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從《十二夜》淺談攝影的視角

作者: worldwithin (他們的世界攝影工作室)   2013-11-12 16:37:13
原文網址
http://article.dcview.com/newreadarticle.php?type=0&id=11747
《十二夜》是一部有關流浪狗在收容所的紀錄片,很少有一部片子在開演不到十分鐘,
就聽到了觀眾的啜泣聲。就攝影而言,《十二夜》也是一部示範視角如何敘事的好範例

一般我們說攝影的視角,是指一種觀看的角度,譬如仰角或是俯角,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
。但是如果深入來看,相機的視角與人眼有很大的差異。人眼的視角是不斷移動的,而相
機的視角固定在一個點。也因為視角是固定在一個點,我們想像照片遠近的景物之間有一
條條向遠方聚集的虛線,最後消失在遠方。
這其實是從文藝復興繪畫所來的觀念,為了在平面之上表現遠近景物的關係,當時的畫家
用所謂的定點透視法,來安排景物的位置與大小。有時為了加強效果,畫家常會在畫面的
前景安放東西,並且將比例誇大,好營造出景深。這個技法依然沿用至今,許多攝影師都
會強調前景的重要性。這段歷史告訴我們,攝影的視角是一種特別的發展,因此不同視角
的選擇也不會是理所當然。
那《十二夜》的視角是如何呢,雖然它是動態的錄影,但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成是一系列
靜態的照片,因為其中運用了很多靜態照片的拍攝方式。我們發現鏡頭大多都擺得很低,
跟狗的視角差不多。鏡頭與景物的距離很近,許多畫面接近於特寫;另外雖然鏡頭安放得
很低,但是基本上仍然維持水平。
我們可以試著推測這些手法背後的意義。將鏡頭安放得比較低,能夠讓人從狗的觀點去看
世界,進而同情狗的處境。人的姿態也在這個高度之下顯得巨大而殘酷,尋常的髒汙如糞
便或是血漬,也因為鏡頭放低的關係,更逼近在人的眼前。
而特寫容易引起情緒,這是人物肖像常用的方式,所以鏡頭下的狗狗好像都充滿了人的姿
態。在劇情上也確實有這樣的暗示,我們看到了「小媽」、「室友」等等人性化的稱呼,
那讓我們覺得他們更有人味也更值得同情。
特寫也會讓畫面有種被裁切的感覺,讓觀者對於畫面之外的部分產生恐懼, 這也充分地
表現了流浪狗的處境。而水平的鏡頭可以降低窺探感,讓人覺得這樣的觀點是客觀的。(
相對而言,極端的仰角或俯角通常具有一種強烈的宣言性質,甚至於革命性。)
這些視角的選擇無疑是深思熟慮而且成功的,但同實這也代表其它視角的放棄。譬如狗的
視角固然讓人同情,但也不免讓我們投射許多擬人的情緒。特寫讓尋常的景物變得特別,
但同時也讓觀看者忽視了眼前之物在日常世界的脈絡,現代主義的攝影師喜歡用這樣的手
法,讓平常的湯匙刀叉變得不平常,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接近純粹的美感。但是當我們
所面對的,就是與這個世界息息相關的難題,我們也許就需要特寫之外更寬廣的視角,交
代空間以及人事物的互動關係。
圖片來源:十二夜臉書
作者: FFAF (Mustaine)   2012-01-12 16:44:00
拿這當範例有點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