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雙子殺手》能改變電影時代的技術規格

作者: benbenson12 (binbin)   2019-10-26 23:23:27
以下有雷
圖文好讀版:https://loory.tw/gemini-man/
~*-*~*-*~*-*~*-*~*-*~*-*~*-*~*-*~*-*~*-*~*-*~*-*~
《雙子殺手》是一部美國科幻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威爾史密斯、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
德、克里夫歐文主演,劇情講述一名能長距離狙殺目標的頂尖殺手亨利布羅根,在準備退
休之際遭到一名神秘年輕殺手的追殺,一舉一動完全被清楚預測,在兩人一陣激烈的對決
過後,亨利也馬上發現跟他較量的對象竟是年輕25歲,能力正處於巔峰時期的自己。
如果說《雙子殺手》導演李安是目前成就最高的台灣電影工作者,大概沒有人能夠反駁,
從 1995 年《理性與感性》正式進入好萊塢、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開始,接連拍了包括《
冰風暴》、《與魔鬼共騎》幾部評價優秀的作品,並以《臥虎藏龍》、《斷背山》、《少
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導演等獎項肯定,都讓他在好萊塢擁有相
當高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因此在《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首度嘗試 3D 作品就取得大量好
評的李安,便決定以更創新的技術再次打破人們對 3D 電影的想像,《比利·林恩的中場
戰事》與《雙子殺手》也因此而誕生。
近年來,相信許多影迷都逐漸對電影的 3D 版本抱有負面的看法,認為它不但無法大幅提
升觀眾的觀影體驗,因為戴上眼鏡所造成的不適、鏡片阻隔光線導致畫面變暗也是為人詬
病的缺點,而李安便以「未來 3D」技術提出完美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2016年《比利·
林恩的中場戰事》以 4K 畫質、每秒 120 格(幀率)、9 倍亮度的規格推出,雖然最後
因為本身的題材限制導致票房不如預期,但至少已經為3D電影開啟新的一頁。
還記得3年前,在台北京站威秀(當時全世界唯五能播放完整規格的戲院)看「未來 3D」
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過程中雖然覺得畫面清晰得讓人難以置信,甚至特寫
畫面是連角色臉毛孔都清楚可見的狀態,但可惜的是,個人認為這並未對整體電影較靜態
的故事呈現有多大影響,讓如此高的規格顯得有些不必要,但這次作為一部科幻動作電影
的《雙子殺手》就完全不同。
雖然《雙子殺手》台灣只有上映被閹割過的 3D+ 版本,不過因為有著大量動作場面、動
態或遠景鏡頭,即便打鬥橋段不像《捍衛任務》拍得那麼乾淨俐落,幀率也只有上次每秒
120 格的一半,但《雙子殺手》整體畫面的清晰與細緻程度依舊在事隔三年後,再度帶
給我一次相當特別且難忘的觀影體驗,甚至還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更讓人震撼。
因此我們觀看這部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科幻動作片,不仿也把評價電影的標準,從原本動
作場面的設計與運鏡剪輯、劇情節奏是否流暢、角色所具有的魅力,再另外加上 3D+ 整
體技術的表現,還有李安是如何用《雙子殺手》這部實驗性極強的電影,透過片中幾個關
鍵場景呈現給觀眾那種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無論是角色在高速移動時依然無比清晰的背
景、商店裡被機槍掃射時那些在空中飛揚的碎屑,甚至是在海洋清楚可見的水面波痕與顆
粒分明的水中氣泡,我想這都是《雙子殺手》最不可被忽視的重要看點。
而回到劇情方面,《雙子殺手》一位即將退休的殺手因為被認為洩漏國家機密,遭到自己
年輕力壯的複製人追殺為主題,雖然這故事本身並不算非常新穎,將近 20 年前的阿諾《
魔鬼複製人》、李連杰《救世主》都拍過類似的題材,《雙子殺手》劇本確實也在 1997
年就已經成形,但現在因為技術限制輾轉來到李安手中,故事焦點就從原本單純追求爽度
的動作打鬥變成人物之間的日常對話,並進而延伸到角色本身的性格之上。
就像過去許多複製人電影,《雙子殺手》所強調的主題還是在「人性」,電影藉由兩人多
次交鋒的過程,帶著觀眾看見他們那些藏在內心深處、無從開口跟別人抒發分享的困擾。
李安從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切入,透過他最擅長的父子命題,呈現兩位角色分別對自己過去
與對未來的創傷與迷惘,我想李安想透過《雙子殺手》探討的,就是當我們發覺世界上有
跟自己不同年紀,但擁有相同基因的人會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看到年輕的自己,讓亨
利思考要是人生能夠重來將會如何選擇?都讓《雙子殺手》在高超的技術之外,也有能讓
人省思的地方。
除此之外,《雙子殺手》似乎也想藉著最後那人造的複製人,告訴觀眾或許人生來就是不
完美,而就因為這個不完美,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完美個體」,雖然李安並沒
有對那位失去情感的角色有太多的琢磨,但整部片似乎也都不斷強調身為一個人能夠有自
主思想的重要,無論是諜報組織以正義之名派人暗殺沒有利用價值角色的行為、亨利決定
從被動逃命轉往主動出擊,或者 Junior 最後選擇了自己想要的大學生活,都給了電影一
個較為明確的核心。
或許《雙子殺手》透過亨利與 Junior 引入複製人的自我認同,發現人生的虛假,一瞬間
失去活著的意義與價值等議題,最終沒有深入探究還是有這麼點可惜,但我想這就是李安
把重點都放在技術呈現所造成的結果,我不否認若先扣除高規格拍攝技術帶給觀眾的體驗
,光從 2D 版本角度觀看,《雙子殺手》的確是一部相對平庸的作品,不過正因如此,在
過去許多電影都看得到的槍戰肉搏,卻因為這部電影而有了更加身歷其境的全新感受。
當我們談論到李安這位導演,通常不會斷定他有非常喜歡的題材或非常明確的個人特色,
除了作品多半聚焦在「人」或父子之外,從家庭倫理、戰爭劇情、古裝武俠、歷史驚悚、
漫畫改編、同志愛情、民國諜報、奇幻哲學,到這次科幻動作的多方嘗試,都顯示李安不
斷踏出自己舒適圈,以他當下的心境來選擇電影題材,並堅持自己理念的創作精神。
因此就如同片中亨利布羅根在 Junior 身上看見年輕的自己,不希望他走上自己每夜受到
噩夢困擾的殺手之路,但最終選擇還是必須由他自己決定,我想《雙子殺手》除了是李安
想獻給兒子與其他後生晚輩的一部電影,同時也讓他回顧自己過去電影生涯還有什麼沒有
實現,並思考是什麼成就了現在的自己,而就我目前來看,李安他現階段希望達成的目標
,或許正是推廣他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與《雙子殺手》所使用的 3D 規格技術。
我並不認為《雙子殺手》劇情層面不如預期,整體稍嫌平淡是電影的缺點,反倒覺得這是
李安為了實現他的理想,做出向一般商業電影靠攏的妥協。就像詹姆斯卡麥隆以《阿凡達
》開啟過去 10 年來 3D 電影的時代,李安也非常有可能就是引領好萊塢電影產業下個階
段的技術先驅,而在他這偉大理想的面前,《雙子殺手》這部劇本歷經好幾個編劇之手的
電影,其劇情是否盡善盡美,爽度高不高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雙子殺手》的誕生就如同卡麥隆《阿凡達》與《艾莉塔:戰鬥天使》,是屬於這個世代
的奇蹟。這就是為什麼這20多年前的劇本會直到現在才被拍成電影,它不像《救世主》把
兩次拍攝畫面合而為一成兩個李連杰,《雙子殺手》讓一老一少的威爾史密斯登場,而且
就因為片中有複雜的打鬥,《雙子殺手》也不能像《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布萊德彼特、《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小勞勃道尼利用後製調整把演員變年輕,只能跟艾莉塔一樣,利
用威爾史密斯20年前樣貌來建模,並讓本人親自進行包含臉部表情的動態捕捉,製造出一
個全電腦動畫的角色。
有了 Weta 特效公司著名的動態捕捉,再加上李安堅持的 3D 電影規格,把技術變成電影
的敘事主體。儘管《雙子殺手》沒有炫技式的運鏡剪接,也依舊能讓觀眾體驗宛如身歷其
境、難以分辨畫面中的是電影,或者就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真實感。就極端一點來說,我認
為某些沒看過 3D+ 版本的觀眾就像是電影演到一半就提早離場一樣,是無法了解這部電
影獨有的魅力,甚至沒有辦法去評論這部電影。
我能感受到導演李安這次就算選擇較為商業的劇本,還是在片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元素,並
且注重在角色的心境描寫,盡力把幾個橋段做好所付出的努力。上次《比利·林恩的中場
戰事》因為走得太前面而失敗,而這次看著《雙子殺手》整體那極為驚人的畫面呈現,我
不知道三年之後這個世界究竟準備好了沒?但不管如何,我想李安這不斷探索與嘗試的電
影之路還是會繼續走下去。
作者: Veronica0802 (波波妞)   2019-10-27 11:04:00
驚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