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小丑 - 誰擁有奪取他人生命的權利?

作者: KTR5566 (KTR)   2019-10-27 00:48:27
這部片精妙之處在於他的元素並不多
沒有錯綜複雜燒腦結局大逆轉的劇情
但所添加的元素都是具有真實、刺激、及爭議性的
精神疾病 受虐兒 貧富階層 殺人 暴動 歧視 嘲笑弱者
加以排列組合 自然迴響熱烈
雖然電影中對亞瑟的病情描寫不少
但大笑的病徵只是一些衝突或事件的引發點
真正讓他人欺凌他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弱者"的身分
1.舉廣告牌打工被小孩欺負
2.在地鐵被三人毆打
3.脫口秀影片被莫瑞調侃
三次事件中除2有病情發作引發的狀況外
其他都是單純身為"弱者"導致亞瑟被欺凌
而兩次亞瑟被欺凌時都是身為小丑的扮裝
有別於以往的小丑系列這部最大的差異在於小丑是一個群體象徵
而非以往的單一智慧罪犯的形象 這部分有點類似V怪客的概念
人人都是小丑
但可悲的是 這部片中小丑是"弱者" "貧窮" 或"底層"的象徵
這點從自地鐵事件後湯瑪斯偉恩總把底層人民形容成小丑的公開談話也看得出來
但導演立場並不完全傾向認同"弱者"
也有呈現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面向
例如亞瑟帶槍去醫院表演被開除 這部份老闆的決定其實沒什麼問題
遇到問題永遠只會責怪他人而不檢討自己
但為何這樣個性的"弱者"會引起共鳴呢
還包含的重大的元素就是"漠視"
故事中知道亞瑟病情的有 公車大媽 工作同事與老闆 黑人心理師*2
但當中並沒有任何人因此同情或關心他
公車大媽得知後只露出嫌惡和無奈的表情
老闆接到客訴後除訓斥外還抱怨亞瑟讓他的同事們感到不自在
故事前後的黑人心理師也沒人真的在乎他
當中只有侏儒是唯一沒漠視嘲笑他的
所以精神疾病只是個強化故事衝擊的點
小丑的最大象徵還是被漠視的"弱者"
而被漠視所延伸的狀況就是不被當作人看待
不被當作人的下場就是遭受世界的欺凌 嘲笑 或是霸凌
但衍伸出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
被欺凌者有殺人的權利嗎?
這世上比亞瑟過得更慘的人多的是 他們也不會怨天尤人去傷害他人
但這就代表欺凌他人是可被接受的嗎?
1.襲擊打工小丑並破壞廣告舉牌
2.調侃亞瑟影片
3.獲得觀眾迴響後邀請亞瑟上節目洗臉做效果
這三者哪幾項是可被接受的?
一般人看到電影開頭通常會反對小孩的暴力行為
但到了第2 3點呢 把亞瑟當笑話(Joke)調侃 好像還好
為何同樣欺凌會有兩種不同的想法呢
這就是肢體上和言語上欺凌的差別
社會的正義是反對肢體暴力 但卻某種程度上容忍言語暴力
而這言語暴力又是選擇性的針對社會上的相對"弱者"
也就是故事中的小丑們
現實中也是如此
上司責罵下屬 父母責罵小孩 丈夫責罵妻子 同儕間的小團體排擠霸凌
所以才造成共鳴
但這產生幾個問題
1.怎樣的程度算言語暴力?
2.可以對於他人實施言語暴力嗎?
3.可以對有問題的人實施言語暴力嗎? (負負得正?)
4.遭受言語暴力就可以去殺人嗎?
又或者再更簡化問題
誰擁有殺人的權利?
如果答案是否 沒有任何人有殺人的權利
那我們集體言語霸凌某人導致某人殺人或自殺 是誰的錯?
如果答案是是 長期生理或心理遭受嚴重不平等壓力的人
那該如何去界定? 又何人有權力去界定?
這些問題都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
如因遭職場霸凌觸發的成大開刀房刺殺事件 誰能評斷對錯?
其他人遭受不平等對待也不會拿刀殺人 所以是刺殺者的錯?
小丑實質上就只是反應社會上存在已久但無解的道德問題
以黑暗的方式呈現一種正義思辨
才獲得如此廣大的共鳴和迴響
一點小感
作者: twelvethflor (渴了)   2019-10-27 07:25:00
每當亞瑟殺人,畫面就繽紛明亮起來,代表亞瑟內心的喜悅。最後明亮潔白的病院一幕,與之前阿卡漢病院的樣貌完全不同。讓我覺得先前的情節就是要讓觀眾覺得"都是別人害他的",他沒有錯。最後才是真實的,之前的幾幕都是亞瑟的妄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