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服貿&國片 - 膝關節:別在足球場上想用手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4-17 13:11:36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417/380762
2014年04月17日
很多人都在問,服貿可不可以幫助國片?答案是:乍看之下絕對是『助力』,但未來會有
幾分『阻力』?沒人敢掛保證。
服貿協議炒得沸沸揚揚,許多學者專家分析優缺點。當然也有人認為不管是優缺點怎麼看
,這背後政治目的算計,可不是今天談讓利幾分的空間。再說了,協議這種事情本來就是
互惠雙方,怎麼看起來在電影圈而言,這份條文確實看起來台灣電影圈是『得利』角色。
昨天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接受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上午質詢時,依據國片認定基準,只要3
分之1以上演員具中華民國身分證,就可申請為國產電影,未來中國電影恐以此手法變成
國片。龍應台表示,國片認定標準限定男女主角與配角。其實早就很多電影都是男女主角
配角群就用這套做法執行。《小時代》就是很鮮明的例子。
該片導演編劇都是原著小說作者,也就是中國暢銷小說家郭敬明。台灣演員部分,男主角
有柯震東、鳳小岳。女主角郭采潔,還有兩位女配角Hold住姐以及郭碧婷。換句話說四大
主角裡面有三個名額被台灣人拿下,四大配角裡面台灣人也拿了半數。加上該片幕後團隊
很多台灣人,包括監製柴智屏與製片崔震東。
不過看完這部片之後,有多少人能夠認同這部片身份算是台灣片?但就現行法規制度來說
,這部片百分百合乎規定。只是裡面談論的故事風格與角色表演,都與目前台灣不太搭調
。但是,就產業而言,我認為這部片是很值得肯定的跨國合作。甚至因為大賣之故,讓片
中幾位台灣演員也能得到其他工作機會與合作曝光。
所以陳亭妃拿國片認定基準質詢龍應台這個問題,看得出來她並不明白電影圈實務運作上
的情況。
第二個莫名恐慌,則是龍部長表示。服貿開放後,台灣後製業者可以爭搶對岸每年800部
電影的後製商機。要是不簽服貿,台灣的後製產業恐怕會萎縮。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很不恰當的,為何我們政府官員動不動就要用『恐嚇式口吻』回應外界
疑慮?一堆官員都說不簽什麼,我們就會XXX。結果簽了之後,也沒比較好呀?
不過話說回來,簽了服貿之後,真的有機會搶到對岸每年800部電影的後製商機嗎?
我認為這是頭殼壞去才會有這種想法。
基本上,目前台灣能夠得到對岸電影後製機會的業者並不多,中國本土的業者除非部分技
術考量才有可能跟台灣業者合作。舉凡沖印影片也都是中國業者的主場優勢,他怎麼可能
讓給台灣人賺。而且中國/香港許多電影人員會去泰國或是韓國搞部分技術後製,目前來
台灣的,我認為『相對』不多。
事實上,兩岸三地,看誰技術好價錢公道,後製自然會去哪裡做。台灣錄音大師杜篤之的
工作室音效技術受到很多業界肯定,王家衛以前都要在杜哥重慶北路裡的窄梯之間爬上爬
下,就是為了聽最佳錄音配音品質。老實說,簽服貿跟後製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誰技術
好價錢漂亮就去那邊。早期大陸資源不夠多,來台灣或是香港做很多,現在換中國設備好
到冒泡,搞個數十億弄影視基地,什麼設備人才都有,到底是有多少中國片願意來台灣後
製?我內心充滿問號。
而來台灣的不多也主要卡在台灣國片目前數量增加,大家光是要排定各部影片進度後製工
期也都是卡位大作戰了,請問是有多少人還有時間成本去賺對岸錢?
有沒有簽服貿,對本土後製應該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在ECFA的架構下,台灣片去中國映演
,確實得到了比較好的拆帳條件,過去我方影片被當成『外國進口片』,所以獲利較少,
現在被視同『本國片』身份,條件對台灣片主就好很多。
以進口片來看,片商只能拿回25%,戲院拿走75%。不過事實上,片商拿不到這麼多錢,因
為還有一堆稅要付。最後能否拿回10%都是未知數。
ECFA條文規定下,台灣享有和中國國產片一樣的拆帳優勢。但每部片談的拆帳比例都不太
相同,需要由發行方和戲院角力。原則上從40%起跳。更細的是,國產片拆帳比例從票房
收入總額裡拆掉3.3%的稅,再拆掉5%的稅給電影局,提供作為所謂的國產片發展基金。再
從剩下的91.7%裡拆4%-4.2%回到發行的片商,剩下才是戲院收入。
那麼,電影圈怕的是什麼?怕的是因為中國審批問題,很多題材都可能是禁忌,但偏偏中
共也不會明文告訴你哪些是地雷,所以創作者影片在大陸上映,光是取得批文就延宕多時
,可能錯過上映良機(因為網路可能有盜版),若是中共要搞你,光用這招就能逼死你。
你急也沒用,畢竟大家都急著想拿到審批,也不光是台灣電影創作者在急而已。
台灣去中國,這些上映都還是小事了。比較可怕的是在後面。
筆者親眼看過一些籌備中的劇本,資金都是來自中國,資方與官方的身份就像跳恰恰一樣
,雙方頗有默契節奏,說穿了,這些劇本都是政宣色彩強烈,創造兩岸一家親為主軸。資
方底牌就是要透過影片展開文化交流,影片賣不賣座?才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讓更多台灣
拍片者能夠拿到中國資金,拍出他們想要的氛圍。
對於台灣人而言,能拿到錢拍片,比什麼都還重要。對於中國人而言,能夠拍完上院線或
是發DVD也可能只是其次,重點是建立文化關係,至於文化是否為洗腦工具?我想台灣人
沒那麼笨。但文化背後的錢,會不會梏桎我們創作自由?
套一句《畫皮2》導演烏爾善的說法:『別在足球場上想用手。』
或是,用一下《讓子彈飛》裡的經典台詞:『讓子彈飛一會。』我想電影反映了社會百態
,ECFA以及在ECFA架構下的服貿協議,對於兩岸各項事務若單純用利益得失,不去衡量背
後政治動機,那就是極蠢至極。讓子彈飛一會,讓累積的能量大一點。
最後,我實在受夠了政府動不動就用恐嚇語氣,以及怎麼老是把台灣唯一的出路都寄託在
中國身上呢?
作者: KingKingCold (お元気ですか?私元気です)   2014-04-17 13:16:00
其實不用講這麼多,看看簽了CEPA之後香港電影產業變成什麼樣子就知道了,港片失去港片的味道跟精神,只剩下濃濃的左岸味。連香港最引以為傲最有競爭力的電影產業都被搞成這樣子,台灣的國片會怎樣,可想而知
作者: sofaly (沙發椅)   2014-04-17 13:17:00
800部電影 後制工作機會 不是配額制 所以 吃不吃的到要看
作者: sofaly (沙發椅)   2014-04-17 13:19:00
人家臉色 要有潛規則才拿的到吧
作者: KingKingCold (お元気ですか?私元気です)   2014-04-17 13:19:00
這幾年都有香港導演力挽狂瀾,拍出道地香港化的本土電影,結果對岸封殺的封殺,抵制的抵制,這種嘴臉還不明顯嗎??看看這篇的上三篇,你看到了什麼??
作者: KingKingCold (お元気ですか?私元気です)   2014-04-17 13:20:00
看到對岸人對香港電影產業想走回原汁原味港產片的本土路線,就群起而直跳腳罷了。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4-04-17 13:49:00
兩岸三地的電影人在技術上,互相交流跟支援很久了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3:52:00
推這篇 非常討厭政府用恐嚇的語氣 唯一的出路也不是中國
作者: yyyk (厭惡)   2014-04-17 13:55:00
真實的市場現況,以及中國審查才是重點,但政府跟許多人都搞錯問題所在,只會盲目的恐嚇與支持....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4-04-17 14:01:00
李屏賓也早就走出華人世界
作者: roudolf (蒜頭)   2014-04-17 14:38:00
你想賺人家的錢 人家當然可以設門檻~
作者: roudolf (蒜頭)   2014-04-17 14:40:00
就連美國片進大陸也是阿~爭議的都刪光光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42:00
沒簽之前純港片也是只賣香港,簽了被封殺那也沒損失啊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43:00
簽了服貿我們的後製最差也只是賺不到中國的錢,但不會因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44:00
更糟,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45:00
其他產業或許B>Z,至少電影不會Y
作者: ray2501 (貓是一隻貓)   2014-04-17 14:52:00
我想一樓回答了你的問題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58:00
那是取決於電影人要不要過去賺錢不是嗎?跟服貿簽不簽有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4:59:00
什麼關係?中國那些審批限制在不簽之前就有了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02:00
電影又不是後製而已 整篇講那麼清楚了不要說港片 少年pi不也差一點拿不到錢?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06:00
就說了,中國這些諸多問題都是原本就有,跟簽不簽有啥關Y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4-04-17 15:07:00
好萊塢拿不到錢都對中國沒皮條了 台灣想拿甚麼錢?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07:00
對啊 既然限制本來就有 那誘因在哪?為何要簽?那就別簽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08:00
啊 再說 如果電影人對自己這麼有自信 或是要依賴電影人的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08:00
簽了還是多一個機會啊,不會更糟,但多了機會,為何不簽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09:00
自尊 那為何要簽?簽不就是為了要賺對方的錢?
作者: blackone979 (歐派は俺の嫁)   2014-04-17 15:09:00
多了什麼機會?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09:00
簽了不會更糟??? 文章內就說明的很清楚了 ...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10:00
今天是很多文章告訴你 “中國的錢表面要給你賺 但沒這麼好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11:00
賺” 但有些人不看那些部分.既然簽了也沒多好 那為何要簽了然後向對方開放?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12:00
可以多關心一下服貿內容 就會知道不是那麼單純...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2:00
電影方面我們才多開放5部,對不看中國片的台灣人而言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3:00
根本沒差,再說一次,單就電影而言,陷阱和劣勢都是原本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13:00
一直講電影人的自尊是很奇怪的 如果電影人願意為了創作自由而不要資金 他現在就不會想要簽 贊成要簽的電影人 本來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14:00
不是開放幾部的問題 你有看到文章內提到創作的自由嗎?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4:00
跟簽不簽沒太大關係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14:00
就是為了要錢才贊成啊 那期待他們什麼骨氣?難道道去中國
作者: lanuvie   2014-04-17 15:15:00
拍片或合作是為了創作品質?不是吧 還是為了錢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5:00
那些自由原本就不在了,台灣人有因此淪陷嗎?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6:00
講自尊的人可不是我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17:00
創作的自由為什麼不在 至少現在台灣電影的題材還算多元化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8:00
內文講的很好,政府不該用恐嚇的,但反過來說民間也一樣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19:00
我說中國方好嗎?樓上你也好歹全部看完,
作者: applepig (蘋果豬)   2014-04-17 15:20:00
這樣一直斷章取義,就不奉陪了,感謝討論
作者: ray2501 (貓是一隻貓)   2014-04-17 15:20:00
因為這篇的主旨就是跟你說不一定賺到後製的錢但是創作自由卻可能更糟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21:00
你的句子也沒寫是中國的自由 我當然以為你說台灣 而且內文
作者: yu20399 (yu)   2014-04-17 15:22:00
說的也是台灣的創作自由 這樣就說我斷章取義 那我也不奉陪
作者: Leo4891 (Leo)   2014-04-17 15:44:00
對岸要賺大錢, 潛規則+政商關係良好, 其他都是XX
作者: Leo4891 (Leo)   2014-04-17 15:46:00
大餅看的到吃不到, 對岸後製又不輸台灣, 當然是價錢能壓低
作者: Leo4891 (Leo)   2014-04-17 15:47:00
比較重要, 加上人才往中國跑, 大概以後在台產業都可有可無
作者: Leo4891 (Leo)   2014-04-17 15:48:00
服貿=人才技術金錢往市場優勢大的地方流動,台灣注定邊緣化
作者: Leo4891 (Leo)   2014-04-17 15:49:00
就跟產業西進, 台商賺的錢繼續投資當地, 錢沒多少流回台灣
作者: buttery (1234)   2014-04-17 16:19:00
想賺別人的錢,本來就要按照別人的規則走
作者: buttery (1234)   2014-04-17 16:21:00
有本事,像李安就可以不甩服貿
作者: clop (月餅狗)   2014-04-17 16:51:00
不認同樓上...
作者: clop (月餅狗)   2014-04-17 16:52:00
也不認同為了賺大陸的錢把片改成莫名其妙的樣子電影不只是「賺錢」而已...
作者: buttery (1234)   2014-04-17 21:32:00
既然不是為了賺錢,就學杜文澤堅持原則,不用在意大陸市場
作者: ponguy (●胖蓋●)   2014-04-19 07:06:00
又看到一堆本末倒置跳針競爭力的推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