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關於"突騎"的一些探討

作者: fw190a (las)   2022-05-29 01:46:14
※ 引述《hgt (皇元界朝)》之銘言:
: : <<即拜漢大將軍,持節北發十郡突騎>>
: : <<光武將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
: : <<吳漢北發幽州十郡兵>>
: : <<及發緣邊十郡兵二萬餘人>>
: 十郡兵怎麼可能跟十郡突騎互換,別鬧了吧!!!
: "兵"當然是有步有騎,有漢人也有異族
基本上你完全沒搞清楚我這段的論述想表達什麼,
但想到有趣的例子就再說明一下。
這裡的核心邏輯是在表達,突騎由於是主要賣點,因此甚至能被替換來代稱幽州兵。
這是個突騎與精兵之間概念模糊化的過程。
就好像你吃台式牛排只要點要哪種肉,但他就附上義大利麵。
原本討論好吃的是食物整體,但對話時會使用代稱說那個牛排好吃。
但這部分其實和你之前堅持的烏桓突騎說法其實無關,
。。。
回到主題,你的癥結點其實首先是,郡兵到底有沒有包含突騎?
如果郡兵包含了突騎,那郡兵兩萬,按照之前出兵援助突騎2k,步兵1k的比例,
突騎數量就算保守估計也破萬了。
而且兩萬邊軍,漢人都沒有騎兵?漢人騎兵都不叫突騎?
只有"烏桓突騎"才是突騎,才是天下精兵。
總共只有幾千人卻要被單獨點菜,
這個設定感覺很說不過去。
: 而且你自己都引十郡兵兩萬餘人,怎麼可能都是突騎???
: 檀石槐後來統一漠南時,一次最多也才出兵"數萬人"而已,表示不是全騎兵。
: 成吉思汗死時,也才12萬騎而已。
: 你幽州找兩萬突騎??? 除非全幽州都烏桓人
: 這裡"持節北發十郡突騎",明顯應該解為"持節北發十郡、突騎"
: 比較正確。
更簡單的思路就是,突騎不用全是烏桓人。
也不用"大多是"烏桓人。
有沒發現你一直在用自己的假設,證明自己的假設。
我在解釋史料,找出讓他說得通的方式,
你在要求史料配合你的假設去改。
<<郡兵及烏桓、鮮卑萬一千騎出平城塞。>>
<<郡兵及烏桓騎赴擊破之>>
這種才是一般情況下郡兵與異民族共同出擊時用的記敘模式。
: : 一個可能性是改了編制,把烏桓來源的獨立拉出來成新編制,
: : 另一個是除了原本突騎以外另外拉到烏桓的騎兵,所以特別與精兵分開講。
: 突騎也就那幾千人,為什麼要把烏桓人獨立拉出來??
: 我看突騎本來以烏桓人為主,如果要選精銳,那就更是幾乎都烏桓人
: 這才符合邏輯。
: 第二個,吳漢往南方打,反而另外拉到烏桓騎兵?? 原來烏桓人都跑中原住拉??
宿衛裡的騎兵恐怕也就幾千人,
但事實就是會為此特別設立了個長水校尉獨立管胡騎/烏桓騎,
用常識推斷就知道吧,可能這群人分開管比較方便,不容易起衝突,
打起來比較勇猛或適合當砲灰也有可能。
你說突騎以烏桓人為主,那就回到剛剛數字問題,
漁陽、上谷的突騎都已經主動投靠了,
兩郡原本各發突騎2k就已經佔了4k,所以要從餘下八郡發多少突騎?
到底有多少烏桓突騎可以發,值得特別寫一次?
我同意漁陽、上谷的突騎,可能烏桓人比例較高,也因此比較勇猛/有名。
用我這個邏輯就能解釋得通整串,而不需要堅持所謂的"突騎"以烏桓人為主。
我是試圖用1->2->3這樣概念上的演變來解釋各種情況下的用法,
而你是堅持3的最後版本,來倒推2/1的情況,因此我認為產生各種不必要的矛盾,
給你參考。
作者: joh (30分滅一國的匈奴)   2022-05-29 01:50:00
他不知道騎兵是怎麼組成的,習慣就好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2-05-29 02:09:00
作者: HarunoYukino   2022-05-29 02:34:00
幹嘛繼續。這時候就一句,對你說的對就好了--+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22-05-29 08:40:00
推,但是他不會裡的,他只是要硬凹而已,不是為了求真
作者: joh (30分滅一國的匈奴)   2022-05-29 09:44:00
他好像一天沒有被版友電就不知道自己目光很短之前有些版友說某人不用特別花時間解釋,我現在真的知道為什麼了,真的平常不喜歡看史料,難怪目光很短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2-05-30 14: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