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作者: anan1564 (流血者)   2010-02-20 10:48:34
網誌版:http://anan1564.blog128.fc2.com/blog-entry-107.html
  能看到這部片純然是幸運。之前就聽姐姐提過這部以色列、德國、法國合作推出的動
畫,但並未多加注意。剛好那天隨意去逛美術館,剛好展出這部片,剛好我走進播映室,
剛好我覺得頗有趣──於是有幸觀賞到這部很棒的動畫。一開始我從後三十分鐘插進去看
,後來又從頭把前面看完,算是一飽眼福。
  第一眼看到,我一點也不被那畫風所吸引。乍看之下只覺得是美式的簡單風格,但看
久了,便發現更多細膩之處。他是許多畫層構成的,因此人物動時背景可能絲毫不受影響
,不若宮崎俊等流每張圖皆要手繪一次。一開始覺得這不自然,後來卻覺得是種十分突出
的特色。他的線條十分明顯,卻不顯得銳利;相反,觀看愈久,便愈覺得他的細膩之處。
貌似簡單,其實將許多細節刻畫出來。我特別推崇他對人物小動作的描述,只是二人的談
話,但看著他們的小動作──遞煙、手勢、頭部與身體的細微挪動──卻覺得好像看著真
正的人在演說一樣。配合劇情呈現方式,這細膩更令人覺得身歷其境。場景的描繪也很漂
亮,是一種超然現實的表現,也和本動畫的風格互相契合。
  本動畫大致在講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一場種族歧視的大屠殺為主軸(維基查到的
資料是名為「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以下暫且如此稱呼)。一名男子確實知曉自己當
時身處那場戰爭,卻完全忘記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歷、屠殺當時自己的作為。一場與朋友的
對話喚起她對此的關心,於是開始設法尋找真相,找以前的戰友談話,詢問當事人等等。
眾多故事從他們口中流出,拼湊起來。
  聽上面的介紹,可能會以為是主角尋找記憶的過程,其實真正的主軸是戰爭。不只是
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而是整場戰爭。屠殺只是一個主題,一個可能最為震撼、也引起
一切回憶和象徵的事件,但實質上,整個戰爭卻是真正的煉獄,也是本動畫真正想訴說的
。這點非常有趣,也非常迂迴;若找一個普通人寫這樣的戰爭,第一是以受害者的角度來
看,第二是以屠殺者瘋狂的角度來看。但本動畫卻選擇了士兵,既身在其中,卻又置身其
外(屠殺)的士兵。大家都知道屠殺可怕、受害者可憐、屠殺者可恨,但真正的士兵又怎
麼想?一腳踏進去,無法脫離卻並非真實陷入的人,不能說旁觀者清,不過正是一個非常
微妙的距離。
  本動畫對戰爭的描述十分真實。有部分諷刺,有部份駭人,總歸起來,仍然是戰爭令
人悲傷──或者害怕恐懼──的一面。大眾對戰爭的認識普遍交給小說和電影,的確有少
數真實描寫戰爭的大眾傳播,但仍然敵不過好看精采的虛構劇情。本動畫稍顯沉悶,但卻
十分露骨,毫不保留。戰爭片著重聲光效果,本動畫不需擔心那個,而是需要時再用,並
非重點,只不過描繪戰爭的一大素材。但本動畫真正令人感到恐懼的,卻是戰爭時那不斷
發生的殘酷,令人意想不到的死亡,人性的黑暗與光明,在戰爭中都受到極度的扭曲。
  拿著火箭筒的小孩不過出現短短幾分鐘,卻造成強烈無比的震撼。即使應該是天真純
真的人,在這場巨大的悲劇中都因此而涉身血場。本動畫幾乎沒有血腥畫面,也沒有哀號
、慘叫、獵奇等等時常用來突顯戰爭恐怖的素材,而是以人性的扭曲及恐懼的旁側刻化來
描寫,例如難民營的人被迫坐上卡車,便已經將恐怖完全發揮出來。最後一小段真實影片
一開始令我感到毛骨悚然及多餘,毫不遮掩的拍攝屍體與倖存者,心臟不好的人真的不應
該觀賞這段。但後來深思,其實這一段是清楚的告訴觀眾:「這是真實發生的,這並非單
單動畫,而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一方面再次加強戰爭的影像,一方面卻使寫實度到達
巔峰。
  前面說到以士兵的角度來描寫,也十分出色。除了將戰爭最真實的面向呈現出來,也
重新闡釋了身歷其中的士兵的心境。我沒看過戰爭片,所以不曉得這種情感是否有被大量
刻畫過。但無論如何,裡面的士兵並非單單戰爭、並非單單因某些人性而感到掙扎,而是
一種非常複雜的交集。例如一開始住在荷蘭的那名朋友(抱歉我不記得這位的名字)說到
船上所做的夢境,雖然我無法確切說出有何喻意,之於我是一種意像、一種心境,可能沒
有實際意義,卻將氣氛與他當時的情感帶了出來。記得一開始提到他們剛剛進入黎巴嫩,
卻覺得像是度假一樣拍照、作日光浴、喝啤酒,除了與血腥沙場強烈對比,同時也是不容
置疑的另一個面向──戰爭的確也有這麼一塊,從來沒被挖掘出。只不過,這份輕鬆後面
,卻緊接著血濺與殘酷的現實。
  另外對我非常深刻的一幕,便是描述飛機場那裡(講述故事的人太多,抱歉我不記得
是誰)。他說他看到許多飛機,航空列表在他眼前,他隨意逛著免稅商店──然而一切卻
突然醒來。這幕震撼了我,虛浮的夢境終究有醒來之時,戰爭的本質與殘酷,無論人們閉
上眼睛,蓋住耳朵,縮成一團躲在棉被裡,永遠不可能逃避。戰爭是瀰漫在空氣中的,無
論士兵在哪裡、戰場是否在附近,戰爭真正恐怖的不只是死亡與傷殘,而是那種飄散於空
氣中的氣氛,以及他留下的種種傷痕。比起槍林彈雨,這些完全無法逃避,只能睜大眼睛
看著他將國家吞噬。說到這裡,我忽然發現本動畫不只一次大量強調這個「醒來」。這幕
是一,還有從輕鬆轉到忽然來到的襲擊、攝影師的故事、主角的失憶到追尋等等。不得不
面對的恐怖,是絕對無法永遠逃避的。
  最後要提一下本動畫的名字,完全照英文名字的意思翻(我不懂希伯來語,所以中間
有沒有誤差也不曉得了)──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我看後半場,除
了巴席爾之外看不太出主題的意義,後來才了解。前面的配樂偶爾會冒出華爾滋風格的樂
曲,配得恰當,同時又與主題緊緊結合。其實預告片中選用的那首風格是很詭異的,我不
太喜歡,那有種扭曲本動畫風格的感覺,裡面十分沉重,而非預告片中那種氣氛。總之,
前面便隱隱提出絲線和標題結合,接著士兵的華爾滋才到達巔峰。一開始我好奇那名士兵
最終如何,現在卻覺得無論如何都沒關係了,重要的是那一刻。在槍林彈雨中,拿著機關
槍,跳著華爾滋的舞步。閃躲是表面,我卻看到了反抗,對戰爭的反抗。在這個恐怖的時
刻跳起華爾滋,未免有點荒謬可笑──便是藉由這種反差,企圖對抗戰爭那種揮之不去的
沉重,要以華爾滋迂迴、優雅的將其驅逐。除了有種強烈的恐怖諷刺,卻也帶來一種微妙
的味道,或許在眾多令人害怕的寫實之中,這場華爾滋才是真正的思想。最後士兵有沒有
被擊倒就交給觀眾自己想像了。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的意象十分豐富,幾乎每一幕、每一場景都給人深深的印象,
而且也值得深入探究。雖然只有短短九十分鐘,比許多電影簡短許多,但給我的震撼卻遠
大於其他影片,甚至書籍。風格既沉重又帶點詼諧,其寫實程度最為出色,不賣任何血腥
場面,卻將戰爭最真實的呈現出來。突然發現我幾乎沒提屠殺──這只是戰爭的一個場景
,也是將故事帶出的媒介,但對我來說,真正的重點仍然在與戰爭本身。這是一部非常值
得一看的好動畫,國立美術館應該還在放映,有興趣的人,快去吧。
作者: shinshong ( )   2010-02-20 11:10:00
大推
作者: cam   2010-02-20 11:56:00
推片推文
作者: hahahaelle (在地獄裡絕處逢生)   2010-02-20 12:37:00
超好看!!!
作者: ligar ( 影-小美女時鐘)   2010-02-20 19:28:00
我也要去找來看~
作者: VOICEVOICE (搖滾人生滾呀滾)   2010-02-20 19:51: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