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心靈勇者 - 寬恕的勇氣

作者: grafishbanet (鬼廢墟貝內特)   2015-04-21 03:17:55
文章網頁版:
幕迷影評: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57617
XXY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http://grafishbanet.pixnet.net/blog/post/346273378
心靈勇者(The Railway Man) - 寬恕的勇氣
相信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初期關於日軍侵襲東南亞的歷史,在台灣的歷史課本
上僅輕描淡寫的帶過,反而教課書上著重於敘述有關日本侵華的八年抗戰與後期美軍反攻
的過程。而這段混亂又動盪不安的歷史,似乎被現代人所遺忘,原因不外乎日軍在南進的
過程中,紮紮實實給了當年占領南太平洋與東南亞的西方殖民國家一記當頭棒喝,原本趾
高氣昂的殖民者瞬時變成喪家之犬,實在是西方世界不願回憶的過往。而近年許多關於這
段日本南進的史料,逐一被影視媒體紀錄,逐漸讓這混亂的亞洲局勢能有個較為清楚的輪
廓。就個人而言,從Discovery播出的「1942年新加坡的淪陷」或是「二戰啟示錄」等紀
錄片影視史料,或者2006年由澳洲出品的「決戰下一秒(Kokoda)」、2008年「澳大利亞
」等電影,紀錄了當時日軍聯合陸海作戰、勢如破竹,幾乎佔領了半個亞洲的歷史局勢。
而這部「心靈勇者」題材雖然類似於1957年的好萊塢經典戰爭電影「桂河大橋」,同樣描
述受日軍俘虜的英軍修築鐵路的歷史背景,但當中透過演員精湛的演技,探討了戰俘在戰
後的創傷PTSD,面對過去的陰影傷害,心靈上的轉變可說是相當精彩又感動。
電影的紀錄手法相當獨特,透過由柯林佛斯飾演的主角—艾力克羅馬克思,一位熱愛鐵路
的英國紳士之眼,與初識妻子—由妮可基嫚飾演的派蒂在火車上邂逅,並新婚的幸福氛圍
,突然間掉落到痛苦的精神創傷之中。電影不直接點出戰爭直接帶來的傷害,反而由旁敲
側擊的方式,間接以現實與虛幻之間的轉換,成功將「心理創傷」這種較為抽象的恐怖概
念,轉換為具象的痛苦。而經由柯林佛斯內斂又獨特的木訥氣質,在幸福與痛苦之間的反
差,極具爆發力的演技詮釋,不但穿透力十足且令人感到揪心。而另外,飾演日本翻譯官
永瀨的真田廣之,詮釋一位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面對當時充斥著愛國與軍國主義的日本皇
軍風氣,狹縫中求生存的掙扎感,確實也相當到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莫過於實施水
刑的過程,羅馬克思因受不了痛苦,以英文向永瀨說出他在收音機中聽到的真實戰局。永
瀨不顧在一旁急著想知道英文內容的日本憲兵,不願意翻譯成日文的內心掙扎,開始質疑
了日本皇軍無敵的理念,這樣的心理轉變,個人認為編劇不論是在日本方、英國方,都做
了相當深刻的描述。我們不用去探討究竟哪一方是邪惡或可憐,而是透過演員們的精采詮
釋,感同身受這場戰爭下的悲劇,不論在戰勝者或戰敗者,皆為輸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幾位已有相當高知名度的演員:妮可基嫚、柯林佛斯、真田廣之外,
電影中飾演年輕羅馬克思的演員—傑瑞米爾文,以及飾演年輕永瀨的日本演員—石田淡郎
,在兩位演技派的前輩下,需要模仿其年輕時血氣方剛、充滿活力的時期詮釋到位,又必
須把握兩位前輩的角色核心,實在是相當不容易。尤其以傑瑞米爾文詮釋年輕羅馬克思時
,在說話方式特別模仿了柯林佛斯的語氣、腔調及重音發聲,讓電影在現代與二戰之間的
時空轉換,銜接相當流暢,演員們的賣力演出值得讚許。而另外,在電影中扮演關鍵角色
的演員史戴倫史柯思加,在老兵俱樂部裡的奉獻精神,也是讓「心靈勇者」電影的戲劇張
力推向最高潮的成功關鍵。
除了演員們的傑出表現,「心靈勇者」在編劇上也相當成功。誠如前述,在電影中後期不
斷加快的劇情節奏,在歷史與現代之間切換,並且利用對話上的小細節,間接而不正面的
方式,反而利用一種較為含蓄內斂的表現法,將當年英軍被俘的肅殺氣氛呈現相當完美。
例如英軍以嘲笑的方式報數,對照到後來不敢開玩笑乖乖報數,再到墓園中的報數—不同
時代、不同場景、同樣的報數行為,表現相當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我在觀賞「心靈勇者」
時感覺最淒美的部分。我想這有別於其他電影作品,以直接的情緒表現,如演員大哭、大
叫、憤怒、嘶吼等較為外放的呈現,「心靈勇者」在這方面表現反而更能呈現當年戰俘們
受壓抑、無奈、緊張又痛苦的最佳方式。
整體而言,「心靈勇者」有別於其他帶有主觀意識、正邪雙方對立的戰爭電影。反而描述
大時代下小人物們的悲劇,傳達出戰爭醜陋又泯滅人性的一面。而更令人感動的,則是「
心靈勇者」是根據主角羅馬克思的真實回憶及親身經歷,所構築的故事,在電影最後舊照
片的呈現,更將電影情緒推向更高的高潮。「心靈勇者」並沒有大場面的戰爭畫面,但是
有充滿細膩的獨特風格:不論在編劇上、演員表現上、剪輯、場景製作上,都有非常令人
耳目一新之感。尤其在最後,透過兩位主角,將仇恨轉變為寬恕,將憤怒轉變為原諒的過
程,確實令人催淚感動。有別於同題材的「桂河大橋」,個人認為在經歷過多世代的人們
,學習放下仇恨,展現大愛的精神,的確是這部「心靈勇者」所想傳達最偉大的核心價值

故事劇情:
「心靈勇者」的劇情,絕對是本部電影觀影的重點。透過間接含蓄的手法,反而有別於正
面描寫創傷的手段,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且創造出的淒美感,讓人揪心。而幾位演員詮釋
劇中角色的心靈層次感,確實是讓「心靈勇者」的故事張力及深度加分不少。在電影描述
主角們的心境轉變,劇本的編排上可說是非常細膩,且相當獨特精彩,值得喜愛戰爭題材
或者研究戰後創傷症候群的朋友好好欣賞的作品。(8.0 / 10)
影像美學:
「心靈勇者」的影像個人認為相當具有質感,以高畫質的飽和畫面,呈現當年日軍俘虜新
加坡英軍的過程,以及俘虜們修築鐵道的火光、細微光線下,極具層次的拍攝手法,確實
讓整體影像呈現相當漂亮。而在現代則以非飽和感,灰舊陰沉的色調,成功詮釋了主角羅
馬克思受到壓抑的心靈。在現代與歷史之間的切換,的確讓人有相當差異的鑑別度,可見
電影製作團隊的用心與細膩。(8.0 / 10)
電影配樂:
「心靈勇者」的電影配樂,是由David Hirschfelder操刀。來自澳洲的他,過去的配樂作
品包括「澳大利亞」、「楚門的世界」、「伊莉莎白」等知名電影,並以「鋼琴師」、「
伊莉莎白」兩次入圍奧斯卡最佳配樂。而同為澳洲出品的電影「心靈勇者」,紮實地展現
了他對澳洲電影的熱愛,並以多種低沉的樂曲,極具壓迫感的配樂,在氣氛營造上是相當
成功的。(7.5 / 10)
視覺特效:
「心靈勇者」的視覺特效多在二戰期間的歷史場景中出現,透過特效背景,整體畫面呈現
超高飽和度的中南半島風光。我們雖然感覺相當不自然的場景、背景,卻因為透過現實與
虛幻之間,真實與回憶之間的轉換,讓整體歷史場景呈現一種特殊風格。反而讓這種不自
然的色調,讓血淋淋的酷刑過程讓人感到不安,彷彿這種痛苦的氣氛,紮實烙印在心靈上
,造成難以忘懷的創傷。承如前述,「心靈勇者」在視覺特效上也把握了以間接性的表現
手法,隱喻了痛苦的原則,的確讓人相當讚嘆。(7.8 / 10)
觀眾取向:(不計分)
喜愛歷史研究的觀眾、喜愛柯林佛斯、妮可基嫚、真田廣之的觀眾、對於心理創傷症候群
感到興趣的觀眾
個人總評:7.8 / 10
電影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GTm1jgf_U
內容版權所有,轉載前請先告知作者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作者: d2626888 (陽光老殘窮)   2015-04-21 15:36: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