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海上情書(有劇透及導演講解)

作者: RoundTable ( )   2015-11-01 00:35:02
11/2增加導演回覆
第一次PO文, 但願不會踩到板規
以下防雷
片子就跟其他推薦文所寫的那般, 紀錄遠洋漁船上勞工的哀愁
沒有大起大落, 平平淡淡的, 帶有一絲孤獨,
海洋的風景拍得很好看, 但想到船上的生活千篇一律, 三年才會跟親人相聚,
三年間物是人非, 在陸上待不到多久就又要出海,
可能出海前小孩在肚子裡, 回來後小朋友要上幼稚園了, 而你們父子/女才第一次見面
反而覺得有時船上的工作是現實, 回到陸上的生活是夢境
今天晚上在威秀那場有導演出席的映後座談, 郭珍弟導演對於片中沒講的細節有補充
包括為何找這三艘船
-> 撈漁長的經驗最老到, 可以追著黑鮪魚跑(魚的時速40海哩, 船的時速最多15海哩)
船員的心境變化
-> 從兩個月看不到陸地會抓狂(攝影師差點要)到在船上處之泰然
船員的折損情形
-> 跳海自殺跟船上因故身亡的比例一半一半
撈魚長與船員間的互動
-> 從高壓統治(船員打架或不聽話就扣錢/打人)到平等相待(同為甘苦人, 何苦為難彼此)
要說缺點的話
影片沒有一個強烈中心主旨(也可能我沒看過太多紀錄片), 想抱持著大哭一場來紓壓,
或是想從影片中獲得甚麼的人要失望了... 就跟修行一樣, 很平靜
礙於時間因素, 上面那些座談會補充細節, 電影裡也都沒有,
可是這個或許是觀眾想或該知道的事情...
另外個人比較想看到片中那個20歲的青年選擇討海的原因, 身為撈魚長之子,
對於他們的生活困境應是再清楚不過, 仍決定參加遠洋漁業的原因為何?
還有不知道他對他父親的看法是甚麼? 畢竟爸爸總是不在家, 缺席各大小場合...
摘錄導演對於此問題的部分回覆
"…陸上的生活對一個低學歷的人來說是困難的,當然他也看到父親的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選擇那一邊都很辛苦,但是海上的生活可能讓他感到是比較之後較好的選擇。他理解父親
的辛苦,也知道父親人生中的得意和挫折,他和父親是親近的,到海上某部分是互相陪伴
。「沒有選擇的選擇」"
"沒有選擇的選擇"聽來覺得有點不得不的無奈...
(防雷結束)
扣除這些, 還是建議大家去看看這部片
一來這是難得有記錄漁民生活的紀錄片, 二來, 再不去看, 還真的快下檔了...
作者: guestcubic (撐住,小蕃茄)   2015-11-01 00:53:00
記錄片不一定要有什麼重點啊...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5-11-01 09:54:00
我覺得這部的優點就是在於它很平淡沒有刻意說什麼純就電影技巧,我覺得大勝灣生回家,但後者卻好看許多覺得少掉的那些內容,我覺得反而讓電影呈現更寬廣的視野
作者: vagus0620 (demian)   2015-11-01 15:06:00
同意樓上,紀錄片應該要平實的記錄他們的生活,硬要搞出很激動的情緒就不是紀錄片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