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知宋:宋代之君主》讀後感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25-09-20 09:08:37
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9736160
這套《知宋》,看序言,應該是黨最高領導指示的文化工程之作,前面有“他”的一篇文
章指示“明路”。最近,遼寧人民出版社也忽然出了《唐朝往事》、《宋朝往事》、《金
朝往事》等由不同作者按照各主題編撰的叢書,可能也是相同的狀況誕生的。當然,做為
讀者,有好書可看,哪須管這麼多。《知宋》這系列比較像文集,由著名宋史學者虞雲國
主持,挑選中國學界過去的學術文章,按照主題編輯成冊。個人對於宋帝比較有興趣,就
挑了這本“宋代之君主”篇。
虞雲國承認,要挑選文章並不容易。有些皇帝研究者多如過江之鯽,有的就付之闕如。而
既然都是不同作者,評論也就要分開說。
第一編太祖太宗朝的文章雖然是張蔭麟、鄧廣銘之類的大家,同時也是比較老派的,那種
左派史家滿口“階級矛盾”、“封建”等等躍然於紙上,但這不影響內容的水平。虞雲國
選的五篇文章主題講述大宋如何開國與奠基,個人是比較感興趣兩樁公案:陳橋兵變與燭
影斧聲。
現在應該是沒有一個學者還會認為陳橋兵變中的趙匡胤是無辜的,問題在於趙光義跟趙普
究竟涉入多少,這段歷史被竄改(修正)了哪些部份等。然後,關於燭影斧聲,恐怕是永遠
不可能有解答。“金匱之約” 被張蔭麟論證為偽,很有說服力。有個推論個人也覺得比
較有些可能:鑒於後周孤兒寡婦為人所趁,一開始趙匡胤可能真的想培育弟弟為繼承人,
但隨著兒子年紀漸長,基業也逐漸穩固,易儲老戲碼就上演了。不過此時晉王羽翼已成,
老趙陷入了兩難。接著太祖就忽然“暴崩”,宮內那些早被收買的近侍,為了擁立之功就
趁勢發難,兄終弟及之局便成。
趙光義得位不正的兩個破綻在於,他改元匆匆,還有迫害廷美以及德芳、德昭,連長子都
看不下去。而他自己在立儲之後,發現人心歸太子,竟說出:「將置我於何地!」這種猜
疑的話語,在在都證明了其內心因奪位而造就的不安全感。
第二編從真宗到仁宗共四篇文章,中規中矩。虞雲國在自己文章中評論真宗前明後暗,多
虧選了一個劉皇后替他收拾殘局。對,這就是接下一篇中,張邦煒的評價,他駁斥了因為
“貍貓換太子”這個民間故事多少有點形象不佳的劉娥被攻擊“欲行武則天故事”為不可
能,反而盛讚她“至少把天下安穩的交到仁宗手上”。
說到這邊,個人在另外一篇書評中曾提到個評論:“國勢上昇期,只需一守成之主,衰退
期,才要有能之君。” 恰好,宋真宗及澶淵之盟就符合拿來當案例討論。該怎麼評論這
個和約,跟其他所有世事一樣,取決你用什麼立場。
對遼國主戰派來說,明明就可以幹掉南方那些懦夫的,為啥要和談?
主和派就會說,不錯啦,拿到歲幣,面子裡子都有了,趕快回家享福吧。
真宗估計想著:我家老頭子都打不過的,憑啥要求我?才這點歲幣換天下太平,夠去泰山
了吧。
至於宋朝老百姓的想法可能沒人關心,不過個人猜想,也許很多都會想“燕雲在哪?關我
屁事”,大家坐下來賺錢不香嗎?反正有沒有歲幣官家還不是要照樣抽稅………
平心而論,遼朝在聖宗時代也恢復了元氣,北邊就算入了汴京怕也吞不了全部,南邊想收
復燕雲估計也是很難,再打下去只是變成持久戰,然後兩敗俱傷。早晚都是要和談的,何
不在勞民傷財之前就坐下來?宋朝這個虧跟之後「紹興和議」比起來,至少已經算是相對
平等多,後見之明來看,也確實換了長期和平。就如此論,真宗倒也是“庸”的好。
第三編講變革時代,是神宗、哲宗跟徽宗三帝,這段是最令人傻眼的。仲偉民那篇一整個
歌功頌德,我還以為在看什麼政治的文宣。包偉民那篇是書評,選來湊數?方誠峰的是從
他的專著《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中節選的,沒頭沒尾,不如直接看原書實在
。(這位學者的兩本宋史作品評價都很高)
任崇岳的簡評算是有點料,但還不如我在豆瓣找伊佩霞那本《宋徽宗》書評時,一位中國
網友謝二說的精彩,我簡單結論一下:「……章惇說那句“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說的的不是趙佶的那種風流作派,而是他的不負責任卻又好大喜功。這點從他輕啟邊釁到
惹禍之後,隨手把皇位丟給兒子就一走了之便清楚的呈現出來。對比之下,趙構雖然也“
輕佻”,但顛沛流離治好了這種“頑疾”,有了自知之明,為了求生,他什麼手段都可以
。而徽宗就沒那個機會了,只配去五國城悔恨。」
第四編進入南宋,裡面有三篇本書選得最好的文章,分別是王德毅與柳立言,講述高宗孝
宗父子非常精采。至於朱瑞熙那篇討論完顏構的評價問題,就完全是時代錯置了,一整個
拿現代價值觀在討論,“什麼金跟南宋都是中國史組成的一部分,雙方都不屬於“外國”
,高宗何來“賣國”一說“,害我一口茶差點噴出來。
柳、王兩人對宋高宗的評價就非常一針見血。完顏構就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朕要榮
華富貴,但不想扛天下大任”。他不是沒有才,就是志不在此。讓秦檜去扛惡名,他想專
權就去專吧,只要別傻的有異心,守住朕的半壁天下就好;發現自己生不出來,也不打緊
,趕快培養一個乖又聽話的出來當打工仔,然後躲到後面繼續去享受帝王的尊貴,但又不
用負政治責任,這不比他爹趙佶聰明百倍?看看前引的謝二網友的評論,這對根本不用驗
DNA就知道肯定是父子無誤。自古帝王,完顏構恐怕也是空前“絕後”了。
最後一編只有三篇文章,前兩個講理宗(度宗已經沒啥好說的了),就是一個新官上任三把
火,然後看到國事已經無可救藥之後直接躺平的皇帝。最後一篇比較有趣,在討論趙먊下落跟那個民間傳說:「元惠宗是宋恭帝的兒子」的由來,還引用了西藏方面的紀載,頗
有深度。
總體來說,本書選文水準參差不齊,很難一口氣評論。但如果可以或可能的話,還是覺得
從圖書館借閱就好。至於這系列的其他書,恐怕也是要慎選。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5-09-20 12:25:00
宋神宗一朝的政局 仍然很有議論空間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25-09-20 13:06:00
王安石變法是熱點題材好嗎?XD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5-09-20 15:00:00
拜託!熙河開邊吹一下過分嗎??不然你要他吹李常傑打入邕州?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5-09-20 17:59:00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9-20 22:59:00
澶淵停火後可從榷場 至少新增繒帛,漆器,粳糯等獲利項目努力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9-20 23:30:00
其實 宋神宗 就是上一代的崇禎,一個20歲登基,被一群賊叔叔耍,一個17歲登基,一樣被賊叔叔刷,都一樣悲憤而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