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創業,從拒絕房貸開始!

作者: str8g   2013-09-26 11:12:30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IGw6SD- ]
作者: luxuryer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創業,從拒絕房貸開始!
時間: Thu Sep 26 10:53:13 2013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78244
創業,從拒絕房貸開始!
2013/09/26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最近有一本新書【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The Launch Pad)】,描繪矽谷的新
型態創投Y-Combinator(簡稱YC)與其栽培投資的眾多新創團隊。這家創投可以說是全球
創業育成計畫與超級天使的標竿,也是啟發我們在台灣創立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
投)的靈感來源及學習對象。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YC的創辦人Paul Graham提到當初為何將創立於波士頓的
YC搬到矽谷,並要求獲選團隊也搬到矽谷創業的原因。他的觀察是:全美國許多城市都有
傑出的創業者(例如底特律、芝加哥),許多地方也住著有錢人(例如紐約、洛杉磯或佛
羅里達),但只有矽谷「同時」擁有眾多的創業者與有錢人,而且這些有錢人多半有創業
經歷,因此矽谷的創業與投資風氣才如此興盛,並產生這麼多偉大的新創公司如:
Apple, Yahoo!, Google, Facebook(同樣創立於波士頓但很快搬到矽谷)等。
讀到這段話,很自然地讓我檢視了全球主要的創業投資區域,我發現這種「創業者與投資
人共同群聚、投資人有創業經歷」的地點,的確才能成為創業投資興盛的地區,例如長久
以來的矽谷、以色列,這十年來的上海與北京,以及,2000年以前的台灣。
為什麼曾經號稱全球三大創投活躍區域、中小企業活力與投資風氣興盛的台灣,會在十多
年前開始從創投亮點地圖上逐漸黯淡?除了消費者電子產品的市場成長趨緩,人才、技術
與資金的西進中國,以及投資誘因的相關法規與環境改變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原因造成
了台灣近年來新創事業與投資機會銳減?
創業與投資的關鍵要素,就是市場、人才與資源。台灣地狹人稠,但是2,300萬人很難養
活中大型企業,向來都是外銷導向的出口經濟。人才面供給並不匱乏,雖然十年來的教改
讓台灣的技職體系幾乎滅亡,但創業的主力是有產業經驗的工作者,台灣應該有充沛的工
程師能量。而說資金外移也不盡然正確,2008年政府大幅調降遺產稅率之後,許多資金由
海外搬回台灣,那麼這些錢都到哪去了?
其實答案呼之欲出,這些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停滯、轉型困難,除了受到全球景氣與金融風
暴的衝擊,關鍵是過於興盛的房地產投資風氣。房地產綁架了台灣的投資人與創業者,讓
資金與人才進入新創事業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話怎麼說呢?
仔細觀察台灣的媒體與政府,就可以感受到鼓吹買房的號角聲從來不曾停止過。不說平面
或電子媒體上層出不窮的房地產廣告,就算政府號稱打房,也不敢真正拿出魄力,從空屋
稅、增值稅等基本面加以施展,奢侈稅雖然抑制了投資客進場,但台灣的房價薪資比與房
價租金比依然高居全球之冠,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幾乎主要靠資產增值而來。
再換個角度檢視,我們國家向來只有土地政策、買房誘因,缺乏真正的居住規劃與租屋政
策。不說為了交通建設、科學園區而進行的土地變更、徵收與開發(表面上造就地方經濟
,背後當然是地主與財團得利),連國民住宅、合宜住宅都必須以承購的方式,而不是鼓
勵人民承租。這麼多年下來,政府所推動的政策性優惠向來只有房貸條件,就是要人民再
窮也要買房子來築夢。
但是「居者有其屋」真的一定要透過貸款買房來實現嗎?反觀先進國家如德國、瑞士,政
府保障人民居住權益的方式是抑制房屋買賣、鼓勵人民租屋。
也許有人說,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很難打破,這我也不能否認。台北市的房價居高
不下,主要也是因為土地價值高。但過去的土地拿來農耕,後來成為工業或商業用地,因
此的確有其產值存在。但現在有多少人買土地或房屋是拿來進行農工商的產業發展?當我
們的商務型態越來越往網際網路與智慧裝置上移動,真實的地理「位置」與工商「地段」
,將逐漸被「網址」或「APP」所取代(想想被Facebook以十億美金收購的Instagram就好
),土地還那麼具有增值空間嗎?
回到主題。為什麼說台灣的房地產綁架了投資人與創業者?
因為房地產保值甚至增值,在缺乏其他具吸引力投資標的而房市長期走多之下,有錢人當
然把投資房地產視為主要投資工具;反過來,因為把「買房」當成人生大事、成家必備,
所以多少受薪階級背了二十年、三十年的房貸,一輩子當房奴的後果,到時候換得一棟三
十年甚至更老的老房子,而且因為貸款所造成的財務壓力,以及買房地點與換屋的麻煩,
犧牲了可能的創業機會或轉換跑道的彈性。
沒有錯,繳了三十年房貸,換得房子的擁有權與可能的保值、增值空間,似乎相較於繳了
三十年租金,只擁有了房屋的居住與使用權來得划算。但是以台灣的房價租金比來計算,
其實中大坪數或高單價的房屋,租比買划算且保有彈性。
其實,我對於租屋買屋沒有絕對的偏好,也期待有一天用自己所創造的價值來實現夢想、
建造屬於自己與家人的家園。但是台灣現在的環境,過度鼓勵年輕人貸款購屋,也過度吸
引有錢人投入房地產,造成了技術型中小企業創業者與投資人都銳減的現象,這對台灣的
長期經濟發展與社會階級流動是非常不利的。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矽谷創投Y-Combinator,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創辦人Paul Graham
與他的合夥人,幾乎只投資沒有房產、容易移動的青年創業團隊,因為市場與投資環境永
遠在變動,對於把自己未來機會投資在彈性極低的房地產上面,他通常不會支持這樣的行
為。
回到台灣。
我們也許不能改變政府或媒體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鼓吹,但我們可以拒絕加入這個循環。如
果,你想保留未來的工作彈性與創業機會,還有更好的居住規劃與空間環境;如果,你也
想創造一個創新機會更多、階級流動更快的社會;請好好想想自己在居住面向的財務規劃
,「貸款買屋」不見得是你唯一與最好的選擇。
作者: malediction   2013-09-26 10:53:00
開茶莊
作者: sakura000 (卍☆㊣煞氣★艋舺㊣☆卍)   2013-09-26 10:55:00
買屋也是創業阿 房地產和公務員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
作者: b0d (我是大笨蛋)   2013-09-26 10:56:00
房地產和公務員是台灣經濟火車頭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13-09-26 10:56:00
目前是房貸拒絕我。(魯蛇筆)
作者: mithralin (工口)   2013-09-26 10:57:00
特稿掰
作者: b0d (我是大笨蛋)   2013-09-26 10:57:00
房地產和公務員是台灣經濟火車頭 想起來不覺很危險嗎
作者: SQUAD12345 (QQ)   2013-09-26 10:58:00
無解啦,你沒房子就是會被當蛇蛇
作者: flipflap (flipflap)   2013-09-26 10:59:00
房地產/公務員 沒有創新生產的產業當火車頭 台灣穩死的
作者: atntogn (ふふふふふふ~~)   2013-09-26 11:00:00
幾千年不斷戰亂、輾轉輾轉流離的民族好意思說有土斯有財
作者: storyo11413 (小便)   2013-09-26 11:01:00
房子實際價值只會隨時間降低 一堆騙人去買超高房價..
作者: pomelo524 (pomelo524)   2013-09-26 11:03:00
高房價 的確會影響人才的遷移與發展
作者: benitolin ($$$)   2013-09-26 11:40:00
鬼扯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1:40:00
騙人不要上車的文章, 房地產是台灣穩賺不賠的產業, 要創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1:41:00
業當然要挑台灣的中堅產業下手, 不論是何種形勢的炒房都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1:42:00
是最好的選擇, 貸款買屋, 當小建商, 加盟房仲, 都是提昇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1:44:00
台灣經濟的首選, 要創業, 一定做房地產, 什麼電子,生技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1:45:00
失敗率太高, 大家快點加入"台灣不一樣"的行列吧!
作者: seedhorse (對不起)   2013-09-26 12:09:00
樓上你還好吧?最近壓力太大了嗎
作者: abcdefghi   2013-09-26 12:22:00
對啊, QE要退不退的, 很難投資.
作者: willian7541 (willian )   2013-09-26 12:45:00
可是大陸人也有房貸,一樣有也創業
作者: willian7541 (willian )   2013-09-26 12:46:00
應該是想扛房貸的人,就逼自己先創業吧
作者: willian7541 (willian )   2013-09-26 12:47:00
X創業後可以扛更大房貸!很多人是先扛房貸就拒絕了創業
作者: willian7541 (willian )   2013-09-26 12:48:00
更慘的是拒絕了創業也沒能力扛房貸了那就變魯蛇了!
作者: yuanta (BIGGAN)   2013-09-26 12:49:00
為啥一樓會說鬼扯呢?有反駁的論點嗎?
作者: dophin332 (...)   2013-09-26 13:17:00
去創業有時候輸到房租都繳不起
作者: KrisNYC (Kris)   2013-09-26 13:19:00
這邊地產從業人員這麼多 貼這種說他們是社會蛀蟲的文章當然是不可能受歡迎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3-09-26 13:29:00
樓上正解
作者: saplpa (adidas)   2013-09-26 14:25:00
炒房兼賺GDP 台灣不一樣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9-26 14:47:00
創業中國資金來自炒房的餘額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9-26 14:48:00
希望在恐怖的十月前找到第二春事業
作者: erptt (煙)   2013-09-26 21:38:00
當場要買房啊老美印鈔風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