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財長:暫不推動囤房稅

作者: Tosca (hi)   2019-10-22 09:46:49
: 此外,蘇建榮指出,現行房屋稅條例中就有相關機制,房屋稅負擔除了稅率外,也可從
: 稅基調整,以台北市為例,明年自住一戶房屋稅降稅,也不是調稅率而是降稅基,藉由房
: 屋公告現值打折的方式,達到房屋稅實質稅率降為0.6%的效果,北市府若要課徵囤房稅,
: 也可從稅基調整來做。
這句話非常嚇人
很多人還說政府不打房
拜託實質稅率0.6% 非常可怕了
一間市價一千萬的房 一年必須繳六萬房屋稅
一間市價三千萬的房 一年必須繳18萬房屋稅
板上前面有個夫妻買八千萬的
實質稅率0.6% 一年房屋稅是48萬
一年要繳一台vios
對那些住好幾億的富豪
0.6%一年繳幾百萬 好像還好 也不會死
但對住一千多萬的中產階級
一年要繳六到八萬房屋稅 痛的要死
打房不管怎麼打
最痛永遠是中產階級
口連阿 就是個無產階級鬥中產階級的社會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0:00
柯文哲要打的是多房的 只會打到囤積很多 這就是他的政策目的
作者: Zodelyst (ㄌㄉㄌㄊ)   2019-10-22 09:50:00
富豪根本沒差 你看看人家管理費繳多少真正有差還是普通受薪階級回1f打多合理 那幹嘛降自住?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1:00
結果你財政部在那邊混淆視聽 叫人家一體適用全部調升 整個莫名其妙 民進黨就是打假球 自己的金主土地 房子一大堆 當然不敢打富豪沒有差那就多收錢啊 有什麼問題嗎
作者: sbdr (鼻子直痛鼻血直流沒看)   2019-10-22 09:53:00
"實質"等於"實價"嗎? 不是用核定單價在計算?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10-22 09:53:00
財長講的是房屋評定現值,8000萬新房的現值可能一半都不到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19-10-22 09:53:00
結果不買的還是不買,買得起的付不出來年費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09:53:00
少來 又抓中產來混淆視聽 是多產抓中產當擋箭牌吧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3:00
財政部這種就是利用 人民對公共政策的不夠關心 對細節不夠了解 去混淆視聽 避重就輕
作者: Zodelyst (ㄌㄉㄌㄊ)   2019-10-22 09:53:00
但普通民眾有差阿 一年多5-12萬不然幹嘛自住還要降?打多房 比起來 包租代管比較期待成效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4:00
你是聽不懂是不是 啊就財政部講的有問題啊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10-22 09:55:00
其實柯才是騙人的,柯黃之所以動稅法不動稅基,是因為動稅法一定會拉農業縣下水,農業縣根本禁不起一點點風波,光是菜價都讓DPP去年慘敗,再來一個房屋稅肯定跌破25%
作者: Sam27 (Sam)   2019-10-22 09:55:00
市價1000萬的房子,建物大約200~600萬而已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09:56:00
反正地方政府沒錢怎麼辦? 違規的魯宅不夠抓 又挖不到石油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6:00
財政部這一種就是不想動到 民進黨金主 就找個理由把全台灣所有有房子的一起拖下水 讓這個政策無法成功 反正 民眾很多也搞不清楚 也不用講 民眾 光這一篇的推文裡面就有好幾個 被財政部耍的團團轉
作者: Sam27 (Sam)   2019-10-22 09:56:00
台北更便宜,台北一堆老房子建物都不到50萬了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10-22 09:56:00
柯知道提案動稅法,DPP礙於農業縣票源,必須反對,而柯自己坐收打房美名又同時陷DPP於坑內真正有房價問題的只有台北和新北一線區域,調整稅基才是比較能對症下藥的,也能解決都市機能過於集中的現況
作者: saygogo (切泡菜當然愛用瑞士刀)   2019-10-22 09:58:00
大家都知道所得稅用累進稅率 換到 很多間房子 房子的時候 政府就在那邊裝傻 因為所得稅課的是中產階級 還有一些有收入的人 這些人是屬於可以欺負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10:02:00
其實可以跟對岸一樣 政府就喊喊口號 不用多收稅去做事情
作者: people01 (people)   2019-10-22 10:12:00
富豪頂多也才佔20%人口
作者: dongku (親近k線)   2019-10-22 11:01:00
有錢人怎麼會不會痛,難道有錢人的心是鐵做的
作者: RicRubio (Ricky Rubio)   2019-10-22 11:06:00
一年才6萬也繳不起 房子賣一賣喇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11:16:00
房價腰斬 膝蓋斬 你就不用交那麼多了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9-10-22 11:31:00
房屋稅 土地稅 傻傻分不清楚?而且他這邊的實質課稅指的也是公告現值, 不是房屋實價房屋要是三千萬, 那連土地大概兩三 億了吧
作者: jackred (我在台北天氣晴)   2019-10-22 11:37:00
樓上這麼快就點出 重點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11:38:00
他是說"如果"用實價的話拉 以前價差賺習慣了 要賠會很痛苦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9-10-22 11:48:00
哪有甚麼如不如果, 內文就不是這個意思
作者: KrisNYC (Kris)   2019-10-22 12:27:00
失業只能領沒幾個月救濟金還要被催繳國保健保你確定這樣算社會主義嗎 XDDDDDDDD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9-10-22 12:45:00
說的沒錯這是赤裸裸的政治鬥爭騙無知選民鬥執政黨而已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2:47:00
放心啦 柯自己住6500萬房 他不可能幫自己加稅的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9-10-22 12:49:00
柯自住為什麼要加稅?
作者: sdbb (幫我泡杯卡布奇諾)   2019-10-22 12:54:00
大推 "口連阿 就是個無產階級鬥中產階級的社會"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9-10-22 12:54:00
因為加稅的不是柯是蘇建榮,蘇在台北市財政局長任內大幅調高持有稅蘇走後政策就亡了開始調降然後鬥中央不加稅囤房稅就是爛政策搞政治鬥爭不服來辯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19-10-22 13:01:00
玩實價課稅至少自住免稅或超過三戶課徵吧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3:02:00
你給個人免稅額就可以課富豪不課中產了 假設一人1300萬不動產實價額度 這樣柯家五口6500萬剛好免稅 然後住帝寶一戶三億的即使自住還是要繳高額稅金 要不要而已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19-10-22 13:04:00
那如果子女結婚去惹老人家走惹又退休惹不就活該被課3900萬的稅被逼迫搬家...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3:06:00
住上億豪宅的應該不用幫他操心這點稅金
作者: capirex (′・ω・`)   2019-10-22 13:28:00
自住就該免稅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3:44:00
車子自用有免稅嗎?連家電都要課稅了,自住就該免稅是哪裡的價值觀?
作者: washltz (羊)   2019-10-22 13:53:00
高雄開業醫說自己是中產 受薪階級不就都是賤民了
作者: kage01 (嗯)   2019-10-22 14:04:00
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Q Q
作者: shaq129   2019-10-22 14:06:00
自住降稅 逼空屋到市場才是目的吧 但確定房價會跌?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19-10-22 14:16:00
要玩實價課稅,自住免稅很合理呀
作者: wu7477   2019-10-22 14:17:00
市價包含土地房屋 房屋稅率自住由現1.2調0.6應該還好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19-10-22 14:17:00
連自住都要課實價,想晉升有產而抗爭的無產抗爭成功後入手房產自住還打到自己也是很好笑
作者: wu7477   2019-10-22 14:22:00
現行稅基標準有交通及房屋供求地段納入評定又不透明 這筆稅怕將來繳不開心自住不出租收益,單純擁有財產要課稅,那未何不課黃金稅名錶稅名畫稅?調高稅基只會讓都更更慢 因為老屋負擔輕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4:35:00
所以重點是土地稅而非房屋稅因為土地不會跑 不動產價格維繫在建設/公共政策與施政水準,絕大多數稅收也是用在,相對海外所得課稅,土地資產被課稅更合理。黃金名畫古董價格與政府施政無關且稅收也不會用在這些資產上土地漲價最常見的因素都是「建設」漲越多通常代表建設投入越多,交通 治安 教育 國防 的投入都影響土地價格
作者: wu7477   2019-10-22 14:42:00
所得稅基流失再想拔房產稅鵝毛應該是困難重重自住屋如無果之樹何堪再摘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10-22 15:02:00
政府沒錢 又挖不到石油 不去課房子的稅 難道要課魯宅嗎?笑死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10-22 15:15:00
老實說不動產最難跑 全台不動產現值超過100兆 給你課到2%實價的話,所有其他稅都可以廢除了https://reurl.cc/e5dW8Q 稅收分析https://i.imgur.com/L0npNqQ.jpg
作者: loveFigo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讓人受)   2019-10-22 15:39:00
囤房炒作的才痛的要死風向文
作者: nitero (nitero)   2019-10-22 17:11:00
繳不起的話 就別買房啦
作者: black205 (尋覓方向的人)   2019-10-22 17:45:00
100兆調整一下稅會剩幾兆 XDD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9-10-22 17:47:00
沒房的和囤房的互相傷害
作者: NTUallergy (antihistamine)   2019-10-22 19:40:00
應納稅額=房屋標準單價× 面積× ( 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地段等級調整率×適用稅率。 標準單價跟市價差非常多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9-10-22 21:19:00
多產啥?前1%資產房地產佔資產才20%-30%資產越後面房地產佔比越高 懂不懂啊尤其是越接近中位數越高
作者: lv256 (等級256)   2019-10-22 23:58:00
市價跟房屋評定現值差很多,不要瞎掰好嗎
作者: iq20777 (iq20777)   2019-10-23 04:07:00
買1000萬 6萬稅金繳不起 難看有懶蛋貸款買3000萬 18萬也還好
作者: ViktorGoogle (維克多孤狗)   2019-10-23 04:08:00
中產階級的top還是中產階級QQ
作者: playerscott (playerscott)   2019-10-23 08:44:00
稅基不改都是空談
作者: wu7477   2019-10-23 09:04:00
中古屋評定現值通常小於市價十分之一 ,但是把地段放入計算,房屋既不是土地不合理,且評定透明度欠佳,當政府提款機很好用基礎單價低時不會感覺 調高時地段率的痛就出現 舊屋熱銷更難都更
作者: ou123 (ou123)   2019-10-23 09:38:00
投資客絕對更痛 而且課稅後現在1000萬房子絕對會跌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