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跟大家分享日本京都的房價

作者: reich327 (Ayanami Rei)   2013-02-22 00:56:12
: 另外補充台北市人均收入 http://ppt.cc/S1Lx
: 2009年人均GDP48400美元 亞洲僅次於東京65453美元,高於首爾、新加坡和香港
: 約台幣144萬(比廣島高)
: 若用人均收入比較 台北市的房價應該要比新加坡跟香港高??
這超自慰的啊 這樣一堆人幹嘛往亞洲其他都市跑甚至定居工作 就去台北就好啦
很明顯 經驗上台北市一堆普通工作的起薪就2-3萬 頂多4萬(廣島也沒這麼低)
也明顯低於亞洲幾個都市 雖然人均gdp不等於薪資
但也不該和人均GDP同等的都市的薪資落差這麼大 顯然這個人均GDP是否高估
就算單算北市民國100年 家庭平均年綜合收入1537890 平均每戶所得收入者1.7人
這樣算出來平均一個人的年收入約90萬台幣=3萬美金
(這是台北市所有家庭 並非只統計受薪階級)
如推文說的 他這個算法就是
台北市裡面有一堆外來工作人口和本地台北人一起創造了一堆gdp
(gdp是屬地 美國人在台灣工作 創的GDP算在台灣 但你算人均的時候也要除以這個美國人
不能只有除以台灣人 也就是算人均GDP要除以常駐人口 不管國籍 )
但4萬8那個卻把總產值只除以"戶籍在台北市"的人 而這數據只發了一年隔年就沒繼續了
就好像美國政府把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拿去只除以美國公民一樣 保證數據會再提高
但美國全年的GDP明明就是一堆外籍人士+公民+PR一起創造的 這些人要一起除才正確
所以一般算都會區的人均 同一個'經濟生活圈"都會抓下來一起平均才比較準
像北市和新北勞動力根本互相流通 你要怎麼抓得準多少人在北市工作
多少人在新北工作 城市不像國家好算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嚴格的人口進出管制
所以國外在算都市的人均絕對都是算都會區(MSA)
所謂的紐約 不可能去算"紐約市" 因為創造GDP的實際人數很難抓
都一定是算紐約"都會區" 而且整個紐約都會區薪資是連動的 不可能出了紐約市
就好像到另一個國家薪資行情忽然差了好幾倍
這個網站 有對該數據 解釋得很清楚
http://ppt.cc/egwO
為何不比較都會帶的中心都市呢?例如比較東京市、首爾市、和台北市的 GDP?因為這樣
比較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人均GDP的計算原則是屬地不屬人,也就是說,人均 GDP 是把在
當地所有生產附加價值除以當地人口,結果把住在中心都市以外,但在那裡工作的勞動力
產值算進去,卻又只除以住在地的人口數,而且大多數營利可觀的企業的總部幾乎設在大
^^^^^^^^^^ ^^^^^^^^^^^^^^^^^^^^^^^^
都會的中心都市,這些高附加價值全算在一個小小的區域上。如東京市的人均 GDP 高達
US$ 61,437,但有一大半的價值並不是東京市民產出的,而是住在東京市外圍的衛星市
^^^^^^^^^^^^^^^^^^^^^^^^^^^^^^^^^^^ ^^^^^^^^^^^^^^^^^^^^^^^^^^
鎮的鎮民,結果把整個都會帶納入計算,包含神奈川縣、埼玉縣、和千葉縣,東京都會帶
^^^^^^^^^^^^^^^^^^^^^^^^^^^^^^^^^^^^^^^^^^^^^^^^^^^^^^^^^^^^^^^^^^^^^^^^^^^^^
的人均 GDP 只有 US$ 40,239 而已,使得涵蓋名古屋都會帶的愛知縣成為日本最富裕的
^^^^^^^^^^^^^^^^^^^^^^^^^^^^^^^
地區 ( US$ 42,891 )。(PS:以上數據是在說2006年)
GDP 有生產法,所得法,和支出法三種算法,這三種算法得出來的數字要一樣才合理,可
是區域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使得只能單從生產法來統計,也就是各項經濟活動的附加價
值總和。上游的企業多半愈會設立在中心都市,而供應商等下游的企業會設立在都市以外
的地區,導致都市的 GDP 值佔全國相當大的比重,又居住在都市的人口並非創造出都市
GDP 人口的大多數,所以比較都市的人均 GDP 根本沒有意義。
所以比較的數據要有意義,必須統計整個都會帶,把會通勤到中心都市工作的人口居住地
也一起計算才合理!其實最合理的比較方法應該是把該地 GDP 除以在當地工作的員工數
,因為企業數愈多,且營利愈高的地方,勢必需要愈多的勞工。例如拿統計資源較充裕的
挪威來當例子,奧斯陸的人均 GDP 是全國平均值的 1.9 倍,可是 GDP/員工數,只有全
國平均值的 1.2 倍,最接近家庭可支配所得的比值 ( 奧斯陸/全國平均 ) 1.14。然而,
受限於各國政府統計資源不足,所以無法進行大範圍的比較!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0:58:00
基本上,人均GDP跟薪資一定落差很大的,美國的GDP分配也不過工資分到其中的60%,還一大堆是高薪CEO分走的 XD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0:59:00
台灣跟韓國,好像都是薪資分到40%左右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05:00
看本文,美國現在的人均GDP確實沒算外國人啊?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06:00
美國政府把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只除以美國公民一樣...人均就是用美國總人口下去除的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07:00
可是你說 "保證爆衝" ? 語氣好像說現況不是這樣算???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08:00
"雖然人均gdp不等於薪資 但也不該落差這麼大" 這句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09:00
我是想告訴你,那個落差一定很大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10:00
因為經濟成長的分配不是只有工資,還有金融收入經營收入等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3-02-22 01:10:00
戶籍有台北市都是老闆, 外來人口打工幫老闆創造產值究竟有什麼問題呢?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11:00
嗯嗯,"如果學台北市那樣算 不管外來人只除以美國公民" ??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3-02-22 01:11:00
很多問題真的這麼難想嗎?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12:00
美國現況就是這樣算的...
作者: ballstick (球棍者來信附相簿及 msn)   2013-02-22 01:25:00
不用浪時間跟這些人解釋啦 他們根本就不想知道你在說啥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29:00
那句話沒說人均GDP有算外國籍在美國上班的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30:00
重點是 "人均" 的分母,不是GDP與GNP的差別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33:00
要找到"人均"的說明,你貼的那個只是GDP總量的算法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34:00
所以說重點在於分母的人口數算法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35:00
直接用GDP名目總數去除美國人口總數,得出來的跟公佈的人均GDP的發佈數字幾乎一樣...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44:00
http://goo.gl/ESfK6 看一下阿聯大公國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48:00
台灣也是,除一下會發現不含外勞
作者: sdhpipt   2013-02-22 01:50:00
所以新加坡的數字是有外勞的,美國不知道
作者: nic789 (nic)   2013-02-22 06:12:00
好文長知識
作者: lightkuo (not @Germany)   2013-02-22 07:02:00
reich327解釋蠻清楚的 推
作者: kanakanavu (kanakanavu)   2013-02-22 09:43:00
好文 推。
作者: ryanwen (FAST CAR)   2013-02-22 11:49:00
推..說理清楚又不動氣..器度不錯
作者: KrisNYC (Kris)   2013-02-22 16:03:00
真是有耐心 我看這種提問方式都快生氣了你竟然能回答...
作者: blurry (今生今世)   2013-05-22 01:56:00
已收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