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2007台北電影節《嘜相害》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2007-07-08 23:58:11
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weitzern
《嘜相害》是關於街頭性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全片在幾乎沒有製作經費的情況下,以游擊
作戰方式完成:以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長期累積的外展田野資料為基礎,結合電影、劇場
工作者共同創作,將街頭流鶯的勞動和生存甘苦,拍攝成21分鐘的紀錄片式戲劇。呈顯性
交易立法與執法機制問題。警察與線民採取「釣魚」方式,引誘性工作者上鉤,活生生上
演弱勢相殘的戲碼。
我這個人就是死性不改,每次都把時間抓得很緊,一不小心就遲到了,這一次也不例外。
我主要想看的是《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記事》,買票時才意外發現那一場跟《
嘜相害》是一起播放的。總之,我進場的時候已經遲到5-10分鐘了,剛好看到私娼上鉤,
被警察扣住的那一段。
私娼說:「這些警察就只會為難我們這些在底層的人,那麼多高級俱樂部不去抓,就只會
用這種手段害我們。」警察說:「我也知道你們可憐阿… 可是行政院長七年換了六個…
…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來就要拚政績拚犯罪率,我們的壓力也很大阿,我也知道你們
很苦阿……」
這部紀錄片的主軸是基層員警和私娼的弱勢相殘,另外點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廢除公娼
的後續效應,以及這些女人生活的艱困,第二個是基層員警拼業績的壓力,以及使用誘捕
方式的倫理道德。
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任內,一個頗具爭議性的「政績」就是廢除公娼,這些女人原本是
「合法的」依靠自己的身體過活,大多數的公娼的條件都不是很好,都是經濟狀況不好才
以此維生,交易一次的收入也很少,她們很多年紀都不輕了,三十歲、四十歲、甚至五十
幾歲……,她們原本就是社會中的弱勢族群,難道要他們去賣口香糖或玉蘭花嗎?有點常
識就知道,靠賣口香糖玉蘭花根本無以為繼。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因此而生。
台北市的色情有因為廢除公娼而掃蕩一空嗎?年輕漂亮的小姐會去高級酒店上班,有錢人
會去酒店消費,來找公娼交易的本身也是中下階層的男性,甚至無法結婚的殘障人士,在
協會的網站上的文章中,有一篇的標題是《連弱智者都知道要嫖》,網站中還有太多這些
在廢除公娼後,這些女性的故事。我不想引入女性主義關於身體的論述,因為就這些女性
來說,現實的狀況就是政府的輔導就業執行得很差,她們除了販賣身體之外沒有其它謀生
技能,只能繼續偷偷地從事原來的行業。
拼業績大概是台灣基層員警無法逃避的苦差事,降低犯罪率的面向有很多,並不是光靠基
層員警衝業績就能達到效果,更應該從社經現況和教育著手,只是這就像我們的拼邦交國
數字一樣,主管機關總是得維持形式上的美觀。
另一個爭議是關於誘捕,國中時的公民老師曾經對我們提過,台灣查緝色情犯罪常常使用
的方法就是誘捕,警員偽裝成嫖客跟業者接觸,價錢一講定就立刻逮捕。當時老師說這種
方式在美國是不合法的,因為這有引誘犯罪之嫌,也就是說,在警察搭上當事人之前,當
事人可能只有犯罪的意圖,尚未出現犯罪行為,所以極可能是在警察的誘導之後才構成犯
罪事實,因此這樣逮捕罪犯的方式在美國是不被允許的。基本上我比較認同這樣的觀點,
我覺得誘捕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可是台灣的法律認可,所以這種現象也暫時難以改善。
在映後座談,導演林靖傑表示他們一開始是想要拍出一部紀錄片,可是私娼的生活原本就
很艱困,維生困難又要時時留意取締,所以根本無法找到願意在大螢幕上曝光的拍攝對象
。因此導演最後求助於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藉助他們的經驗與人脈,力求接近真實地拍
攝出這樣一段故事,所以《嘜相害》最後並非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
,但這部片的呈現是很精彩的,尤其是最後一段娼妓和基層員警的歌唱,前者滄桑淒涼,
後者怨世憤慨,交雜的悲情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附註:
關於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請上他們的網站 http://coswas.or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