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房價必跌真相:台灣人生孩子速度、比蓋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7-03 17:45:07
內文:
房價必跌真相:台灣人生孩子速度、比蓋房速度慢太多,怎可期待房價會漲?
財富大數聚
撰文者台科大數據研究中心
撰文者:Dr. J 2017.06.29 瀏覽數:41067
圖片來源:楊文財攝/商業周刊
人數減少,戶數增加
筆者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影響不動產趨勢的關鍵因素,像是房價所得比過高、27歲至41歲初
次購屋人口也開始逐年降低,以及繼承集中化等原因、大量興建社會住宅、資產稅逐步攀
高等因素,都讓筆者不看好未來10年、20年,甚至於更久的不動產市場。
當筆者提出這些論點的時候,也有論者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目前家家戶戶人口減少,當每
戶人數的數據(稱之為「戶量」)逐年降低,總體戶數逐年增加,因此需求絕對會增加,
所以不動產價格還是會上漲。
有關於這個論點,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相關數據。首先是「戶量」,代表每戶人數,像是早
年大家庭,每戶可能都有5人以上,現在有的家庭才1、2人。如下圖80年至105年戶量總數
,因為少子化、都市化(離鄉背井,隻身一人到都市工作與居住)、配偶死亡等,使得戶
量逐年減少,從80年的接近4的3.94人,到105年大約2.75人:
圖片放大
接著讓我們再來找出「戶數」的數據,也就是全國總共有多少戶。如下圖顯示80年至105
年戶數總數,從522萬戶,一路成長到856萬戶,成長幅度相當驚人:
圖二
我國人口、戶數增加數雙雙減緩
假設我國目前的處境是人口不但不斷成長,更沒有少子化、老人化的結構困境,這些朋
友提出每戶人數降低,會使得不動產需求增加的論點,比較站得住腳。只是光人口成長這
件事情,恐怕就有問題了,讓我們來看近年來人口總數:
圖三
可以發現80年至89年的成長較快,接著逐漸趨緩,自97年進入2,300萬人,來到2,303萬人
,迄今人口增加速度逐年減緩,時至105年,也不過才2,354萬人。本來少子化問題嚴重,
使得人口早就該反轉向下,但隨著壽命延長,使得反轉向下的速度減緩,預計未來幾年才
會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的時代。
面對人口及戶數成長趨緩、建物量遠超過需求,泡沫破滅只是遲早的事!
連結: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91878&p=1
其他:心得必須在這 並超過二十字 否則視為無效新聞
沒有心得會依照版規處理
引用原文網址:
http://group.dailyview.tw/2017/06/23/%E5%88%A5%E6%B2%89%E6%BA%BA%E5%9C%A8%E6%88%BF%E5%B8%82%E6%B3%A1%E6%B2%AB%E4%BA%86%EF%BC%81%E6%88%B6%E6%95%B8%E5%A2%9E%E5%8A%A0%E8%B6%A8%E7%B7%A9%EF%BC%8C%E4%B8%8D%E5%8B%95%E7%94%A2%E5%AF%92%E5%86%AC/
http://0rz.tw/IoEnz
相關統計圖片都在裡面
簡單講結論就是
人口下降 人口紅利變負
新建數多於家戶數 需求跟不上供給
所以預期未來房價難漲
也就是說之前所提及的...
每戶人口數下降 每個人會需求更多的居住坪數
看似家戶數會變多...
但根據這份研究的統計 家戶數成長仍追不上新建住宅數
也是作者認定會繼續下跌的依據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07-03 17:49:00
說怎麼可能的往往都判斷錯誤
作者: seuil ( )   2017-07-03 17:51:00
不怕不怕 套套多買幾間壓壓驚就抵銷少子化了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07-03 17:52:00
有人會說你在幻想~少子化是假議題!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7-07-03 17:55:00
重點是新建戶數在哪裡?
作者: Amewakahiko (天若日子)   2017-07-03 17:57:00
這篇文也太短了吧還以為有什麼真知灼見
作者: jim85459 (0UX)   2017-07-03 17:58:00
看地方吧,工作機會多的地方房價還是有支撐點人口外流,沒工作機會的地方比較有可能會大幅度下修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7-03 18:01:00
商業週刊 必讀
作者: l79cm (歐亞美跌 義股優)   2017-07-03 18:12:00
怎麼沒有淘汰戶數統計,台北有1/3房子屆齡淘汰
作者: Triumvir (SEXY~*)   2017-07-03 18:13:00
人口會越來越集中啦,都會區還是很貴
作者: z32766 (ZK)   2017-07-03 18:17:00
十年前就看過這篇文了,聽你的結果差不多少賺七百八十萬
作者: reuao1110 (念)   2017-07-03 18:19:00
沒錯沒錯
作者: spanish26 (jeremy renner)   2017-07-03 18:20:00
每區情況不一 一體適用並不專業
作者: kittystacey (Luckykitty)   2017-07-03 18:20:00
周邊朋友家裡大都是老公寓 目前都在積極看房子
作者: l79cm (歐亞美跌 義股優)   2017-07-03 18:25:00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7-07-03 18:29:00
強制都更吧
作者: asuscp123 (貝克)   2017-07-03 18:46:00
我以前都有乖乖讀商周
作者: jecko (振作....)   2017-07-03 19:10:00
商周就落後指標,還期待什麼
作者: sapii (沙阿皮)   2017-07-03 19:19:00
真的有錢人也不用生太多,兩個就好。一個小孩一間房子自住,有些甚至是兩間,另一間給孩子收租當零用錢。然後自己也自住一間一間收租,這樣就六間了..
作者: k883111k (超大肚魚)   2017-07-03 19:20:00
希望跌回到2000年的房價
作者: for3   2017-07-03 19:20:00
只能說作者太小看外勞掃貨的威力了 XD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7-07-03 19:22:00
放心 開放陸資買房就瞬間double起跳 不過要等DPP下台
作者: roy0710 (綽號暱稱)   2017-07-03 19:24:00
台科大?發這種水準的文章?
作者: QQ5566 (哭哭5566)   2017-07-03 19:34:00
少子化假議題+1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3 19:40:00
少子化:北市老房會淘汰 買房算折舊成本:不用可以住一百年如果真的只能住五六十年 那買房的不是盤子嗎?買幾年就要淘汰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07-03 19:54:00
現在不想買北市30年房 結果等10年後更買不起
作者: poi963841 (poi963841)   2017-07-03 20:00:00
這跟118那間台科沒關係吧
作者: s359999 (gototai)   2017-07-03 20:05:00
魯蛇想法? 這問問過街鼠就知道了吧?
作者: zeroxod (開心過好每一天)   2017-07-03 20:08:00
假議體啦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07-03 20:18:00
天大地大
作者: LienPig (連豬)   2017-07-03 20:28:00
根本沒什麼論點的文章也貼上來
作者: ericekin (哈囉啊)   2017-07-03 20:30:00
作者: adifdtd (請加油~)   2017-07-03 20:36:00
持有成本是關鍵了 少子化絕對是真議題
作者: petts (弘)   2017-07-03 20:38:00
少子化這個論點起碼10年了,房價卻一直漲,說明少子化不足以抗衡貨幣寬鬆政策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3 20:40:00
過去上漲時 剛需與人口都穩定成長 人口減少是五年後 到時候就可以知道是真假議題
作者: aral091381 (aral)   2017-07-03 20:44:00
少子化結果幼稚園還是要抽籤排隊啊?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07-03 20:45:00
有些地區很多都招不到小孩 不用抽
作者: Ax0101 (Ax)   2017-07-03 20:51:00
真相總是殘酷的~事實就是緩跌~
作者: eeagent (無法回頭之DATABASE)   2017-07-03 20:52:00
事實是舊換新,找笨笨進場還有沾錢計劃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7-07-03 20:55:00
緩跌對多空都很殘酷吧
作者: eeagent (無法回頭之DATABASE)   2017-07-03 21:13:00
跟本就是持有成本太低。國家沒錢可以向持有2房以上之人以實際交易價課稅
作者: sesfan (snsdfan)   2017-07-03 21:14:00
前瞻建設就是要讓房價有撐,蓋的30年間大家不用擔心
作者: d147258   2017-07-03 21:22:00
看地區吧,台北市也沒那麼容易跌
作者: eeagent (無法回頭之DATABASE)   2017-07-03 21:25:00
還有一年內移轉超過一戶,即使是老屋也以交易價為實價
作者: seelove (加油吧!!)   2017-07-03 21:26:00
應該說交易正常化~而現在人又偏愛享受新房~可見房市會更兩極~一個地方好的就那些~整區都好的天龍地段就不討論XD
作者: handsomecat3 (毋忘在嘉)   2017-07-03 21:39:00
推一個。文章簡潔,很簡單的道理。有人就是想的太複雜了,跟股市一樣想太多的後果就是被蒙蔽。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07-03 21:47:00
會不會漲完全是政府政策
作者: BLUESWIFT (WINDOWS 7真好用)   2017-07-03 21:59:00
市區漲 郊區跌 結案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3 22:08:00
結果大安區跌幅最深
作者: BLUESWIFT (WINDOWS 7真好用)   2017-07-03 22:19:00
那大家趕快買大安區
作者: n6120c   2017-07-03 22:32:00
5年後再來看這篇準不準
作者: wsx1983 (面對現實)   2017-07-03 22:36:00
人變少、經濟變差、房子越蓋越多,哪來一直上漲?現在的一千塊跟以前比起來,買的東西變少很多
作者: u48652004 (寒流來了~)   2017-07-03 22:42:00
少子化跟空屋率有關,空屋率跟房價不一定有關....
作者: bob70278 (酣仔)   2017-07-03 23:35:00
樓上說到重點所在了!
作者: ARTORIA   2017-07-03 23:47:00
少子化那些還在讀書好不 要有影響也是10、20年後
作者: black205 (尋覓方向的人)   2017-07-03 23:55:00
今年指考已經少一堆人了.....
作者: aadai (aa戴)   2017-07-04 00:06:00
房子是賣給有錢人 肯努力的人 是租給不想買房 看空的人 不爭氣的人 錢越來越薄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 billiomos (billiomos)   2017-07-04 00:09:00
少子化威力其實要等2025年後,大批老人團塊死掉後才明顯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04 00:13:00
戰後嬰兒潮現在約50~60歲為主,要等到大量死掉也是20~30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7-07-04 00:13:00
文章代碼(AID): #1OyW9CDr 內政部次長說明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04 00:14:00
歲之後,並不是2025年...現在80~90歲去世的2戰時都還是少年啊假議題的原因就是等人口真的明顯衰退,這裡推文大該都退休了...套句凱因斯的"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就是等到房價真的合理,但相對於你的歲數意義已經不大了更何況這些都還沒考慮到人口朝都市集中的效應...y
作者: billiomos (billiomos)   2017-07-04 00:21:00
我是看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後,1、那時年輕人扶養比約1.3,中壯年負擔變重。2、老年人口持有房地產比例高,死掉後對市場的影響。3、1945+80=2025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04 00:23:00
戰後嬰兒潮定義是1945~1965, 不是只有1945...
作者: billiomos (billiomos)   2017-07-04 00:24:00
認同都會區的價格會降幅有限,因為有需求對啊 所以我抓2025之後 開始有明顯影響要等團塊的老人死掉團塊:指那個世代的出生人口
作者: pearlwei   2017-07-04 00:31:00
看跌+1
作者: billiomos (billiomos)   2017-07-04 00:32:00
房價高你可以選擇不買或買你負擔起的,最慘的是中壯年8年後要養的老人,躲都躲不掉,政府ㄧ定會名目增加稅收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04 00:34:00
其實就是這樣啦, 反正負擔得起就買吧, 等到房價合理就是自己變成都更老人, 房價漲跌已無感, 沒興趣 qq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00:46:00
如果多空都預測10年後開始會很慘 那誰會想買高點當套套
作者: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17-07-04 00:50:00
哆哆都只喊不買的啊 所以套套才會那麼悲
作者: Neymar (內馬爾)   2017-07-04 01:21:00
少子化必定伴隨都市化,郊區一定空屋率大於市區,市中心不見得泡沫...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01:40:00
現在已經夠都市化了吧 鄉村只剩下老農 是要多都市化... 北市北市人口還變少 北市應該是最都市化的城市
作者: euryma (euryma)   2017-07-04 01:52:00
每天出入台北市的人多到不行,每天上班人車也多到不行...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7-07-04 06:21:00
每次看到有人說少子化後,人口都會聚集到都市,說這話的都不知道鄉下已經都沒人了嗎?我們這邊的小學,在我那時候一年級有120人,現在一年級只剩8個人,還在幻想要從鄉下補人喔,作夢吧
作者: chaver (chaver)   2017-07-04 07:57:00
中部某個當年的大縣,某間小學今年開班還得私下借人頭才能開班,等開學再讓人頭轉走。
作者: onedozen (onedozen)   2017-07-04 08:14:00
學生分散到私校也是原因。現在家長開始願意投資教育。
作者: zhi5566 (協志 5566 最棒)   2017-07-04 08:17:00
人口老化+少子 生活機能 工作機會 教育資源會變得更重要那天問剛考完的親戚 現在學生寧可選市區笑也不要選偏遠後段國立或是冷門科系 都想住在方便的大都市
作者: magicpd1983 (Liu Love)   2017-07-04 08:24:00
人口數一直以來不是炒房的關鍵
作者: jab (Jab 滉)   2017-07-04 08:43:00
生育率反映要2-30年 用長期來看短期當然不準啊
作者: Mei5566 (5566)   2017-07-04 08:44:00
笑哈哈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7-07-04 08:54:00
鄉下人那有能力讀私校啊
作者: billiomos (billiomos)   2017-07-04 09:26:00
國家人口會下滑這沒爭議啦 除非政府大力吸引外籍人士至於人口往都會區跑 很正常的邏輯吧 當鄉鎮人口撐不起一定的經濟規模和行政成本時 那8個小朋友不跑去都會去難道留在鄉下老家?商品價格會有多空看法分歧很正常,就像股版 大家多空都不一樣,只是答案揭曉的時間比較快 不像房地產時間週期長
作者: t8350507 (t8350507)   2017-07-04 09:58:00
看看日本 空屋也是一堆,房價人民還是買不起就知道了
作者: eipduolc (松尾健太)   2017-07-04 10:01:00
最好日本人是因為買不起房子,你在開玩笑吧
作者: Neymar (內馬爾)   2017-07-04 10:18:00
我說的都市化並不是指都市人口繼續成長。以台北市為例,就算戶籍人口外移減低,但是很多人還是住新北然後在台北上班上課,相對的房價支撐力就比其他地區更強。至於說台北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10:20:00
都市化真的沒說服力呀 台灣早就高度都市化了 到底有誰在鄉村應該是要講 六都化吧 根本不是都市化
作者: Neymar (內馬爾)   2017-07-04 10:22:00
跌價,以目前的趨勢是修正,要因此說崩盤,未免言之過早
作者: Mars973062 (咩喵呣)   2017-07-04 10:27:00
鄉村房子會完全沒人要 死命也要往都市擠 擠不進去擠外圍 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整體來說房價跌 都市還是貴+漲差別只在蛋白區多大 人口紅利少 蛋白就小 這樣而已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10:32:00
如果板橋跌到一坪20公館還可以一坪80嗎?搭幾分鐘捷運哪有差蛋白跌 蛋黃當然跟著跌 經濟學的替代效應
作者: Mars973062 (咩喵呣)   2017-07-04 11:47:00
是阿 現在有捷運的都還叫蛋黃 未來這些地方也蛋白化了就算只搭捷運差幾站 人還是會往更市區住 買得起信義大安 你不會買文山
作者: smalldra (ha。)   2017-07-04 12:00:00
少子化對房價是假議題 持有成本才是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12:21:00
問題照你講法北市不跌現在付五成房貸住北市中古 新北跌未來不會付兩成房貸住新北新屋? 不是只有居住 錢還可以拿來做別的事情吧
作者: Mars973062 (咩喵呣)   2017-07-04 12:42:00
是可以做別的事情 但趨勢就還是集中 直到外邊沒人補進都市 在我有生之年應該等不到 或是等到了 買不買房子也已不是我的問題了..財務分配每個人標準不一 以母體大樣本來說 趨勢是如此對我來說 我參與的房價週期大概是20年這一段這一段 就算人口紅利消失 還是不會減少擠進都市的量那麼正常情況房價下跌 也不可能台北市20/P 但未來久遠的某一天可能會成真 只是我等不到不過對於其他人不想住都市的來說 房價下跌就跟他有關了 因為他的目標區域下降的很有感 就有區別了
作者: rockhart (Line)   2017-07-04 12:54:00
提高多筆持有成本才是正確,不然有錢人一次有十幾間租人,再怎麼少子房子還是賣的掉。
作者: ttmb (耶? )   2017-07-04 13:23:00
其實這問題根本不是會不會的問題 是影響多少的問題 不過持有稅率級距真的該拉開 一人有十間稅率才三倍 真的太低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07-04 13:52:00
支持10間稅率10倍
作者: thetakerone (一比一比鴨鴨)   2017-07-04 16:18:00
台灣不一樣
作者: hihi5566 (大家好!我們是5566)   2017-07-04 21:58:00
少子化假議題 再漲10年
作者: songyy2003   2017-07-04 23:24:00
精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