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片拍10部賠9部資金難找 投資方說出丟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師)   2019-11-11 12:52:14
※ 引述《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之銘言:
: 國片拍10部賠9部資金難找 投資方說出丟錢關鍵是文化部「輔導金」
: 新聞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1930201
: 吳尚軒 2019-11-11 09:20
: https://i.imgur.com/1jx2yRg.jpg
: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10日舉辦「影視籌資面面觀」論壇,多位專家一起討論在這個時
: 代,創作者如何籌資找錢。(英雄旅程提供)
: 國片拍10部賠9部,已經是影劇圈苦惱許久的問題,也令創作者尋找投資困難重重,坊間
: 歷來不乏有導演賣房、賣車拍電影的事蹟。對此資深監製陳鴻元指出,這十幾年來所有電
: 影案子找投資,投資人第一句就問「有沒有申請到文化部輔導金?」幾乎都要有輔導金,
: 才有人敢投,一方面有輔導金可以減少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是,代表已經有一批業界評審
: 看過這個案子,要找到比較大的投資,幾乎都要先拿到輔導金。
: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10日舉辦「影視籌資面面觀」論壇,由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擔
: 任主持人,邀請文策院文化金融處處長徐嘉聆 、中環娛樂總經理吳明憲、資深電影監製
: 陳鴻元,以及中信創投資深副總邱明慧,一起討論在這個時代,創作者如何籌資找錢。
: 陳鴻元表示,投資者投資東西,就是要找會賺錢的,但台灣99%電影都賠錢,僅少數作品
: 賺錢,像是《大尾鱸鰻》、《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註),現在只能拿這種成功案例去
: 看。
: (註:《大尾鱸鰻》全台票房為4.3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全台票房2.4億,全球票
: 房為48億。)
: 但另一方面的困難,是題材開發困難,台灣沒投資商會給開發費,導演、製片要找編劇開
: 發題材,只能自己掏錢,不能拿投資商的錢,開發一個點子到成型平均要3年上下,像他
: 今年監製的《第九分局》,是7年前的構想,3年前遇到導演王鼎霖,之後開始修劇本。
: 劇本開發完成 「輔導金」是下一個門檻
: 開發完成後的困難,陳鴻元指出,這十幾年來所有案子找投資,投資人第一句就是問,「
: 有沒有申請到文化部輔導金?」幾乎都要有輔導金,才有人敢投,一方面有輔導金可以減
: 少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是,代表已經有一批業界評審看過這個案子,要找到比較大的投資
: ,幾乎都要先拿到輔導金。
: 「輔導金」分期給 仍要事先準備60%週轉金
: 但陳鴻元提醒,就算拿到輔導金,也要準備至少60%的週轉金,輔導金不會一次給清,第1
: 次是簽好編劇、主創團隊合約後,才會給30%左右的金額,第2次是片子拍完、所有單據申
: 請後才給錢, 第3次錢是後製全部完成才給,最後一次約20%的錢,要拿到准演執照、上
: 映才會全部進來,所以拿到1000萬輔導金,至少要準備500萬週轉,這對沒有錢的製片非
: 常辛苦。
: 吳明憲說明,如一個3000萬的案子,已經拿到1000萬輔導金,就可以跟投資人說,回收門
: 檻剩下2000萬,接下來就能計算像版權要多少、OTT授權金要多少、票房要多少,此外還
: 可能有地方政府補助 ,投資人就知道有些資金已經到位,他不用承擔100%風險。
: https://i.imgur.com/zspWWN0.jpg
: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10日舉辦「影視籌資面面觀」論壇,中環娛樂總經理吳明憲(見
: 圖)表示,投資者要不要投資,通常會問創作者「除了票房還有什麼可以賺的?」(英雄
: 論壇提供)
: 評估要不要投資 端看創作者所想到的市場
: 吳明憲談到,對投資者來說至少要保本,他們評估投資,都會先看創作者有沒有想到市場
: 在哪,第一就是問要拍給誰看、這些人在哪?而電影收入除了票房外,還有版權授權、海
: 外版權、OTT,如果創作者全押在票房就很危險,所以投資人都會去問,除了票房還有什
: 麼可以賺的?對此徐嘉聆也談到,IP的可行性不侷限於電影、影集,周邊如遊戲、貼圖等
: 跟民生更結合的面相,是目前需要探索的。
: OTT時代 創作者要知道「平台喜歡什麼」、「作品有沒有社交功能」
: 邱明慧則指出,OTT平台興起後,創作者要知道觀眾或買家是誰,以前電影是2C模式(對
: 消費者),要知道觀眾喜歡什麼,OTT時代比較是2B市場(對公司),要看像Netflix、
: HBO等平台喜歡什麼。
: 對此吳明憲表示,從行銷方看來,去電影院買票的通常是2人以上,現在OTT那麼多,大家
: 看電影的重點,多是社交跟約會,所以重點是題材能不能讓觀眾說服朋友一起看,創作者
: 要思考,這部片有沒有社交功能?而大家看電影社交時,希望是怎樣的氛圍?
: 藝術電影也有投資市場 作品由小慢慢做大,做出大家的信心
: 吳明憲也談到,藝術電影當然也可以投資,如中環投資了《老大人》,因為它是優良劇本
: 創作獎的作品,有探討社會議題,是在國際上會得獎的,很幸運有輔導金、北市府電影委
: 員會資金,還有行銷補助,資金上片前就已經全部回收。
: 邱明慧對此也舉例,如近期的《陽光普照》,或過去的《大佛普拉斯》都得很多獎,這些
: 都是2000、3000萬小成本的片,也希望哪天有《一屍到底》這樣的作品。邱表示,其實大
: 家投資電影都知道不是想賺錢,而是希望錢交出來,起碼拍得要不丟人、要能反映時代。
: 邱明慧也就投資人財務說明,最簡單就是經費不要太膨脹,像李安前3部電影《推手》、
: 《囍宴》、《飲食男女》,都沒超過3000萬,讓中影有賺錢後,才開始有《臥虎藏龍》,
: 就是一步、一步做,讓大家有信心,但她遇過很多新導演,一來就說要做3億的片。
: 申請輔導金「要訣」 抓住補助項目的主軸方向
: 對於獎補助、輔導金,由於現場講者,幾乎都曾擔任公部門輔導金、獎補助評審,講座上
: 也就過去經驗指出申請「要訣」。徐嘉聆指出,公部門的獎補助,通常都有政策目的,尤
: 其像文化部的長片輔導金,評審內部的事前會議,都會溝通好方向,所以大家申請時,要
: 看清楚這個補助項目的軸線是什麼,理解補助對象跟方向,還有資金運用限制等。
: 陳鴻元則談到,像地方政府的補助,通常目的是推廣城市意象,在當地拍攝是最好的,或
: 至少某方面要出現這個城市這意象,他舉例自己最近的案子, 拍是南投的一個布農族合
: 唱團,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但南投沒有任何補助,就改去高雄山區拍攝,申請高雄的補助
: ,然後因為也要台中市補助,所以就把原本在台北參加合唱比賽的戲改到台中,呼籲創作
: 者要思考清楚,拿到補助要付出什麼代價。
: https://i.imgur.com/EcJ22Hf.jpg
: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10日舉辦「影視籌資面面觀」論壇。圖為資深電影監製陳鴻元(
: 見圖)呼籲創作者要思考清楚,拿到補助要付出什麼代價。(英雄旅程提供)
: 新導演申請輔導金 評審在乎找誰當「監製」
: 陳鴻元也談到,新導演申請輔導金,除了過去的短片作品外,評審還會看監製是誰,如果
: 是菜鳥,就會很難給,但如果是葉如芬、李烈等人,就能相信他們判斷,但如果演員卡司
: 太好也不對,像如果找劉德華來演,評審可能覺得劉德華自己就會吸金,幹嘛給你輔導金
: ?
: 邱明慧則提到,她曾遇過1名導演,說後期調光要800萬,她親自打去同一間製作公司問,
: 對方說只要250萬,呼籲大家申請之前要做功課,不要報得這麼誇張,不然評審觀感很差
: ,就不會想給了。
又再打悲情牌
言下之意就是想說「台灣人不支持國片」+「資方不重視文化藝術產業」
一部電影影評分數、什麼深度的屁話不論
至少至少至少
最低標準
是拍出來要回本吧?
不奢求大賺
至少要回本或打平吧?
所以說文中哭么的這些人
是在怪觀眾不買單你們的大作?觀眾沒藝術素養嗎?
怎麼絕口不提至少能拍出「票房能回本」的能力
寫這種文就想怪別人,又不敢明講
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一下偷婊台灣環境、一下偷婊賀歲片、一下抱怨資金政府不給得乾脆點
反正就是環境不好、別人不夠高明、短視近利
絕對不是拍的東西不行賺不到錢
這就是依賴補助下來的文藝產業
養出來就是:
沒補助→哭天搶地活不下去
補助下來,票房不好→觀眾沒水準,不愛國
繼續埋怨環境、政府、觀眾
然後看著電影產業繼續被超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