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暖好雷]《幸福綠皮書》友誼不設限的溫暖喜劇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9-01-17 02:34:23
原文恕刪,我不算討厭綠皮書,甚至可以說蠻享受它輕鬆的步調(看完媒體試片當下也發
過一個簡短的想法),但事後回想起來,我愈來愈覺得自己沒辦法苟同它看待種族問題的
視角。
當然,這個不能夠說是故事當事人的錯。畢竟Don Shirley和Tony在真實世界中的身分就
是那樣,也不可能要求Shirley的人生突然變得更"俗民"一點。問題應該是出在導演
Peter Farrelly和兩個編劇看待這則奇聞的視點上。從種族問題來說,Don Shirley的心
態本身是非常有探討空間的:犧牲自己文化的母根、透過技術來贏得壓迫者的尊重是不是
一種勝利?或者說,選擇成為壓迫者的文化體系中的藝術菁英,到底是一種選擇性的策略
,還是其實是已經屈從了?Don Shirley在電影中明顯認為也接受西方文明的一些價值有
某種普世性(像是文化教養),而這份認同又是包含著他本身對白人歧視的抗拒。這種態度
會不會造成矛盾與衝突,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才是。
但Farrelly和編劇選擇的是幾乎一面倒同情Shirley的立場的態度,這就把綠皮書對於這
個問題的處理變得極端的平面化,結果變成一方面踹了白人歧視者一腳,卻也沒有
公平的呈現出當時黑人真正碰到的難關與主體經驗,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上。回
去仔細看一下Shirley南下途中遇到的問題,事實上他比起自己的同胞永遠都有更
多資源去處理掉它們。Shirley在酒吧跟澡堂被困住,Tony會來救他;Shirley被羈押到警
局,甘迺迪家族會來救他。但誰要來救救Shirley途中看到的那些黑人同族?Shirley很寂
寞當然是事實,但寂寞這種中產文明病,除了對他有意義之外,對他的黑人同胞又真的有
意義嗎?在一個旁人都在受苦的時代,觀看一個人的中產寂寞,不也就是對他人的一種
漠視?
我不想要把創作者的心態或意圖惡意化。但是不是也該想想這種對妥協者的過度同情,是
否本身就包含著對妥協者的母根的一種歧視或獵奇心態?畢竟仔細想想,就算Shirley
真的做到了他南下想要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對他的同族,可能根本沒有太多影響:黑人
當時真正空乏的並不是文化的力量,而是連更基本的生存與人權問題都沒有被解決。換句
話說,如果那是一個連制度與政治上最基本的平權都還沒有被達到的時代,追求Shirley
想要的那種文化上被認可的平等,除了對他這種極少數的黑人菁英份子有意義外,可能根
本是一種太過高大上的傲慢。就連Farrelly和編劇也偶爾會靈光一閃意識到這個問題,於
是你會看到電影以有點笨拙直白的方式想要拼貼那些Shirley與他的窮苦同胞們的間隔,
像是那片有著奴工的農田、旅館前嬉戲的貧民以及最後夜半偷跑來劫車的黑人小盜。
只是,這些間隔是一面倒的以Shirley與Lip的視點在處理的(有沒有發現他們從來不談
為什麼這些人這麼窮以及得偷東西?),而那場偷車戲更是只為了做到一點喜劇效果而已
(證明Lip真的有槍不唬)。
我承認,上面這些說法可能有點太過嚴肅地看待它。可如果要把Green Book當作一部關心
種族問題的電影來看待,我們總是不可能逃掉「它到底關心誰」、「這樣的關心是否有
什麼突破性的創見」這樣的問題的。電影中的Shirley或許是一個可憫的人物,但以編導
呈現與關心Shirley的方式來看,這最終表現出來的態度恐怕仍然是拒廣大的黑人被歧視
者於千里之外,以至於它很難真的能為那些種族問題受害者發聲(也難怪會有非裔影人認
為它有一種旁觀者的虛偽感)。Lip與Shirley的結盟絕對不會是什麼黑人與白人的普世性
友誼或盟約那麼美好,而是一個沒有辦法認同自身文化的黑人與外籍移民白人的友誼而已
。殘酷點問,如果Shirley沒有剛好透過脫離自己的出身而變得有錢有品,Lip還會不會與
他建立這段情誼?
我想電影開頭不久,那兩個被掃到垃圾桶的水杯已經說明了一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