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蔡依橙(新思惟)的課程內容到底如何?

作者: pppmama (ppp)   2017-07-09 03:36:41
真的有心想學「知識或技術」,當然不應該去新思維,
自己買書苦讀,或者乾脆去唸碩班、博班,
學到的東西絕對更多更扎實,而且CP值更高。
新思維最大的功用,還是去建立人脈啦,
畢竟一起上過課,大家都是同學,
有難的時候互相求援,多少還是會比較溫暖。
另外看看那一些「擁有自己獨特價值」的醫師,
不管是真材實料,或者騙吃騙喝,
在實際互動的時候,是怎麼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也可以幫助自己思考,要怎麼建立出自己的獨特性。
至於簡報技巧重不重要......
老實說,大家在臨床上,簡報多半都只求內容扎實,
真的會用心在簡報技巧的不多,
所以有特別經營這塊能力,反而會變成你獨特的優勢。
雖然在臨床上,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多,
但以後要走行政、教學,甚至去幫藥廠宣傳的時候,
當你面對的觀眾,專業度沒你這麼高的時候, (不同科別基本上就不會比你專業了)
譁眾取寵的簡報技巧,可就比扎扎實實的內容重要多了。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role model是很重要的,
但就整個醫師的養成生涯,能遇到的role model種類實在不多,
所以有些人因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role model,
醫學之路就會走的有點迷惘。
但是在新思惟,會出現一些比較少見的role model,
如果你不安於室,覺得自己有潛在的群眾魅力,
或者醫療之路走得坎坷,想要找到新的出口,
到新思維去碰碰運氣,就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但如果你喜歡苦幹實幹,什麼都靠真功夫來說話,
不喜歡結黨營派,玩一些花拳繡腿的套路,
那新思維真的是浪費錢,不如拿去買原文書。
但就我個人來說,可以看到蔡依橙就很賺了啦,
畢竟他在放射科的學術地位非常屌,
有點像是打到通關了,才出來搞這些有的沒的。
(本人是蔡依橙的粉絲 所以這篇文章主觀性很高 參考一下就好)
※ 引述《goodpoint (worry)》之銘言:
: 目前很多醫學生或醫生應該都知道蔡依橙(新思惟)所辦的上課活動
: 特色是收費很貴
: 不知道版上有去上過的人覺得如何 ?
: 會來這邊問是一位這邊匿名性較高
: 比較可以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 如果去新思惟自己開的FB社群問
: 感覺一面倒都是"非常棒" "不來會後悔" "3萬塊太便宜了" 這種評語
: 詢問有些醫院同事有去上過2次以上的 有人覺得第一次是很新鮮
: 第二次就覺得課程內容有重複到 感覺老梗 (他是上研究課程)
: 有人去上過簡報和研究課程的 覺得新思惟的教學方式淺顯易懂
: 不過只是入門級的 很多研究方法學的細節(譬如cohort和case control study
: 的的選擇, 容易產生甚麼bias(selection bias, misclassification bias等
: 要不要做matching) 都沒有講到
: 統計講的也很淺 (KM curv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沒講)
: 很多還是要另外學
: 另外 不知道有人有上過新思惟的健保資料庫的課程 ??
: 上完就會 ? 網路上有人說 因為上課時有高手已把程式碼寫好 當然做起來很順利
: 不過如果換個研究題目 整個變項抓取要重來的時候 就不會了
: 不知是否如此 ?
作者: nnsc (nnsc)   2017-07-09 06:53:00
的確主觀性很高
作者: saureus (花生)   2017-07-09 07:14:00
阿人脈的確買不到xd
作者: astela543 (亞斯特)   2017-07-09 08:12:00
上個一天兩天就有人脈....不如在學七年的同學.....?
作者: thaleschou (Mars人)   2017-07-09 08:37:00
七年還是有小圈圈啦,實習完就不熟的很多
作者: saureus (花生)   2017-07-09 10:41:00
會去報名這種課程的應該個性相似的吧同學千百種,畢業後會聯絡還不是那幾個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7-07-09 11:39:00
打到通關? 當到院長了?
作者: hooo (新的開始)   2017-07-09 12:01:00
沒有,他的風格和一些人不合,否則也不會離開醫院開新思惟至於學術地位比起真正的P還是有段距離,客觀來說
作者: nnsc (nnsc)   2017-07-09 13:05:00
他的課就像國高中的補習班啊,學校和醫院老師沒教好的他來教沒什麼不對啦,只是有些人變成信徒開始無腦護航了我也是補習長大的,所以我覺得上他的課應該有幫忙啦,他也是很認真辦課程的,值不值自己看吧。
作者: ken90007 (hirohito)   2017-07-09 14:10:00
推一個 安安^_<
作者: HoterLin (白袍清道夫)   2017-07-09 14:31:00
沒看過這麼高調的guideline editor
作者: hooo (新的開始)   2017-07-09 15:21:00
身為radiologist真心覺得學術地位不能只看是不是guidelineeditor,否則我勉強也算reviewer,我卻不覺得我有多厲害嚴格說他做的是新的領域,早起步的當然可以做editor他的一些想法很有風格,也值得學習,說學術地位高就太過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