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產業鏈西移 竹科周邊行業快活不下了

作者: stock123 (現在買屋必out)   2009-09-30 23:03:16
政府放寬企業投資大陸的上限
只想到台灣企業要吃大陸市場
這種作法見仁見智
如果要談我個人看法
答案是不好的
對於原先在中國就已經生根的企業
其實早就有自己一套的打法
只是這套戰法需要銀彈
中國的銀行對台資企業的放款
絕對不會比台資企業利用五鬼搬運法
從台灣的銀行借款來得優渥
甚至條件差很多
台資企業需要資金
一定是從台灣的資本市場及債券市場籌資
如果一流企業在大陸茁壯
對於台灣母公司認列利益 相當可觀
但是大陸市場就像無底洞 市場夠大
投資無限迴圈
未來在大陸深根的資金會搬回台灣 是不可能的事
等於是拿台灣的資金幫對岸打工
若是依存度太高 未來中國經濟衰退 台灣一定受重傷
真正對台灣影響的是就業
一個在台總部能養活多少家庭
在內湖的仁寶大樓 你能想像營收千億的公司
總部才數百人
華碩在大陸隨便一個廠就數萬人
造就多少就業
台灣現在需要的是低階層的就業
M型社會的最下層
所以當政府宣佈放寬投資上限時
台塑其實沒啥反應
因為他早就對過去政策適應 已做調整
新政策對他只是公開化 有一個合乎法律的理由
如何才能挽救台灣產業空洞化的危機
就是儘速通過和對岸的貨運直航
並和中國洽談產業內銷配額
把台灣西岸港口部份畫定自由貿易港區
獎勵在中國台資企業回台設廠
產品透過貨運直航中國
台灣員工素質及軟體規劃系統是很大優勢
更何況現在中國勞工成本也提高不少
過去在談台灣接單 大陸出貨
為何不改為台灣接單 台灣也可出貨
這樣對低階層勞工就業很大幫助
同時引申的需求不小
另外政府預算應該節流
這次擴大內需 盲點太多
恐有浪費之虞
有些建設還是要有成本效益的概念
不能做就不要做
把省下來的預算
補貼傳統產業設廠獎勵
甚至把租金下降
吸引外資進入台灣
台灣當總部 只是帳面好看
實質效益只對大股東好處
不利台灣中下層就業市場
作者: Tankan (Tankan)   0000-00-00 00:00:00
所以現在西進主要是搶市場 可以節省的人力成本已經很小了
作者: retepzzaj (狗臉的歲月)   0000-00-00 00:00:00
這條不歸路大概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吧..等台灣變L型社會,自己就統一了.自然就統一了
作者: sqqs (咖啡重刑犯)   0000-00-00 00:00:00
如果連台商也不在台設廠 基本上也已經沒有外資願意來台設廠
作者: hennessy1840 (XXX)   0000-00-00 00:00:00
大陸普通勞工2000人民幣就很好,台灣怎麼比成本?
作者: hennessy1840 (XXX)   0000-00-00 00:00:00
台灣22K叫要死,大陸不到1K搶著做。台灣出貨?出禍?
作者: hennessy1840 (XXX)   0000-00-00 00:00:00
更正:10K。= =
作者: starts (珍惜平凡的幸福)   0000-00-00 00:00:00
企業只想賺錢 誰在管你台灣失業率多高你看看對岸人工多便宜
作者: sqqs (咖啡重刑犯)   0000-00-00 00:00:00
裕隆 遠紡 南港輪胎...的大廠房 都變成住宅商辦?是喜是憂??
作者: LeeLaa (開垃圾車的阿胖~!)   0000-00-00 00:00:00
中肯 S大出品 深得我心~!  
作者: cski   0000-00-00 00:00:00
即使是竹科,養最多人的也是台積聯電這種 FAB。養活家庭
作者: erptt (煙)   0000-00-00 00:00:00
台灣講環保啊!資本家要蓋工廠居民圍起來不准蓋,蓋了抗議污染
作者: erptt (煙)   0000-00-00 00:00:00
環境,不蓋又抗議沒工作機會,其實這種抗爭成本才是企業最怕的
作者: erptt (煙)   0000-00-00 00:00:00
請台勞與請陸勞的人事成本相比之下只是零頭
作者: moocow (void)   0000-00-00 00:00:00
台灣哪裡講環保...@@?
作者: morrischen2 (六百萬)   0000-00-00 00:00:00
我們公司股票上市電子股 在台灣連間工廠都沒有只有所謂的總部、研發大樓 營收最高破千億的大公司喔
作者: morrischen2 (六百萬)   0000-00-00 00:00:00
總部大樓是能養幾個螞蟻 XD
作者: ceosa (寧靜之美)   0000-00-00 00:00:00
唉,早對政府提過科技業產能外移對就業問題衝擊的預警偏偏一堆人只會回應說這些失去競爭力的勞動力要自己轉型
作者: ceosa (寧靜之美)   0000-00-00 00:00:00
要想這些勞動力的養成也是政府政策引導的產物,如果這麼容易轉型找出路,就不會有那麼多失業問題
作者: tkr (tkr)   0000-00-00 00:00:00
因為過去十年政府像是在睡覺 今年開始終於醒了
作者: xxyxx (123)   0000-00-00 00:00:00
樓上是在講反話吧 馬英九上任後開放幅度之大 令人震撼!
作者: forcomet (無暱稱)   0000-00-00 00:00:00
樓上是還在睡覺吧~最近只是政府給企業機會轉暗為明~並不是大幅開放~為什麼要轉暗為明? 還不是替以後課稅鋪路
作者: trumpete (流浪)   0000-00-00 00:00:00
誰說總部不能養人,養外國人呀,金字塔頂端常常出國消費
作者: win1130 (囧)   0000-00-00 00:00:00
中國未來衰退台灣受傷!!!中國成長時為啥台灣不會成長??基本上你邏輯就有問題了!!
作者: stock123 (現在買屋必out)   0000-00-00 00:00:00
寫一篇文章看看吧
作者: stock123 (現在買屋必out)   0000-00-00 00:00:00
錢進中國 台灣要怎麼成長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樂)   0000-00-00 00:00:00
說到課稅 政府好像要增加民眾的稅 懷疑這些企業真的徵得到똠
作者: xxyxx (123)   2009-09-30 23:14:00
推 本來就是工廠才能養人 總部根本養不出幾個人
作者: greengreen42 (綠)   2009-09-30 23:18:00
推 提高就業水準才是解決根本問題之到
作者: MoominX   2009-09-30 23:18:00
台灣不是不能出貨,但是要出高技術產業的貨~低成本沒優勢了
作者: greengreen42 (綠)   2009-09-30 23:19:00
反正不想辦法提高就業帶動內需+產業升級 遲早要死的
作者: Adios999 (Say Goodbye)   2009-09-30 23:36:00
推中肯好文
作者: MoominX   2009-09-30 23:47:00
我們在這裡講爽爽的,看政府會不會這樣做~(繼續內鬥)
作者: ljuber (美少婦與女兒同學的故事)   2009-09-30 23:59:00
光是要和中國談 就有不少聲音 很困難
作者: Tankan (Tankan)   2009-09-30 23:59:00
大陸的中高階人力成本其實已經跟台灣差不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