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44期 20號 莊東華 (代PO)

作者: itsweb (web)   2023-10-26 10:51:08
喜歡大海,喜歡海邊的一切,
喜歡從我家騎著壯圍濱海公路到外澳,
喜歡躺在沙灘上看藍天,喜歡聽著浪拍打的聲音,
喜歡躺在沙子上把身體寄託給大地,
喜歡等浪的時候趴在板子上感受搖晃,
喜歡在雙獅看著濱海公路,青綠色的山圍繞著一點霧氣。
就好像脫離了世俗文明,回到最原始的一切,
擺脫慾望、焦慮和煩惱,
活在當下,重新認識自已,
海是令人如此著迷。
小學的某個暑假,參加學校的夏令營,
那是我唯一次補習學過游泳,
結訓考時,
我的極限是自由式不換氣的游15公尺。
可能是國小國中都沒有泳池,
老爸老媽也都沒有游泳的習慣,
我也有熱愛的陸上運動,
就這樣到了大二,
我也只能氣喘吁吁的換氣游完25公尺,
勉強通過畢業門檻。
要說開始會一點游泳,
是大三暑假看youtube,
到宜蘭剛蓋好的運動中心,練蛙式跟自由式。
可想而知,我的水性極差。
不會踩水,也沒有深水游泳的經驗,
踩不到底就十分慌張。
更別說沒戴泳鏡,
睜不開眼,在海裡坐洗衣機。
所以我衝浪進步十分緩慢。
只要OUTSIDE踩不到底,
我就只能在INSIDE練習,
夏天結束,就要再等三個季節,
但我想把浪衝好,開始第一個冬天,能有更多時間待在海邊。
我也在想,
會長時間待在海邊的我,
如果周遭有什麼狀況,我能幫的上什麼忙嗎?
『現在要退出的請出列』
看著只有三位同學走出去,我愣在原地。
其實編班早上的游餐,仰泳望著天空,
我就在想,還是退出好了,
壓力好大,能力也跟不上。
我可以自己用一年的時間,
在外面先把抬頭捷跟踩水練好,
把體能練起來,再參加下一期的救生班。
只是看著大部分的大家,都留在原地,
不知道是因為怕丟臉,
還是想和大家一樣勇敢,我就留在隊伍中。
在套量衣服時,不停往後方總教練的方向看。
心想,現在起身還有機會。
直到,擁有了一個數字。
平日下午五點的基隆路上,
車潮中我騎著wemo,
嘗試用任何的名言佳句、勵志歌詞,或是心態轉換,
來緩解我忐忑不安的心臟,
每當越靠近台大泳池,每當時間越逼近,就越嚴重。
終究沒有找到解答,
但是在泳池入口每次看見大家,
症狀好像就減緩一些,
直到做操接近尾聲,
在水道頭排隊時,來到頂峰。
面對一些極度害怕、恐懼、抗拒的事情,卻又無法逃脫,
讓我想到在這個世界角落,
有多少人是如此,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只能被動的往前,
這個想法會叫我勇敢一些。
說到緩解焦慮,
有這麼一個插曲,
在救生班的期間偶遇了一本書。
不知道是什麼緣分,
在第二個禮拜和女友搬到了‘’青年公園‘’附近。
筆試那天,帶著講義到古亭國中旁的圖書館,
我坐在自習區,讀累的時候往左邊一看,
撇見了一本醒目的書,
似乎是某種安排讓他在此等待我的到來,
他像是被隨手安插在那邊,
在一個不屬於他的分類,
所以書封面的顏色跟標題都是如此顯眼。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對新時代運動有興趣的我,
隨手大略翻了一下,
其實在這之前,我變得不相信任何事情,
宇宙、靈魂、輪迴、課題
我知道我相信這些的時候,我是幸福的,
然而生活有很多矛盾,
讓我暫時不想去想這些,
但看那本書的那幾天,
又讓我短暫的得到了庇護,
感到幸福,沒有小我,只是存在著。
對於生命的終點,也抱持著比較豁達的看法。
也有那麼一兩個時刻,
特別幸福和快樂。
一個是溪訓時,大家手牽手圍成一個圈,漂浮在溪流上唱著不孤島,
仰望著藍天,被群山包圍。
一個是海訓的尾聲,華麗八段完坐在沙灘上,一旁的遊客放著音樂,
陽光灑在海上,看著前方兩眼放空,心頭湧上莫名的快樂。
這段期間,
謝謝自己撐過來了。
除了想感謝所有教練的付出,
也想感謝班上的所有同學,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為班級貢獻著,
才讓一切順利的進行與結束。
感謝自己當時沒有退出,
去參加下一期救生班,
高壓、精實的訓練還是有很多好處。
除了水性提升,
也學會好多新的水中技能,
以前從沒跳過水,沒穿過蛙鞋,沒戴過面鏡呼吸管,不會潛泳,
以前不會抽筋自解,不會踩水,不會躬身和鐮刀式入水,
不會仰漂,
也不會蛙式和自由式以外的泳姿。
曾經一無所知的救生知識和技能,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紅褲子,不知不覺地烙印在身上。
在運動中心看見踩不到底的小朋友,
練泳同時,會不自覺地,默默注意他們的狀況。
在Outside坐板等浪時,看見身旁的浪友重心不穩,
掉入海中,在水裡待了2秒,
會思考如果他沒有起來要怎麼讓他回到板上。
當下沒有想法就回去YouTube找了Bondi Rescue來看,
讓自己心中有一些想法。
也提醒自己要不斷操練自己,讓自己變強。
期間,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成為了我的養分。
救生班和很多人生的事件一樣,就像鏡子,
可以用來檢視自己行為模式,
看看自己面對事情舊有的信念,
進而省思檢討與突破,
也許最後收穫最大的不是水性提升和救生知識,而是擁有一些新的認知和生活方式。
穿上防寒衣,再次趴上板、划水、坐板,
在踩不到底的海面上,
仍會忐忑,在浪大又亂的時候,
沒人陪伴還是不敢出去,
但和過去相比,我變得比較冷靜,
未來,也可能會越來越習慣。
我也不再是過去那個對於救生觀念一無所知的我,
如果有人需要協助的時候,
至少心中有三大原則能夠依循,也有智慧和能力可以應對進退。
如果沒有這21天的洗禮,
我可能沒有在冬天衝浪的勇氣。
也可能在周遭有狀況時更不知所措。
一如既往地敬畏大海,
認清自己的渺小,
感謝大海給予我們的一切,
讓我能夠遇見救生班,和沒想過的自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