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小丑的恐慌爭議:暴力與精神疾病的浪漫標籤

作者: AisinGioro (愛新覺羅。溥聰)   2019-10-06 17:52:07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085723
「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個世界變得太瘋狂?」電影《小丑》(Joker)上映前後,先是以
拿下威尼斯影展大獎的藝術成就,捲起娛樂話題熱潮;而後又因為電影中涉及的暴力、精
神疾病議題,在美國出現了安全恐慌的爭議。有人質疑《小丑》鼓吹犯罪、也有人疑慮給
精神病患貼標籤,甚至憂心有人會趁機模仿犯罪、重演槍擊慘案的血腥悲劇。是《小丑》
真的有毛病?各種質疑到底是「無聊的指控」、還是有其社會脈絡可循?
在《小丑》上映前,已有美國部分戲院聲稱接獲「安全通報」,要嚴防有心人士趁機進
行大規模槍擊。即便消息真假不明,但已足夠讓各地警察與民眾神經緊繃;美國紐約在2
日晚間的電影節《小丑》放映會上,就有全副武裝、配備突擊步槍的警察嚴陣以待,連觀
眾也必須接受安檢後才能入場。紐約警方NYPD表示,近期會針對放映《小丑》的電影院增
加警力佈署、提高見警率,同時也有未獲證實的風聲指出,NYPD已陸續加派便衣警察混入
戲院觀眾群,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威脅」。
「《小丑》上映讓人非常害怕...」《路透社》報導,包含紐約、洛杉磯與芝加哥等大城
市,已有部分民眾對此感到恐慌;而恐懼的根源,又連結到了2012年發生在科羅拉多州奧
羅拉(Aurora)的槍擊慘案,當地一間正在首映蝙蝠俠系列《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電
影院,放映途中突然有一名槍手朝觀眾席無差別掃射,最後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傷的悲
劇。
奧羅拉槍擊案後來更引發社會輿論對「暴力電影模仿效應」的爭執,又或是透過電影將
這種反社會行為美化、犯罪浪漫化;再加上犯案兇嫌被捕後自稱「小丑」,使得娛樂文化
與社會犯罪之間的「交互影響」成為各界探討的議題。暴力犯罪能否歸咎電影電玩的影響
,長年來無論社會大眾或是學術研究各有論述空間;雖然其中未必存在必然的邏輯關係,
但不可否認的是受害者遺族的創傷確實存在——時隔7年,奧羅拉事件影響所及,也讓這
次《小丑》電影無緣在當地戲院放映。
有槍擊案受害者家屬向《BBC》表示,《小丑》的電影宣傳「讓人直接聯想到殺手」,在
家屬的要求下,奧羅拉市的電影院將不會放映《小丑》;家屬們也同時向華納兄弟影業呼
籲,應該捐款幫助槍案受害者的相關社福組織。除了奧羅拉之外,目前也有其他城市的電
影院禁止觀眾以蒙面、或特殊化妝的造型進場觀影,確保「出入者安全」。
從《小丑》電影延伸的議論不只如此。由於內容涉及精神疾病與犯罪,有些心理醫學相
關團體擔憂的是,過往從好萊塢電影中常刻意誇張「精神異常」者,或是把心理疾病的類
型化,連結到極端行為甚至是暴力,而《小丑》是不是也落入這種「精神病患容易反社會
、犯罪」的窠臼,則各有解讀。不過英國的精神健康組織在確認過電影內容後,倒是向《
BBC》表達肯定,故事中人物背景盡力鋪陳細節,人們對「瘋子」的刻板印象已經有所轉
變。
「不是擔心《小丑》電影怎樣,是我們本來就害怕『小丑』本身...」過去幾年當中,英
美就發生過「小丑恐慌」現象,2016年美國各州都有警局接獲民眾報案,社區公園街道上
出現小丑裝扮的「詭異人士」,莫名引發一連串突襲路人、驚嚇小朋友的惡作劇風潮,甚
至出現「小丑持刀遊蕩」的安全疑慮。這股風潮在當時造成「真正的」小丑扮裝工作者困
擾(包含派對小丑、到醫院服務病童演出的小丑醫生...等),認為嚴重傷害了小丑的專
業與歡樂形象。
不過「害怕小丑」這件事並非個案,根據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在2014年的研究,全美43%的
成年人「討厭馬戲團小丑」,甚至有6.8%的受訪者坦承「小丑的出現會令人感到嚴重焦慮
與恐慌」。這樣的負面反應就被稱為「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
https://soundcloud.com/udn-global/20191005joker
廣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