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比天堂更近的美麗-不只有愛情的漸凍症電影

作者: immad (Dammi)   2010-05-05 01:19:54
我原本以為這部電影可能是走『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的路線,可能會處理得過於濫情
。但卻意外地宏觀:不只有男女主角之間,感情受到考驗的故事,還特別安排一間漸凍人
或植物人的病房,透過各個生命,不管是病人,還是病人家屬,在現實上以及身心上,
受到這個病症折磨的吉光片羽,既補充說明男女主角的情況,也完整了關於漸凍人及其
周邊的人的艱辛。同時也因女主角的職業,還帶點『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色彩。
這是比天堂更近的美麗。
原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9676782
不得不說老實話,可能原本只期待男女主角,鐘宇和智秀,在對抗漸凍症的同時,如何
維護兩人彼此之間的情感,因此對於之後出現的一些病房二三事,個人是覺得頗為細碎,
何必再分心去關注其他病人和家屬之間的想法及互動呢?當然,這也是導演未能將這些
片段完美地整合融入故事主軸之間所致。也因而後來其實變成,為這些未能漂亮地嵌入
故事主軸的支線故事感到可惜。
因為,隨著劇情的轉變,可以感受到導演企圖將漸凍人和家屬的關係,不只單單狹隘到
愛情上,更要從病房中的這些點點滴滴,讓觀影者能了解到,除了漸凍人生活上的痛苦,
其實還有家屬的煎熬,不管是情感層面上,還是現實壓力上。再者,這樣帶入周圍的情節
進入,是入世的,不過度自溺,畢竟,在病房的生活,怎能不放入所見所聞呢?
編導巧妙的地方就在於,種種生活上的吉光片羽,可以順勢帶出宏觀的,想要傳遞出去的
訊息,而不會讓人覺得斧鑿太深。或許也因為這些情節的多變化,讓男主角在病情一點
一滴惡化的同時,所發生的每次心情轉變的處理,就顯得有層次許多,且未必總是要用
哭哭啼啼,生氣發瘋來悼念每一個惡化的時間點。這也是一個有趣的時間歷程對照;家屬
與病人之間的對照;也有帶點奇幻色彩的期待。
身體尚算健朗時,對於對母親耍脾氣的隔壁床病人,毫不猶豫地便指正,但自己也在病情
越來越惡化,又看到有人死去的當兒,卻也開始揮霍愛人的耐性;病人和家屬都幻想著
有一天能夠奇蹟降臨,突地恢復意識,突地可以靈活地用手打咬自己的蚊子,但總是在
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落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橋段雖令人心碎,但部分安排著讓人不禁
莞爾的片段,沖淡了些悲傷感,讓原本以為會沉重到無法翻身的情緒,卻也可以輕巧看待
這些病灶。
主軸的愛情,該有的描繪也都存在著,經歷著和同類型電影所經歷的過程轉變一樣。不過
這部電影卻安排了『感同身受』的橋段,而不是單純地讓這些可能會無謂地毀滅深厚感情
的舉動,無止盡地循環下去。如此的安排,也提醒這我們需要設身處地替病人著想,不要
把某些事看得理所當然,當你經歷過同樣的痛苦時,或體驗過,或許就更能了解病人的
心情,而不是一味地直接接受對方的怒氣,累積到一個極致,然後決裂,後者絕對不叫做
愛。
當然,同理情感的部份,反之亦然,也包括病人家屬的心情。不只是家人和病人之間的
情感衝突,更有旁觀者無法體會箇中心酸的描寫。印象最深刻地當屬想要將哥哥安樂死的
弟弟,一方面為情感上的負擔,另一方面則有現實經濟壓力的拖磨。當然醫院方面有醫院
方面的考量,但總替這些好像墮入萬丈深淵,永遠無法擺脫這黑洞的病人家屬,感到傷心
難過。
因而在這部電影當中,不只見證了一段美麗的愛情,同時也看見了漸凍人及其家屬的心酸
及痛苦:即便家人無怨無悔的付出,病症好轉卻有如天方夜譚;即便明明意識如此活躍著
,但卻得接受腦袋空轉的事實,甚至最後連腦袋也不轉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或許耐心
陪他們走完一程,其實是最具有意義的一件事。
作者: priliona (李歐)   2010-08-31 02:20:00
推這部 拍的很細膩 笑點後面緊跟哭點讓我哭到頭痛看完眼睛鼻子都紅的 還去逛街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