰到染疫的人,
有一些確診的案子殯葬業會處理,
這幾次的案子,他們都有SOP。
因為疫苗有限的關係,殯葬業不在前三類,
目前暫時沒有辦法排,疫苗充足會盡快排進去。
聯合 華視:
MODERNA將來,可以打到第幾類?
33:
今天中央已經講了,MODERNA只有第一類。
而且是直接配發給醫院,不透過地方政府。
Q:
接下來疫苗種類將相當多,市長對混打看法?
KP:
這個還是科學問題科學解決。
看很多論文,先打 AZ 再打 BNT MODERNA,
好像沒什麼問題,甚至效果更好。
至於倒過來,先打 MODERNA BNT 再打 AZ,
好像沒有看到論文。
寫論文通常是按照實際遇到的問題,
因為AZ 上市比較早,
AZ -> BNT/MODERNA 這個 OK,
他們說好像比 AZ x2 抗體濃度更高。
至於倒過來的,我還沒有看到論文。
AZ -> BNT/MODERNA OK, 其他的沒有科學證據。
目前台灣都是 AZ 也沒有很多其他的,
等真的有很多疫苗再來煩惱這個問題。
有需要煩惱的問題再來煩惱,沒有需要的問題煩惱幹什麼。
中視 中國時報:
蘇說目標八月底10M劑,
三級降到二級是否要等八月底覆蓋率達到六成?
國際供貨有問題要延到七月才能來?
KP:
什麼時候疫苗可以進台灣,內部也討論很久,
一下子佛光山、老郭、張亞中,甚至想台北市是不是要去買。
很大的問題是數量和價錢是有關的,
地方政府不會比中央政府更有討價還價能力。
以前一度講地方政府可以買,我就很不高興,
你要講就早點講,我自己自謀生路早一點。
今天已經到這個地步,我也不清楚台灣發生什麼問題。
算一算現在全世界已經打掉20億劑,台灣才拿到多少。
美國說要給75萬,那是支票,要拿到手才算。
75萬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來。
日本倒是比較阿沙力,124萬說來就來。
一般覆蓋率要有70%以上才有群體免疫效果,
不夠的話要放掉三級管制,感染人數就會上升。
這是個很困難的題目。
從其他國家例子,
受不了放開,感染人數就上升,
受不了再封城,來來回回好幾次。
當時我的主張,國際上有認證,價錢不是太離譜,
能買多少買多少先打,
管制能不能在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看可以鬆到什麼程度。
如果不行,大概就是要咬緊牙關撐住三級管制,
撐到什麼時候疫苗來再講。
不是在中央,也不曉得疫苗狀況,
策略就是以最低成本維持三級管制,撐到疫苗可以打到 70%。
沒有到就放開,大家就要講好,感染人數會上去。就醬。
三立 TVBS:
蘇到立院報告全台空床55%,台北市量能?
是否曾與中央、蘇揆通電話?
KP:
台北市以後要寫歷史,5/24,25 是台北市醫療量能最緊繃的時候。
畢竟醫界是企業效率最高,
半個月中防疫專責病床增加到1300,
專責旅館增加到1800,可以處理確診的有 3100床,
目前已經壓到每天30幾個案例,
我想雙北醫療量能沒問題。
至於其他縣市疫情不嚴重,所以為什麼空床55%,
因為大部份集中在雙北。
動員相當快,已經解決掉了。
年代壹電視 台視 今日:
今天民進黨聯署發一個月最低薪資,藍綠都要發$$?
排富規定還是相當混亂?
KP:
應該要認真作事,不是認真作圖。
昨天在網路上看,帶風向的又跑出來了。
防疫、紓困、振興,更精確地說是防疫、紓困、轉型。
醫療專業還好,台北市穩定一步步下去就解決了,
紓困這一部份要分個人和企業。
政治要想好再去作事。
現在12歲以下也發了,12-18特教生也發了,
導遊、計程車、農漁工發了一大堆,
已經發了563億,發給363萬人,
你現在如果還要再發一次,是疊上去還是怎樣?
還是有發過的不用拿? 搞不清楚。
所以說政治還是要務實,不要亂喊價。
像昨天講那個題目,不分青紅皂白每人給一萬,
2300萬人就是2300億,可能嗎?
還沒牽涉到產業轉型、紓困,都沒有講。
紓困當然要作,大家不要亂喊亂發,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想好一遍就作。
中央不要太離譜我們也不會講話,也是乖乖去作,
但是想好就好,不要亂喊一個價。
像昨天說不排富,兩千三百億,其他都還沒講,
單單個人紓困就兩千三百億,前面已經發掉563 億,
再疊上去,是怎樣? 講清楚嘛。
務實處理每天遇到的問題,這個會比較合理一點。
東森 自由:
機動快篩造冊標準? 怎樣才算是撲滅熱區?
民眾可以自己申請嗎?
璩:
熱區圍堵,冷區殲滅
熱區
1. 邊界圍堵
2. 設快篩站
3. 地形、人數,家戶密集標準
尋找固定的點,派出機動防疫隊。
有初步的成果。
昨天挑選的點,有篩出個案,等等。逐漸推動。
目前看到熱區有在減溫,相對冷區有看到熱點,
熱點也派出機動快篩隊,針對熱點精準打擊,
至於大範圍冷區,還是精實的疫調,溯源截流。
33:
出動的原則,只要有需要大規模快篩,
不希望他再移動的情況,會出動機動快篩隊。
有台北市公司說有確診,50,60人需要快篩的,
通報我們,可以請防疫巴士載到快篩站來。
機動快篩隊第一個我們要先準備名冊,
做好條碼標籤,到現場直接裝實驗盒子送到實驗室。
沒有辦法快篩隊在現場,隨機讓大家進來。
快篩站有電腦、設備,無法事先造冊會希望他們到快篩站去,
數量比較多的話通報我們會請防疫巴士載到快篩站,
不是有需求都可以調動快篩隊,它必須事先造冊。
萬華比較重要,還是最大熱區,
第一魚果有農產運銷和漁產公司,
都是台北市民生供給的地方,
不管三級或四級,這些地方都不會停止,是重中之重,
會優先到魚果、環南,確保台北市生鮮提供不會受到影響。
其他可以申請,希望有100人以上,先造好冊,
這樣去速度才會快。
公視:
比照高雄媒合餐飲業與計程車外送?
KP:
本來市場人流很多,要發展電商物流疏散市場人流,
後來發現 PCHOME 業績 5x, 最近台北市快遞停止運送生鮮。
危機就是轉機,新冠造成很多行業的打擊,
但是倒過來,電商、物流業績上升了。
這個明天會討論。法令、保險,儘快訂一個方法出來。
蘋果:
李小姐上個月20號確診,衛生局告訴他沒有床,叫他待在家,
但是症狀愈來愈嚴重,沒有辦法就醫和藥物治療。
市府有掌握?
KP:
20天前的故事,沒有錯,當時是這樣。
這一次最危險就是 5/24 5/25 兩天,
大概有30幾次救護車送不進去,
但是在醫療量能快速擴充之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想這個李小姐應該是病好了,才有力氣出來寫這個文章。
中國時報:
資深記者住處輕生,法醫採檢確診,衛生局有掌握?
33:
一樣的問題,生前有確診的話會被列管。
現在是死後確診。我想事後還是要去了解一下。
民視:
市府首度視訊會議效果? 考慮下午記者會也改成這樣?
KP:
其實我們防疫記者會本來就視訊,
以前在我們前面有一大堆記者堵麥,
要恢復那個大概要很久以後了。
至於今天是第一次視訊會議50個人,
會開會檢討哪些地方要改進。
視訊會議大概也是時代潮流,會更有效率,更方便。
危機就是轉機,
所以不是防疫、紓困、振興,是防疫、紓困、轉型,
整個國家的產業、政府要跟著轉型,
才能跟上後疫情時代的需要。
感謝有你
========
(完)
※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
【疫起,守護台北|EP13】台北疫苗打的慢?你有問題進來看!
https://youtu.be/5WCZSHGDbGw
【疫起,守護台北|EP14】為什麼造了冊還沒打到疫苗?我來告訴你剩下的疫苗在哪裡!
https://youtu.be/P2J5uWlVcA8
-
今天是ㄌㄧˇ ㄒㄧㄥˋ小姐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