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竊聽風暴"觀後感(內有劇情)

作者: lyo1014 (lyo (Less is More))   2007-02-25 13:09:30
「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2006)是德國新秀導演Florian
Henckle-Donnersmarck的首部作,他身兼此片的編導,花了四年寫出這部
優秀的劇本,並憑此片拿下多項國際大獎。
乍聽台譯片名「竊聽風暴」會以為這是部好萊塢式的動作片,就像乍聽
「王牌冤家」會以為是部搞笑愛情喜劇一樣,台譯片名真是害「片」不淺。
要不是上網查了它的相關評論,看到有如此多盡力表達心中驚豔之情的文章
和滿點的星星,我絕不會對這麼樣一部片產生興趣。(同樣地,被片名吸引而
有相關期待的人則可能認為這根本是部不符期望的爛片)還是英文譯名”The
Lives of Others”貼近全片主旨。
這是部關於東西德統一前後五年的故事,從1984年的秘密警察訓練學校中,
對國家無比忠誠、將「作為黨的盾與利劍」奉為人生準則的Wiesler上尉在
學生前展示他有技巧的審問開始。從這場戲可讓人了解到Wiesler機械化的
處世態度,亦即不帶感情地實行上級交付下來的任務,像機械般地精確實行,
有技巧地達到目的。然而,當他被派去監視一向被視為忠於東德的作家Dreyman,
卻發現Dreyman是個比自己想像中正直、富才華的人,而上級真正的目的只
是為了鏟除情敵時,他的信念開始動搖了…
之前試寫劇本的經驗,以及讀「劇本寫作指導大綱」學到的知識,都讓我發
覺要在一兩小時內交代劇情、留白給觀眾思考、豐富角色個性,並非先前想
的那麼容易,因此現在看電影時,我都會多多留意每句對白,這部也不例外。
結果我發現它有類似「熱天午後」的感覺,也就是角色台詞經常像回答了一
些問題或表達一些意見,卻又存有許多思考及想像空間給觀眾,造成比表面
更豐富的效果,而每句對白都非常精煉,沒有什麼不與整部片環環相扣的贅
句出現在片中,且其中不乏智慧之言,讓我深深為編劇的才華折服!比如那
個腦滿腸肥的文化部長對Dreyman說:「他(被列入黑名單的導演,Dreyman的
好友)當然應該抱有希望,人本來就該一直抱有希望,因為希望總是在最後才
幻滅。」就是句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台詞;此外也有一些富趣味的雙關語,比如
飯廳內Grubitz(Wiesler的上司兼老同學)說的那個關於電話與東德總理的笑話
等,類似例子在片中俯拾皆是,在在增加了這部片的可看性與深度。(及趣味性?)
Wiesler在專業領域相當有才幹與魄力,從開頭的審問戲、戲院內對Dreyman
憑直覺產生的懷疑、二十分鐘內安裝好竊聽器、從門孔的異狀發覺隔壁太太的
視線等,都可看出他有多麼精於此道,以及他有多麼就事論事、公事公辦。
然而,在私生活上,他卻過得極端平凡無趣(無權),就連要求一個妓女(她身上
的肉好多層!嚇到我了,一開始我還想說Wiesler怎會娶這種老婆)多停留幾分鐘
都做不到…可能是這種潛藏內心的寂寞,讓他初見Christa的表演就被激出內心
深處的火花吧,總覺得Wiesler打從一開始就對Christa有好感。之後,他更是
無法抑制地被Dreyman和Christa充滿熱情和真情的愛所牽動。不清楚吸引他較多
的究竟是Dreyman還是Christa,總之,當他偷拿Dreyman的「禁書」來讀並為之
沉醉;當他聽到Dreyman彈琴哀悼去世好友時,忍不住聞之落淚;當他偷偷潛入
Dreyman的家,輕輕撫摸那曾有情侶纏綿過的床單,觀眾幾乎可以確定,Wiesler
已經無法專業地實行任務了。或許當Wiesler聽到這場「勇者行動」(代號)只是
為了滿足上級自私的欲望(情欲+升遷),完全無關乎社會主義的理念時,他就已
經動搖了吧。(在此有些小趣味,比如Dreyman發覺Christa和文化部長曖昧不清
的關係,是透過Wiesler的暗中提點;Wiesler正關心Christa會不會赴約的時候,
他的手下就準時來交班了,他想留下卻又不能明講)
諷刺的是,「竊聽者」本是違害人民權益,甚至對Dreyman這伙人而言,可能會
違害生命安全的「威脅者」,然而當竊聽者是Wiesler這樣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時,
「竊聽者」反而一變為「保護者」角色,真正加害並威脅到Dreyman的反而是他
身邊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片中有相當多類似這類諷刺的循環,比如豪瑟(Dreyman
的激進派好友)為了測試Dreyman家是否有被竊聽,故意安排一場「偷渡西德行」,
若Wiesler沒「放他們一馬」,Dreyman就會查覺自家有問題,之後的寫作計劃
勢必會跟著改寫,許多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因此Dreyman之所以會天真地以為自
家沒受到監聽,完全是因為Wiesler出自善意的保護,然而這保護卻多少間接造
成後頭的悲劇…;Dreyman之所以會被列為監聽對象,完全是因為文化部長覷覦
Christa的美色,發展到最後,Christa卻是因Dreyman刊在「明鏡」的文章事件
而死;在Christa出事的瞬間,Dreyman不停對她說「原諒我!原諒我!」想必是
因為他將Christa的「自殺」誤認為「以死明志」了(或許Christa不完全是自殺,
只是想逃離愛人責怪的眼光也說不定,但就算逃離Dreyman的視線,她也逃不過
自己的良心,因此對她而言大概只剩死路一條吧),因此自Christa死後,他就再
也找不到寫作的理由,他永遠無法原諒曾懷疑過愛人的自己。然而,後來他卻發
現這懷疑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他的愛人的確背叛了他。(題外話,看到Dreyman拔
家裡的竊聽線時,我本擔心他會更加確定是自己錯怪Christa而自殺什麼的,好在
他相當理智,懂得先去查檔案)最後一點也是最感人的是,當Dreyman發現自己有
個「默默的保護者」時,他不是選擇當面相認並感謝,而是自己也成為一個「默
默的守護者/感謝者」。當Wiesler在書店買下「送給好人的奏鳴曲」,店員問他
是不是要包起來送朋友,他回答「不,這是給我的」,豐富的雙關語為全片劃下
最完美的終止符…一個全片最美最溫暖的循環。雖然結局比我想的還長,跳躍的
年代一下就是八年,但就是結局給我最大的感動。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故事如
果在Christa死亡、Wiesler遭降職後就結束,我可能會覺得這是部不錯的電影,
卻不會讓我如此低迴良久。
Christa其實是個相當可悲也具爭議的角色,她和Wiesler的互動也是我覺得最有
意思的地方。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部電影想藉「暗喻」帶給觀眾訊息有多困難(開
玩笑的啦),因為當Wiesler受命審問Christa時,他其實拚命想透過暗示,讓
Christa為Dreyman保密。看得出他一開始很掙扎要不要讓Christa看到他的臉,之
後他彷彿下定決心似地,慢慢地回過身…他不能說得太明白,所以他只能賭下去。
他不斷強調「為了妳的觀眾」,為的是讓Christa想起他就是那天在酒館那個「忠
實觀眾」,希望她能記起他那天提醒她的:作真正的妳!妳就是藝術,別說什麼
該不該為藝術犧牲自己的愛人或出賣自己這種話,因為妳本身就是不可出賣的…
然而,Christa的悲劇就在她誤讀了這段話(或是她根本沒認出Wiesler),她真的
認為Wiesler只是在告訴她,為了她的觀眾出賣Dreyman有多划算…(順帶一提,當
我看到Wiesler的上司叫他到審問室時,一度緊張地以為「他就要被自己開頭教學
生那套對付了」,幸好沒有。否則看Wielser的狀況八成會老實招出來)
這部片的成功,三位主要演員精準的演出功不可沒。尤其是主角Ulrich Muhe。
開頭我還有點嫌棄過他的禿頭,想不到不久我就折服於他冰冷且富威嚴的藍色雙眸。
就長相來說,如同不少人提過的,Ulrich Muhe和Kevin Spacey從某些角度看起來
蠻相似的,但就氣質而言,我覺得他們完全不同。(不過兩者我都很欣賞就是了。)
因為Wiesler是個不茍言笑的角色,台詞極少,大多時候都只能用眼神表達他的內
心情感,難度極高,Ulrich Muhe卻能精準地呈現這個角色的靈魂,將他的內心掙
扎與轉變詮釋得合情合理、令人認同,實屬不易,因此打從他出場不久,我就深深
喜歡上這個角色及演員了。令人驚訝的是,Ulrich Muhe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竟也遭
遇過前妻背叛,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秘密監聽了十年,不知他轉而演起監視者的
角色會不會感觸良多呢?突然想到張國榮,這大概就像他明明是同性戀者,還得
在「東成西就」、「金枝玉葉」中假裝一提到同性戀就起雞皮疙瘩吧…演員的處境
有時真的很微妙、很尷尬啊…
總之,看完這部片,我被震驚得坐在椅子上良久都無法移動,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
需要時間好好沉澱一下思緒,就這樣「視若無睹」地看完了片尾曲(這時人都快走
光了,真佩服他們一看完就能馬上轉頻回現實世界),還覺得很恍惚…前半段看得
很緊張,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深怕Dreyman的行動被發現、怕Wiesler的動機被長官
查覺;後半段急轉直下的諸多轉折又看得我喘不過氣,這種感覺真難形容…但很感
激編導的是,雖然是這樣沉重嚴肅的劇情,但他沒讓故事走向完全的悲劇路線,而在
片中穿插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以及向上的溫暖與光明。就像最後Dreyman終
於得知Wiesler的存在與付出,並為他寫了本書,而不是終生沉浸在失去Christa的
悲痛中…只可惜那個腦滿腸肥的文化部長到最後還是活得很好,我只希望他晚年多
得一些老人病,死得很難看…
P.S. 突然有個奇怪的想法,前東德一千八百萬的人口中,竟有三十多萬人從事間諜
活動,不知這些人是否因為「當間諜自己就不用擔心被監視」才選擇這行業的?
(看片中的Wiesler似乎沒被「反監聽」過)另外,演Dreyman其中一個好友的演員長
得好像2005年瘦身後的PJ,乍見他時我跟弟弟都嚇一跳說…
有個好笑的地方,後來Wiesler坐在地下室拆信時,坐他後面的竟是那個在飯廳講冷
笑話的年輕人!當時我覺得他很眼熟,只覺得應該在片中其它部份看過他,卻想不太
起來,想到時忍不住大爆笑!雖然當時劇情已經很悲了…
大推薦這部片!!
作者: wavedream   2007-02-25 13:38:00
推這部片..但我有個地方覺得奇怪..在他們要測試是否有被
作者: wavedream   2007-02-25 13:39:00
監聽時,我猜Wiesler是看穿了他們在測試他,而不是真的放
作者: wavedream   2007-02-25 13:40:00
過Dreyman一馬,我猜在那時候的Wiesler還是依然保有著他
作者: wavedream   2007-02-25 13:41:00
自己所擁有的專業..自己的想法啦..請多指教..總之..大推
作者: Minikin (咪尼金)   2007-02-25 16:58:00
寫的不錯 那個年輕人我也有注意到但是他在吃飯說笑話的時候有說他在M部門工作
作者: Minikin (咪尼金)   2007-02-25 16:59:00
而在更之後才知道原來主角是被調到M部門拆信
作者: lyo1014 (lyo (Less is More))   2007-02-25 19:48:00
不...Wiesler並沒有發現,所以當他知道豪瑟還在東歐時嚇了ꐠ
作者: lyo1014 (lyo (Less is More))   2007-02-25 19:49:00
一跳還脫口而出"他不在西德?"差點因此穿梆...至於那個年輕人,我一直以為他是講了冷笑話,被調去拆信部門的耶(感覺那)
作者: lyo1014 (lyo (Less is More))   2007-02-25 19:50:00
像是懲罰性質的工作...)
作者: chelong666   2007-02-25 20:22:00
寫的很好 我決定去看 感謝
作者: lin9m   2007-03-06 03:25: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