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中國御用首席翻譯的造神烏龍~~^^

作者: supercilious (mnemonic)   2021-02-12 13:13:45
https://blog.xuite.net/chihchien_liu/wretch/493480890
最近《離騷》這兩個字在網路上很火紅,原來又是吹捧中國外交部御用翻譯官的「業配文
」性質文宣(如上圖新聞標題),可惜內容錯誤百出,只能用「中、英文俱差」來形容,
是一則「假英文」製造出來的「假新聞」。
還記得兩年前的三月初,曾經撰文打臉神格化另一位美女御用翻譯張蕾的假新聞(詳如前
文),這下又跑出個張璐(如下圖),可能在中國外交部姓張的美女特別多,英文也特別
好。
從原新聞的影音內容檢視(如上圖),不難發現這位御用翻譯官的英文大有問題,姑且不
管發音,直接看譯文便可略知一二。
「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如果按照張璐的翻法(如下圖),叫做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換言之,就是將文言文白話之後,再以英文直譯,是翻譯當中最不入流的作法,完全沒
有什麼技術可言。
正確的翻法是找出英語當中相對應的表達方式,這就要考驗翻譯者的西洋文學素養,光靠
中國外交部翻譯室那套填鴨式的魔鬼速成訓練根本無法辦到,只能唬唬外行人而已。
「合」和「鬥」指的就是「合作」和「競(鬥)爭」的概念,英文習慣將兩者以
cooperation 和 competition 來表示,因此「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簡言之就是「
Cooperation, not competition.」,如果結構想要完整一點,可以講「What we need
is cooperation, not competition.」
類似的講法還有「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不過以美、中關係的發展現
況而言,較不適用。
白話文直譯成英文是英文欠佳的表徵,萬一連文言文轉成白話文都出錯,再直譯成英文更
是會錯上加錯,這種中、英文俱差的現象,就出現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譯文上(如下
圖)。 
按照中國自己《百度百科》的解釋,「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
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越
要堅持到最後。
可是張璐的離譜解釋是(引用自《風向新聞》):
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會半途而廢。
這是開什麼玩笑?「半九十」是指「九十里才完成一半」,被胡說八道成「有一半人會半
途而廢」,英文直譯之後,「主詞」果然出現 half of the people(一半的人),簡直
是不知所云。
其實英文類似的講法是「A premature celebration might lead to the last-second
loss.」,出自於賽跑選手一路領先,以為穩操勝算,抵達終點線前提早振臂歡呼慶祝勝
利,結果在最後一秒被對手超越痛失金牌的案例,其意涵與「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有
異曲同工之妙。
新聞標題下「《離騷》要怎麼翻成英文?」本身就是個語焉不詳的誤導,顯然御用翻譯官
並不是要示範如何把《離騷》兩個字翻成英文,而且影片中溫家寶引用的古文只有一句出
自《離騷》,新聞內容卻誇大表示「多次引用了包括《左傳》、《離騷》等經典古文內容
」(如下圖),其實《左傳》也只引用了一次而已(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新聞為什麼要特別凸顯《離騷》這樣的假議題,不得而知,但張璐把唯一一個出自《離騷
》的章句翻錯,卻是不爭的事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英譯中的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pth to die 完全看不懂(如下圖),《風向新聞》的不同版
本譯文 I'd not regret a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一樣看不懂,正確譯法應該是 I
will not regret dying a thousand deaths。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出自北宋王安石的七言絕句《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此時要翻的是詩的內容,就必需忠於原文,不能意譯。千尋塔是很高的塔(古時八尺為尋
),因此「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是指「不擔心浮雲會遮住眺望遠方的視
線,只因為我們正位於塔的最高樓層」,譯文中「遮望眼」表示成 block our sights 仍
然為中文代換式的誤譯,正確講法是 block our views(如下圖)。
此外,「最高層」翻成 at the top of the hight 不但是「中式英文」,而且還有拼字
問題。英文並無 hight 這個字,應為 height 的誤植,而 height 可指「高度」或「高
處」,at the top 就是指「在頂端」,無需畫蛇添足再加上「高度」,若解釋成「在高
處的頂端」也與原文「在高塔頂層」句意不符,何況張璐的中譯即為「在塔的最高層頂」
,可見並非不知情(如以下《風向新聞》所示),因此正確的表達方式是 at the top
of the pagoda。
附帶一提,張璐譯文中只要有 Chinese 都小寫成 chinese,如果是在以前,會被指「自
我矮化」,下場就是打入冷宮永不錄用,現在的翻譯官高興大寫就大寫,不高興就來個小
寫,實在是缺乏訓練、素質堪虞,但那一段留給中國外交部去傷腦筋,重點是,這則造神
運動的報導新聞價值何在,才是我們要重視的迫切問題。
的確,對不懂英文的人來說,很難從以上論述判斷這則新聞是否為「假新聞」,其實就算
不管英文,單從新聞的文字敘述和影音檔也可以輕易看出,這是移花接木剪接而成的加工
新聞。
溫家寶講「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時,背景印有 WORLD ECONOMIC FORUM 字樣,有可能是
出席 2009 年瑞士 Davos 的「世界經濟論壇」(如下圖),並非新聞內容所述 2011 年
的總理記者會:
但是接下來提到「行百里者半九十」和《離騷》的「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時
,不但背後的英文字樣不見了,連脖子上打的領帶也換了(如下圖),這未免太神奇了吧

之後講到「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領帶再換一次(如下圖),不知道是幫
產品代言還是搞服裝秀,但這次應該才是真正的 2011 年總理記者會,這表示張璐翻譯《
離騷》的影音片段,並非新聞內容所述在 2011 年的總理記者會上:
而《風向新聞》烏龍程度也不遑多讓,誤把影片中的溫家寶當成李克強(如下圖),想必
兩人知道了一定都會提出嚴重抗議(我長得像他?):
作者: muse87131 (qwertyuiop)   2021-02-15 18:25:00
其實張璐直譯並沒有什麼錯畢竟領導說要介紹中國諺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