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科舉士大夫官僚總體表現有比察舉世族強?

作者: a874622 (流浪者)   2021-04-23 00:15:46
隋唐時代科舉官僚算真正掌握行政規劃管理權力嗎?
內藤湖南唐宋變革錢穆國史大綱都認為隋唐宰相高官
仍有貴族議政成分,宋代明清感覺科舉官僚
才成為政策規劃管理執行主力嗎?
科舉官僚總體表現有比隋唐以前好嗎?
內藤湖南唐宋變革認為宋朝後皇帝獨裁權力大
宋士大夫精神昂揚與皇權共治天下
國力有較好嗎?
秦始皇車同軌 書同文 廢封建行郡縣
漢武帝鹽鐵酒專賣 獨尊儒術 察舉太學
北魏孝文帝三長制漢化運動
唐朝太宗天可汗東亞盟主
感覺科舉前中國君王大變革都頗成功
讓國家實力提升能力變強
科舉士大夫成主力後
慶曆熙寧變法都半屌子
只有張居正人亡政息
宋以後帝王只有朱元璋朱棣
康雍乾形象較突出 其他形象似乎都頗平庸
有大變革似乎只有雍正攤丁入畝電視演的那些
元清威震東亞似乎與遊牧民族戰鬥力強有關
與科舉官僚能力無關
宋代科舉公平進步國力卻每打必輸
唐宋變革後君主獨裁
政治經濟大變革軍事組織戰力
感覺卻不及秦皇漢武北魏唐宗
宋代靖康之禍最可笑
幕僚軍事作業怎做的
還是皇帝自身雄才大略才是本體?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4-23 00:18:00
國史大綱的觀點參考就好,他的想法很多都很舊了錢先生本人就是受儒家教育的傳統文人立場上是比較傾向科舉制,他很多文章都表現這一點然後這個問題可能也要定義得更清楚一些?你要問的究竟是哪個範圍?用什麼標準評判?國防?外交?財政收入?識字率?社會階級?問題大而空,只能回: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處說起?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1-04-23 01:20:00
科舉的優勢就是,權臣的子孫不一定能中狀元,避免世家與外戚數代掌握朝政,架空皇帝外戚沒經過科舉,就算再朝為官,也難被科舉出身的文官系統認同,比如魏忠賢的垮台,就因為他是宦官,不是科舉出身,朝中權臣與軍事將領,不可能真心俸他為主,故只能當皇帝的狗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4-23 02:44:00
漢代察舉後來變了調 士人不擇手段沽名釣譽 只為博得好名聲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4-23 07:38:00
魏忠賢垮台是因為崇禎腦抽不要太監來幫他應付外廷如果內外廷勾結在一起,第二天那個太監就會被一旨幹掉明朝皇帝用太監負責內廷應付外廷文官是傳統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1-04-23 09:52:00
會造成割據,不就皇帝太廢的關係嗎沒有每打必輸,是宋朝太好戰宋朝征服北漢之後,遼還國書示好,結果宋太宗下一步就侵犯遼還把直接把党項人祖傳的土地給併吞宋朝非但不是受害者,而是街坊鄰居都知道的惡鄰
作者: AlisaRein (AlisaR)   2021-04-23 10:40:00
燕雲16州在遼國手上 宋遼就一定會有一戰.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4-23 10:46:00
國家在擴張期好戰很正常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4-23 11:17:00
其實明朝皇帝被掣肘更大 《萬曆十五年》有提到明朝的文官集團已經形成一種集體意志而這是皇帝難以抗衡的比如唐太宗想換太子就可以換但明神宗萬曆皇帝想換太子卻換不了文官集團的意志會把皇帝意志擋回去
作者: mikepopkimo (Mike)   2021-04-23 20:05:00
不是哪代的人才比較強的問題,是時代在變,社會問題也愈來愈複雜,愈是近代,航海貿易愈多,但是相關的專業人才沒跟上,明清兩代才會治的一蹋糊塗就好像30年前的台灣跟現在比較,現在的問題多太多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4-23 20:15:00
漢武帝鹽鐵專賣的營收 拿去作匈奴戰爭的開支 但無法彌補喪失的人力亦即生產力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1-04-24 01:22:00
從南越閩越夷族朝鮮大苑匈奴無所不打,消耗很快更正:大宛投降的還有錢領,大灑幣不分內外更不用說水災擴充後宮祭神封禪,政治明星燒錢刷存在感合理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1-04-24 11:47:00
宋朝開始皇權就被文官吃死死了,安石變法不就動到地主兼官員大餅。跟東林兼江浙財團臣樣。沒有複雜的問題,只有複雜的利益。
作者: umano (ぎゃああああああああ)   2021-04-24 18:47:00
廷杖伺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