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台灣炒房10年,經濟沉淪30年

作者: amadeusli (阿瑪迪斯)   2013-05-30 17:04:58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HfZYl78 ]
作者: amadeusli (阿瑪迪斯)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台灣炒房10年,經濟沉淪30年
時間: Thu May 30 01:19:34 2013
因為推文有人說,
這篇文如果有問題 應該逐條舉出辯証 而不是只是質疑。
雖然在下也認為現在的房價的確是過高,
但原文之錯誤族繁不及備載,再加上fb一堆人一再轉po,
因此斗膽甘犯眾怒以捋虎鬚。

引述《changkurt (累到爆)》之銘言:
: ===========================================================================
: 原作者: GameHeven (Mark Williams)
: 1.台灣炒房
: 這波房價飆漲大約是從2002~2003開始。買下別人的房,然後再加價轉賣給別人。那
: 為什麼可以賣得掉?因為新買主也是要轉賣給別人。這個遊戲就叫做:
: 「大家互相賣來賣去,看哪個笨蛋接到最後一棒。」
: 造成台灣兩高兩低的奇妙現象。
: 房價高
: 空屋率高
: 房租低
: 薪水低
: 炒房本來就是只能炒房價,租金是炒不起來的。租金這種東西完全跟薪水掛勾,因為
: 台灣經濟緩慢退步,所以薪資跟房租也緩慢下跌。那因為台灣人在玩互相賣來賣去的
: 金錢遊戲,所以房價大漲。
: 這個遊戲本來就不可能永遠玩下去,時間一到就會爆。只是這個遊戲可以玩很久,台
: 灣就這樣玩了10年。只是因為大眾都是健忘的,有些人還真的以為可以玩100年。
: 那這個遊戲可以玩起來的原因就是兩點:利息太低,房屋稅金太低
此波房價飆漲時期,並非於2002年開始,相反的,2003前後幾年間恰巧面臨國內房市
最低點,因為SARS疫情漫延。
當時台北市的房子,普遍4X~5X左右即可入手,即便是現今豪宅代名詞的宏泰帝寶,
其成交價也不過7X~8X萬(印象有誤請指正),更別講萬華,開價3字頭的新房,鮮有人
聞問。
原因何在?
因為當時的市場很差。
市場是個很難讓人理解的東西,
而房市市場跟股票市場有點很像的地方在於,購買者/股票投資人總喜歡一窩蜂,
在股票價格攀高時追高,下跌時拋售。
當時因為拋丟者眾,購買者者少,自然使房價難以上揚。
當時,「房價隨時會崩盤」以及「市場前景不好」這兩句話,可以說是每天都聽到
數百次。
在下便是在2005年時入手現居的這間房子,
當時因買氣差,議價空間大,貸款成數高,銀行利率約3%。
再者,原文「大家互相賣來賣去,看哪個笨蛋接到最後一棒」的觀點,根本是廢話。
假使你當初買每坪10萬,過了10年當你有換屋需求,你會以每坪1萬的價格售出嗎?
還幫後手扣折舊,是有沒有那麼佛心來著?
其它地區我不敢講,以天龍國為例,絕大部份人的想法一定會是「再怎麼樣也要以每
坪10萬的價格售出吧!」,大部份的人一定會想「那每坪加個1萬試試看?」。
當然是前手加價賣後手!
請不要把這個近乎人之常情的東西當作是「人人有房炒」的主因,
倒果為因也就算了,還"逆推論"錯誤。
要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房價的升跌對自住戶來說,並沒有實質上意義。
不管是外來客遷入的生根落戶,還是原住客因子女成年的購屋需求,對於"自住戶"
來說,地域性的因素必須考慮進去。
也就是說,假設某甲在萬華唸書,之後在台北就業,當他想要買房子時,很自然的
會選擇中正、萬華、中永和、板橋、三重一帶作為首要目標。
而某乙原是內湖人,因結婚成家有購屋需求,自然也會找內湖、南港、大直、松山
等地來尋找適合的購屋標的。
除非是因為其它因素(例如工作或養老等)造成有南北或東西跨區的需求,才有可能
讓你離開熟悉的地緣前往陌生的環境拓荒。
也就是說,假使在十數年前因為外來移入或成年,而購買信義區的自住客,鮮少會純因
信義區房價漲了,就把它賣掉,然後改買三重或蘆洲等較低房價的房子。
也鮮少(不是沒有,在下的確有認識)會有人能像游牧民族一樣逐水草而居,每隔個幾年
就讓自己換到陌生的新環境。
很多人的想法會是:漲又怎樣?我又沒打算賣。
再加上,不動產有區域性及波段性,
所以「因為你賣給我、我賣給你造成高房價」的論述,是完全無法成立的。
一旦房子最後來到自住客的手上,可能十年、二十年內這間房子便不會再被交易,
自然不會進入「區域行情」的統計樣本裡。
房價起伏便與他及該間房屋並不相干。
基本立論已經錯誤,後續的推論請容我不一一駁斥。
這波房價的「非理性上漲」(有人喜歡叫井噴或什麼屁噴都行),
正確的時間點應該是從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
版上的鄉民或許還記得,當時在版上還曾爆卦傳言,有某間大公司疑似將發生財務危
機而跳票,可知當時建設業並不景氣。
反面來說,如果是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屁噴了,又幹嘛拼命打保險廣告,照理講,
光賺這種投機財都賺到快滴油了。
金融海嘯後沒多久,某大董事長便跳出來喊話,台灣房價嚴重被低估,遠低於北京、東
京及紐約,應該100萬/坪是合理價格。
當時版上鄉民還曾舉各國物價指數、國民所得、及平均消費力等來嘲笑該大董事長,
那時候也還未出現萬惡的22K。
自從那時候開始(應該約2008左右),台灣的不動產就開始進入萬馬奔騰、直線上衝的
"非理性上漲",
國際經濟的問題我不太懂,但在美國次級房貸的風暴下,或許跟貨幣流往避險商品的
原因也有一點關係。
又也有可能當時都市更新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為建築業帶來大利多,使得市場看好未
來也不一定。
市場真的是很難捉摸的東西,但是,
因為有人買它才會漲,這是供需原則的基本道理。
又講到租金是否完全與薪資掛勾,這點在下也是多有懷疑。
若借用home-sale版某位版友po的「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及其年增率表
http://0rz.tw/MmZgO」及「國民所得http://ppt.cc/26Rf」統計來看。
到底兩者間是否完全掛勾,這可能是有疑問的。(麻煩經濟專業版友點撥點撥)
但略看近十年,租金與國民所得,並未是要漲一起漲,要跌一塊跌的掛勾。
: 2.我已經買了房,為什麼還要繳房屋稅?如果不繳,房子就會被政府搶走。
: 這是什麼爛政府!
: 房屋要繳稅,這因為政府要強迫老百姓不准浪費土地。不管房子有住人沒住人,每年
: 都得繳稅給政府。如果房屋空著不用,就是浪費錢。正確的說,這世界上根本沒有買
: 房這回事,所謂的買房,還是跟政府租房。
雖然我一樣很賭爛政府不想繳稅,但這段已經錯到不知道該怎麼回了。
繳房屋稅並不等於「不繳,房子就會被政府搶走,所以,正確的說,這世界上根本
沒有買房這回事,所謂的買房,還是跟政府租房。」
(希望我不是斷章取義,扭曲了您的原意)
沒錯,你今天不繳房屋稅,最後會因行政執行的關係,房子會被政府搶走,
但這在你不繳所得稅、證交稅、燃料費、牌照稅、中華民國萬萬稅的情況下,一樣會
發生。
還有,照這邏輯看來,那房子的出租人不止是政府,還有貸款銀行,因為不還貸款
房子也會被銀行搶走,所以每月還貸款也算是和銀行租房。
: 如果今天土地房屋不抽持有稅,那你就會看見老地主手上壓著一堆土地。不蓋房不住
: 人,圍牆圍起來。死都不賣,也拿他沒辦法。
: 所以每個國家都會對房屋土地抽「持有稅」,就算不賣也要抽。而且這個持有稅一定
: 要跟房價連動,房價漲稅金就漲,房價跌稅金就跌。
我國似乎已經有了這樣的東西,叫作「地價稅」跟「房屋稅」,可是依稀記得:
1.我已經買了地,為什麼還要繳地價稅?如果不繳,地就會被政府搶走。
這是什麼爛政府!
2.我已經買了房,為什麼還要繳房屋稅?如果不繳,房子就會被政府搶走。
這是什麼爛政府!
也就是前段提到跟政府租的地跟租的房。
房地持有稅與房價並無關聯,想要使其連動會笑死人:
設有兩棟比鄰的一模一樣的房屋,A棟今天賣1000萬,B棟明天賣100萬,請問是要怎
麼課?
1000萬? 100萬? 還是加起來除以2?
又有另一C棟自建造完畢後即無交易記錄,那就不用課?
: 例如說這樣:
: 買在鄉下的便宜爛地,價錢低,稅金也低。
: 30年後政府在旁邊蓋了捷運站,土地大漲。所以持有稅也大漲。
: 地主繳稅繳到受不了,到最後就會乖乖認命,改建成大樓收租。
: 一口氣又可以多塞幾千人。
: 絕對不會有人敢浪費土地!想浪費土地,就是要花大錢來換。
呃......就算改建了,只要地主還是他,他還是要被課徵地價稅。
還會因改建增加建物而多需繳交房屋稅(跟政府租房),
那個地主一定是數學不好......。
: 3.台灣也有抽房屋稅啊?問題在那裡?
: 問題在於房屋稅根本不是照實際價格抽。而是用「公告現值」。所謂公告現值就是政
: 府自由心證,說你家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 當然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公告現值「遠低於」市價。而且「沒有」跟市價連動。所以
: 台灣房屋持有稅金全世界最低。一般「推估」每年繳的稅金是房價的0.4%。如果是實
: 價課稅的國家,通常是抽1~2%
: 也因為是用公告現值,所以每次政府徵收土地的時候,永遠會有屋主肉身檔怪手,死
: 都不賣,因為公告現值徵收根本就是超低芭樂價。
: 但是不用怕!因為已經修法了。2012開始政府徵收土地要用市價。從此以後台灣政府
: 是全世界最佛心的政府。徵收你家的時候,就乖乖用1000萬去買,但是你要繳稅的時
: 候,政府就改口你家只值400萬,用這數字下去抽就好。
: 台灣真是全世界最好的政府,我感動到要哭了。
完全搞錯。
房屋稅是看房屋評定現值,跟其構造有關(RC、SC、SRC),會因建物折舊而逐年
遞減。
而且本段把房屋稅、地價稅、房地持有稅、跟房地交易稅的概念全都糊在一起講了,
這種你儂我儂的方式,的確成功的讓我不知該說什麼。
我想,最適合説的一句話應該是:先把名詞定義搞懂,好嗎?
土地公告現值及土地公告地價是不同的兩個東西,這問題吵也不是一兩天了;
市價徵收(市價補償)是依據公告現值為基礎,加成補償予被徵收人,使其能夠用
更貼近市價的價格,另購該處其它土地。
有點像是請你搬走換到別塊地方的意思,並不是指直接用市價下去購買。
: 4.就算稅金低又怎樣?你這麼喜歡繳稅嗎?
: 稅金太低,就等於鼓勵老百姓浪費土地。建商買了空地,結果拖了10年才蓋房。等於
: 是土地浪費了10年。
: 老爸留給我一塊地,是在台北車站旁邊的黃金地點。然後我蓋了透天厝,結果只住我
: 一人,建商花大錢要買,但是我死都不賣!
: 如果改建成大樓可以塞幾千人,但是我就是死都不賣!我每年都乖乖繳房屋稅,政府
: 也拿我沒轍!
: 這一樣也是浪費土地。
: 公告現值這玩意沒人敢動,你敢動就一定選不上。但是在房價飆漲10年之後,開始有
: 一些老百姓突然變聰明了,要求提高公告現值。政府高興的要死,台北從2010開始提
: 高。未來政府會不會繼續提高,值得觀察。
本來每年都會檢討修正,不用講的好像這是什麼不能說的秘密一樣,早講到爛了。
再者,你該不會以為只有"地"主才會被課地價稅吧? 買屋是一定連著土地買的,最後
變成大家一起多繳錢給政府,政府爽歪歪。
還有,繳房屋稅跟土地無關,只跟和政府租屋有關。
: 5.炒客口袋深不見底,買房都是現金付清。央行緊縮房貸效果不大。
: 觀念錯誤
: 炒客手上有1000萬,炒客不會去買1000萬的房屋,而是會買5000萬的房屋。因為剩下
: 4000萬可以跟銀行借。等到房價漲可以賺更多!
: 不借才是傻子,槓桿槓桿再槓桿!
: 央行新政策一出,貸款成數下降,自備1000只能買2500。你說有沒有效?
: 以前買10個人頭可以買20間房,現在10個人頭只能買10間房。你說有沒有效?
這當然是有效的,但似乎忘了說開這個地圖兵器的後果:
壓縮到實際有購屋需求的青年族群取得自有房屋的能力。
像在下95年購屋時,還能貸到九成,現在? 七成往下跳。
沒有父母庇祐的年輕魯蛇們,請自求多福。
: 6.奢侈稅效應
: 實施之前,大家都在質疑,奢侈稅不一定有效。因為奢侈稅只抽15%,那我漲價16%賣
: 掉不就結了。接手的新屋主再漲價16%賣掉。這個遊戲還是可以繼續玩下去。
: 結果沒想到炒客大批退場,統統收山不玩。完全出乎意料!
: 那剩下大批的笨蛋散戶手上還屯著空房,照理講半年賣不掉屋主也該死心降價。但是
: 好玩的地方來了!奢侈稅不問賺錢賠錢,兩年內一律要抽。就算屋主賠售還是要繳稅
: 。到最後每個屋主都做出一樣的選擇,就是房子先壓兩年,之後看看情況再說。
本來想說好不容易有一點是我完全同意的。
: 所以你會看到有行無市的爆笑局面。這個月開1000萬,下個月就自動漲價變1100萬。
: 「但是房屋就是賣兩年賣不掉」
先別講一堆避奢侈稅招了。
就讓我事後諸葛,請問就現在事實觀察,奢侈稅真能平抑房價嗎?
還是每天在看今天五股明天桃園房價創新高,還是每天在看誰誰誰又靠賣房賺了多
少錢。
有房無市?
熱的很!
: 7.建商蓋新成屋沒有奢侈稅的問題,那建商降價脫手不就結了
: 觀念錯誤
: 台灣人買房不是自住,而是要加價轉賣給別人。所以建商不能承認房價跌。不降價是
: 17層地獄,但是降價就是18層地獄。就算空屋10年賣不掉,不能降就是不能降。
又錯!
殺頭的生意有人作,賠錢的生意沒人作,建商房價就是土地成本+營造成本+利潤,
土地取得成本每年越疊越高、原物料成本逐年增加,在台灣土地就是這麼多,
跟黃金一樣,一定是長線上揚。
今天我們的命題是:「人民買不起房」,除了想破頭讓房價降外,其實還有另外的選
擇叫「提高國民所得」,當然這又更複雜,還會講到現今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講到最後,應該都會導出「那乾脆革命吧!」的結論。
: 8.買氣極凍之後,仲介應該喊跌,仲介要的是成交量,成交價高低是其次
: 觀念錯誤
: 再跟我複誦一次
: 「台灣人買房不是自住,而是要加價轉賣給別人。」
: 如果房價跌了,你就不會買。明年房價會跌,那我明年再買不就好了。那後年又會繼
: 續跌,我後年買更好。愈跌你愈不買。
: 房價漲的時候是「價量齊楊」,但是跌的時候是「價量齊跌」。
: 等到房價下跌,成交量會變低,不會變多。所以仲介永遠只能喊漲。
買過股票嗎?
當一檔股票在跌時,敢再進場追的人有多少?
看到房價升跌是用"未來"在看"過去",
處在"現在",你如何判斷現在是高檔還低檔?
有無回升機會? 還是就此一蹶不陣,不要忘了,賣房賣的賠一褲子的還是所在多有。
能夠洞察這個微機的人,在當下大家會說他是傻瓜,過了會稱他先知,
果然天才與白痴就只有一線之隔。
「買低賣高」用講的很容易。
低買要比心臟大顆,高賣要克服人性貪婪,很難的!
: 9.容積率亂象
: 買完土地之後,房屋不可能無止境的往上蓋。因為人不可能24小時永遠躲在房屋裡。
: 政府會看週邊馬路夠不夠寬,附近的學校/公園/警察局/消防局夠不夠用。所以每塊
: 土地都會有容積率的規定。
: 例如說這塊地100坪,建蔽率50%,容積率300%。那就代表有50坪不能蓋東西,要留院
: 子。然後可以蓋到300坪,每一層樓有50坪,所以你家可以蓋到6樓。
: 當然容積率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發放容積率太浮濫。例如說大廈頂樓有作花園,
: 政府就多給一點容積,建商又可以多蓋幾層。大廈一樓開放給全體市民當作廣場,政
: 府又多給一點容積,建商又可以多蓋幾層。
: 亂發的結果就是居住品質超爛,明明馬路小的要死,旁邊卻有一棟20層大廈。
容積率的訂定,是跟整體都市計劃有關,也是政府當初在進行規劃時,決定了哪一塊是
商業區123、哪一塊是住一住二住三,可以進行怎樣的開發,一塊地可以蓋出多少的建
物,在都市計劃拍板後,幾乎就底定了。
本段除了使用分區概念、容積率概念不盡正確,就連因為削線會影響到建物的量體,
似乎也不太清楚,我想就沒什麼好講的。
: 最好笑的是,台北市居然規定容積率可以「轉移」。例如說我在萬華有一塊地可以蓋
: 300坪房屋,但是房屋被政府宣佈成古蹟。我家只蓋了100坪,結果政府說不准改建。
: 那我200坪沒蓋到誰要賠我?
: 所以政府為了補償地主,就宣佈地主的200坪空間可以賣人。
: 要賣也不是問題,而是台北市規定容積可以「遠距離移轉」。
: 例如說萬華的容積可以轉到內湖。建商在內湖的大樓就可以多蓋200坪。
: 那這樣的話,我建議全台灣的容積都移轉到地價最高的信義區。信義區蓋滿1000層以
: 上的超級高樓。然後其他地方全部都是空地,多爽!
錯!
是同一都市計劃區內可以移轉,這哪裡不合理?(而且不是台北市的單行法規)
假設某甲有一塊地,後來變成路地,但長久以來因為政府無力徵收,
又無力解決道路四周違建占用道路用地的亂象,就一直放著。
民眾當時就罵:這個死沒天良的政府,占我土地開路又不賠錢!
今天政府說:好吧!你們可以把原本屬於這塊地可以蓋的容積賣出去,但條件是要把道路
上占用的路霸清除。
現在民眾又改口罵:你這圖利財團的爛政府。
這段沒什麼好講的,對於容積移轉的立法目的以及認知完全錯誤;容積移轉不是沒問題,
還有不小的討論空間,但下次要批評前,請先對它有最基礎的認識。
這種偽專業文最是要命,假專業的表象來唬弄一般民眾,為什麼不乾脆講全部都移到
101去,改蓋成天空鬥技場,國號改成富姦元年不是更爽?
: 10.都更亂象
: 台灣二三十年前的公寓都是5層樓以下。因為當年沒有實施容積率法律,你買多少土
: 地就可以蓋到你爽!那為什麼建商只蓋5層,為什麼不蓋100層?因為法律規定6層開
: 始就一定要裝電梯,而且當年台北沒這麼擠,多蓋也賣不掉。所以每家建商偷懶的只
: 蓋5層。
: 二十年過去,容積率法律也實施了。事實上很多土地,容積率可以蓋超過5層的。地
: 主提供土地,然後建商出錢改建成20層大廈。地主分一些房,建商分一些房。大家都
: 有賺。
: 也因為都更因素,舊公寓瞬間變成搶手貨。全新電梯大樓賣1000萬,隔壁30年舊房子
: 沒電梯,結果賣1100萬。原來舊房比新房貴,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 但這有個問題,不是每塊地都可以蓋20層,如果不行怎麼辦?而且法律還有規定建蔽
: 率。強迫兩棟大廈中間要留空地。到最後地主舊房有30坪,但是分到的新房只有20坪
: 。所以很多地主不願意賣。繞了一大圈。地價高的地點變成大樓,因為地比較貴,建
: 商願意讓步。
又一個要亂都更的,那麼愛更,樓下轉角肉羹一碗50請自便!
假使你是一間舊公寓的屋主(30坪),建商跟你說,你跟我合建,你可以實拿回權狀坪數
為25坪,扣掉公設30%後,實際屋內變17坪,你願不願意?
我想泰半人會說:「暗陰陽咧!當林杯是頭殼破洞嗎?」
很抱歉,很多您說的舊公寓就是分不回原地主的使用面積,地主不願意,建商不加碼,
然後市容還是維持破破爛爛髒髒臭臭。(至於為什麼您說以前建商不願往上蓋,原因落
落長,懶得解釋)
所以我們需要都更,給建商多一點誘因,讓他多放點牛肉給地主,不僅可以增加量體,
也能更新市容。
此外,我不清楚為什麼本文會有「舊房比新房貴」的誤解,雖然我覺得這篇文通篇
把新成屋跟中古屋的許多不同之處都混淆了,
舊房比新房貴是不可能的。
建商跟地主收購舊房,打掉(工錢)、開挖(地下室開挖比)、往上蓋(建築成本)、銷售(
其它管銷、費用等),括弧內的成本,誰出?
哪個腦包建商會跟地主用1100萬買,蓋完後用1000萬賣?
這不用專業,用常理或各位的膝蓋想想就知道,當然,可能有人的膝蓋曾中了一箭。
: 到最後郝龍斌喊出新政策,會適度放寬容積率,讓地主可以一坪換回一坪。加速推動
: 都更。結果口號一喊,都更死的更快,因為每個地主都自動漲價,以前1000萬就賣,
: 現在我要2000萬才賣。
: 11.那如果建商不買怎麼辦?地主不就完了?
: 「明年房價會繼續漲,拖到明年我賺更多」
: 「建商不買是建商笨,我有損失嗎?」
: 「反正房屋稅很低,再拖10年我都跟你玩」
: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文林苑事件,建商跟市府吃相過於難看,造成都更已死。當初
: 天價買舊房的,現在不知道怎麼辦。
: 所以說郝龍斌是打房的一大功臣,應該頒個獎章給他,哈哈哈哈。
都更已死沒錯,
但沒人說不能走合建或買賣。
而且這個功臣不是郝冰冰,是內政部長李鴻源。
http://ppt.cc/2rNZ
都更條例的中央主管機關是內政部,
部長自婊,郝冰冰叫趴著也中鎗,正衰洨。
但是李鴻源要拿的不是房價殺手獎,而是炒房高手獎。
都更已經音容宛在,建商要取得土地的方法只剩合建與買賣,
地主心態不可能接受與現有空間相差太大的分回方式,所以地主是吞不下去的,
唯一的路就是建商加碼。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誰是那隻羊?
咩咩咩~你我就是那隻正滴著油的肥羊。
但建商也不是笨蛋,現在房價墊的那麼高,建商會不知道?
所以他們寧可放棄難取得的雙北市,轉往其它縣市,從狂炒天龍國到全國大鍋炒,
歡樂一家親!
: 12.房價等同60年租金,所以應該租房?
: 奇怪?你租完60年之後,房子會變成你的嗎?那你還不買?
: 觀念錯誤
: 房屋不可能60年不維修。台北5層舊公寓,屋齡「才」20年而已,髒/亂/沒電梯,買
: 個三房兩廳。結果這三房裡面兩房沒窗戶,你住的下去嗎?
: 就是因為這樣,法律才會規定建蔽率,就是要強迫你留一些空地當院子,這樣你房間
: 才能開窗。每個人都把房屋蓋到滿,窗戶是要開在哪裡?
: 就是因為居住品質超爛,所以舊公寓的房租一直偏低,比電梯大樓低很多。好笑的地
: 方在於舊公寓「房價」居然比新房還貴。
: 房屋本來就不可能住到60年,每個20~30年就是要大整修一次。而且住60年,房屋稅
: 就要交60年。住100年就要交100年。就算你留給兒子,你兒子也要繼續交房屋稅。
: 所以買房沒有人抓60年。大多數國家都是抓20年租金。當然台灣稅金偏低,所以你可
: 以多加一點,例如說25年。
租和售到底哪個比較划算,我想這靠各位自行仔細精算。
20年前沒有本文想像中的久,當時雖然主流仍然是四五樓公寓,但電梯大樓其實也
不太罕見;20年前,民國82年,印象沒錯的話幽遊白書已經開始連載,七龍珠好像也
作到了悟飯變超級賽亞人那段。
基本上台北市看屋,都直接看屋況,屋齡可以無視無妨,民國80年右開始的房子,
幾乎都已經是RC造,結構理論來講沒問題,不要講20年,就算是30年也只是剛剛好
而已。
再者,房屋稅過了20年後,幾乎遞減到微乎其微,無視無妨,搞不好過戶的代書費
還比較貴一點。
附帶一提,房屋住60年以上並不是不可能,凱達格蘭大道上的那張七筒,就已經64
年了,國外還有百年以上的飯店仍繼續營業的。
少見多怪。
: 13.那為什麼有人願意用這種高價買房?
: 因為他沒有要自住,而是要加價轉賣給別人。
: 房價不合理,不重要。
: 租金很低,不重要。
: 房屋舊舊髒髒又沒電梯,不重要。
: 反正只要找到一個智障肯買,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別把投客想的太簡單了,他們有那麼蠢的話,就不會賺到現在被你我公幹。
投資沒有利潤,你敢下手?
買了一間連自己都覺得很貴的房子,就像是買了張自己都覺得在高點的股票一樣,
正常合理有大腦智商足夠的人會想期待它還可往上攀高新價?
更何況是還要找到那位智障來接手高價之後又高價的房,
自備款、貸款不用繳?(暫時先設定那位智障有魯蛇們望塵莫及的高所得)
銀行竟然比那位智障更低能,敢貸款給他?
從估價、徵信、授信到核貸從頭低能到尾?
我終於知道689是誰了。
如果是像他們一樣低能的話,果然不意外。
: 14.那為什麼有人願意用這種高價買房「自住」?
: 因為他是智障
不,是整個不動產業界全都是智障且低能。
: 15.日本炒房
: 日本在1980~1990是炒房的全盛時期。日本人玩法沒有比較高級,跟台灣一樣,就是
: 大家互相賣來賣去。
: 後來1985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宣佈放手讓日幣升值。有些人會有一種錯誤觀念,美
: 國大壞蛋強迫日幣升值,導致日本經濟垮台。這完完全全是錯的!甚至連某些教科書
: 都這樣寫 (我建議你把書撕了)。
: 廣場協議不是只有日幣升值,馬克/法郎/英鎊都在升。為什麼只有日本爆炸?
: 真正的關鍵點是日本政府做了太多蠢事。
: 日本當年跟台灣一樣,貨幣刻意貶值,然後賣產品給美國賺錢。當然賣勞力不可能永
: 遠賣下去,貶值也不可能永遠貶下去。所以日本才答應升值,正確的說不是升值,只
: 是恢復原狀。
: 當然大家都知道,工廠會逐漸移出日本,日本一定要轉型。日本政府選擇把利息降到
: 極低。企業容易借到錢,工廠出走潮會比較慢,失業率也比較低。
: 但是老百姓不是借錢開公司,而是選擇借錢買股買房。股價房價雙雙暴漲。買房也不
: 是自住,而是又回到了互相賣來賣去的金錢遊戲。
: 那個時候不是只有一般人買房,連銀行都跳下去買。台灣央行還會下令緊縮房貸。日
: 本不一樣,你不想買,銀行還會打電話給你,拜託你借錢買房。
: 一樣是房價暴漲,房租不動。日本當時還推出40年房貸。原來台灣抄襲人家20年前的
: 點子,真是沒創意。
: 到了1989~1990,日本央行多次升息。也戳破了這個巨大的泡沫。一般是認定1991是
: 反轉點。
: 這次泡沫讓日本倒地20年爬不起來。日本陷入通貨緊縮。老百姓認為,房價只會跌,
: 股價也只會跌,景氣只會變差不會變好,所以不願意花錢。每個人都在存錢。但是因
: 為大家都不花錢,企業做的東西賣不掉,所以只好裁員減薪。因為減薪,所以更不敢
: 花錢,惡性循環。
: 日本政府只能選擇舉債建設,「生」一堆工作給老百姓,大家有工作就敢花錢,結果
: 無效!不管政府怎樣說破嘴,民眾就是死都不花錢。結果政府也沒新招可以用,只能
: 繼續舉債,繼續建設。
: 對日本民眾而言,理財只有兩種。一種是現金擺著。一種就是買債卷。因為股票是高
: 風險不敢買,只敢買債卷,然後日本人又最愛買自己政府的債卷。
: 日本政府每次都是發新債還舊債,但是每次日本老百姓都很捧場,都是瞬間賣完。外
: 國人根本不敢買,只有日本人願意買。真是讓我想不透。
: 日本現在的局面是房價太低,房租太高。但是老百姓就是不買。因為
: 「明年房價跟房租都會一起跌」
: 16.美國炒房
: 由於美國早就實施實價登錄,實價抽稅,照理講房價很難炒。但凡事都有例外。美國
: 金融法規放寬再放寬。到最後連收入不穩,信用差的人都可以借錢買房。
: 因為可以借錢的人變多,房價自然漲。美國佬看到房價漲,又有一堆人跳下買,然後
: 今天買明天就賣。又回到了互相賣來賣去的金錢遊戲。
: 1996~2007房價暴漲了10年。也是政府多次升息,2008正式破滅。
: 美國人炒法真的比較高級。美國佬真的是全世界最卑鄙的國家。一般來講房地產泡沫
: 只有自己死,但是美國人例外。因為美國人把房貸包裝成金融商品,賣給自家美國人
: ,也賣給外國人。整個包裝非常複雜,沒人搞得懂。主要精神就是銀行可以把房貸轉
: 賣給別人。
: 例如說銀行借錢給小明1000萬,利息10%。但如果小明破產,銀行就要自己吞這1000
: 萬的虧損。所以銀行把貸款轉賣給小英,銀行自己抽掉2%,小英拿8%。如果小明破產
: ,那會由小英賠掉1000萬,跟銀行無關。
: 也因為風險可以丟給別人,所以銀行也不會認真審核,隨便什麼窮人都借得到錢。
: 好玩的地方在哪裡?因為房貸已經包裝成「金融商品」,所以就跟股票一樣,是可以
: 「放空」的,你如果有猜到2008的崩盤,你早就發了。
日本和美國的不動產我不懂,就隨你講吧!
不過有了前面幾段的經驗,我對這幾段的看法......
嗯......不予置評。
: 17.那小英幹麼買?小英是白痴嗎?
: 因為房價在漲,小明不可能會破產。反正房子賣了就可以還錢給小英。小明自己還大
: 賺一票。
: 18.那為什麼美國銀行業倒掉一堆?不是都轉賣光了?
: 因為他們沒有真的賣光。因為房價在漲,銀行幹麼給小英賺?自己賺不是更好。
: 19.那為什麼台灣銀行業沒倒?
: 因為台灣銀行業根本沒去買。台灣政府對金融業一直秉持著一個原則,不求銀行賺大
: 錢,只求銀行不會倒。美國次貸這種高風險的產品,政府是不讓銀行買的。
: 雖然說銀行自己不買,但是銀行代理國外的金融商品賣(ㄆㄧㄢˋ)給老百姓。
: (台灣法規說可以賣,白痴法規......)
: 這就是所謂的「連動債」。
: 18.美國崩盤之後怎麼辦?
: 美國人看到日本的慘狀,所以做了一件教科書說不能做的事。第一步是利息降到0,
: 第二步瘋狂大印鈔。
: 照理講印鈔一定會造成物價飄漲。但問題是美國是全世界最大消費國,如果產品不能
: 買給美國等於自殺。所以一大票國家都跟著印鈔票。等於是通膨苦果不是美國自己吞
: ,而是全世界平均分擔。
: 美國本來可能會衰退20年,現在回頭來看,竟然真的止血成功。美國佬真的很賤。
: 19.日本安倍的貶值救經濟有沒有效?
: 我個人認為無效。只會有短期小漲。然後經濟又會大跌回去。
: 理由很簡單,因為日本人跟美國人「個性」不一樣。日本人很愛存錢,但是美國人最
: 愛花錢。日本儲蓄率本來就比美國高。
: 而且日本不是崩盤之後立刻印鈔,而是慢了20年。民眾已經省吃儉用20年,就算政府
: 說明天經濟會變好,也沒人會信。
: 20.所以說利息太低真是炒房的根源,原來兇手是彭淮南。
: 觀念錯誤
: 低利容易炒房,但不是「一定」。因為台灣經濟疲軟,央行當然不敢升息。升息之後
: 企業倒一大票,一樣很慘。
: 真正的關鍵點是老百姓有沒有在玩「互相賣來賣去」的遊戲。只要有這種情況出現,
: 政府應該立刻用力打下去,叫你不准玩。
: 例如說日本已經維持0利率超過10年,但是日本房價還是照跌。因為日本人現在不玩
: 「互相賣來賣去」的遊戲。就算政府送我錢叫我玩,我還是不玩。我就是要把錢放在
: 銀行不動。
: 最完美的情況是利息維持低檔。但是政府出一堆新政策把房價打下去。但問題是台灣
: 政府自始自終就是鼓勵炒房。
: 21.那這次炒房到底是誰的錯?
: 全體台灣人的錯。
: 既然政府鼓勵炒房,那你為什麼還要投給他?
: 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心中希望房價漲。
: 也就是說,每天在版上喊跌的人其實是少數特例。
: 台灣大多數的人是希望房價漲,只是那些人不上網罷了。
: 台灣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趁著房價漲,撈一票就跑。
: 「至於爆炸之後會多慘,干我屁事,反正我已經家財萬貫了」
: 「你們這些笨蛋努力工作吧!哈哈!」
: 22.未來台灣怎麼走?
: 台灣儲蓄率接近日本,加上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加上台灣沒有印鈔大決。印鈔只
: 會走向辛巴威模式,不會走向美國模式。
: 陷入通貨緊縮的機率可以說是99%。(日本:台灣人真是我的好朋友)
: 房價跌/房租跌/股票跌/物價跌
: 但是你的薪水也在跌。
: 房價到最後會跟日本一樣,變成房價太低,房租太高。我是建議可買一間養老用。至
房價太低,房租太高,原來正常人不會想買房付貸款抵租......
想太多!
: 於買第二間當包租公,要審慎評估。因為「房租房價明年都會繼續跌」。
這句話狂打自己的臉,何苦呢?
一方面說現在房價太高,進場是智障,又說可以買一間當養老用,到底是想怎麼樣?
如果知道明年房價會跌,為什麼不敢買?
不在低價買,又要等全面飆升再買? 成為炒作的一份子,又主張應該課高稅,那不就是
打自己前文的臉嗎?
我真的好亂啊!
當然不是說不能看空房價,就連我自己,也認為應該會有一波短期修正,
只不過好歹立論要統一一點,每看一段都好像在看不同人寫的東西。
: 密切注意政府法令,政府會不會提高房地產稅金?我不知道。
: 但是稅金抽的愈重,房價就跌得愈慘。
先把跟不動產有關的稅賦都先搞懂再說吧!
起碼先搞懂最基本地價稅跟房屋稅的差別,好嗎?
每個政府都想加稅,也每個政府都不敢加稅,
依政府地價政策看起來,現在要調高不動產持有稅,應該不只不需要,而且
應該沒有任何官扛的起來,不被幹飛到外太空才怪。
目前看起來政府可能或許有打算走實價課稅(看目前政府的赤字,我看是早晚),
請別高興的太早,因為加稅絕對不是打房的萬靈藥,
更何況「打房」一詞其實有誤,政府的目的應該是要讓它穩定成長。
建設業是火車頭產業,它能帶動的週邊產業及創造的就業機會更是數都數不清,
只想要一味扼殺房市的後果,就是大規模與建設相關行業的蕭條。
後果可能是更可怕的國家災難。
: 買房的時候要把未來稅金也算進去,不要買了發覺扛不起。
放心,光稅金絕對不可能扛不起,以一般集合式住宅或四五樓公寓來說,一年要繳的
房屋地價稅,根本沒幾千塊。
那種大坪數的豪宅跟透天別墅就別跟我說了,買的起這種商品,卻繳不出稅金的人,
還是趕快賣一賣吧。
真正要想的是維護費用,買不比租,反正最多拍拍屁股就走,房子要維護要靠心力也
要靠金力。
維護的好,慢一點壞;維護的不好,快一點壞,總而言之都是要花錢。
: 理財要保守,建議還是以低風險的債卷為主,股票少量即可。
: 但是要謹記:「別買台灣國債,別買日本國債。」
嗯......這就看個人吧。
: =============================================================
作者: teamox9 (努力、奮鬥、救人生)   2013-05-30 01:20:00
ceca大呢 文章好長 我要看好久 結案
作者: sTelcontars (海水正藍)   2013-05-30 01:22:00
關鍵就是空屋稅這地圖砲開下去...但是政府不敢...
作者: bogui (台南112)   2013-05-30 01:28:00
看得好累,餘下部分有緣再看
作者: panny2010   2013-05-30 01:37:00
太長,我直接跳最後一頁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5-30 01:44:00
結論就是,寫這便的原始原PO..大概買賣房子經驗非常低.他應該多看個100個賣方和買方,然後看過各種類型物品和價格.再來寫比較好.不然他搞錯方向很大....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5-30 01:45:00
房屋板一堆空軍都比他專業...XD...然後台灣政策不改,房地產還要持續上升好一段時間.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5-30 01:46:00
會崩盤,大概就是政策問題or經濟特殊狀況.高房價是政策造成的,短期投資客只是把效力縮短時間發揮.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3-05-30 01:47:00
so...政策不改,房價持續井噴,並且是全台都再噴,非只有雙北.,
作者: hoochie (阿肥!!)   2013-05-30 01:48:00
本篇值1000P幣
作者: kenro   2013-05-30 01:49:00
蠻想看看本篇a大對現今能改變的看法,先給個推
作者: jalynn ( lynn.~)   2013-05-30 06:03:00
加持有稅的結果 是造成更純的天龍區域
作者: jalynn ( lynn.~)   2013-05-30 06:05:00
出現真正尊爵不凡的名流富商聚落 當然也會有貧民聚落
作者: bilibala   2013-05-30 09:57:00
你誤會他的某些意思,然後當成他說錯,頗無言
作者: bilibala   2013-05-30 10:01:00
很多反駁這篇的都要提自住怎樣怎樣,事實是某些狂漲的地方就是在炒作,不會有人買來自住
作者: smallpbro (ppp)   2013-05-30 10:31:00
條件一樣A賣1000萬,B賣100萬,你找這種物件給我看
作者: stealk (通識天堂￾N ￾  ￾ )   2013-05-30 10:45:00
是七筒還是七條
作者: jin0 (禿過頭)   2013-05-30 11:26:00
這篇很多地方在亂講吧?
作者: KrisNYC (Kris)   2013-05-30 17:25:00
至少是花了很多時間寫 也比原作有料很多....
作者: fish39 (沒有女朋友T.T)   2013-05-30 17:45:00
雖不敢說全對,但絕對比原作有料且正確
作者: ryanwen (FAST CAR)   2013-05-30 17:45:00
寫一大堆..寫到人家看不下去..比原文的功力差太多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17:45:00
兩篇都end了 (摀臉 麻煩版友筆戰簡潔有力點 像是X你Y的
作者: fish39 (沒有女朋友T.T)   2013-05-30 17:46:00
自住的也變投資客,這是事實,事情不要只看一半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17:54:00
其實逐行逐斷回應不是一個好的回覆方式
作者: fish39 (沒有女朋友T.T)   2013-05-30 17:54:00
幫忙回答A賣1000萬,B賣100萬,有啊,我老家買9x萬30年前現在隔壁賣400萬,這種例子很多吧...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3-05-30 17:55:00
凱道是七索喔。
作者: fish39 (沒有女朋友T.T)   2013-05-30 17:56:00
建議原文標題改為:小魯魯的怒吼,或中二病也要買房子XD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17:56:00
根本原因在原文是bad income 後續討論很難有good outcome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17:57:00
如果只是想寫給看得懂的人看 就列點申論即可雖然蛇蛇不會看列點申論的討論方法 不過這也不是你在意的?!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17:58:00
網路討論已經低效率了 就別再使用更沒效率的討論方式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3-05-30 19:43:00
樓上是要講input, output嗎?
作者: iele (就是那道彩虹)   2013-05-30 20:05:00
google一下好嗎 好多都錯的
作者: coolbibi (bibi)   2013-05-30 20:16:00
列點申論是CR的絕招耶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5-30 20:37:00
哈哈哈 是耶
作者: coolbibi (bibi)   2013-05-30 20:42:00
加拿大人怎麼還不回文?????????????????????????????????
作者: fedona (Solanin)   2013-05-30 20:46:00
WTF
作者: yirgacheffee (來一杯咖啡)   2013-05-30 22:24:00
到底在寫什麼?
作者: ballstick (球棍者來信附相簿及 msn)   2013-05-30 22:59:00
不懂別出來廢話 別國已經在課的稅你在鬼扯什麼
作者: zball (QQ)   2013-05-31 00:50:00
...租金跟國民所得??...就是因為國民所得容易被稀釋 才要拿
作者: zball (QQ)   2013-05-31 00:52:00
租金跟房價比啊(租金由當地供需及要租屋之工作所得決定..)
作者: zball (QQ)   2013-05-31 00:53:00
連首善之都台北市住宅租金水準都拉太不起來了 遑論其他地方
作者: Georgemerry (月 酒 歌 詞)   2013-05-31 03:41:00
滿可憐的 連到這邊也要689 你人生就只剩下689
作者: tom6724 (tom)   2013-05-31 09:16:00
超怕認真的人~~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3-05-31 13:13:00
其他縣市繳快五成,只分二成,就不覺可憐嗎?sorry,推錯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