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科倫拜校園事件

作者: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5-22 21:21:11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posts/664316260262163
短評:獲得坎城55周年特別獎的紀錄片,怎麼可以不看!此外科倫拜
就是南方公園創作者的故鄉,因此片中有一段他受邀創作關於美國歷
史(尤其是和槍枝有關的)的短片卡通,喜歡南方公園的朋友們不要
錯過!
筆者非常慶幸當初他的下一部作品《華氏911》(Fahrenheit 9/11
)上映時筆者當時有進戲院觀賞,這麼厲害的導演就是要搶先進戲院
一睹風采支持!
他的敘事策略非常明確,且同樣的策略也延續到《華氏911》:不
做第三人稱式的旁觀敘述,並且最後訴諸行動直接影響他所紀錄的事
件。因此在片中接近尾聲時,他甚至帶著該事件的受害者以及身體裡
的子彈,去向當初販售子彈給兇手的K-Mart要求將子彈下架;而此一
行動也收到意外的效果:K-Mart承諾九十天內將所有子彈下架。
要反駁Michael Moore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對這個事件的了解之
深可以分為幾個進路:第一是追溯美國槍枝氾濫的歷史,再來就是探
討媒體如何促使美國人民擁槍自重,還有就是比較各國的槍擊案問題
氾濫程度。
前者的追溯工作可以說讓他的紀錄片追出案外案:當他在探討美
國這種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的暴力是如何形成時,他整理出一段非常密
集的美國暴力簡史,而其中最諷刺的莫過於美國竟然曾經贊助過賓拉
登對抗蘇聯!而這根本是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根本不會再提刻意忽略
的事。除此之外片中也提到美國政府禁止3K黨和成立NRA(美國步槍協
會)是同一年,然而當時卻禁止黑人持有槍械!
此外他還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美國犯罪率其實是逐漸下降的
,但是新聞媒體報導暴力社會新聞的比例卻呈倍數成長,而這也促使
他採訪相關媒體以及學者做了深入探討。首先可以發現:美國記者在
採訪另一起科倫拜六歲兒童誤殺同學時,非常注意措辭和儀容,且相
較於台灣新聞,美國的採訪記者甚至在拍攝報導畫面時甚至會做簡單
的打光。再者除了新聞業者非常謹慎地勾勒出社會新聞的戲劇性外,
他還採訪了曾經擔任和警方一起追捕罪犯的節目製作人,並且探討:
為什麼這類節目還有社會新聞,都很喜歡將黑人描繪成一個高犯罪率
的族群,以至於甚至會有白人殺害自己的小孩卻在報案時誣賴給黑人
的情況。而上述所提到關於另一起科倫拜六歲兒童的槍擊案,他也深
入探討了當地軍火商和該地社會政策盤根錯節的關係。
儘管筆者在上述行文中已經講出該片中許多主要論點,但觀賞該
片絕對不會因此變得無趣(除非你覺得黑人就是該死或是本來就應該
擁槍自重)。Michael Moore真可謂非鍵盤界的鄉民第一人,要駁倒他
真的很難,他就是有種可以當場酸那些人酸到看到他的攝影機就唯恐
避之不及。能夠成為少數在坎城得獎的紀錄片實至名歸。真的不看可
惜!強力推薦!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5-22 22:28:00
從Roger & Me走來 Michael Moore的犀利始終如一
作者: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5-22 22:34:00
更正,是55周年特別獎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5-22 22:36:00
嗯 Fahrenheit 9/11應該才是第一部得金棕櫚的紀錄片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5-22 22:39:00
但Bowling for Columbine倒是有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作者: opsddb (opsddb)   2013-05-22 23:07:00
樓樓上是第2部才對,1956年金棕櫚也是紀錄片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5-22 23:13:00
感謝指正,受教了。我應該是被當年的報導誤導了
作者: yeahqoo (林盛月)   2013-05-22 23:37:00
另推大象,可以一起看
作者: veicoo (小艾)   2013-05-23 18:09:00
這部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