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一一》NJ(吳念真)映後座談版note

作者: plurrr (ss)   2023-09-23 11:46:16
*注意
以下有部分《一一》劇情提及
*注意
在此之前《一一》看了兩遍
年代久遠,印象剩下的是楊德昌藉著電影中家庭三代表達對生命的看法,生(喜宴)開始
,死(喪禮)結束。洋洋作為人看不到背後的客觀者,與最後感人的致詞:看到嬰兒(外
甥)出生,發現自己也老了。(當然還有對於當時台北都會空間與現象的描寫,這部分藉
由楊導擅長理性地舖陳安排,好像是比較無可挑剔的部分)
第三次看發現了《一一》不少楊德昌過往作品慣有的憤世嫉俗(cynicism)的部分。從NJ
事業與愛情的理想性。事業部分:台灣科技業抄襲習慣,追求CP值,不實在,說空話。因
為元配憂鬱症跑去山上修行,NJ重拾初戀情人的「初戀」,同時交叉剪輯女兒亭亭與胖子
的初戀,最後因為雙方對於感情關係的偏執,也就是《一一》另一個命題:心中的世界跟
現實有落差,如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無法接受導致悲劇,胖子殺人,是不是代替年
輕悔恨,卻早就回不去NJ的救贖隱喻?某種程度上依舊存有楊德昌過去作品「見山不是山
」的說教感,而並非「見山還是山」:把「我執」拋下。
也許是在吳念真講述的部分(見note),透露楊導菁英性格的使命感,於是在呈現都會男
女情感空虛敗壞的批判,往往都會有些報應成分,會陷入瘋狂甚至死亡。
(以下吳念真(吳sir)座談note還記得的&比較與楊德昌電影相關的)
**********************************************************
從在大學唸會計時期投稿文學獲得賞識並開始寫劇本到畢業前一年去中影工作開始講起。
中影,當時還是國民黨文工會直接管理,吳sir說在戒嚴時期那個文工會比現在文化部還
大。
所以我後來才知道台灣新電影的濫觴《光陰的故事》,當初提案去文工會撥錢拍片是用恐
龍電影的「企劃」方式,因為當局覺得當時民眾喜歡恐龍。
所以也能了解明驥(明總)中影總經理與當時小野和吳sir用半哄半騙的企劃方式為新電
影打下基礎,在當時電影如同propaganda(政治宣傳)的年代,也很像在描述共產國家的
創作者,在如此高壓且充滿程序的官僚系統中偷渡的理想性類似這樣的電影。
《海灘的一天》吳sir(編劇)開始與楊德昌合作,吳sir語帶保留說阿德(楊德昌)是很
好的工作夥伴,但不適合當朋友。感覺話中有話,私人層面不講,似乎暗示著楊德昌的清
高菁英感與吳sir出身平民,以上措辭並無對錯,只是依照現在看來確實是兩者看待世界
角度的不同。並且以吳sir在中影熟悉體制內運作的方式,借力使力,在紛雜的政治背景
中偷偷挖洞,讓楊德昌純粹的藝術創作得以面世。
《海灘的一天》吳sir說楊德昌一開始只是有一個概念但完全不知道要拍什麼(其實還蠻
像當代藝術,並讓我想到葛斯范桑的《痞子逛沙漠》那種「概念性電影」。於是吳sir想
了許多故事填充角色的血肉,包含舉了一個小鎮(九份)的醫生聽黑膠唱片的例子,古早
小鎮的少數像是醫生比較有文化,還會找子女彈鋼琴給附近街坊鄰居展示文化,但私底下
沒有彈好,媽媽會在後面廚房偷偷在打他/她手心。(如此描述想到契訶夫(Anton
Chekhov)的短篇小說《姚內奇》)打手心部分有寫到《海灘的一天》的劇情裡面。
吳sir與楊導到墾丁(當時核三還在蓋)尋找靈感寫劇本,回來之後完成劇本卻被劃了不
少大叉叉,但往好方面想,被留下的場景是被喜歡的。
提到《一一》的部分,吳sir與楊導之後有一陣子沒聯絡,吳sir被找去聊天,楊德昌說想
找吳sir拍戲,吳sir說不是太重要的角色可以,太重要的沒辦法,因為工作很累(當時電
視有台灣念真情節目等等),劇本拿回去仔細一看吳sir說不對啊,這NJ就是我的名字,
還是主角,好像有點上了賊船,只好跟阿德說,因為真的太累,你們看看可不可以找其他
人,找不到我再去演,結果發現後來也沒有找其他人,吳念真就去演了,而且是楊導想要
吳sir很累的狀態。
疲累的狀態延續聊到拍戲的花絮,例如說開車的戲因為前方有攝影機,所以都是憑著隙縫
開車,不好開,然後往往是拍半夜,也因為楊德昌要求比較高,所以第一次很辛苦拍的夜
戲居然不能用還要重拍,又更累了。
電影一開始婚禮的戲是在圓山飯店從早上拍到半夜,吳sir說戲拍到那個菜都酸掉根本不
能吃了,演戲的時候還要邊提醒其他人不要去吃到餿掉的菜。這例子倒是又說明了這兩位
創作者的差異,一個理想主義式的(楊德昌),一個是現實(寫實)主義的(吳念真)。
阿德,楊德昌nickname 突然發現”Ed”ward Yang是怎麼來的。
作者: xtimyah86828 (yeh yi ting)   2023-09-23 15:51:00
民進黨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