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查維基百科的時候,發現有趣的現象
戰國前期西元前350年時,魏國被韓國一刀切。。。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88%98%E5%9B%BD%E4%B8%83%E9%9B%84
想問說,那時候又沒有飛機,魏國軍隊要怎樣經過別人領地支援和補給
還有這麼奇怪的領地分割方式是怎麼來的呢?
作者:
purue (purue)
2024-12-25 22:05:00借道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å°å¤©ä½¿)
2024-12-25 22:20:00有飛地的不只魏國
應該也不是每次都會借道吧。。。而且韓國都沒吞併的野心麽
作者:
ldkrsi (衰神)
2024-12-25 22:44:00那個時候才默契的把晉分掉 關係還算不錯這的分割法是百餘年晉國大氏族成長滅亡合作翻臉的結果維基這圖可能還是簡單畫 實際飛地可能更多更雜
地圖看起來一大片實際上只能控制城池吧 只要半路不被攻擊應該是沒問題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12-26 00:10:00秦奪河西前 魏邊戰秦邊伐趙 韓弱趙強 韓擋飛地 被轉移目標?
這種塗顏色的領地方式,是現代人的錯覺你要確定當時真的是這樣畫領地嗎?還是各佔領城池與村落,彼此間交錯存在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4-12-26 01:32:00戰國時期你要考慮他們的管治並不是片,而是點狀的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4-12-26 03:32:00有的是當地自治,只是掛名在魏國(看漫畫才知道XD),實際不清楚啦,但以歐洲來說很多確實這樣,封地亂七八糟,只有名稱歸屬而已,真的要用錢或出兵救百般推脫然後借道確實也不是真的借道,路中央就沒人,所以也沒有所謂的領土侵犯的邏輯,至於你要跨很遠的到別的地方,中途有沒有休息和危險就自己去考慮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12-26 04:21:00孟子: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而《墨子》已有燧(烽火台)概念
作者:
ldkrsi (衰神)
2024-12-26 12:30:00這是現實國力問題 魏還控制河西的時代韓國力遠不如魏國土實質被魏包圍 沒實力背叛魏到秦在河西搶魏的土地時代韓反而希望有魏這個緩衝帶防秦
因為當初只是韓趙魏三家瓜分其他家晉卿的土地,當初還更加亂七八糟,三晉交換過很多次土地,你這張還已經是有換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