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地心引力》:放手

作者: kkqt0710 (KKQT)   2014-03-01 19:54:38
FB網誌版 http://ppt.cc/C4ZY
**此篇文章絕對過度解讀**
電影的文宣上雖寫著「Don't Let Go」,但這是一部學習「Let It Go」的電影。
.短而有力
我在去年錯過了這部電影,本來想想看藍光應該就行了,但在年初聽聞了台灣要重新上映
Imax 3D版,所以就一直忍著不看,不看預告(有看也忘了)、不看影評。就這樣抱著一顆
空白的腦走進大直美麗華.當我看完時,我慶幸,還好我堅持在Imax劇院看這部電影,還
好我堅持其實看兩場就可以直接買藍光光碟的Imax 3D版,因為我覺得這是一部需要在黑
暗空間裡、用最大最大銀幕去看的電影。
《地心引力》片長不過也才91分鐘,它很短,卻也精練;它沒有Alfonso Cuarón在《人
類之子》裡多方衝突的種族之戰,也沒有《阿茲卡班的逃犯》裡的時光倒回。然而,大樂
必易,大禮必簡,在《地心引力》裡Alfonso Cuarón用了最精簡的敘事、最不花俏的敘
事,去講述一個短而有力的故事。
《地心引力》的敘事十分符合好萊塢的三幕劇結構:exposition、conflict、resolution
,鋪陳、衝突、解決,Alfonso Cuarón很漂亮的讓這三個點各佔半小時,前30分不拖泥
帶水的直接進入事件,在第32分時,Kowalski離開Ryan身旁(第一個轉折點),此時Ryan的
隻身作戰變成了《地心引力》的主軸;就在1小時6分時,Ryan決心一死,Matt Kowalski
又重回Ryan(第二個轉折點),即使這只是Ryan的想像;就在整部電影的最結尾1小時23分
時,Ryan Stone重新踏上了地球。
敘事如此簡單又對等,Alfonso Cuarón用了最簡單的敘事、最花俏的技術,去講述一個
關於"放下"的故事。
.影響它的電影
我認為在《地心引力》中,《2001太空漫遊》是它的父親、《異型》中的蕾普利是它的母
親,則《阿波羅13號》(Ed Harris的聲音跟整部電影的結構)跟《少年PI的奇幻漂流》
(Alfonso Cuarón曾經接手過)則是教導它很多很多事情的兄弟。
在整部電影裡,很難找不到《2001太空漫遊》沒有影響到它的地方(不過又有哪部科幻片
沒受2001的影響呢?),太空人、物品不停的漂流,更重要的是,影響了Alfonso Cuarón
最多的地方應該是重生的嬰兒回到地球這個概念。
Ryan這個角色原型很像是《異型》中的蕾普利,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在第二集、第四集回
到地球這個主題何其重要,蕾普利也加深了科幻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阿波羅13號》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故事結構多少也影響了《地心引力》,但是
Alfonso Cuarón用了既不商業、也不夠藝術的手法,去重創了一部屬於他自已的《阿波
羅13號》及《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我相信用Ed Harris來代表「波士頓」的的聲音絕非偶然。
Pi飄在海中,則Ryan飄在太空中,而Kowalski就是Ryan的理查帕克。
.Gravity
Gravity,引力、重心,在《地心引力》是片名,但Gravity也是Ryan最深的牽絆。
因為有了重心,Kowalski才能夠把Ryan拉回來,但也因為有了重心,Ryan卻也拉不回
Kowalski;因為有了重心,Ryan的女兒死了(滑倒摔到頭而死),卻也因為有了重心,Ryan
才能重新腳踏實地重回地球。
在還沒去太空時,Ryan因為女兒的意外,生命中意外了失去了重心。
當Kowalski問了Ryan回到地球後要做什麼,Ryan說:開車,就四處開;當女兒出意外時
Ryan也是在開車,想的更深一點,她的心一直在開車,開不到終點,隱喻Ryan對未來人生
漫無目的,沒有重心。她就像片中出現的螺絲釘、叉子、筆、甚至是她的眼淚,不停的飄
著。
直到遇到了Kowalski,他告訴了Ryan兩句即其重要的話,第一句話是:「妳必須要學會放
下」(第一個轉折點),第二句話則是:「降落就是起飛」(第二個轉折點)。因為只有「
Let It Go」才是Ryan的活路,,在每一個人生的低落點中,都是人生中的起跑點,重要
的是,抱著希望活下去,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Kowalski這個名字來自波蘭文,意思是「鐵匠」。Kowalski在《地心引力》中,就像是時
時刻刻都在點化Ryan Stone這顆頑石,但Kowalski更帶點宗教信仰的意味,像是他不斷在
聽的歌「Angels Are Hard to Find」,他就像是個基督教的Angel,救贖了Ryan;他在消
失前的「看見恆河」,也象徵輪迴重生。
除了Kowalski的宗教意味,在俄國與中國的太空船上也都出現了各自的宗教符號。
就好像許多人的人生意義往往也伴隨著宗教信仰而存在著,而這「宗教信仰」,也是一種
重心。Alfonso Cuarón捨棄了所有宗教的對立衝突,將這些宗教的最終目標,直指一個
詞,「重生」;這也是Alfonso Cuarón在他第一部科幻片《人類之子》就開始探討的事
情。
在《地心引力》片末出現了這句話: A MI MAMÁ,GRACIAS 感謝母親
如果說在《人類之子》裡,人類的未來是「明日號」,那麼在《地心引力》中,Ryan的未
來就是「Gravity」。迷惘的人類喪失未來,但是Alfonso Cuarón透過種種一切的苦難,
去探究「生存」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
Alfonso Cuarón給了它一個答案,「擁有希望」。人類必須透過「希望」去考慮未來,
擁有「希望」,人類才得以生存,才得以擁有活下去的動力。Alfonso Cuarón在《人類
之子》中出現母親懷著希望,但是在《地心引力》中卻讓母親失去了希望,但Alfonso
Cuarón在《地心引力》更希望觀眾看到的是,這個希望、這個機會,是要用手放開過去
,用力抓住,不管這趟旅程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只要有希望,這趟旅程就是一個偉大且了
不起的旅程。
《人類之子》最後一個鏡頭,抱著人類最後希望的媽媽(Ryan),坐在不斷幫助她、卻犧牲
自己的Theo Faron(Kowalski)用生命換來的船(神舟號)上,看見了「明日號」(地球)。
引用:[討論] 地心引力小電影、人名與地名
http://www.ptt.cc/bbs/movie/M.1381617263.A.3DE.html
作者: jonathan836 (魏奇˙安提利斯)   2014-03-02 06:13:00
推電影,推影評
作者: bigheadkobe   2014-03-02 10:50:00
好文大推!
作者: grafan   2014-03-04 23:41:00
好文一篇
作者: cloud1030 (不存在22)   2014-03-07 02:02:00
推,吾與點同
作者: vegetarian (vegetarian)   2014-03-09 16:50:00
精彩的解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