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雷] Still Alice我想念我自己 被遺留的遺憾

作者: freely10469 (  ̄ (工)  ̄ )   2016-03-20 19:58:57
上禮拜在公視看完這部電影,當下哭得稀里嘩啦,難過到不能自已。
今天才有時間整理起來打心得文,將自己的觀點跟大家分享。
手機排版,無法標色,不確定分段點,還請見諒。
可能跟身份、閱歷、家庭背景的不同,
每個人從電影中切入的角度都不盡相同,
心情不同、想法也不同,
我站在我的角度、立場、還有聽聞看到了兩個不太被提及的點,想跟大家分享:
(當然網路平臺不止這裡,也許在某個社群已經有人提出了,外也只是想在我最熟悉的平臺留下我的想法而已)
主想法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後,被留下來的遺憾。
1.誰是陪你走到最後的人?
父母?另一半?孩子?寵物?安養中心的照護員?
會這麼提出來是因為Alice已經面臨到這個抉擇的時間點了,遺憾的是她不是做決定的那個人,而是被決定的人。
在我所覺得的一般人的認知,大概就是兩種:
另一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小孩(養兒防老)
就電影中的感覺,Alice一直都是前者,老公是她攜手一生的人,不論病痛互相照顧扶持。小孩有小孩的人生,並不是為父母而存在的。(她想要有尊嚴的死去所以留下吞藥的備案、用病要求小女兒的事業選擇,都是另一回事。)
事實卻是,她的老公做不到,他離開了。
離開的理由:為了生活必須賺錢、事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我不能停滯否則機會一閃而逝、甚至是說不出口的面對最愛的人不再是那個人。
當然John有陪伴她度過一段艱難的時刻,只是這一段並沒有到最後。
他的離開,可以解釋為逃避也可以解釋為取捨,只是不管怎麼說,Alice就是被留下來了。
(離題想到,就像“一公升的眼淚”,錦戶亮承諾會照顧那個他喜愛的女孩,但他還是離開消失了。差別只是錦戶亮是默默的消失而我們看到了John的掙扎。)
我們所以為的會陪我們到最後的人,真的會一直到最後嗎?
2.事業(或者說是綜合表現)決定家裡的話語權及責任的承擔
在電影中,從頭到尾都很明確的表達出這個點:有能力有事業才有話語權。
原本家裡話語權最低的就是Lydia(事業未成連學業也沒有),惟一不會壓她的人應該只有哥哥(影薄+懶得開口,我真的不記得她哥除了帥、換兩個女友、出現在重要場合露個臉還有什麼重點連名字都不記得)
隨著劇情的邁進,可以漸漸看到Alice也失去了話語權,甚至被決定什麼適合她知道什麼不需要她知道。
雖然Lydia表現的都是“理解、沒關係、我可以的”,美其名是商量好她代替所有人來照顧媽媽,實際上她就是沒有話語權。她的事業她的成績相對其他人來說都是最差的那一個,所以犧牲掉她沒關係,是醫生的、是律師的、是媽媽的,他們的人生道路可以繼續前進。
Lydia的演員夢,就只是“夢”,有比“律師”重要嗎?有比“醫生”重要嗎?有比“爸爸的事業”重要嗎?有比“妳的媽媽”重要嗎?
沒有,他們覺得沒有,甚至Lydia自己也可能覺得沒有,所以她留下來了,也是被留下來了。
可以說這些電影都沒演所以都是你自己解讀。對,但是電影都演出來的話,那就不叫電影了,那叫八點檔或者是社會新聞了。
電影的最後,停留在愛上面:Lydia依然愛著媽媽、而Alice則從故事裡感受到了愛,淡淡的收尾。
再演下去就真的是八點檔了:
姊姊Anna或誰指責Lydia沒照顧好媽媽,Lydia身心受挫又不能拋下媽媽這個累贅之類的。
可以不用打這一段但是就是跟第二點的話語權有關,遠離這個家庭圈圈你還有沒有話語權?
曾聽過“如果你不是那個會為長輩付出心力照顧的那個晚輩,就不要出什麼意見來插嘴”。
但實際上能做到如此的不多(君不見女孩板婚姻板或其他板常有“我爸照顧阿媽勞心勞力阿媽卻只疼住在外地的小叔”or“我爸照顧阿媽勞心勞力.但住在外地的大伯只會出一張嘴”的心情文)
電影“八月心風暴”也演給你看了,大姊既是出張嘴的也被疼在心坎的那個,小妹就是那個走不開又被嫌棄的那個,最後家庭分崩離析我的眼淚也跟著淅瀝淅瀝。
幸好,電影就到了這裡,我們可以以“愛”收尾,到此為止。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不會需要思考到、體驗到這兩個點,這樣很好,很幸福;
對於已經在思考或身在其中的人來說,休息一下、哭一下,然後對自己說一個“愛”吧。
作者: kahlo   2016-03-20 20:47:00
很喜歡這部片子,茱莉安摩爾得影后實至名歸。
作者: silogane (inspiration)   2016-03-20 21:56:00
這部很好看,很同意你講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