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為何中文沒有自己的音標系統?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7 14:21:33
※ 引述《oversky0 (oversky0)》之銘言:
: 想借問一下「語音」與「讀音」的差別。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 語音: 字在口語中所念的音。相對於讀音而言。
: 如「百姓」的讀音為ㄅㄛˊ ㄒㄧㄥˋ,
: 語音為ㄅㄞˇ ㄒㄧㄥˋ。
: 讀音: 國字在文言詞裡的讀法。
: 如追奔逐北的「北」,讀音為ㄅㄛˋ,
: 語音為ㄅㄟˇ。
: 歷史上為什會產生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 有一個是地方方言的念法?
: 中華語文大辭典是把「語音」、「讀音」標注為台灣用法。
  這種現象被稱為「文白異讀」。語音又稱白讀、白話音;讀音則是文讀、讀書音。
文白異讀幾乎出現在唐後每個漢語族的語言中。
  之前提到,揚雄編輯《方言》,蒐集了各地對事物的念法。林語堂將之整理為總共
十四個系統,包含被作為雅言的秦晉語和其他十三支方言。
  後來歷經三國和魏晉南北朝,各地政權不一、民族遷徙,語言也有所變遷。直到隋
唐統一後,中古通用語才正式定型。
  隋唐時期就陸續有正音和編纂韻書的工作,到了宋代的《廣韻》,已經完成了紀錄
中古音的工程。
  但是相對中古通用語,各地的方言演進不一。比如泉州話保留上古漢語、漳州話因
為唐代移民的關係而參雜更多中古漢語、宋代的通用語已經開始往近代演化。
  為了讓使用者更順利的學習通用語和中古漢語,教師開始要求學生在朗誦唐詩和閱
讀文言文時的發音要盡量接近中古音或通用音。久而久之,這些讀音就嵌入方言或通用
語之中了。
  比如臺語的數字有兩種念法,你會發現文讀更接近國語;用國語朗誦唐詩時,國文
老師會要求你用奇怪的讀音去押韻。就是這種現象。
  我個人認為現代國語還要求使用文讀是毫無意義啦!你把北念成ㄅㄛˋ他也不會變
成入聲字,頂多變仄聲字而已。把白念成ㄅㄛˊ更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作者: okery (葉君秦)   2018-07-17 15:43:00
同感,關於古代異族的名稱(如月氏)我也覺得沒必要異讀,本非以國語音兌成的,再換也相去甚遠……
作者: MerinoSheep (美麗奴羊)   2018-07-17 18:48:00
唸詩時還是得用文讀音的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7 19:03:00
國語文讀太廢,連入聲都沒有
作者: x23x (xxxx)   2018-07-17 19:22:00
我記得清末民初北京私塾教的讀書音仍會人工刻意區分入聲,唸短降調(有弱喉塞尾)。另外泉州話漳州話在歷史層次上其實幾乎沒什麼差,不曉得泉州話保留較多上古漢語成分的說法從何而來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7 19:58:00
漳州話源自唐代陳元光(開漳聖王)的移民,發音有齦顎音而泉州話則沒有齦顎音,按照「古無舌上音」的規則看來漳州話的中古音較明顯
作者: x23x (xxxx)   2018-07-17 20:11:00
舌上音指的是知組字,今漳泉話知組字多為t/th聲母,跟來自照組精組的齒齦/齦顎塞擦音聲母字沒什麼關係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7 20:34:00
抱歉,我剛剛齦顎音的部分講反了,根據網上找到的論文和台語板的文章,漳州話是較泉州話晚,但實際保留更多古音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18 06:15:00
如果各地都只用文書溝通那或許問題不大但是我無法想像各地來的官員在朝廷吵架的模樣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8 09:44:00
大概是會瘋狂嘲笑對方口音吧:「你們石個人都亂搞!」「十啦幹!」「你派系的御史根本讓我如坐真氈!」「針啦幹!」「不要這麼因陽怪氣的好嗎?」「陰啦幹!」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18-07-18 16:41:00
還有一件事 很多白讀其實是古閩越語的殘留音例如田tshân 狗蟻káu-hiā 這些音都是後來再找漢字配上成為最早期的白讀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