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關於"突騎"的一些探討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2-05-28 20:38:44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想說在這邊根據史料做些推論好了,
: 我認為突騎一詞在使用上,至少轉換過三層意思。
: 1.從戰法到兵種:突擊騎兵
: 在漢書晁錯傳的段落中,
: <<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
: 很明顯是作為一個戰法/功能性兵種來講。
: 由於強調平原上才有利,又跟輕車擺在一起,
: 高機率是一種重騎/突騎騎兵的用法。
: <<因說況使寇恂東約彭寵,各發突騎二千匹,步兵千人。>>
: <<景又擅使乘驛施檄緣邊諸郡,發突騎及善騎射有才力者,
: 漁陽、鴈門、上谷三郡各遣吏將送詣景第。>>
: 而在後漢書中,分別把突騎/步兵做區分,以及把突騎/善騎射者區分,
: 顯示他作為騎兵或突騎騎兵的代稱。
: 2.從兵種到地區特色兵種:幽州騎兵
: <<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
: <<即拜漢大將軍,持節北發十郡突騎>>
: <<光武將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
: <<吳漢北發幽州十郡兵>>
: <<及發緣邊十郡兵二萬餘人>>
: <<蔡邕《幽州刺史議》曰:幽州突騎冀州強弩,天下精兵,
: 國家贍核,四方有事,未嘗不取辨不於二州也。>>
: (另一版本裡面不稱突騎而稱弈騎)
: 在這邊,幽州十郡兵與幽州十郡突騎是互換的,
: 要的是鎮守幽州的精兵,但其中突騎太有名,到作為一個代稱的地步。
十郡兵怎麼可能跟十郡突騎互換,別鬧了吧!!!
"兵"當然是有步有騎,有漢人也有異族
而且你自己都引十郡兵兩萬餘人,怎麼可能都是突騎???
檀石槐後來統一漠南時,一次最多也才出兵"數萬人"而已,表示不是全騎兵。
成吉思汗死時,也才12萬騎而已。
你幽州找兩萬突騎??? 除非全幽州都烏桓人
這裡"持節北發十郡突騎",明顯應該解為"持節北發十郡、突騎"
比較正確。
: 3.從地區特色兵種到民族特色兵種:
: 吳漢相關:
: <<即拜漢大將軍,持節北發十郡突騎。>>
: <<光武北擊群賊,漢常將突騎五千為軍鋒,數先登陷陳。>>
: <<漢選四部精兵黃頭吳河等,及烏桓突騎三千餘人,齊鼓而進。建軍大潰,反還奔城>>
: 吳漢徵發的突騎是十郡的,
: 不只陷陳,還能"先登"。用騎兵攻城好像有些奢侈。
: 而且他能常規帶領五千人,代表可用的總數不只五千。
: 中間間隔了好幾年,軍隊規模在上升,但突騎數量剩三千餘,
: 一個可能性是改了編制,把烏桓來源的獨立拉出來成新編制,
: 另一個是除了原本突騎以外另外拉到烏桓的騎兵,所以特別與精兵分開講。
突騎也就那幾千人,為什麼要把烏桓人獨立拉出來??
我看突騎本來以烏桓人為主,如果要選精銳,那就更是幾乎都烏桓人
這才符合邏輯。
第二個,吳漢往南方打,反而另外拉到烏桓騎兵?? 原來烏桓人都跑中原住拉??
: <<度遼將軍耿夔將諸郡兵及烏桓騎赴擊破之。>>
: <<長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
: 胡騎司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衛,主烏桓騎。>>
: 前述兩個可能性分別對應這兩則,宿衛兵的騎兵中,有一個校尉專門掌烏桓騎。
: 這是精銳兵的作法,但另一個可能性是從烏桓部族直接拉人。
: 公孫瓚相關:
: <<中平二年,漢陽賊邊章、韓遂與羌胡為寇,東侵三輔,
: 時遣車騎將軍皇甫嵩西討之。嵩請發烏桓三千人。
: 北軍中候鄒靖上言:「烏桓眾弱,宜開募鮮卑。」>>
: <<後車騎將軍張溫討賊邊章等,發幽州烏桓三千突騎,而牢稟逋懸,皆畔還本國。
: 前中山相張純私謂前太山太守張舉曰:「今烏桓既畔,皆願為亂,涼州賊起,
: 朝廷不能禁。>>
: <<中平中,以瓚督烏桓突騎,車騎將軍張溫討涼州賊。會烏桓反畔,
: 與賊張純等攻擊薊中,瓚率所領追討純等有功>>
: <<瓚遣子續請救於黑山諸帥,而欲自將突騎直出,傍西山以斷紹後。>>
: 這裡發的烏桓三千人,應該是直接從部族徵募的,
: 所以才會有降低它們本身防禦力的疑慮。也是後來產生欠餉叛逃的原因。
: 有趣的是這邊三千人開始被稱為突騎。
: 但這裡的烏桓突騎表現,就比較對不起之前突騎的戰鬥力了,
: 因為在他們反叛後被公孫瓚所領的部隊打跑,
: 那公孫瓚的部隊組成是什麼?
: 還是說他督著國家養的烏桓突騎打叛逃的徵兵烏桓突騎...
: 總之就很羅生門。
: 另外公孫瓚後來想要率領突騎出擊討救兵,
: 這裡的用法,從場合和情況來看,又似乎回復了前面的一般兵種/精銳之意。
: 。。。
: 結論一下,其實烏桓騎兵作為宿衛有一定特殊的地位。
: 烏桓人也合理構成幽州突騎的組成一分子,
: 只是比例無從判斷。
: 但突騎一詞從時間順序,還有代表意思變化來看,
: 似乎是在變化的尾端才跟烏桓騎兵產生混淆,
: 因為有烏桓突騎,推論到所有突騎都是烏桓人擔任,
: 或者吳漢的三千烏桓突騎就是原本軍鋒的五千突騎,
: 都屬於,假設本身會創造更多問題的模式。
: 用假設為真的設定,來要求反例證偽,
: 在稀疏冷僻的歷史問題上,其實不一定有剛好的資料。
: 那其實就只有構築比較完整的理論,
: 來比比看哪個理論解釋力比較充足而已。
: 寫這篇算是想實驗一下我的推論模式,但結果也是搞得有點暈,
: 有什麼錯漏或無知的情況,請不吝指明讓我修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