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無人知曉的七月十日,什麼死去,什麼活來

作者: ViewMovie (ViewMovie)   2016-07-29 23:05:10
圖文版: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599
《無人知曉的七月十日》(I, Olga Hepnarova)由捷克導演彼得卡茲達(Petr Kazda)
和托馬斯維因勒(Tomas Weinrab)執導,此片雖為兩人共同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卻屢
屢入選國際重要影展,為2016 柏林影展世界大觀單元開幕片,也獲2016 立陶宛維爾紐斯
影展最佳影片。受一真實事件啟發:故事講述一位剛滿22歲的捷克年輕女子歐嘉Olga
Hepnarova,在1973年開卡車蓄意撞死了八名在馬路上等電車的行人並拖行了三十多公尺
之遠,警察抵達現場時問她:「你喝醉了嗎?煞車失靈嗎?」她安靜地朝前看著車窗,冷
靜地回答:「不,我是故意的。」
蓄意殺人的兩天前,歐嘉寄出了一封自白給捷克兩大報,解釋自己的犯罪動機,然而這份
自白在她行刑後的兩天才收到。她稱呼自己是孤獨的人,被摧毀的女人,為世人的「代罪
者」:我是一個孤獨者,被世人所摧毀的女人。我別無選擇——殺人或自殺。如果只是安
靜地自殺,這樣做太容易了——我要報復。我的判決是:我,歐嘉,你們罪行的受害者,
宣判你的死刑。
歐嘉在法庭上要求死刑的銳利眼神,讓人很難不想起影片前頭,當她試圖吞藥自殺時,她
母親從醫院將她帶回,在玄關輕描淡寫地對她說:「自殺需要堅強的意志力,你沒有,就
認命吧。」這或許便可視為在自白書中歐嘉提及的「家庭及社會的不公平待遇及壓迫」的
一個線索,面對一個欲死之人的嘲弄讓她決定以殺人的方式求死,嘲笑世人,控訴這個世
界。行刑前歐嘉一再囑咐她的辯護律師,千萬不要說她是一位精神分裂者,不要因此減輕
了她的刑罰,要讓她死。雖然片中並沒有大篇幅地提及歐嘉的精神分裂疾病——我認為這
樣的詮釋,無疑地使歐嘉的控訴更為強烈——僅在最後律師問話時,提及一位不存在的人
將會拯救自己的事實明確顯示出她的精神不穩定性,但從歐嘉長期寫信給一位「假想中的
父親」以及角色在電影中兩個截然不同的扮相,我們還是能得出一些有趣的線索。
影片開頭歐嘉以全部頭髮向後收束的扮相出現,嘗試服藥自殺,在醫院中被其他女病患霸
凌,一個讓我無法忘記的鏡頭是:一位女患者臨窗抽煙,歐嘉靠近,女患者轉頭問她要不
要來一根,歐嘉說不,女患者說:「你很怪。」歐嘉淡淡地答:「別理我。」隨後,當歐
嘉以短髮齊劉海的扮相(此扮相像極了《終極追緝令》(Léon)裡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所飾演的瑪蒂妲(Mathilda))出現時卻總是菸不離手,電影中多個
鏡頭甚至只專注在歐嘉抽煙時的姿態和眼神。這或許可視為敘事中從13歲的歐嘉跳躍到22
歲歐嘉的一個技術手段,但也透露角色心理的兩相分割。最後當歐嘉要上行刑場被吊死時
,在樓梯間奮力大叫、掙扎的形象又再度是全部頭髮向後收束的樣子,讓人在這樣的細節
安排中猜出導演的話外之話:在這樣的過程中,一直有這兩個不斷被切割和混肴的歐嘉。
這樣三段式的角色形象呈現,也將影片前後「求死」這個動機拉在一起:最初是安靜的自
殺——如同歐嘉的自白書中提及,這樣做只會便宜了社會;最終是報復性地殺人以求死。
這兩個行為之間的演變在煙霧瀰漫中生成——黑白影片讓歐嘉吐出的煙霧看起來像是一層
蓋在臉上的紗,一層阻隔自我和他人的紗,令人想起電影裡引用《沈默的美國人》的段落
:「如果我們不要嘗試了解彼此,也許可以活得更自在。」即使是情人、夫妻、親子,人
跟人之間是再怎麼樣也無法彼此瞭解的,而影片中歐嘉和家人、情人、雇主之間的互動使
她感覺挫折,所有人都是她窒息憤世的因子,她像是冷靜的先知看透世事,知曉人跟人的
不可知,因此所有他人的牽引都ㄧ 步步的將她推入地獄。
歐嘉生長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雖然和家人無法相處,但有一個小屋作為自己的棲身之處
,儘管身為同志,但並沒有因此遭受打擊,還是擁有愛情,享受性愛。導演塑造這樣「平
庸」的角色,不將歐嘉遭遇到的挫折誇張化,以近似紀錄片的手法拍攝,冷靜地記錄歐嘉
和母親的互動、歐嘉寫信、抽菸、工作、認識情人、做愛、情人離去等等生活瑣事,以直
白毫無戲劇性的方式講述。影片像是叨叨絮絮的日記,誠實地切開生活,不代替任何人事
物發聲,影片節奏顯得冗長,但生活便是如此——觀看當下的不耐便是對不斷拉長重複的
生活的不耐,觀眾的度日如年便是歐嘉的度日如年。
這樣模擬紀實的手段,讓最後歐嘉無差別地撞死人的行為更是她自身所言的應證:「像我
這樣的潛在兇手很多,只是他們沒有勇氣,如果不想要死於非命,你們最好正視這個問題
。」這件驚人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並不特殊,歐嘉僅是「代罪者」,代著所有人犯下罪狀,
代著所有人受死。就因為這是所有人都可能犯下的罪行,罪犯並不是「怪物」或「魔鬼」
,因此這暴戾卻不自知的社會才是惡源的元凶——人人都是加害者,人人都可能犯下罪行
,人人又再ㄧ度是這個體制的受害者。影片中歐嘉無聲地被吊死,所有人在前頭圍觀,鏡
頭擺放在眾人之後,從人群之中窺看——人類所構成的社會結構,所有個體都自成循環,
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但眾人皆睡,我們只站在最遠端旁觀。
《無人知曉的七月十日》,什麼事情無人知曉?那ㄧ天,一些人在馬路上無辜地死去,但
想要叫醒世人的鐘聲,在法庭上歐嘉堅決的眼神裡活了起來。
圖文版: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599
作者: nickhoult55 (mayyydayyy)   2016-07-30 12:26:00
跟模仿遊戲的手法完全不一樣
作者: eveniso   2016-07-30 16:51:00
令人震撼
作者: brioche (brioche)   2016-07-30 19:51:00
其實歐嘉並未擁有愛情過在電影中的兩段關係中,歐嘉都是只做愛卻不談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