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隱藏在「公山城鎧甲」背後的百濟滅亡秘密?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9-05-08 16:28:37
http://china.hani.co.kr/arti/culture/6544.html
隱藏在「公山城鎧甲」背後的百濟滅亡秘密?
登入 : 2019.05.08 11:16
公山城出土的皮質鎧甲
唐朝還是百濟,國籍爭議激烈
有關「百濟最後時光」的珍貴遺產
尋找敗亡線索,韓中日迫切需要研究學制
https://i.imgur.com/VI7jFxM.jpg
圖為上個月20日召開的木簡學會學術大會上首次公開了公州公山城出土鎧甲的漢字銘文雕
刻碎片。
660年7月18日百濟遭羅唐聯軍攻陷而滅亡。百濟末日發生的歷史現場在哪裡呢?認為在百
濟最後一個都城祠碑(扶餘)的人好像不在少數。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投身落花岩的三千宮
女傳說。但是百濟義慈王投降的地方在第二個都邑熊津(公城)的公山城。
那年的7月13日,義慈王逃出了淪陷的祠碑城,退至先王們居住的公山城,為最後一戰做準
備。但是,僅在對峙6天後王便投降。雖然出現了部分大臣欺騙國王投降等模糊的紀錄和推
論,但投降的具體背景卻是霧裡看花仍不清楚。公山城成為了充滿滅亡悲情和投降之謎的
地方。
https://i.imgur.com/cOTblSM.jpg
上個月20日在木簡學會學術大會發表之前,公州大博物館召開的公山城出土鎧甲碎片公開
會議的場景。圖為博物館學藝研究室長李賢淑(音)正在介紹保管箱裡的皮質鎧甲碎片。
1351年的歲月流逝,到了2011年。公州大學調查團在古百濟人蓄水池中挖掘出了刻有密密
麻麻漢字銘文的皮質盔甲碎片。串有皮革的札甲上雕刻的部分漢字銘文上寫有唐朝「貞觀
19年4月21日」(645年)年號,為紅釉漆刻制而成。當年正是唐太宗遠征高句麗的一年。
《三國史記》記載,當年百濟向遠征的唐太宗贈送了名為「金髹鎧」的鎧甲。2014年進一
步發掘結果顯示,皮質鎧甲遺物整齊地疊放在馬甲和大刀上,發現了上面用稻草掩蓋的結
構。露出盔甲碎片的地層正上方顯露出百濟故居舊址廢棄的痕跡。滅亡之前在進行禮貌性
的行為,並掩埋了鎧甲。學術界就國籍問題展開了爭議。鎧甲的出處究竟是百濟還是唐朝

上月20日,公州大學博物館舉行了鎧甲碎片公開發布會。在以鎧甲的國籍爭議為焦點的木
簡學會學術討論會開始之前,首次公開了自2011~2014年出土後經過6年多時間儲存處理的
數十件皮質鎧甲銘文碎片。學藝研究室室長李賢淑(音)表示,此前出土後公開解讀的銘
文只有30多字,但在儲存處理過程中新解讀的文字多達60多字。
https://i.imgur.com/m22NNJs.jpg
圖為上個月20日召開的木簡學會學術大會上首次公開了公州公山城出土鎧甲的漢字銘文雕
刻碎片。
公州大學博物館在首次挖掘時將皮質鎧甲視為送給唐太宗的百濟著名鎧甲之一—「明光鎧
」。當時擔任挖掘調查團團長的李南錫(音)教授曾推測稱,這也可能是義慈王或百濟王
族所使用的鎧甲。但是文獻史學界指出百濟沒有使用中國年號,提出了唐朝長壽甲冑說。
中國學者也一直支援唐朝製作一說。
當天公州大學追加公開銘文的決定性因素是去年年末國立中央博物館學藝師李泰熙的論文
《公山城出土的皮質鎧甲銘文庫存》。他分析發掘當時部分公開的鎧甲銘文後發現,部分
銘文中出現的「益州」地名是唐朝泛稱的四川成都一帶,且考證了「參軍事」「大夫」之
類的名稱為唐代官職。在鎧甲上用紅釉漆刻上製作年份、製作地、製作官廳等,是根據唐
朝律令的格式而制。最終論旨為四川省製造的盔甲,由於種種原因,被葬在了百濟的土地
上。一直固守「百濟製造說」的公州大學非常生氣。舉辦學術大會的目的是「公開文物,
進行仔細的觀察並討論」。
閱覽文物後,在隨後的發表和討論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李賢淑室長主張出土的皮質鎧甲
是記錄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的鎧甲製作過程的百濟樣品。6世紀被派往中國南朝的百濟使臣
、銘文上刻有的「將士」、「司馬」、「參軍」等中國官名,以及在鎧甲上半身寬大的部
位記錄長篇的銘文都接近於儀禮性質。還有不能忽視的不僅是鎧甲銘文上的年號645,626
、637、639年等百濟多次向中國送黃皮鎧甲的歷史情況,這些都是依據。相反,學藝師李
泰熙(音)解釋稱,被公開的新銘文更確切地證明了鎧甲是唐朝製造。新銘文中提到的「
司曹參軍事」這一官名是總管公章公印的固有官職,不是唐朝官員就不能出現的名稱。
https://i.imgur.com/BWFyLUd.jpg
圖為上個月20日召開的木簡學會學術大會上首次公開了公州公山城出土鎧甲的漢字銘文雕
刻碎片。
公山城鎧甲是7世紀東亞地區唯一的實物鎧甲。6世紀以前的鎧甲是墓葬隨葬品,可以看見
出土品。但是6世紀以後,受佛教傳入的影響,墓葬中不再有鎧甲。因此,公山城盔甲雖然
具有稀有價值,但沒有其他實物可比,因此很難對製作方的爭論做出明確的結論。參加討
論會的考古學者、龍仁大學教授金吉植(音)表示:「在蓄水池中埋有大量武器,除了具
有堅定戰意的儀禮性質外別無他解。需要韓中日學者進行跨學科的研究」。
如果掌握這副鎧甲碎片為什麼會埋在公山城,也許就能找到一個線索—那就是百濟末日到
底發生了什麼事?約翰諾里奇的《拜占庭史》和斯蒂文.朗西曼的《君士坦丁堡的淪陷》
等力作也有可能出自百濟史。
文.圖 盧亨碩 記者
韓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culture/culture_general/892821.html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05-08 16:37:00
推。也可以發在戰史版。
作者: Theo57 (敶)   2019-05-09 20:03:00
也有可能是百濟甲被俘獲然後唐軍書文埋葬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