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無聲:深灰色的你.淺灰色的我

作者: albuca0603 (哨兵小屋的氣味偏執狂~)   2020-10-15 19:23:57
雷文防雷資訊頁
看到預告片+柯貞年導演就很想去看了。
看了PTT的評價稍微有點猶豫,作好心理建設之後還是決定去看了!
這部電影比我預想的更好一些!
也有可能是之前看了相關的觀影心得有把期待值降低,總之還是推這部!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首推「高中生演高中生」這件事:
在片中大都是用年齡相當者來出演高中生,代入感很強!
查了一下男主角跟男配角年齡分別為16、17歲(拍攝的時候更小)。
其它配角看起來也大都是這個年紀的,
就不會有種「凍齡的社會人士」的違和感。
雖然距離高中時期很遠了,但是還是有記憶那段荷爾蒙混亂的時期的模樣!
更像是磨到太薄的水果刀那樣,容易割傷別人、自己也容易碎裂…
遙憶高中時期、總是有一種橫衝直撞、彷彿什麼都不害怕!
但是下一秒就要瀕臨瓦解碎裂的混亂和不確定感!
用超齡太多的演員總是會更帶有一種:
「老熟世故的圓潤、和留有餘裕的防撞軟墊。」
再來「聲音的使用很高明」:讓觀影者有一種「我就是聾人」的感受!
在助聽器下的聲音模糊又巨大、像游泳課後進水的耳道、
但拿下助聽器、一切在聽人可以「聽覺先於視覺」感知到的危機:
機車或推車、機械運行等…都成為隱含的致傷因素。
關於劇情方面也是:
「聽人」很容易把「聾人」愚蠢化,
溝通的障礙造成了彼此間的難以理解,
但是聽人作為「強勢的多數」,在衝突發生之時
總是可以獲得體制更多的資源和保護,
突然想到許多人都還是會有移工都很____的刻板印象。
有的記者新聞稿會把它跟當年的「熔爐」對比,
我個人是覺得在議題處理方面「無聲」觸及的層面更廣,
手法也不那麼黑白二分法、這可能跟年份與地區有關係,
熔爐是2011年的片子、無聲是2020、
性別議題跟處理方式都更為進步、
再者台灣對於性別多元的包容性更為寬廣、
處理的視角也更為多元。
熔爐有點像是:給一個父權的大魔王、
然後所有的黑都是由魔王負責,大家熱血沸騰、義憤填膺!
無聲有點傾向:大家都是灰色的、淺灰色的我看向你是深灰色、
深灰色的你看著自己是淺灰色、看向我是深灰色。
是體制的粉飾太平、假裝無事、瞞上欺下,加劇了這個惡性循環、
最終揭開血紅色外套的帳幕,之下的景象令人難以卒睹、
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受害者晉升加害者。
電影有些平舖直敘、但我覺得這在某種層面上也展現了:
聽人以自己的立場去想聾人(片中的兩位母親、不會手語的校長)、
用同情及不對等的視角去『俯視』對方、終究無法產生共感。
應該可以高潮迭起、狗血潑灑的橋段都輕輕的帶過、
我覺得一方面是導演的溫柔;
另一方面也是對現行體制的反訴!
「輕輕帶過」不代表沒有力道,
片中性侵學生多年的美術老師終究被體制完美保護、安全落地~
反觀最初被性侵多年的小光、
承擔大部份的罪愆、傷人自傷、化成一道道左腕上的血痕!
電影中「學習與傳承的性騷擾及性侵害」的議題之外,
更有提到青少年在青春期性啟蒙期、對施暴者的愛恨情結、
在斯德哥爾摩性高潮!
在性的啟蒙期、就被奇怪的成人隨意捏弄型塑、
灌食似是而非的價值觀、罪惡與高潮絞扭交纏、
最終長成一個奇形怪狀的模樣。
A. 討厭加害者是必然的吧!
但在學校『被孤立』是更可怕的事
(外面是非我族類、不甚友善的聽人世界)
加害者在平常不性侵我的時候、也算是一個好人吧?!
但我痛並快樂著、應該討厭但又有點喜歡、
所以更討厭那個,喜歡加害者的自己!
B. 如果老師都用身體力行這件事!
最終也無事發生安全下莊(被體制保護),
那麼我學習老師的『身體教育』模式應該也是沒問題的吧?
最終…陷入一種自厭自溺的混亂狀態…
電影丟出了很多問題是需要(可以)讓觀影者反思探討的。
片尾其實給了一個滿開放的結局:
小光(金玄彬)在陽光燦爛、身後白床單飄飛的天台上看向遠方;
張誠(劉子詮)和貝貝(陳姸霏)
在觀看野台八仙戲下起滂沱大雨時丟開雨傘、
象徵了新生、光明和滌淨:
揭開汙濁的紗布、將化膿的傷口割開擠出膿血、
重新上藥包紮、才有痊癒的機會。
然下一幕鏡頭跳轉~
校車上的玩鬧場面、在校車後方、
當年更小的曾遭受性霸凌的學弟、搖身一變成為加害者、
完美的將自己曾受過的「身體力行教育現場」複製貼上。
個人心得的部份: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國高中生活氛圍的型塑、
和配音的高明運用、都讓人很有臨場感和代入感;
小光(金玄彬)演得真得很好!!
韓國人對於自己的近乎苛薄的強求還是覺得很厲害!
但我台灣人我就爛(誤)。
觀影結束散場後;會一直想到自己國中時期,
教室後方都會有一群男生集體霸凌一個更弱勢的男生、
補習班也是(不同群體、不同人),
在陰暗的樓梯間轉角上演相似的戲碼,
少年的暴力模式、真得是往死裡打、
當時也只是在前面假裝沒看到、當然更不會去告密、
保持一種事不干己的淡漠,
然後對「還好他們的對象不是自己!」感到慶幸。
那時候補習班從別縣市來的名師(名師當時都北中南跑課)、
就在樓梯間旁邊的小陽台抽菸、他也是假裝沒看到、
在一旁抽完那支菸…
那時候更有種:「原來老師都不管了,
所以我假裝沒發生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
更正確化自己的作為。」
今天突然回想起這些場景,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人吧!!(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