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二年期pgy即將上路 各醫院大科的衝擊?

作者: achech (ILoveMyWife)   2019-03-28 13:11:06
※ 引述《canyoncloud (@@)》之銘言:
: 好像沒人討論這話題
: 再過幾個月後 有些比較仰賴intern的醫學中心
: intern的loading即將分擔到住院醫師身上嗎
: 大科的R是不是即將再度重新體驗intern三管+換藥的工作呢?
: 大科的住院醫師會覺得很苦嗎?
: 有沒有各醫院的內外婦兒的R或即將上任的兩年度PGY
: 要來討論一下自家生態是將要怎麼變化的呢?
資本主義的世界的運作法則不是「領得越多,做得越多」,如果是如此,那塑膠醫院業務做最多的應該姓王。
實際上當然不是如此。
在你談判籌碼不夠(例如一樣是intern,經營階層的小孩來實習,待遇跟你大概也是不一樣的),或是無法獨立自主之前(例如財務自主到你如果不爽就可以來個gap year),科層體制裡的位階決定了大多數的事情。
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或是實習醫師(很多實習醫師不知道)本來就在勞基法內保障,就是救濟勞動權利的條款。
但,即便納入勞基法,這種階級上的不平等(inequality)是不會消失的,馬克思的解法是無產階級革命,但醫學專業總要有人教,有人放個案給你練習吧?把上頭的命革掉了,怎麼學習?
只好靠六大核心能力裡面的「體制內行醫」能力的精進了。
這個系統跟資本市場的很多公司一樣,不論你高不高興,註定一級凹一級。
當然procedure/接病人可以靠NP,不過他們也可以主張勞動權力、醫療權限,等NP人數夠多以後組成工會來爭取,也幾乎是可以預期的,這不完全是「營運成本考量」,在業務外包以後,你也把部分的機會成本跟利潤如醫藥分業一般轉給其他職類。
就算找NP,其實也是換個人凹而已。
不過,隨著偏鄉醫療的匱乏與醫師納入勞基法的衝擊,這個國家在未來應該會走向量產醫學生的道路,往好的方向想,往後的procedures day的分母會變大,輪到的機會會減少,應該都會符合勞基法的規範。
另外,NP的增加已經是共識,只是量要增加到什麼程度而已。
在這個情形下,除非醫師的議價能力增加、有新的市場或在醫院盈餘分配佔據更有利的位置,不然個別薪資減少是絕對可預期的。
特別是後者,醫院分給醫師的是「執行業務」的提成,美食街、地下街、投資股息以及醫院周邊商機的衍生性收益你是分不到的。
比起PGY兩年制的衝擊,恐怕整個人力結構的改變對於職涯發展影響更大,更應該關心的。
作者: CrazyCharlie (青檸檬)   2019-03-28 13:50:00
是說健保到底是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啊?搞得我好亂啊~
作者: charliedorae (黑隊長A夢)   2019-03-28 17:43:00
在奇美有EKG man
作者: CrazyCharlie (青檸檬)   2019-03-28 18:26:00
還是很奇怪啊,獨步全球的東西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