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 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

作者: jygiant0330 (小禎)   2019-05-31 11:17:15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The Old Road:Konomichi 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
2.觀影時間 : 5/30 (四) 19:00
3.觀影地點 :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片商(商家)邀約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說明請於此區說明....可留空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2018年是「日本兒童文化運動之父」、小說家與兒童文學學者鈴木三重吉先生所創辦的兒
童雜誌「赤鳥(赤い鳥)」創刊100週年。雖說這份刊物早在1936年8月廢刊,對於日本兒
童文學發展來說,仍舊是非常重要的一頁,所以這部創刊100週年的紀念電影,便以在刊
物發表過最多首童謠的詩人北原白秋(大森南朋飾)與作曲家山田耕筰(AKIRA飾)的人
生故事為主題。
全日本最經典、千萬人傳唱的童謠「這條路上」,由兩位個性南轅北轍的藝術家:留德的
天才音樂家山田耕筰與受到稱讚就會得意忘形的鬼才詩人北原白秋,所共同創作。《這條
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講述兩人一開始互看不順眼,到後來變成歡喜冤家,組成童謠二
人組,不但成為同事關係,更譜出相知相惜宛如兄弟的情誼。
兩位主角出場都經過特別的設計,觀眾先窺視了天倫般的家庭互動,待北原白秋回家後才
知道,原來剛才那幅景象並不是他的家庭,而故事則是以年邁但仍活躍於音樂圈,指揮著
合唱團演唱「這條路上」的山田耕筰,接受記者訪問時談到北原白秋正式開展。
飾演山田耕筰的「放浪兄弟AKIRA」的確下了苦工,舞者出身的他,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練
習鋼琴、小提琴與指揮。訓練期間還碰上「放浪兄弟」的巡迴演唱會,讓他不得不將小提
琴背到現場,偷時間練習,卻被團員吐槽與音樂人的氣質「很不搭」。不過,最後拍攝不
假他人之手的表演,不僅更有說服力,也讓AKIRA更能直接感受到當時山田耕筰創作的感
動與用心。倒是真實的兩位藝術家其實才相差一歲,但可能由於AKIRA與大森南朋相差十
歲之多,使得片中北原白秋看起來要蒼老不少。總的來說,喜歡AKIRA的粉絲,不只能在
《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看到他氣質出眾的一面,也能見證他苦練的音樂成果。
因為改編自真實故事,《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基本上是拍給唱過「這條路上」這
首童謠的日本人看的電影,是一封寫給日本兒童文學界的情書。雖然演員AKIRA受訪時表
示,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喚起觀眾對童年的回憶,甚至關注自己國內具有歷史的歌曲,但倘
若對兩人故事與日本歷史沒有大略了解的話,觀影時會較難跟上電影的節奏。舉例來說,
片中出現了很多當時新詩社的活躍人物:鈴木三重吉、石川啄木、与謝野鉄幹與与謝野晶
子等人,雖說並非每一位的戲份都多到足以影響劇情理解,但前段一股腦地介紹了如此多
的角色,確實是有點難以消化。另外,片中的時間皆是以日本的年號來標示,雖然後端只
要掌握「發生戰爭」的資訊即可,並不影響情節發展,但電影當中對該場戰爭為二次大戰
完全沒有說明,對「非日本人」來說,或許因此少了些情感連結。
但是,針對兩位主角的歷史考據,的確極為用心,連部分有趣的小細節也納入其中,使得
電影不會過於單調。不論是致使北原白秋人氣詩人地位下墜的「通姦罪」事件,或是他由
於糖尿病與腎臟病引起眼窩出血導致失明等人生重大改變,都包含在故事裡,同時也透過
好友山田耕筰的口,說出他是一個如何多愁善感又無可救藥的人。至於致力在音樂風格上
將德奧後浪漫主義與日本民族風格結合的山田耕筰,也以不突兀的方式帶出他最為人所熟
知的作品「紅蜻蜓」,甚至北原白秋還打趣地說「欸,那不是我的詩。」呼應稍早山田耕
筰稱兩人「宛如夫妻」時,被北原白秋吐槽他「搞外遇」與其他詩人合作。但其實,北原
你自己也有與別人合作阿阿阿,這是雙重標準嗎!?可是,兩人確實合作創作了許多校歌
與社歌,遠比童謠還要多得多,該說是本末倒置,還是如山田耕筰所說「想要以創作音樂
活下去,經常身不由己。」不過,說到山田耕筰致力於日本古典音樂的推廣與二次大戰,
不禁令人想到《窗口邊的小荳荳》作者黑柳徹子的小提琴家父親。兩人果然有交集,山田
耕筰創辦了日本最早的專業交響樂團「日本交響樂協會」(NHK交響樂團的前身),但
1924年左右,黑柳徹子父親黑柳首綱與其他一些團員轉而與另一位指揮家、作曲家近衛秀
麿合作,山田派則漸漸沒落了。
「這條路(この道),是哪一條路?」
片中山田耕筰問了北原白秋這個問題不少次。這條路,不但是一首歌,也是小田原鎮上北
原白秋最喜歡的一條路,那條與山田耕筰走了又走,孕育出他們心血結晶創作的路,更是
每一條喚醒聽者故鄉回憶並放眼未來的路。「我們一起走了好久阿。」如此簡單的一句話
,從失明的北原白秋口裡,在戰時說出,更能表達兩人的深厚友誼,同時也呼應兩人初次
見面時山田耕筰惹怒北原白秋的一句話「透過我的音樂,你的詩可以重獲新生。」這並非
意指詩目前是「死的」,而是被傳唱後,就能如「這條路上」一般,讓人們一唱再唱、一
走再走,甚至撫平且療癒地震、戰爭或其他人生中不順遂之事所產生的受創心靈。
人說「時勢造英雄」,其實不見得是要在戰場上舞劍弄槍的軍人才能成為英雄,大時代下
藝術家的創作又何嘗不是?山田耕筰感慨二戰期間只能寫戰爭歌曲,無法自由創作,日本
的音樂勢必將會滅亡,但「戰爭文學」也是文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呢。就像因為
地緣、殖民與政治因素,而發展出原住民文學、教會文學、漢文學、日治時期新文學,甚
至戰後與解嚴後反共文學、通俗文學、女性文學與懷鄉文學等豐富面向的「台灣文學」以
及勢必會提到「黑人運動」的「美國文學」,二戰後戰敗的日本正在從傷痛中走出,反戰
與自我批判的音樂與文學作品的出現是可以預期的,這也是這塊土地上珍貴的回憶。只是
,山田耕筰悲慟地說出「北原白秋未等到戰爭結束就先去世,而自己再也寫不出好歌了」
的畫面,很是讓人心疼。
雖說二次大戰並非《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的主題,但既然北原白秋也曾有過自己
的堅持,從軍的山田耕筰所謂的「北原白秋半吊子地參與戰爭」,便表示此事件在兩人生
命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卻只有在人民送走從軍的年輕人時,小時候曾經與「貓頭鷹叔
叔」一起玩的孩子,認出獨自坐在巷口思量著的北原白秋,而讓他頓悟到「戰爭的影響就
在身邊」。僅此一幕的處理似乎太過輕描淡寫了,畢竟當時玩樂的回憶還歷歷在目,怎麼
一轉眼就長大成人要從軍赴死了,孩子燦笑的道別既感人又震撼。
台灣觀眾可能無法對《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產生共鳴,但這段男人間最無價的友
情物語,以最暖心的方式「唱」給你聽。就算對童謠、歷史、歌曲、詩作、音樂或文學都
沒有特別的情感,也可以欣賞AKIRA在片中帥氣的演出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