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房價好無奈 年輕人等著繼承晉身「有房

作者: Allyssa (舞動人生)   2018-08-19 02:41:25
純粹回高雄王
誰跟你說歐美只愛租屋
是人都有「擁有」慾望
美國人超愛買房子的
房屋自有率長期都在65%上下,金融海嘯後
2017年最新的房屋自有率又回到64%
美國白人的祖先就是在歐洲被地主階級洗出來的魯蛇
來到上帝應許之地,拓荒擁有自己的農場莊園
一直到近代的美國夢,裡面就是會有一間大房子
美國中產對於家,比穿著、開的車還要重視
一輩子租僅限某些大都市,因為物價、租金高,低端人口一輩子存不到頭期款
歐洲的話各個國家不同
英國除了變態倫敦外,英格蘭的自有率也是>6成
義大利還7成咧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46355/home-ownership-rate-in-europe/
我在義大利的朋友就是自己買地自建
那邊的中產,存的到錢都這樣置產
也就德國、瑞士自有率低(跟政府土地政策有關)
台灣如果照國外的算法,自有率也就差不多7成而已(主計處好像換新算法了)
並沒有超高....這叫做正常
作者: beebeebee (beebeebee)   2018-08-19 07:26:00
你太認真了
作者: oopFoo (3d)   2018-08-19 08:09:00
推。美國夢就是包含一個房子。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8-08-19 09:21:00
Interesting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8-08-19 09:25:00
如果一棟十萬臺幣,當然都買啊問題是當價格到百萬千萬,自然就不買你外國地那麼大,外圍買很正常現在問題在都市,價格太高所以不買我們討論的不是鄉下沒錯吧當你一千萬,你覺得你有辦法創造10%投報率你覺得你有必要買房嗎?另外不動產利潤對很多人來講,是很難掌控的然後最重要是持有稅持有稅對都市居民來說是很可怕的長期壓力不如租屋那麼彈性可以調整所以持有稅重,反而自有率低專業資產公司才有辦法應對持有稅因此那些整天叫政府加持有稅以為自己買得起房的也是大腦不清楚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8-08-19 10:47:00
台灣自有率假的,這那算法我也自有房一族照美國人週末常花個半天整理房子,怎麼可能不愛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8-08-19 11:02:00
我就是支持加持有稅 但我想我腦袋應該是比您清楚多了高持有稅總成本更高 是要提升使用效率 而不是讓誰買得起眼光看遠看得是整體都市甚至國家發展 不是個人帳面賺賠高持有稅的狀態 居住會是高額消費 房地產失去投資價值繼承的不動產甚至會是燙手山芋
作者: oopFoo (3d)   2018-08-19 11:19:00
其實這10年的房地產,就是一個大泡沫。歐洲央行,年底qe也要結束了,就多觀察看看吧。高持有稅,其實不好。打擊房地產泡沫,有很多其他方法。高稅率效果慢,後遺症大。台灣可以先從砍掉寬限期開始。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8-08-19 11:53:00
高持有稅要建立在經貿繁榮區,然後租金會超可怕典型就是紐約,倫敦等高持有稅會更嚴重加重城鄉差異非都市會底特律化,並且一崩無回頭然後都市會變超擠,外加租金爆炸如果在非高貿易都市,會惡化企業投資意願企業投資的成本過高他們就跑了基本上過低就是惡性屯,過高非經貿都就大衰退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8-08-19 12:56:00
房價所得比最高都在亞洲啊! 倫敦被看作歐美最糟糕的,實坪算還是輸台北啊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8-08-19 13:26:00
又一個幫忙打臉了…這篇說的也沒錯,歐洲的都市規模並沒有像亞洲這樣大像法蘭克福的都市區,就大概高雄苓雅區這樣大一個海德堡,大概也就美濃這樣大倫敦大概就台中市區大而已以台灣的鄉下規模去對比歐洲,可能是純農業小鎮了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8-08-19 13:45:00
高貿易都市特色是流動性高,所以高持有稅殺傷力不強人來來去去,太貴離開,崩潰回來如果非貿易區就嚴重,因為紮根性高所以崩潰後就不會回來,新的產業去其他地方例如一樣,底特律是代表,產業崩潰,其他公廠也不會開進去貿易區綁定港口,跑不掉,所以會非常集中詳細參考紐約東京等不然就是大經濟體的首都,或是政治上限定區域德國慕尼黑和漢堡也是代表英國的房屋稅是房客付,這很有趣外國高持有稅又貿易都,其實不動產很多都財團外資持有倫敦也是,外資比率非常高一般死包租公是死散戶,但是大戶很難死,因為他們槓桿化不會開太高當然你以投報來看,他收益並不高但是通常過了50年,他還活著,其他甚至搞產業的都死光了因為港口貿易都市,無論什麼崩盤,他都會漲回來另外崩盤就降稅所以他們會有完整的風險評估空間,當然也因此賺很少所以股市大多頭,這些不動產的就消聲,因為賺不贏別人崩盤一般股房一起死,他們也因為資產縮水二消失但他們會出現在翻轉後那段時間直到被下一潑產業寵兒超越,他們又退局二線不過通常不動產做大就會掛金融業因為掛金融業,他們更好轉價風險和取得資金也有跟產業掛的例如迪士尼,麥當勞,家樂富,都是炒地皮為主要業這幾個老闆自己都講過,營運根本不重要,本質是資產公司上次忘了那個世界級遊樂園要評估台中好像梧棲那邊政府土地說只能租不賣,他立刻放棄投資
作者: mfcke (drive)   2018-08-19 14:37:00
自有率低那更好啊 市場還有機會 沒買房多少也有同儕壓力自有率高是不怕政府打 自有率低 那這市場就還有搞頭 回到我之前說的 每個人要的坪數增加了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8-08-19 19:44:00
租金和食衣住行稅 高所以沒辦法沒是真的市場機制的延伸 土地就是那麼多沒辦法買土地要降價要降的是人口“世界人口”世界人口上世紀末是61億 現在都噴到74億勒其他都只有短期波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