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11-10 09:19:10大明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是雙方交戰之早期的關鍵會戰之一,
明軍於此戰的慘敗,不僅使其失去諸多精銳將士,更使兩國交
戰的攻守態勢開始產生逆轉。
就結果來說,採外線圍攻策略的明軍被激動強力的後金軍採
內線策略給擊敗。以下探討明軍此拜過程中各路將領臨戰對策
。
西路軍杜松於渾河岸分兵兩路,先率精銳步兵輕裝進攻後金
營寨,致後來為後金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問題是,當杜
松過河攻寨發現後金援軍來襲,決定不過河回防而加緊攻寨。
此決斷是否優於盡快回軍會師者?
北路軍馬林獲知西路軍敗且後金軍襲來之際,不顧部將勸阻
而將所部一分為三組成犄角據守,結果又被後金軍以優勢兵力
各個擊破。問題是,倘馬林所採乃收縮兵力抱團抵抗,會是更
好的對策嗎? 畢竟自明軍分兵四路向心進擊之始,各路個別的
兵力均低於後金者。因此倘馬林合軍一處,仍不免為優勢兵力
的後金軍所包圍。那麼,能比分兵堅持更久而等來援軍嗎?
東路軍劉珽之敗主因被後金軍持杜松令牌誘騙進軍而分兵,
導致輕裝急進的精銳先入狹隘處被剿滅,然後餘部在背後金
軍以優勢兵力擊潰。看來關鍵在於劉珽當時有否能力識破後
金喬裝者,否則即便未分軍急進,後軍仍有優勢兵力圍攻之
,其結局似乎也只是能堅持更長時間? 如此,本路軍之命運
,繫於南路李如柏趕否援以及能否及時來援。
南路李如柏部出兵最晚,其可議者在於,倘李部非如史實
自行逃遁而是救援東路軍,有否可能及時抵達?
最後本次會戰統帥遼東經略楊鎬,其被批評關鍵有二,其
一未能頂住朝議而強令明軍於大雪和糧餉不足以及兵力未齊
(劉珽曾進言等其南方它部會齊再出兵)之下出兵,其二在大
嘴通知後金大軍發兵之期。
就第一點言,以當時情勢,楊鎬頂住朝議而言齊出兵的可
能性如何? 其二,倘其未主動對後軍洩期,明軍能得到那些
優勢? 對改變史實有多大影響?
作者:
ct13579 (張納蘭)
2023-11-10 11:54:00女真滿萬不可敵,明軍注定沒有勝算
明清戰爭就是家丁決定勝敗 明軍家丁以外的都是廢物、浪費糧食甚至根本是空氣 而八旗軍每一個軍人就相當於是 一名明軍家丁 明軍數量雖大 但是可與八旗一戰的家丁沒比人家多 還分成四路 以前總疑惑後金軍就算靠著內線優勢 連續尻爆三支明軍也是很離譜 難道都不會累 但只要理解到主要戰鬥只發生在八旗與家丁 八旗打敗家丁後就能隨便屠殺剩餘的廢物明軍 一切就合理了 所以明軍最佳策略其實是集中所有家丁成一軍 單刀直入才有機會突破八旗 分兵就通通沒救戚繼光有三四千家丁能威震南北 李成梁有八千家丁在遼東當土皇帝 哱拜有三千家丁能發動叛亂成三大征之一 薩爾滸時期的八旗有兩百個牛祿四萬丁 二丁抽一就是兩萬兵 也就是兩萬個家丁 你說明軍該怎麼打?討論明清戰爭的戰略問題其實都沒什麼用 因為根本的軍隊戰力差異大到無法扭轉 戰略再好都沒用
作者:
ct13579 (張納蘭)
2023-11-10 17:13:00那些家丁就代表世襲衛所兵跟職業兵之間的戰力差距了吧,但明朝那時財政應該是無力來搞這樣一隻精兵了
其實家丁也沒什麼了不起 李成梁都養得起八千家丁 大明財政正常的的話養個十萬家丁等級的士兵不是難事大明後來還搞了件蠢事 因為怕家丁成私兵將領軍閥化 所以朝廷給家丁發餉 導致連家丁的員額都開始被吃空餉這就是中央集權的政府超出自己的行政能力 妄圖掌控全國大小事 自己挖洞埋自己
作者:
ct13579 (張納蘭)
2023-11-10 18:00:00李成梁養的起八千家丁,看他在當東北王時撈了多少油水XD
作者:
reich3 (月湧大江流)
2023-11-10 20:57:00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作者:
haoboo (薩伊克斯)
2023-11-10 21:28:00所以黃仁宇才說中國為了過於早熟的中央集權付出很多代價
杜松太白痴不過最一開始就不應該主動出擊 那個地形就只能四路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