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原來修法前私法人買房只要半價?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3-01-18 12:32:58
※ 引述《yftsai (aa)》之銘言:
: 其實不用爭執私法人購房有沒有好處
: 那些有錢人也不是笨蛋
: 沒有好處的事情幹嘛大費周章用公司名義購買
其實這邊的邏輯就有問題了
是為了買豪宅所以大費周章成立境外公司去買
還是原本家族資產就已經成立境外公司公司管理
買豪宅只是剛好而已?
一般會成立境外公司大概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隱匿資產
一個是規避大陸投資法規
一個是有些國際投資需要境外公司處理
一個是把境內交易全部或部分變成境外交易
前幾個跟稅務無關, 最後一個稍微解釋一下
譬如原本一個美國下單給台灣, 利潤5000萬的交易
若改成三方交易, 讓交易主要發生地點變成境外的避稅天堂
這樣就可以變成美國下單給境外公司利潤5000萬
境外公司再以2000利潤轉給台灣公司
中間3000萬利潤就可以避免課徵台灣的營利事業所得稅
而對個人來講, 只需就境外公司獲配股利繳納最低稅負
不考慮公司已經節稅的部分跟所得稅的免稅額, 個人獲配股利稅率差8%
但房地交易是沒辦法變成境外交易的XD
所以用境外公司買房地產最大的好處還是避免屋主身分曝光
不過境外公司購買房地產的房地合一稅稅率最低可是35%...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3-01-18 12:39:00
境外還有隱藏身分.所以境外公司最愛炒股.滿滿的內線交易,董事長左手,政府高官.一般來講境外公司都是在持股居多...甚至可以做利益輸送.我今天公司要回傭給市長大人.那我弄一個境外公司,讓市長大人在境外第二層公司持股20%.這樣市長大人就跟我的生意是同一條船上了..台灣政府無法追查第二層境外公司.另外黑道洗錢也很好用.然後掛在一起,從內線交易到政府高官警政高官到黑道.透過境外公司,就...無縫接軌大家都是兄弟..!!這就是美國後來環球稅的由來.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23-01-18 12:42:00
財閥家小兒子去看一次就知道高層怎麼玩了買字畫啊 開畫廊啊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3-01-18 12:43:00
強制讓妳們這些國家,只要錢進出美國.我美國她媽的就是想查你得資料就查你的資料.so..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有辦法破解境外公司的大絕招.
作者: frowning1226 (法利昂)   2023-01-18 12:49:00
世界第一強國的特權...
作者: yftsai (aa)   2023-01-18 13:03:00
對啊,照你說的,境外公司買房地產,可以避稅啊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19:00
老實講,為什麼台北市這麼多法人再買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3:24:00
還有多一層法律保護作用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25:00
不是高資產特別為買豪宅而設立境外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3:25:00
但這跟房地產沒什麼關係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3-01-18 13:25:00
是 沒錯 本來就有各種原因設立境外公司 而不是為了買房子特別去設立境外公司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3:35:00
這個才是頂級豪宅主力買盤… 台商多年經營放BVI的鉅款避稅其實本來就已經避掉了 只少一層獲利匯回的所得稅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37:00
境外法人貸款買房麻煩啦,金管會看東看西直接全額付一付省麻煩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3:38:00
愛爾蘭的驚人GDP也是這些境外公司拉起來的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38:00
正確,避稅本來境外就數十年低稅率我在猜啦,我在猜為啥搞這個私法人買豪宅的問題的確,台北市有部分豪宅被外資掃貨尤其部分幾家投資公司,後面的最終受益人可能有 中資疑雲 或是洗近來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3:41:00
這批台商也到了遺產規劃的時間…. 子女要住就買幾間CFC還是只能抓一層嗎?那不就玩假的?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42:00
政府是怕這個,變成另類黑錢停泊的地方但自住高資產的買盤,沒差啦,自然人照買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3-01-18 13:44:00
其實只是減少投入房地產的資金吧 政府很愛打量 覺得沒量就不會漲
作者: watertip (watertip)   2023-01-18 13:45:00
L大 a大說的應該都是正確的。那問題就是 實際上 事實上就是很多有錢人透過法人買豪宅,這些人還是會如同ceca說的,在新法下換個名義另外掏錢出來買嗎?只抓一層最終受益人我是不太相信…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3:50:00
相信我,我三個BVI,根本搞不清楚誰是誰第二層盧森堡 第三層 到第四層誰是誰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3:57:00
海外所得稅率20% 看是不是要出價低一點最低稅負制要避稅還是有大絕招 非稅務居民不用繳整個年度一天都不踏上中華民國境內就不是稅務居民了趁這年把多年的海外所得一次灌進個人戶頭…根據目前條文看起來應該是不用繳當年度所得稅多層BVI這些 大家都很信任會計師? 要是哪天出意外會不會在哪一站被吞掉啊?自己都搞不清楚的話,子女搞得清楚嗎?單純有單純的好處 財產清單調出來一清二楚不怕漏台灣股市期市資本利得免稅其實也很歡樂
作者: kyova   2023-01-18 14:06:00
股市確實蠻多奇怪的現象。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23-01-18 14:20:00
就像財閥家小兒子一樣李室長獨吞也不會被發現
作者: cka   2023-01-18 14:23:00
所以很多內賊難防啊 像長榮不就被老臣搞得烏煙瘴氣然後王永慶藏在海外的錢王文洋還要辛苦去查
作者: yftsai (aa)   2023-01-18 15:22:00
我又沒說要成立境外公司買房問題是,有錢人也可以用自然人身分去買,簡單又方便,他們卻選擇用法人身分買,而法人買的房子又豪宅居多,那其中一定有它的原因那現在這條路被堵死,自然豪宅需求就降低了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5:31:00
樓上 做貿易的境外公司滿手現金 自然人名下沒那麼多而且如同你說的自然人簡單方便 名下的錢好用彈性高那要花大筆的當然優先用海外公司帳上的…花不完啊如果是股市炒手大戶 錢在自然人名下 當然就用自然人買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5:37:00
那是綜合所得稅問題不是房地產稅問題
作者: yftsai (aa)   2023-01-18 15:42:00
對啊,所以境外公司有錢啊,轉手到老闆手上要課稅啊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5:44:00
豪宅市場跟你無關啊,難不成你在看豪宅?
作者: yftsai (aa)   2023-01-18 15:44:00
問題是,堵死這條路,還有人要出那麼高的價格買豪宅嗎?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5:46:00
有沒有都跟你無關
作者: yftsai (aa)   2023-01-18 15:47:00
對啊,所以我問的是,豪宅市場影響多大,還有對一般房地產有什麼影響啊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5:47:00
中悅賣4字頭興富發賣5字頭,跟你有關的是中悅還是興富發?你拿中悅價來看興富發看他理不理你對一般市場就是沒影響豪宅玩豪宅的,一般人玩一般人的,台灣一直都是這樣以前七期豪宅跌那麼多同時期台中房價完全沒回檔
作者: watertip (watertip)   2023-01-18 15:59:00
一般不都認為豪宅是房市的領先指標嗎? 豪宅帶動周邊房價,那怎麼突然又變成各玩各的,帶漲不帶跌?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6:03:00
現實就是如此啊我講的以前七期跟現在青埔都是這樣而且這波房市很顯然也不是豪宅帶動上波是豪宅能貸超過100%帶動整個房市,後來遊戲規則改了不是嗎未來改由中古屋帶動房市也有可能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6:07:00
其實現在不少小宅比豪宅貴… 滿畸形的看單價的話,不過購屋的確就是總價市場豪宅單價再便宜 一般人也都看得到吃不到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6:15:00
市場畸形是政策改變造成的,這不是自由市場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3-01-18 16:17:00
回某Y, 不會 豪宅不受影響,有剛需買盤就有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8 16:17:00
很多人覺得預售比中古屋貴,現在規則改變未來可不一定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8 16:35:00
操作手法很多啦 也可以拿海外資產抵押在台灣借台幣反正很多公司都這樣醱股利….避稅操作會計師都可以幫忙規劃重點還是要有核心能賺錢的本業
作者: EarlyInMay (2000-2007)   2023-01-18 17:12:00
Cfc 理論上要申報啊 不過台灣孤島小國 沒人跟我嗎交換金融資料 不報到最終層的人你也拿他沒辦法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01-18 17:52:00
台灣處理到這些東西的大概幾萬人 同屬特定一兩萬家族而已說多也沒這麼多 就特例 而且他們真的沒有很愛炒台灣住宅就我講的這個數字要是很愛買台灣房子 豪宅早炒翻天了不會到今天和平大院樸真松掏院聯勤都還一堆餘屋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23-01-18 18:19:00
長榮跟台塑是不是搞到海外到底多少資產 連繼承子女也沒法知道?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01-18 18:41:00
他們在藏的時代沒有電腦 都是紙本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3-01-18 19:05:00
話說哪裡來的資料說豪宅“都是”法人買的啊
作者: frowning1226 (法利昂)   2023-01-18 19:07:00
這篇的世界太遠了,完全插不上話XD我只關心豪宅線什麼時候要往上調...
作者: LordSo (Yesterday)   2023-01-18 22:16:00
我看了半天好像多學了點什麼可是又說不出來 XD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3-01-18 22:20:00
其實 大部分大概都是 每年600多萬回來 所以不會想去買豪宅用自然人去買便宜 又可以轉手豪宅線檔了這些人的錢 就差很多了那麼會用法人名義買的就是 個人股權年收超過億 然後年年都這樣的當然是海外帳上的海外帳戶上還會轉投資 就破表了 ,加上股權複雜 所以沒有人知道淨值多少除了管帳的,直到繼承為止年年破億講的是其中的股東淨值增長那種 什麼金融排名計算資產啥的 都看看就好不管你怎麼設限都不影響他想買或不想買所以理論上平均地權那個新增的沒啥用途我說的便宜是指持有稅交易稅也是所以才說世光說的那種莫名奇妙XD這些私法人 最重要的是不想繳稅 因為不爽,因為賺的錢和資本還有運作乾台灣屁事進來就要抽稅?吃屎這樣想的人偏多,所以就是按人頭 600多萬進個人帳戶尤其是戒急用忍那時候搬走的更明顯都是這樣,當然匯回來的就是你怎查都是合法節稅的想知道這些人有多勇,很簡單 再加碼1000萬 回來1%稅每多1000萬再加1%稅額,你馬上就能知道什麼叫台灣錢淹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