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為何中文沒有自己的音標系統?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   2018-07-13 00:09:04
※ 引述《Kbart (凱巴特)》之銘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9%9F%B3%E7%AC%A6%E8%99%9F
: 幾年前看過維基百科後,埋在心中的疑問
: 音標系統,例如英語系國家的DJ音標,以及日文的假名
: 這些都會標註主要文字的讀法
: (韓文我沒學不清楚,讀音是否跟文字形狀有關有請板上韓文系的大師回答 XD)
: 至於中文,別看我們用注音用的很開心很順口
: 注音符號實際上是中華民國建國後,由章太炎針對常見中文字進行編寫的音標系統
: 1918年才正式發布於中國
: 到了1949年中共建政後,因為實施漢字拉丁化的關係廢除了注音符號
: 現在的中國用的是通用拼音,和羅馬拼音類似都是使用英文字母進行音節註解
: (現在給外國人看的特定地名,於臺灣大多也採用通用拼音)
: 問題:
: 為何中文直到民國建國前,都沒有發展出音標系統?
因為中文是象形文字,
希臘文是聲符文字,
所以希臘文的後代都是表音文字,所以後來全部變方言表音才會有翻譯需求的
萬國音標系統。
中文的反切,反正各地方言完全不一樣,用相同的字看懂意思念得差不多就行了。
是後來西方打進中國才會有人想到要使用音標系統(或者根本上希望廢除漢字改用
拼音)。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3 00:22:00
漢字也有形音字.但渙散不成嚴謹.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8-07-13 00:23:00
說中文是象形字的要再去研究一下語言學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3 00:24:00
表音字通常是字母順序排列字組.若語音改變字也跟著改.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8-07-13 00:24:00
一般只會稱中文是語素文字 不會說是象形
作者: lolitass (嘿)   2018-07-13 00:25:00
中文是表意文字 不是象形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3 00:25:00
但是漢字若單音變了,本字依然循古.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8-07-13 00:25:00
真正的象形頂多是古埃及文和甲骨文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3 00:26:00
這使得後來的人也能運用古文並達其意.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8-07-13 00:26:00
中文也不是純粹的表意文字 有八成以上形聲大多數的漢字都有表音的成分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3 00:27:00
英國人讀莎士比亞,如天書.中文如"豁",左邊暗示"ㄏ"聲母,右邊暗示"ok"韻部.這也算反切音吧?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3 01:59:00
漢字,楔形文字,埃及聖書文字,馬雅文字 都是音意文字一個字同時既表意也表音 世界上還沒有純表意的文字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8-07-14 00:44:00
不好意思可以請樓上解釋一下嗎?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4 00:52:00
https://goo.gl/cQ2Qx4 關鍵字給你 詳情自己研究如"金"字同時表意:黃金,金屬之意 也同時表音:ㄐㄧㄣ例如 金恩博士,金士頓科技...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4 00:56:00
淦也讀金麼?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4 00:57:00
那是另外一個字好嗎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4 01:08:00
那三點水跟ㄍ有關麼?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4 01:49:00
Saram你把形聲字跟反切搞混了,部首與字音完全沒有關係淦和金早期的讀音相近,差別只在介音,與三點水無關他們最早都是k-聲母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4 02:00:00
我知道.我問他ㄐㄧㄣ這"表音"是怎麼來的?"金"字我們如何看出其聲母為k?而又如何看出其韻母為in或im?嚇死人了漢字有表音符號囉?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4 02:08:00
PrinceBamboo的意思是要你把「金」字當作一個單純的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4 02:08:00
saram把漢字表音跟形聲字兩件事混為一談 拉低水準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18-07-14 02:12:00
音節才是。在稱呼金士頓等詞的時候,僅表示其音,與金屬無關至於你問如何得知其上古音。我現在沒有默寫上百字聲韻學課本的意願,明天再說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8-07-14 03:42:00
看了竹王子的連結還是不太懂…。雖然裡面提到漢字是語素文字可是又與它列的第一點:“語素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和語言有嚴格的對應關係。”感覺有矛盾。我有疑惑的地方在於“漢字真的是記錄語言的文字嗎?”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進一步解說一下?歷史雖然記載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但有統一語言嗎?又古中國自古就有方言和官話,而這兩者都會隨時代而改變。照這樣來看如何產生嚴格的對應關係?當然更往外推,古中國的漢字使用圈還包含現代的韓國、日本和越南地區等,這樣有如何產生語言和文字的對應關係?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4 03:52:00
你先把連結內其他連結點一點 基本東西先看一看...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8-07-14 03:54:00
更讓我疑惑的是,維基百科的條目還寫:“與語素文字不同,象形符號只是用圖畫來表示物體,形意符號只是表達一種意思,這兩種都不一定用來記錄語言。”但是翻開小篆字典,許多字都符合象形符號和形意符號,那這樣又不是語素文字了嗎?我很小心的看完了,麻煩你針對我上面的問題幫我指點迷津吧!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4 10:29:00
其實你在最簡單基本的地方鬧誤會了 已回文解說至於saram老是只會在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東西 不理他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5 01:03:00
你要感謝我大量.總在你滑倒時扶你一把.形音與表音這兩者有極大差異.古人說X字讀若y.就是用同音或極近似音去"注釋"另一個字之音.也就是形容一個你不會讀的僻字或生字.但表音沒這樣麻煩,你看到這字就當場就能拼出音來.因為表音字母是通用而統一的.注音符號才是表音字(符號).但你要先學ㄅㄆㄇㄈ的讀法.是的.漢字有這樣的學習難處.我也承認聲韻學難讀.不能全怪你.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8-07-15 07:52:00
連漢字表音跟形聲字都分不清的人 想要糾正人什麼?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8-07-17 00:31:00
在書寫「金恩博士」時,「金」字並不表意,僅僅是作為音符表音。sa板友以為一定要像拼音文字那樣才叫表音,是一種誤解,中文是以「借音符」表音,和瑪雅文字類似。sa板友信口胡謅成習,「豁」與「谷」古音的聲母、元音、韻尾相差甚遠,一個是-d,一個是-g,「谷」只是義符,和聲音毫無關係上古音「害」和「豁」聲母、元音、韻尾都接近的,所以才能當聲符。「害」雖然是去聲,但他是「祭泰夬廢」四韻,上古音是入聲-ds中文用兩音符切音造字只有少數個例,如佛經咒語字[名+養][名+也],功能僅是用來拼漢語沒有的音節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8-07-17 22:24:00
切音造字在口語懶音不少,嫑孬甭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8 00:20:00
我只是問問這個孤例算不算反切?我是問,你告北金哪裡是表音?鑫是表音?喔,對呀.金木水火土也是表音囉...你沒看金字下方是一個冶爐?告訴我甲骨文的婦好之"好"是表甚麼音?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8-07-18 02:14:00
如果sa板友連我説的表音都不懂什麼意思,還是堅持要像羅馬拼音那樣才叫表音,那只說明你缺乏基本的文字學觀念,和你講聲韻是對牛彈琴。婦好的「好」正好就是表音的例子,女字旁的「子」,讀音還是「子」,與好壞之好為同形字,意為出身子方。凡方國名皆無本字,借「子」字的音,這就是中文表音的方式。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7-18 13:27:00
有古文考據說法:"女子"=交配.寡人"好"色.念寡人子色?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8-07-18 20:37:00
樓上知道什麼叫「同形字」嗎?是寫法剛好一樣但沒有音義關聯、不同源的兩個字喔!(耐心快用完)也不必費心找某些學者認為要讀郝的資料,你能找得到的我一定都看過。
作者: ilha   2018-07-18 21:34:00
請問能否推薦幾本書?是鄭張尚芳上古音系嗎? 還是李方桂上古音研究?這兩本我都沒有 想請教說哪本比較推薦?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8-07-18 23:15:00
我只有鄭張的上古音系,主要當工具書。
作者: ilha   2018-07-19 21:10:00
感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