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想再騙人!建商與房仲揭穿,如何在實

作者: peanuts24 (最愛是妳~小寶貝)   2019-12-03 17:30:57
連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7873
內文:2012年,實價登錄上路,原本美意是希望促進房地產資訊透明化,達到平抑房價效果。殊
不知,近年來房市不振,建商與代銷為了維持房地產仍在高價的假象,創造出許多手法,
讓有些實價變虛價。(延伸閱讀:二○一二年 十大新法上路)
最常見的手法就是以低報高,提供偏高的實價登錄成交行情,刻意拉抬價格,為的是掩蓋
價格走低的事實。
豪宅的高價可能只是假象
特別是台中的豪宅市場,一位台中的資深房地產公關就說,許多建商變相拿實價登錄來促
銷,做A、B兩版本契約,先拉高成交房價,再退現金給消費者,是業界公開祕密。「尤其
是豪宅有拚面子的壓力,就算成交價格不如人意,在實價登錄絕不能呈現出來,以免打擊
到豪宅的行情。」
他甚至聽過豪宅建商為了維持超高價的表象,每坪成交價維持在百萬水準,但建商自掏腰
包幫消費者買單幾百萬元的傢俱裝潢,把裝潢的成本灌進房價裡面,價格自然就變高了,
讓建商贏了面子,消費者贏了裡子,實價登錄卻形同被灌水,維持住高價的假象。(延伸
閱讀:【數據看天下】實坪制會讓房價漲多少)
有房仲也透露,許多房仲樂於配合建設或代銷公司製作假合約,操弄實價登錄價格,以及
幫客戶在銀行超貸,拉高房價又能取得成本較低的資金。
有的則是,先拉高周遭實價登錄,讓買房者以為這是真行情,最後成交價格比較低,讓消
費者誤以為自己買便宜了,房仲則藉此提高成交率賺取差價。
永慶房屋業務管理部協理陳賜傑指出,他們發現有仲介業者選擇性提供實價登錄資料,例
如刻意給買方較高價行情參考,給賣方則提供較低價行情,有利於仲介賺差價。
實價登錄反而成為操作市場的工具
去年就送進立法院的實價登錄2.0版本,希望改革上述亂象,將目前以30戶為單位揭露的
實價登錄落實到地址與樓層,類似制度在英國、美國、香港、日本、韓國等國都行之有年
。此外,也把數字登載的責任落到買賣雙方,登載不實要罰。
但修法並未通過。(延伸閱讀:空頭總司令張金鶚,為何創立房地產估價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對此表示失望。「執政黨的理由是說目前社會沒有共識
,但我們看到最近房仲業者的民調,發現8成民意都支持實價登錄落實到門牌,」他說。
他口中的房仲業者,不想等政府修法,搶先跑在前頭,例如「永慶房屋實價登錄3.0」,
提供揭露至門牌的成交行情,讓房價資訊公開透明,更挑名「要彌補實價登錄2.0未能過
關的遺憾。」
「希望清楚定義房仲的價值,我們不買房、不賣房,而是回歸誠實的中介者,提供實在的
資訊與服務,」永慶房屋董事長孫慶餘說。
為何修法沒過,還是要做?
主要是因為他們觀察到房地產市場上,玩弄實價登錄成交行情以操縱價格,已成為常態。
但孫慶餘希望堅持三不政策:不炒房、不造假、不隱瞞。為此,他們甚至針對頻繁交易的
投機客建檔列管,每年把6億元的生意往外推。不配合製作假合約,操弄實價登錄或做銀
行超貸、以及最重要的「不隱瞞」── 完整提供詳細至門牌的成交行情。
業界都在做,為何永慶要把錢往外推?孫慶餘認為,房仲業者不能只做到合法,更要用高
道德標準自我要求,如果因為掌握房價資訊而操弄,是「球員兼裁判」,傷害的是消費者
權益。
業者誠實一點,「不二價」帶來更多生意
資訊透明的好處,是買家、賣家都減少對仲介的猜忌,成交速度加快。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房仲間的競爭,以實價登錄做為搶市場的策略,跟對手比透明度。
有20年買賣房經驗的曾先生就說,以前交易資訊不透明,都是口耳相傳,現在即使上網看
,也發現有很多數字不實在。「如果在某地區看到租金很低,但賣價卻很高,這一定有鬼
,」他自己最近一次賣屋前,先委託永慶與另家房仲估價,後者估價比行情高10%,但他
還是決定委託永慶銷售,因為估價與他自己的評估相近。「我對這區域熟悉,怎樣的物件
能賣多少我有概念,看很多高的數字覺得是灌水,」他說,後來一個月內,房屋就迅速賣
出。(延伸閱讀:房價跌三年,租金卻連漲38個月 專家點出背後真相)
永慶也發現,誠實其實有助於生意。根據永慶房屋統計,從實價登錄3.0上線的3個月來,
上店客戶增加3成,尋求估價的客戶增加超過2成。
但光是房仲把透明度當成競爭工具還不夠,畢竟建商與代銷,才是決定房屋價格的要角。
因此,如今不只房仲,有建設公司也開始推動實價銷售,弭平業務與消費者的資訊落差。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如果關係一開始就建立在欺騙上,是無法長久的,」上市公司總
太地產董事長兼總經理翁毓羚說。她談到有同事以客人身分看了其他公司的代銷案件,讓
她感覺「很衝突」。「明明是這麼重要的買賣,卻要花4、5次談價格才能跟協理見到面,
才會知道所謂底價,還可能不是真正底價。」
翁毓羚說,開價跟底價差了1百萬元以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可見對於代銷來說,資訊愈
不透明,獲利空間愈大。為此,翁毓羚從2013年開始,在她親手操盤的第一個建案「總太
拾光」開始推實價銷售:不二價,沒有開價與底價之分。她的考量很實際。因為總太推案
量大,造鎮社區動輒千戶,如果每個客人都要「盧」上好幾次,人力成本無法負荷,不如
以不二價加快銷售速度。
翁毓羚希望能讓信任重新回到房屋銷售上,真正做到童叟無欺、不二價。但一開始反彈很
大,步步血淚。很多資深現場代銷人員,一輩子遵循開價底價制度,非常不習慣實價的新
制度。
就連消費者也存疑。「有老客人來現場坐了5個小時,要折扣,說便宜1塊錢也好,但我們
不讓步,真的開價就是底價,」翁毓羚說。很大的原因,也是建設公司慢慢發現,騙得了
一時,騙不了一世。
愈來愈多消費者會自組看屋群組,交流房價訊息,翁毓羚觀察到,花力氣在爾虞我詐,最
後只是被消費者看破手腳。總太要求業務作為比較像是財務顧問的角色,而非一路勸成交
。「如果騙的話,要記很多版本的故事,真的太累了,」翁毓羚笑說。美術系畢業的她,
原本並非房地產業出身,也是能夠突破框架思考的重要原因。
實價銷售,讓銷售速度加快。翁毓羚說,拾光案件約千戶,1年內就完銷,而許多同區案
件完銷平均要3、4年以上。後來其他案件同樣採取實價銷售,也都在1年完銷,9成以上是
自住客。然而,當出頭鳥並不容易。翁毓羚坦承,代銷業的A、B約非常普遍,因為銀行也
願意配合,滿足業績壓力。對於現在房市大玩價格戰,超低自備就可以交屋的現象,她認
為很不健康。
對於總太實價銷售的攻擊也不少。因為近期房市偏冷,總太上億元案件卻能迅速完銷,她
就聽過同業酸說「哪來那麼多客人」。但她認為,是因為總太採取了實價銷售的差異化做
法,取得消費者信賴。
但上述案件畢竟屬於個案,台灣與居住正義的距離究竟還有多遠?(延伸閱讀:2019房價
會跌還是衝?專家:看這四區表現)
目前,在房仲業實價登錄到門牌的,仍只有永慶房屋一家。在推動實價銷售的,除了總太
,也只有另一家打里摺建設走不二價銷售。有朝一日,當這些堅持房價透明的做法在台灣
成為常態,台灣離居住正義才能更近。
心得:我對於內文中有一段話有疑問?:「有房仲也透露,許多房仲樂於配合建設或代銷公司製作假合約,操弄實價登錄價格,以及
幫客戶在銀行超貸,拉高房價又能取得成本較低的資金。」
我以為現在再如何的超貸,也無法超貸出真實房價,即買房還有多餘的錢拿!
那「取得成本較低(房貸低率低)的資金」要做何解釋呢?
我之前就曾在某社區的住戶群組裡看到的個人簡介,發現自營商的比例驚人的高
而且很多還只是攤販之類的而已。
實價登錄上也可看到該社區近千萬的房價中,有不少戶是多了一、兩百萬。
當初即有疑問:是用房貸的低利率資金來做生意資金?但即使超貸也不會多出現金啊?
有人能解疑嗎?
作者: kairi5217 (左手)   2019-12-03 17:46:00
自掏腰包幫消費者買單幾百萬元傢俱裝潢那麼 要去哪裡找這建商買房呢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9-12-03 18:09:00
不知道是那個人又要告人了~還是又要講什麼給別人去收拾那種不負責任的話....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9-12-03 18:19:00
豪宅超貸是基本,不超貸你準備賣20年..XD是中小宅才難做AB約.並且台北和中南部也不一樣.買豪宅是要拿現金的.買一間6000萬的豪宅,我一毛錢都不出,還要拿1000萬現金.這是豪宅市場基本的觀念.不過也因為,豪宅的買家,亂七八糟的人很少.所以買家不會自己跑去檢舉說"某某案子做AB約"中小坪數,尤其是小坪數那種總價沒破千的.買家毛最多,雞雞歪歪.所以建商對這種產品反而都是照規矩來.
作者: ZxoF (學弟妹來系壘吧!!)   2019-12-03 19:07:00
高報實價 跟 實價登錄2.0的關係在那?
作者: lurasx   2019-12-03 19:09:00
永慶葉配?
作者: HSNUSLCFRED (虛假之愛的真實)   2019-12-03 22:33:00
感覺是在說小黃先誠實再成交小黃好棒棒的業配文
作者: yabayabado (yabayabado)   2019-12-04 15:24:00
沒有新東西,都講一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