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拍出時代縮影 賈樟柯用暴力譴責暴力

作者: chewayne (Wen)   2014-03-11 16:17:09
原文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8536768.shtml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專訪】
大陸第六代導演旗手賈樟柯,個子不大,眼神溫柔,舉手投足散發好好先生的隨和客氣,
但他「天注定」主角們卻暴力得驚世駭俗,彷彿對這世界聲嘶力竭地激烈控訴,那股震撼
力從銀幕直直穿透而來,逼你省視內心,久久無法自已。
賈樟柯說:「任何一個作品,都不能沒有靈魂。」出身於文革時期的山西汾陽,他正好跟
著大陸變革的腳步成長,從很小時候還有一點點的貧窮飢餓記憶,到一路成長看到社會人
民因為國家改變而被動地改變,他把自己經歷以及所見所聞都拍進作品,拍出了這個時代
的大陸縮影。
如果世界改變 是作品的力量
從學生畢業作品「小武」1998年拿下柏林影展青年論壇首獎,2006年以三峽大壩工程為故
事背景的「三峽好人」獲得威尼斯金獅獎,2013年再以「天注定」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劇本
獎,獲得世界三大影展的肯定,賈樟柯被國際看作是中國大陸的文化品牌,也有人認為他
以晦澀絕望的鏡頭語法期盼著推動進步。
「我拍電影完全是按照藝術創作的邏輯進行,當然文化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
更加理解這個世界,但那應該是作品附帶的。在創作之初,我是分得很開的,按照藝術的
標準去拍片。」
賈樟柯露出笑容說:「如果它有推動、改革的力量,應該是作品本身在做這件事,不是我
。」
發掘日常問題 天注定很警世
「天注定」去年拿下金馬獎最佳剪輯與最佳電影音樂,台灣觀眾比較接近的,除了林強做
的音樂,就是4段故事中的一段影射富士康跳樓案。「天注定」是賈樟柯嘗試用武俠風格
處理,用節奏明快的商業形式所包裝出濃厚警世意味的電影。
姜武和王寶強在電影裡殺紅了眼,令人想起不久前爆發昆明慘案的死傷無辜,賈樟柯表示
正好印證「天注定」這樣電影存在的價值,要譴責暴力,不能迴避問題。而央視近日報導
東莞色情行業,也令人想起「天注定」描述酒客選妃如環球小姐選美般的景象。
賈樟柯擅長在作品裡發掘人們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問題,即使電影結束,強而有力的鏡
頭語言仍在觀眾眼前縈繞不去,在耳邊絮叨著改變的力量。
「個人能力還是有限的,我只是做好本分,從藝術角度去關照生活環境中人的生命際遇,
可能大家透過作品理解社會,做為改變的基礎吧。我比較相信文化的力量,看淡個人力量
,畢竟我們也只是文化工作者。」賈樟柯表示。
台灣發行「天注定」的佳映公司整理了「賈語錄」,第一句是「自由要我們下決心」,賈
樟柯來台也重申:「創作就應該是自由的,這是一種信仰。」
每個殘暴鏡頭 都是自我省思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文學院的賈樟柯頗具文采,娓娓道來的故事格外動人,加上他曾學繪畫
3年,受過的美學訓練讓他以光影流動鎖住觀眾眼睛的同時,也鎖住了心。
就像「天注定」姜武用老虎圖案布包住槍的殺氣騰騰鏡頭,曠野裡鞭馬人動作的殘暴,趙
濤拔刀還擊前,被一下又一下的整整打了39個耳光的震撼,賈樟柯的暴力美學要讓大家省
思自己心中那頭暴力老虎,是否不小心地放出來過,或有此可能性?
大陸飛躍背後 改革也是暴力
賈樟柯喜歡在電影裡描述大陸在進步同時的社會、民心改變,例如他小時候愛聽流行音樂
,常偷聽台灣孫越主持廣播節目中的鄧麗君歌聲,電影「小武」、「站台」都有類似劇情
片段,而改革開放也是一種暴力,大環境的拆遷種種也在「站台」、「三峽好人」有陳述

「我有次春節前從北京電影學院回家,父親竟然要我去逛逛街吧,因為我們明代建的縣城
要拆掉了。」
賈樟柯所面臨的時代,是大陸從禁止任意旅行,到變成移動的社會,從集體主義變成個人
主義,民工紛紛進入大城市尋生活等等,他都在一部部電影裡記錄了時代。
即使畫面看來如此真實,寓意感受如此強烈,賈樟柯卻認為電影是建立在虛構的陳述上,
他笑著說:「愈是面對真實世界,我們愈需要想像力。」他表示自己拍電影沒什麼創作目
的,只是隨波逐流,然後尋找每個階段,自己最蓬勃的表達欲望,「應該就是對人的關心
,我的終極目標。」
所以他不時會拍紀錄片,逼自己去見陌生人,不要讓自己的開拓受到侷限。
賈樟柯的謙和文藝氣息和李安有幾分相似,他表示「三峽好人」拿到威尼斯金獅獎後,社
會美譽讓他常常身陷人群包圍,被當成明星捧著,有天他突然發現,自己怎麼每一餐都是
坐在包廂裡頭吃?
「這真的是最糟糕的事,應該一直要像最初能處在街頭,所以我必須有心刻意地打開自己
。」賈樟柯表示自己的電影就拍人和人的故事,當然不能自絕於人民。
配樂老搭檔 讚林強真的是天才
賈樟柯的電影因為林強音樂的陪襯,給觀眾留下強烈而難以磨滅的印象,兩人自2004年起
,一共合作了劇情長片「世界」、「三峽好人」、「24城記」、「天注定」,以及紀錄片
「東」、「海上傳奇」、「無用」與幾部短片。
一個來自台灣阿水師豬腳的孩子,與深入描寫大陸底層社會百態的賈樟柯竟然十分契合,
雙雙在電影院裡震撼發光。「天注定」為林強拿下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賈樟柯眼裡的林
強,他說:「真的是天才。」
「天注定」中林強用電子音樂作為主角,這部電影和以前賈樟柯強調生活的電影不同,有
許多武打、槍殺場面,林強用電子音樂烘托驚悚、緊張氣氛,也在「南國再見‧南國」、
「千禧曼波」、「一年之初」後為他自己再添一座金馬獎。
賈樟柯看「南國再見‧南國」時對音樂有印象,看完「千禧曼波」他就對自己說,一定要
和這作曲者合作。「我從未在一個電影的音樂裡面,感受到躍動者靈魂,那種不安有著現
代感,他的音樂很複雜,有現代性又有根底,有往前走的力量,又有迷茫感,他很配合我
電影,我電影裡的人也不是單面。」
林強走過演藝圈五光十色,這幾年改變很大,對佛學、對生命參悟,對時空都很有感覺,
賈樟柯形容「我們共同語言很多」。
賈樟柯如果拍短片,就和林強用電話溝通,如果拍長片,重要電影場景一定請他去現場走
一走,比方說拍「三峽好人」林強就去三峽,拍「世界」他去北京,拍「24城記」就去成
都。
賈樟柯拍電影,林強配樂之外,也會特別去感受地方,感受那裡的生活,再譜出真實的生
命感受。
對照上一代 台灣電影格局變小了
賈樟柯對台灣有特別情感,讀書時看過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人電影,覺得台灣電影
力量強大,也多少影響了他。不過,賈樟柯覺得這兩年台灣電影有些可惜,「有一種雄心
可能比較少了。」他覺得許多小清新作品都似曾相識。
賈樟柯最近看了「親愛的奶奶」、「明天記得愛上我」、「志氣」等片,對照上一代侯、
楊、蔡等導演,他覺得台灣電影格局變小了。「或許一代有一代的精神世界,更年輕一代
歷史包袱少了,比較多的是關照自己的感情世界,很難說好或不好。」
但是,年輕一代這種改變,隨之而來可能造成美學的不突出,賈樟柯覺得這一點,就和沒
有野心、沒有雄心壯志有關。
台灣流行小確幸,昨天賈樟柯也忙裡偷閒,一杯咖啡一本漫畫地體驗一下。對於台灣人熱
中這種微小而確定的幸福,他覺得大家當然要照顧自己,但是能夠啟發、值得我們去關注
的事情還有很多。
賈樟柯表示像「悲情城市」等片,要講出台灣土地那麼複雜的歷史,導演要展現毅力、意
志力和才華,還要有創造性,必須介入社會歷史和生活,這一點倒是在魏德聖導演身上感
覺有延續下來。
他電影裡的女人 總對愛情勇敢
賈樟柯的太太趙濤,是賈樟柯2000年為「站台」選角時發掘出來,從此賈樟柯電影她都是
女主角,她還被國際媒體形容為中國的第二個鞏俐。2011年兩人在賈樟柯事業福地威尼斯
結婚。
曾有人說賈樟柯拍的其實都是愛情電影,但主題是沒有愛情。賈樟柯笑說,某方面來說如
此,但並非沒有愛情,只是愛情沒那麼如意。
賈樟柯不是一個浪漫的人,他表示自己關心的是生活本質,至於愛情,在每個時代有每個
時代的問題。趙濤眼中的賈樟柯是「為電影而生」,不管是剛認識,工作中期,或當他的
老婆的這兩年,賈樟柯的一切都是為了電影工作。
「男人通常懂事比較晚,工作再敬業的男人,另一種說法就是自私,因為他忙著做自己喜
歡的事情,容易忽略了家人。」賈樟柯笑說自己聽出了趙濤話裡的埋怨,會改。
賈樟柯電影裡,尤其是「三峽好人」、「天注定」,他特別偏好表面平靜,內心波濤洶湧
,在愛情方面強勢勇敢的女性。賈樟柯表示90年代以後中國大陸女性也面臨變革,從傳統
走向有選擇權,像趙濤角色代表的是不苟且、自愛的人,不存在的婚姻(三峽好人),或
她給了期限男人卻無法解決(天注定),便選擇離開。
賈樟柯因為太專注電影工作而疏忽了前一段婚姻,導致前妻決定走人離婚的傳言,對照電
影似乎也傳達出訊息。賈樟柯同意這個觀點,他說:「當然也有我的個性經驗在裡面。」
《天注定》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touch.of.sin.taiwan
作者: godblesssam (I believe~!)   2014-03-11 17:42:00
超讚 震撼 應該全面上映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4-03-11 17:48:00
平生不識賈樟柯,便稱影癡也枉然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