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揭開奧斯卡評委會的面紗

作者: wty (一切都)   2013-05-22 23:33:34
http://ppt.cc/0HOs
揭開奧斯卡評委會的面紗
在奧斯卡之夜,當獲獎者的名字被公佈,數月來的懸念被眼淚、微笑和演講替代。然而在
落幕以後,一個問題依然沒有被回答:投票的是什麼人?
去年(2011年)大約有3700萬人收看奧斯卡頒獎晚會,很多人關心晚會的得獎名單。贏得
一尊小金人可以提升一位演員的明星地位,為一部電影增加數百萬的票房,以及提高一個
製片廠的威信。然而,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譯注1】所有
5765位成員的名冊卻是一個諱莫如深的秘密。
即便在電影行業內部,圍繞該學院的構成及其構成如何影響了奧斯卡提名和獲獎結果也有
眾多猜測。該學院沒有公佈成員名單。
因為主演電影《女傭(The Help)》獲得提名的學院成員維奧拉‧大衛斯(Viola Davis
)說,“我不得不承認,我甚至不知道誰是學院的成員。”
《洛杉磯時報》的一份調查表明:較之看電影的公眾來說,奧斯卡評委顯然更少多樣性;
較之電影行業從業人員的狀況而言,奧斯卡評委會更顯得單一。這份研究表明:奧斯卡評
委近94%為白種人,77%為男性;黑人約占2%,拉丁裔少於2%。
並且,奧斯卡評委的中位數年齡為62歲。年齡小於50歲的評委只有14%。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自稱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和電影有關的組織”,成員由“在電影
領域最成就卓著的男男女女”組成。其成員包括了電影工業最傑出的人士如湯姆‧漢克斯
,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譯注2】、梅麗爾‧斯特裡普和史蒂芬‧斯皮爾
伯格等人。評委名冊還包括了一些在電視領域出名的演員,如《晶片(CHiPs)》中的埃
裡克‧埃斯特拉達(Erik Estrada),《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中的傑克林
‧史密斯(Jaclyn Smith)和《愛之船(The Love Boat)》的加文‧麥克勞德(Gavin
MacLeod)等。
學院的主要成員是專業電影工作人員。學院成員中的演員有接近50%的在過去兩年參演過
電影。但是該成員身份一般來說是終身的,有數百名學院成員幾十年也沒有參與制作過一
部電影。
有些成員完全離開了電影工業但是依然參與奧斯卡評選活動,其中有一名修女、一個書店
的老闆,還有一位退休的和平隊【譯注3】獵頭。根據奧斯卡的規則,他們的選票和茱莉
亞‧羅伯茨、喬治‧克魯尼、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之類的人一樣有效。
為進行此項研究,《洛杉磯時報》記者和數千名奧斯卡評委及其代表談過話,還閱讀了奧
斯卡的刊物、簡歷、自傳等,確認了超過5100名評委(89%的投票者)的身份。這些訪談
表明:關於奧斯卡評委的人種、性別和年齡的細分存在有不同的觀點。有些奧斯卡評委把
它簡單地看作好萊塢就業模式的一面鏡子;另有一些人認為其反應了評委會的使命是認可
成就而不是促進多元化。許多評委認為:學院應該更有代表性。
《洛杉磯時報》發現:學院的15個分會中有些分會幾乎全部是白人男性。白人占奧斯卡評
委會(除了演員分會,白人占88%)幾乎每一個分會的90%以上。在高管分會和作者分會,
98%的成員都是白人。
在包括攝影和視覺效果在內的五個分會中,男性的比例超過90%。在學院的43個理事會成
員中,女性只有6人;公關主管謝麗爾‧布恩‧以撒斯(Cheryl Boone Isaacs)是唯一的
有色人士。
南茜‧施雷伯(Nancy Schreiber)是攝影分會206名評委中屈指可數的幾位女性之一。她
說,“你也許會以為:今時今日總體而言應該更為平等才是,實際並非如此。做一名電影
攝影師本不該和性別有關,但荒謬的現實是:它就和性別有關。”
學院的領導包括主席湯姆‧蘇拉克(Tom Sherak)和行政長官唐‧哈德森(Dawn Hudson
)都聲稱:他們一直致力於使其成員更多元化,但是這一變化很困難,因為電影行業不是
太多元化;這一變化也很緩慢,因為過去十年來學院在限制成員數量的增長。
寫作分會的理事、學院老資格的董事菲爾‧奧爾登‧魯賓遜(Phil Alden Robinson)說
,“毫無疑問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做得更好,但是從一開始我們的一隻手就被綁在了背後
……假如電影工業總體沒有放開的話,我們要多元化成員資格將非常困難。”
對於電影工藝的獨立研究表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構成反映了電影工業的構成。
美國西部編劇工會2011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奧斯卡評委的劇本寫作分會中女性占了19%,
在電影工業中女性占了劇作者的17%。奧斯卡評委的製片人分會約有18%的女性,導演分會
有9%女性。這兩個資料和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瑪莎‧勞甄(Martha Lauzen)做的一份研
究中的資料可以進行比較。她對於2011年250部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的研究表明:所有這
些電影中女性製片人的比例是25%,女性導演的比例是5%。
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後人(The Descendants)》的導演和編劇之一(導演分會)的阿
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說,“絕大多數商業電影是不是出於白種男人之手?
很悲哀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1976因原創劇本《炎熱的下午(Dog Day Afternoon)》而獲奧斯卡獎的學院前任主席弗
蘭克‧皮爾森(Frank Pierson)認為:成員的首要資格是其成就。
依然是董事會成員的皮爾森說,“我不明白為什麼學院需要代表整個美國的人口構成;那
是人民選擇獎(the People’s Choice Awards)的目的所在。我們代表的是專業電影從
業人員,就算沒能反應總體人口比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有些成員認為:該組織需要更好地反映美國的人口構成。因《訓練日》獲得2001年奧
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認為奧斯卡評委會必須“放開”且“平
衡”其成員資格。
“如果全國有12%的黑人,奧斯卡評委會應該有12%的黑人;如果全國有15%的西班牙裔,
奧斯卡就應該有15%的西班牙裔。有何不可?”
常遭詬病的問題:種族、年齡和性別
關於奧斯卡(欠缺)多元性的問題已經持續多年。1996年,傑西‧傑克遜牧師(the
Rev. Jesse Jackson)在全國組織了抗議,反對奧斯卡提名中黑人和有色人種缺席的狀況
,聲稱這一狀況表明了好萊塢的“種族排斥和文化暴力”。去年(2011年)這個問題又一
次走到前臺,當年包括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導演、原創劇本、改編劇本在
內的45名奧斯卡提名中無一人是少數族裔。
在奧斯卡長達83年的歷史中,非裔美國人僅僅獲得不到4%的表演獎項。而女性僅僅獲得過
一次奧斯卡導演獎: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因導演《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而獲的獎。
在201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沒有一名黑人男性頒獎嘉賓。演員撒母耳‧L‧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在一封發給《洛杉磯時報》的電子郵件中抱怨說,“很顯然,好萊
塢沒有一個黑人男演員能夠讀講詞提示器,或者這對於新的奧斯卡評委會人口構成來說不
“夠時髦”!”
當問到奧斯卡頒獎嘉賓的多元性問題時,蘇拉克說他們沒有建議今年頒獎典禮的製片人布
萊恩‧格雷澤(Brian Grazer)和唐‧米撤(Don Mischer)使用更多的少數族裔。他說
,“製片人對晚會說了算。就是這樣。”以往的奧斯卡主持人包括了非裔美國人克裡斯‧
洛克(Chris Rock)和烏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今年的頒獎晚會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曾被安排為主持人。
年齡和性別構成也引發了許多問題。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的高管聲稱:
去年他們關於臉書的電影《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不敵《國王的演講(King’s
Speech)》是因為奧斯卡評委會中年長者不喜歡關於互聯網的故事。今年,有人認為:斯
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關於911事件的劇情電影《特別響,非常近(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能夠入圍最佳影片是因為它獲得中年男子的青
睞。
多年來致力於幫助電影製作人競爭奧斯卡的公共關係分會的特裡‧普雷斯(Terry Press
)說,“這部電影是關於男人竭力做一個好父親、兒子們竭力做好兒子的故事。影片是關
於與父親之間沒能實現的交流,而這是非常中年男子的主題。就像《夢田(Field of
Dreams)》【譯注4】那部片子一樣。”
非裔美國女演員、59歲的奧斯卡評委會成員艾爾弗雷‧伍達德(Alfre Woodard)指出:
有直露色情描寫的《羞恥(Shame)》【譯注5】一項提名都沒有獲得,說明了一部影片的
奧斯卡獲獎幾率也許是由評委會的人口構成決定的。她說,“假如評委會的平均年齡在45
歲到50歲之間的話,像《羞恥》這樣的電影也許會獲得提名;我認為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但是該片的主題決定了老年觀眾中有些人不會太感興趣。”
1985年加入學院的伍達德一直在委員會很活躍,她說自己常常鼓勵婦女申請加入;她相信
要改變學院最好從內部著手。她說,"(不是成員)就好像不參與選舉一樣;當人們參與
了,國家才能朝著理想前進。"
但是有些人已經失去了耐心。黑人演員、導演、學院成員比爾‧杜克(Bill Duke)說,
"黑人社區認為,學院是一個忽視黑人導演、製片人、演員及作家的需要、願望、欲望和
代表性的機構。不論實際情況如何,看上去就是如此:(學院是)一個精英集團,一點也
不關心或尊重少數族裔社區和電影工業。我們也看不到它有任何改變的願望。"
一些學院的批評家認為:學院的成員資格和奧斯卡評選都強化了電影及製片廠拍片的決策
缺乏多元化的特點。
非裔美國軍人性格演員伯尼‧凱西(Bernie Casey)(《魔鬼戰將(Under Siege)》)
說他最近他退出了學院,就因為學院的種族構成問題,"有色人種總是被邊緣化。(學院
裡)你看不到亞裔、拉丁裔和黑人。美國有三億二千萬人口,大約四千八百萬黑人,相同
數量的拉丁裔移民後裔。但是觀看影視作品的話,你將不會相信以上數字。"
今年,奧斯卡提名上出現了幾張少數族裔面孔:大衛斯和她在《女傭》中一起出演的奧克
塔維亞‧斯賓塞(Octavia Spencer)(最佳女配角提名),在電影《更好的人生(A
Better Life)》中出演的德米安‧畢齊( Demián Bichir)是在墨西哥出生的。今年入
圍最佳導演的五人都是白種男人,九部入圍最佳電影的21名製片人中無一人是有色人士。
畢齊說,假如學院有更多的拉丁裔成員的話,拉丁裔演員的得獎機會就會提高。他說,"
那樣的話,拉丁裔演員就會有比現在多得多的角色可演,拉丁裔攝影師會有比現在多得多
的電影可拍。"
成長和變遷
學院在1927年成立時有兩個目標:調解勞資糾紛和提升電影業形象。米高梅公司傳奇性的
領軍人物路易‧伯特‧梅耶(Louis B. Mayer)【譯注6】首先想到這個點子並邀請了包
括聯合藝術家製片廠的奠基人之一、女演員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譯注7】,
導演塞西爾‧德米爾(Cecil B. DeMille)【譯注8】,製片人歐文‧塔爾貝格(Irving
Thalberg)【譯注9】在內的一小群精英職業人士的加入。
奧斯卡獎第一次頒發於1929年,在好萊塢羅斯福酒店的百花廳。此後學院成員逐年穩步增
長,而學院日益遠離勞工管理問題,越來越專注於電影保護和研究,以及奧斯卡獎。
今日,學院管理著超過一億九千六百萬美元的資產,每年在獎金和獎學金上面的花費超過
兩千萬美元,包括一項叫"街燈"的計畫;該計畫旨在促進好萊塢種族多元化的職業培訓
和安置計畫。學院每年捐出75萬美元給全美國的各種電影節;學院還贊助一個年度的劇本
寫作競賽,獲獎者可獲得三萬五千美元的獎學金。根據其2009-2010財政年度的稅務申報
資料,奧斯卡獎為學院創造了總計八千一百三十萬美元的收入。
在1990年至2000年間,學院迅速增長,增加了近八百名成員。前行政長官布魯斯‧大衛斯
(Bruce Davis)提醒董事會這一直線上升勢頭,並指出:電影行業沒有相應的增長。學
院認為成員的迅速增長是由於接收新成員的態度放鬆了。
1989年至2001年任行政長官的大衛斯說,“工會實行的是民主制。如果你做出成績,沒人
會在意你之前幹的好不好,但是學院必須有所不同。”
作為回應,學院在2004年開始把成員的年增長率限制在30%,但不包括由於成員死亡、退
出或退休帶來空缺的補員。學院還澄清和收緊了接收新成員的政策。新成員數量限額將被
分配到15個分會和學院總會中。
要成為學院成員候選人有三種途徑:取得一項奧斯卡提名;申請成員且在一個分會中獲得
兩個成員的推薦;從分會的成員委員會或者學院雇員處贏得支持。
然後由成員委員會投票;獲得多數票的就獲邀加入。學院說幾乎所有獲邀的候選人都加入
了學院。
例如,現在的演員要被考慮為學院成員,必須有三部重要作品;製片人則需要單獨製片兩
部或相當才能被考慮。這種條件對於經驗比較多的人有利。獲得過四次奧斯卡視覺效果獎
的喬‧雷特裡(Joe Letteri)說,“如果因為你必須要有五年的經驗才會被考慮邀請入
會的話,學院將會總是稍微老一些。”
在實踐中,接收新成員的門檻在不同分會各不相同。去年,女演員魯妮‧瑪拉(Rooney
Mara)和視覺效果總監蒂姆‧伯克(Tim Burke)都在178名被邀請入會的名單中。瑪拉只
在《社交網路》和《橡樹街的噩夢》中出演了兩個小角色(她還主演了現在獲得奧斯卡提
名的《龍紋身女孩》)。而伯克,作為對照,十年前就因《角鬥士》而贏得一尊奧斯卡小
金人。
學院在2004年開始公佈其邀請入會的人員名單,但是並不指明哪些人接受邀請加入。
自2004年以來被邀請加入學院的一千余人中,包括黑人演員如珍妮佛‧哈德森(
Jennifer Hudson),莫尼克(Mo’Nique) 和傑佛瑞‧懷特(Jeffrey Wright)。但是
總體而言,這些人只是較學院原本的人口構成略微多元化一點點:89%白人,73%男性。蘇
拉克指出:在2011年被邀請的人員中30%為女性,10%不是白人。
學院成員的總體構成在2004年政策變化前後都是接近93%的白種人,76%的男性;但是平均
年齡從64歲降到62歲。
作為2003年收緊成員資格的規則的一部分,大衛斯敦促學院考慮更為廣闊的圈子中潛在的
被邀請人。2009年他向音響分會委員會提出,他們忽略了當年因《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
獲得混音獎的、來自印度的雷書‧普庫提(Resul Pookutty)。大衛斯欽佩他的技術活且
被他情緒化的獲獎感言感動了。(委員會一年後補充邀請了他。)
普庫提說,“接到學院的邀請函時,我在製片廠簡直就要尖叫起來。這份邀請意義重大。
不僅僅是自豪,我覺得我在印度的所有同行都被學院認可了,都得到了學院的尊敬。”他
從孟買飛到洛杉磯出席了新成員的午餐會。
蘇拉克和其他學院負責人都說,他們急切地希望看到更多女性、更多少數族裔申請加入學
院;他們還希望那些已經是成員的女性和少數族裔人士更多地參與學院的活動。
蘇拉克說,“我希望你的文章見報後,我們這兒能接到七千個電話。我們一直試圖接觸更
多的支持者;我們需要幫助。你想要成為委員會成員嗎?告訴我們你想參與哪個委員會。
不要坐等我們在不存在的本本上找到你的名字且給你打電話。來找我們吧,我們會幫助你
加入。我們想要你加入。你的加入將對我們大有助益。”
{原文發表於2012年的《洛杉磯時報》}
【譯注】
1.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
寫為AMPAS),,是一個由6000位電影界的專業或資深人士組成的非營利組織。 同時也是
奧斯卡金像獎的主辦單位。於1927年5月1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立。最初包括了36名
成員,幾乎都是當時電影業知名人士。
2. 西德尼‧波蒂埃(Sir Sidney Poitier,1927年生)是美國出生的巴哈馬演員,導演
,作家和外交官。1963年,波蒂埃憑藉在電影《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
中的表演成為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黑人演員。他於2002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
獎。
3. 和平隊(Peace Corps),是根據1961年3月1日美國政府10924號行政命令成立的一家
志願服務組織,並于同年得到美國國會以通過《和平隊法案》的方式授權。和平隊隊員需
要為其義務服務兩年,按照《和平隊法案》的規定,其宗旨是: “促進世界和平和友誼
,為感興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有能力,且願意在艱苦環境下在國外服務的美國男性和女
性公民,以説明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獲得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截至2006年,先後有
超過19.5萬美國公民參加過和平隊的工作。目前,和平隊在70多個國家有活動。和平隊在
中國並未採用本名,而以“美中友好志願者辦公室”的名義開展活動。
4. 《夢田(Field of Dreams)》是1989年由菲爾‧奧爾登‧魯賓遜導演,凱文‧科斯特
納主演的美國電影,獲得包括最佳電影在內的三項奧斯卡提名。
5. 《羞恥(Shame)》是一部於2011年上映的英國電影,史蒂夫‧麥奎因導演,邁克爾‧
法斯賓德與凱瑞‧穆雷根領銜主演。
6. 路易‧伯特‧梅耶(Louis Burt Mayer,1884年 –1957年)是美國電影製片人。
7. 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1892年-1979年),加拿大電影演員,曾獲得過奧斯
卡最佳女主角獎和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她有很多昵稱,如”美國甜心”(”America’s
Sweetheart”)、”小瑪麗”(”Little Mary”)、”金色卷髮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golden curls”)。她是最早在好萊塢奮鬥的加拿大演員之一,也是最偉大的
電影先行者之一。
8. 塞西爾‧德米爾(Cecil B. DeMille,1881年-1959年),美國電影導演,好萊塢影
業元老級人物。
9. 歐文‧塔爾貝格(Irving Grant Thalberg,1899年– 1936年)是美國電影早期的重
要製片人。
作者: Nacia (娜希雅)   2013-05-22 23:50:00
一群愛國死老頭,你如果大喊美國萬歲就讓你得最佳影片
作者: LIZEN310321 (【海虎】台中梁朝偉)   2013-05-22 23:59:00
垃圾評審 有哪個拿過奧斯卡獎的?
作者: a9a99 (有個人來愛還是比較好)   2013-05-23 00:01:00
可以得個奧斯卡還真是不簡單,連提名都超困難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