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自然系青春小品─評《九降風》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6-11 10:54:39
網誌版: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html
或是是因為觀眾都以學生族群作為取向的關係,近幾年來的台灣電影界,年年都有作
品在塑造青春的圖騰。無論是純愛、熱血還是叛逆,鏡頭下總是充滿著青澀的身影,各自
搬演著導演對於慘綠少年時的回憶與詮釋。
《九降風》裡的青春記憶是極陽剛化的,片中主要描繪的九個年輕生命,便是以七個
稱兄道弟的男生為主。他們以煙、酒、粗話、無照駕駛做為對秩序的反叛,又以這樣的反
叛做為自己已經成長的證明;他們崇拜英雄、渴求女性的關注、注重兄弟間的情誼,人際
關係正在輕純與社會化的模糊交界處掙扎。
我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從《九降風》聯想到五年前的《殺人計劃》,這兩部片子幾乎
可是說是走在台灣青春電影的兩個端點上。前者拍的是男生,而後者拍的是女生;前者節
奏明快、故事說得明白,後者就顯得緩慢、有許多令人費解的象徵。然而追根究柢起來,
這兩者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都是呈現最簡單的青春回憶。
坦白說,在故事性以及題材的深度上,《九降風》在同類型的電影裡面或許矮上好幾
截。雖然人物變多了、關係複雜了,可以營造的衝突點也變多了,但是比起《殺人計劃》
裡對於身分的充分質疑與探索、比起《夏天的尾巴》處理男女間友情/愛情搖擺的細膩,
比起《沉睡的青春》極力鋪排的華麗意象、比起《一年之初》對社會乖離現象的尖銳速寫
與反思,《九降風》在白描人物形象之外缺少了深度的議題開展,甚至看到廖敏雄勇於面
對自己的過去,出場客串的一幕時,我深覺職棒簽賭案的發展只被當作友情變質的引言,
實在有些浪費。但是,儘管在深度上的不足影響了片子回味的價值,不過林書宇導演卻透
過優秀的說故事技巧,讓整部電影在被觀賞的當下,倒是處處帶給觀眾期待。
用遠鏡頭拍攝一群大男生袒裎相見的兄弟情懷也罷,用特寫鏡頭加上鏡外音表達湯啟
進(張捷飾)對於鄭希彥(鳳小岳飾)異性接觸經驗的妒嫉也罷,甚或是畢業歌〈藍色蝴蝶〉
搭配的一幕幕空鏡也罷。《九降風》的運鏡並不複雜但卻直覺,自然而然地呈現了故事應
有的情緒;加上明快的節奏,極少長時間的固定鏡頭,看起來少了幾分沉重與苦悶、多的
是輕鬆與流暢,對於生活節奏一向緊張的台灣觀眾來說,或許更是個友善地觀賞體驗。
而演員們表演的自然程度,更是為電影加了不少分數。幾個年輕人說起粗話來毫不做
作,一大群人之間互動時的肢體動作與口白也相當自然。當然,假如對電影圈夠熟悉,則
必定會會心於幾個串場角色的出現:女教官陸奕靜、打人流氓柯宇綸、鄭希彥的父親曾志
偉……個個都是來頭比主角們更大的硬底子演員。他們的表演在少許的鏡頭裡面或許並不
搶眼,然而傾洩出來專業的演出會讓眼尖的觀眾想鼓掌叫好。
唯一名頭不小,但是並非演技專業的,大概只有廖敏雄了。這位昔日的棒球王子,曾
經是多少棒球迷心中的偶像,但也曾經是傷透球迷之心的球員。《九降風》的背景設定就
在「黑鷹事件」爆發、職棒由盛轉衰的時刻,在劇情中也毫不避諱地指出球迷對於場上表
現的失望與不信任。在結局的時候,廖敏雄面對湯啟進尷尬的提問,那五味雜陳的表情或
許正是多年來面對過去時積累下來的感觸吧!短短的一場戲,卻因為他的出現而擁有了歷
史與回憶的厚度,讓這部電影有個極適當的收尾。
《九降風》有無數可以吸引觀眾進場的理由,也說明了台灣電影並不缺乏說故事的能
手。電影的技巧可以容我在這裡說三道四,然而許多當下引起的悸動是不適宜以評論的方
式重述的。所以,還是不妨走入電影院細細品味這樣一部簡單的清新小品吧!
作者: crona (暖流)   2008-06-11 11:31:00
這部片真的大推 還有那三位大牌警察 XD
作者: k900421 (qq)   2008-06-11 13:34:00
真的超好看的 很有內容 很感人
作者: lovy (誰說太陽會找到月亮)   2008-06-11 16:21:00
推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