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怎樣讓大明變得透明(1-3章)

作者: ted5566 (ted)   2017-12-19 05:14:22
(文長)
http://mp.weixin.qq.com/s/5ECX7_MbSKrIkncVDl9LdA
馬伯庸
序章 天生命苦,湖中玄武
中華大地之上湖泊眾多,風光各有不同。假若要把它們比擬成人類的形象,鄱陽湖端方溫
潤,像是一位器宇軒昂的名士;洞庭湖氣象萬千,如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太湖恢弘大氣
,儼然一尊叱咤風雲的大俠;西湖精緻雋秀,必然是一個清純少女;千島湖則是錦心繡口
的大家閨秀……
在這一群俊男美女之間,恐怕只有位於南京城外的玄武湖是個例外。若將它比作人類,出
現在我們眼前的,應該是一個滿臉悲苦的滄桑大叔。
這真的不怪它。
縱觀玄武湖的歷史,可謂是屢遭劫難、動輒得咎。它的湖生,簡直就是一部人類霸凌史。
玄武湖的存在時間很長,它古稱「桑泊」,位於楚國的金陵邑。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把
金陵邑設置秣陵縣。這個湖就在縣治旁邊,於是也被順便改名叫做秣陵湖,亦稱鐘山湖。
據說秦始皇曾經巡遊至此,有一位望氣士說這裡風水好,有王氣。秦始皇一聽不樂意了,
立刻派人把附近的方山鑿開,引水灌入湖泊。金陵的王氣被生生洩掉,從此在這裡建都的
王朝,都難以長久
這個故事與史無征,應該是後人附會編造出來的。不過人類對玄武湖滿滿的惡意,從這個
傳說裡可見一斑。
整個漢代,秣陵湖籍籍無名,並沒什麼顯著事蹟。到了三國時代,孫權為了避自己祖父孫
鐘的諱,乾脆廢掉了「秣陵湖」和「鐘山湖」這倆名字,叫做蔣陵湖——因為湖邊有一座
陵墓,墓主是漢代駐守在此的秣陵都尉蔣子文。
孫權喜好奢華,為了修一條青溪,把蔣陵湖水借走了一半。後來孫權又大修宮苑,計畫在
宮殿四周挖一圈水路,又想借水。可憐蔣陵湖已快被抽成濕地,實在伺候不動這位大帝。
孫權沒奈何,只好重新疏通渠道,引江水入湖,把宮苑修在了湖岸前方。
因此蔣陵湖又得名叫「後湖。」
此後這座湖泊的名字一直被改來改去,什麼玄武湖、昆明湖、飲馬塘、練武湖,習武湖等
等。玄武湖這個名字的來歷,據傳說是因為曾在湖裡發現兩條黑龍——其實就是揚子鱷—
—黑色屬北方,北方有神獸曰玄武,玄武湖的方位恰好又是在建康城北方,因此得名。
那個時候的玄武湖,面積是現在的三倍那麼大,約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本用於編練水軍
。後來南朝帝王們覺得拿這種風景練兵太浪費了,遂在湖心堆出三座島嶼,模仿蓬萊、方
丈、瀛洲,號稱「三神山」,還在附近修起了上林苑、華林苑和樂游苑,成為王公貴族出
遊玩樂的絕佳地點,一時興盛無二。
可惜好景不長。隋文帝南下討平了陳朝之後,怕前朝餘孽死灰復燃,便將建康城的宮苑推
平,讓農民在上頭耕種。建康這個名字,也被改回秣陵。至於玄武湖,它離宮苑太近,也
未能避開這場劫難。
它慘到什麼程度呢?後來唐代的顏真卿曾經在這裡擔任過地方官,在玄武湖原址設立了一
個放生池。想想看,一個偌大的湖泊,居然被擠兌成一個放生池,這得有多淒涼。
李白曾有詩感嘆:「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空餘後湖月,波上對江州」,這個「後湖
」就是指玄武湖。
終唐一代,玄武湖委屈地蜷縮成一團,默默無聞。一直到三百四十八年之後的南唐時代,
後主李煜和六朝一樣喜好奢華享受,玄武湖這才被重新疏濬,勉強恢復成昔日風采「名目
勝境,掩映如畫」的風采。
有一次,一個叫馮謐的寵臣對李後主說:「當年唐玄宗賞賜了賀知章三百里鏡湖,傳為美
談。我退休的時候,只要這眼前的四十里後湖,也就夠了。」 李後主沒吭聲,旁邊的宰
相徐鉉諷刺道:「天子對賢士一向慷慨,區區一個小湖送就送了,沒什麼可惜的,可惜沒
有賀知章那樣的人物值得賞賜啊。」
馮謐:……喂!
玄武湖:……喂!
可惜玄武湖的好日子沒過多少年,又開始走霉運了。這次它迎頭撞上一位千古名臣,王安
石。
王安石曾在江寧府擔任知府,辦公地點正在玄武湖旁邊。他是個出了名的務實主義者,每
天看著湖邊勝景,覺得鬧心。這風景再好,也不能當飯吃啊,太浪費了。於是王安石給宋
神宗上書,建議排空湖水,改為農田。他算了一筆賬,將這個湖填平,可以多得兩百餘頃
好田。
這種好事,朝廷自然無有不允。就這樣,在王安石的主持下,開十字河,立四斗門,可憐
的玄武湖再一次被人為放空,化為一望無際的農田。只留下十來個小池塘,彷彿它眼眶中
滿盈的淚水。
這已經是它第二次被幹掉了。
王安石對這項政績很是得意,特意寫了一首《書湖陰先生壁》以資紀念:「茅簷長掃淨無
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兩山是鐘山、覆舟山,這
一水,即是玄武湖。昔日那煙波浩渺的大湖,成為了「護田繞綠」的條條水渠,多好啊。
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可惜對城市規劃缺乏瞭解。沒了玄武湖,城市的排水功能受到極大
限制,一下雨就澇。這個麻煩從宋代一直持續到元代,以至於元廷不得不先後兩次重新疏
濬,在鐘山附近開河道,重新蓄水還湖,才算讓玄武湖稍微緩過來一點。
一直等到大明皇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之後,他著手對玄武湖——那會兒官方名字稱為後湖
——做了一次大改造,才使之恢復到最盛時三分之一的格局,夠資格重新稱湖了。
聽到這個消息,一身傷痛的後湖挺高興,覺得自己總算否極泰來。大明的首都近在咫尺,
肯定會在我這兒建個行宮林苑什麼的吧?過去的奢華好日子,眼看就要回來啦!
它沒高興多久,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離奇的命令:封湖。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大批軍隊衝到後湖水畔,把附近百姓毫不留情地驅趕出去,硬是在京
城腳下隔離出了一塊戒備森嚴的禁區。
也許只是臨時性的管制措施吧?後湖這樣猜想。
它萬萬沒想到,這次封湖持續了不是一年,不是五年,而是將近三百年,幾乎與大明的國
祚等長。終明一代,後湖從未對外開放過,幾乎成了大明51區。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大明朝廷如此大動干戈,把這座命運多舛的湖泊封禁如此之久?
是風水考量?是靈異作祟?抑或是湖底鎮壓著什麼不得了的怪物?
以上答案都不對。
想搞清楚大明封禁後湖的原因,得先牽扯出一個歷代帝王都為之殫精竭慮的大題目。
第一章 天下透明
讓咱們先把視線稍微放遠一點,從公元前二零六年的咸陽說起。
在這一年的十月,大秦首都咸陽出了一件小事。
不,我不是說鴻門宴,它是件大事,而且還沒發生。
這件小事與鴻門宴相比,毫不起眼,在史書裡只有簡單的幾句話,閱讀時很容易一眼滑過
去。但對於風起雲湧的秦末亂局乃至後世來說,它卻有著極深刻的影響。
這一年,劉邦搶在其他諸侯之前殺入關中,兵臨咸陽。秦三世子嬰手捧玉璽出降,秦帝國
徹底土崩瓦解。這群沛縣窮漢進入大秦國都之後,立刻被其繁華富庶迷花了眼,紛紛衝進
各處府庫去搶金帛財寶。就連劉邦自己,也賴在秦宮裡不願意出來。這裡多美好啊,有精
緻滑順的帷帳,有名貴的萌犬和駿馬,有琳瑯滿目的寶物,還有不計其數的美女。
在這場狂歡中,只有一個人保持著無比的冷靜。他叫蕭何。
跟那些出身市井的同僚相比,這位前沛縣官員有著豐富的行政經驗,他知道,對於這個新
生政權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蕭何穿過興奮的人群和堆積如山的財貨,來到大秦丞相、御史專屬的檔案庫房。這裡門庭
冷落,因為裡面沒有珠寶金玉,只有天下諸郡縣的戶口版籍、土地圖冊、律令等文書,沒
人對這些寫滿枯燥數字的竹簡有興趣。
蕭何下令將這些資料進行清查、分類,然後一一打好包。
沒過多久,劉邦去鴻門參加了一次酒宴。回來以後,他一臉晦氣地吩咐諸將收拾行李,準
備退出關中。緊接著,項羽大搖大擺地闖進咸陽,他趾高氣揚地告訴劉邦:「你去漢中當
個漢王吧。」 然後把三個秦軍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封在秦嶺北邊,牢牢地鎮在漢中
與中原之間。
劉邦大怒,漢中又小又窮,道路險峻,再加上這麼三道枷鎖,明擺著不打算讓自己翻身啊
?他心想,乾脆賭一把,帶兵去跟項羽拼一場算了。周勃、灌嬰、樊噲幾名部下輪番相勸
不果,這時蕭何站了出來,問他:「去漢中稱王,跟死相比哪個慘?」 劉邦說:「廢話
,當然是死更慘。」 蕭何說:「現在咱們跟項羽打,鐵定是百戰百敗,純屬作死;您何
妨學學商湯和周武,先去漢中隱忍一陣再說。」
劉邦看著蕭何,覺得他話還沒說完。
隨即蕭何講出一段詳細規劃:「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
秦,天下可圖也。」
估計劉邦聽完這話,肯定下意識地反問了一句:「憑什麼?」
你的戰略規劃聽著很棒,但具體怎麼落地?憑什麼「養其民」,憑什麼「收用巴、蜀」,
又憑什麼「定三秦、圖天下」?
蕭何微微一笑,就憑我從咸陽帶出來的那些戶籍檔案。
可不要小看這些其貌不揚的簡牘,它們蘊含的力量,比名將精兵更加可怕。
戶籍的雛形,早在商代「唯殷先人,有冊有典」時就已經出現了,春秋時代亦有書社制度
。但真正把它建成一個完整體系的,是糾糾老秦。
自商鞅以來,老秦的行政管理一向以綿密細緻而著稱,特別熱衷於大數據。《商君書》裡
列舉了國家興盛需要掌握的十三類數據:官營糧倉、金庫,壯年男子、女子、老人、兒童
、官吏、士、縱橫家、馬匹、牛、以及牲口草料。其中對於百姓數據的蒐集,必須要倚重
戶籍的建設與管理。
到了秦始皇時代,郡縣制推行於全國。從一郡、一縣到一鄉、一里乃至每一戶,官府都有
詳盡記錄。你家裡幾口人,年紀多大,什麼戶籍類別,多高的爵位,何年何地遷來,何年
傅籍,養幾匹馬、幾頭牛,耕種的地在哪,多大,種的什麼作物,稅要交多少等等,記錄
得清清楚楚。
而且相關檔案每年還要進行更新,由專門的上計人員送到咸陽留存,以便中央隨時掌握地
方情況。
https://i.imgur.com/P5BVlWj.png
這套制度,在秦始皇時期一直保持著高效運轉,到了秦二世時期,各地官府出於慣性也一
直在執行。蕭何在官府裡當過主吏掾來說,對這些東西再熟悉不過。
當蕭何把它們獻給劉邦時,一瞬間,整個天下都變得透明。
無論是南海郡的柘漿種植面積、成都的蜀錦產量還是琅琊郡在始皇二十八年的丁壯總數,
翻閱一下,一目瞭然;想知道整個河東地區的牲畜總數?想看看關中有多少鐵匠作坊?翻
閱一下,如探囊取物。劉邦手持竹卷,足不出漢中,便可以閱盡天下虛實。
對於一位志在天下的王者,這實在太重要了。
知道了壯丁數量,可以算出能動員的士兵和民夫;瞭解到牲畜多寡,可以合理分配運力;
查閱了作物產量,便對糧草的征發心中有數;掌握了地形圖冊,也就明確了對該地區的用
兵方略。哪個郡有鐵礦,可以冶煉軍器;哪個縣有草藥,可以平伏疫病;哪個鄉可以提供
獸筋膏脂,多長時間送到哪裡,道路狀況如何……種種信息,都隱藏在這一片片簡牘之中

要知道,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勤表現。後勤最重視的並非武勇,而是精準統
籌。精準統籌的前提,則是翔實豐富的數據。可以這麼說,在戰略層面的對局中,拼的不
再是韜略,而是資源利用率。誰的數據掌握更精準、誰的物資調配更有效率,誰就是最後
的勝利者——此即所謂「大勢」。
蕭何在咸陽運走的簡牘檔案,正是戰略對決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司馬遷為蕭何這個行為做
了總結:「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

劉邦偶爾犯混,但大事上絕不糊塗。他立刻領悟到這些簡牘蘊藏的威力,心下大定。《漢
書》記載,他聽完蕭何的勸說後,就回了一個字:「善。」 ——幾百年後,劉備聽完諸
葛亮的隆中對,也只回了同樣一個字,他的內心,未必不是在效仿高祖。
劉邦不再執著於跟項羽爭霸,收拾行李高高興興出發了。抵達漢中之後,他拜蕭何為丞相
,主抓內政,坐鎮後方。沒過幾年,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揭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
在漫長的中原爭霸期間,項羽就像是一尊浮在空中的無敵戰神,每一次揮動武器,都把劉
邦伸過來的藤蔓砸得粉碎。可這些藤蔓的根部緊緊吸附於大地,源源不斷地從土壤裡搾取
營養,一次又一次重新生長、伸展,糾纏,韌勁十足。
慢慢地,戰神開始疲憊,藤蔓的數量卻有增無減。它們被打碎了無數次,可總能捲土重來
。戰神想落在地上喘息片刻,卻驚訝地發現早已無立足之地,四面八方都被藤蔓密密麻麻
地爬滿……接下來的故事,人人皆知。
如果說那些名將是藤蔓的枝,那麼蕭何就是藤蔓的根。
「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 這是劉邦給蕭何做的工作總結。這些工作沒有
衝鋒陷陣那麼華麗激烈,也沒有運籌帷幄那麼驚豔燒腦,只是無休止地和數字搏鬥的瑣碎
。它沒法保證漢軍在戰場之上連戰連捷,但可以讓漢軍在戰場之外始終不敗。
於是項羽百勝而後一敗,劉邦百敗而後一勝,江山遂告易手。
劉邦對這一切,看得非常透徹。他稱帝之後,論功行賞,把負責後勤工作的蕭何排在了首
功。
若沒有蕭何當初從咸陽果斷運出那一大批無人問津的檔案,這種奇蹟般的運營效率簡直無
法想像。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些不顯山不露水的戶口版籍,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當然,這些咸陽老檔也並非萬能。
秦末戰亂時間太長,以致中原凋敝不堪。劉邦自己下的詔書裡承認:「民前或相聚保山澤
,不書名數。」——這個「名數」,顏師古解釋說這就是「戶籍」。「不書名數」,是說
老百姓都跑光了,戶籍管理體系已然崩潰。
咸陽老檔可以提供一些歷史數據以資參考,卻沒辦法繼續更新數據。
但不更新又不行。
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維持一個國家,比佔領一個國家更難。
新生的漢家王朝想要延續下去,得先搞清楚人口數量,把流民趕回到田地裡去,固定稅基
;有了稅賦徭役,政權機器才能運轉,實行有效統治。想做到這些,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
戶籍制度和配套法律是絕對不行的。
這個難題,劉邦自然而然交給蕭何去解決。
高祖四年,項羽在烏江的屍骨未寒,蕭何便迫不及待地動手搞了一次全國人口大普查,「
初為算賦」,然後以此為基礎,搞出了一套叫做《九章律》的法典。
這個法典是以秦六法為基礎,在「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之外,又補充
了「戶律、興律、廄律」三部法律。這其中的「戶律」,正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架構出一
套戶籍制度。
這套體系展開來說,是個非常大的話題。簡單來講,漢戶律「計家為戶,計人為口」,以
一戶作為基本單位,戶籍要開列戶主以及家庭成員的籍貫、爵位、年齡、性別、相貌膚色
、健康狀況等,還要對家庭財產進行登記:一戶有多少田畝、多少奴婢、多少牲畜,一一
寫明。
該戶的賦役數額和戶口級別,皆據此而定。
每年八月,老百姓還要向當地官府主動申報戶口變動情況,謂之「案比」。每隔三年,各
級官府就要把手中的人口數量、年齡、墾田、稅收、官吏數量做一個統計,鄉里交縣裡,
縣裡交郡國,最終彙總成「計簿」,再派專人遞交中樞。
中央這邊接到「計簿」,由御史先審核一輪,確認數字沒問題,再提交給丞相。有了這些
數據,朝廷一方面可以保證稅收,也可以籍此控制民眾流轉,進一步增強中央集權。這都
是秦法搭建起來的運作框架。
確定了田地數量,稅賦就有了出處,確定了人口數量,徭役就有了來源。這兩樣掌握住,
政權就穩了。用《大學》裡的話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
用。」
這套體系不光讓西漢渡過了初期的難關,逐步走向強盛,還深刻地影響到了後世。
自漢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每一個朝代都演化出自己獨特的戶籍管理體系。比如東
晉分本土黃籍和僑民白籍;唐分天下戶口為九等,三年一團貌;宋代有常產主戶和無常產
的客戶,又分坊郭(城市)戶和鄉村戶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細節如何變遷,其運
作的基本邏輯,始終不曾偏離蕭何的《戶律》精神,總結下來就八個字——收稅有據,束
民有方。
一個政權掌握的數據越詳細,天下就越透明,統治越穩定。
因此我們會看到,歷代王朝肇造初始,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永遠是括閱天下,修造版籍
。這事搞不定,啥也幹不了。
不過建戶籍這事吧,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戶籍檔案有一定的繼承性。如果你前頭趕上一個靠譜政權,規則設計完備,資料保存完整
,能省不少事兒。比如劉邦,有現成的秦法可以參考,又有蕭何保留下來的秦檔,很快便
能進入狀態;司馬炎運氣更好,魏蜀吳三國皆襲用漢制,三分歸晉之後,三家戶檔可以直
接合併;大唐之前,有隋朝幫它「大索貌閱」,收拾流民和隱藏戶口;大宋之前,後周已
把基層建設得差不多了,趙匡胤黃袍加身,照單全收便是。
跟這些幸運兒相比,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可就沒那麼好運氣了。
因為他要面對的,是奇葩前任留下來的一個大爛攤子。
元代是一個非常奇葩的朝代,它的戶籍體系叫做「諸色戶計」,以繁複而著稱。有按職業
分的,如軍戶、民戶、匠戶、鹽戶、窯戶、儒戶、打捕戶、樂戶、織戶、採珠等等;有按
貢賦內容分的,如姜戶、藤戶、葡萄戶;還有按照僧、道、也里可溫、答失蠻等宗教信仰
分的;還有為了服務於貴族而設立的投下戶、怯憐口戶。再往下細分,還能分成草原兀魯
思封戶、五戶絲食邑戶、投下私屬戶,投下種田戶等等;甚至還會細分到負責侍奉貴族老
年生活的養老戶,負責供養皇親國戚的江南鈔戶,給公主和王妃當嫁妝的從嫁民戶,隸屬
於寺院的永業戶,等等等等……
順便一說,同一類戶籍下面,還按財產數量分為九個級別。
再順便一提,不同類別的戶籍,歸屬不同的管理機構,沒有統一的協調機制。比如探馬赤
軍戶歸奧魯官管理,匠戶歸戶部管理,僧道戶歸宣政院管理,投下戶則是不同的宗王貴戚
私有之物,江南鈔戶名義上歸戶部管,但稅收卻要上交諸王與駙馬們。
在沒發明Excel和Access的年代,想把如此錯綜複雜的戶籍體系理清楚?就是一百個耶律
楚材也沒辦法。忽必烈在中統十年曾經試著搶救了一下,立了十路宣撫司,定戶籍科差條
例。可這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讓他這次「閱實天下」的目的沒有實現,反而弄得更亂了

跟繁複的戶籍體系相對的,元代的戶籍管理卻極其簡單粗暴。
馬可波羅在遊記第二章裡,講過一段他在杭州的見聞:「每家的父親或家長必須將全家人
的名字,不論男女,都寫好貼在門口,馬匹的數目也一樣要載明。如有人死亡或離開住所
,就將他們的名字勾去,如遇添丁,就加在名單上。」
雖然他是以讚賞的口氣來描述,但讓秦漢唐宋的戶籍官吏看到這個場面,能吐出一口血:
這管事得多懶多糙,才會這麼幹啊!
這還是在一線城市杭州,其他地方更不敢想像了。
如此破爛粗放的一部機器,一直磕磕碰碰地運轉了百多年。元末戰亂一起,它便徹底趴窩
崩潰。用史書上的話說就是:「元季喪亂,版籍多亡,田賦無准。」
蒙古人拍拍屁股,跑回北方草原放牧去了。前來接盤的朱元璋,可發了愁。他望著那一堆
冒著狼煙的機器殘骸,蹲在地上嘆了口氣:「這飯吶,夾生了。」
元代戶籍實在太亂,大明根本不可能全盤繼承;可徹底拋開另起爐灶,難度也極大。廢棄
不是,繼承也不是,朱元璋面對這個複雜局面,只能摸著和尚過河,一步一步試探著來。
早在洪武元年,他在南直隸和江西三府搞過一個叫做「均工夫」的試點制度。規則很簡單
,按田地數量徵賦役:每一頃地,出一個壯丁,農閒至京城服三十天徭役。如果田不夠一
頃,可以幾家合出一丁;如果田多人少,也可以出錢雇佃農去服役。
這是一個無奈的折衷做法。因為那時老百姓跑得到處都是,沒有戶籍來制約。官府乾脆不
按人頭徵稅,而是把賦稅折到田裡。你人可以跑掉,但土地總跑不了吧?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洪武元年還發佈詔書說:「戶口版籍應用典故文字,已令總兵官收拾
,其或迷失散在軍民之間者,許令官司送納。」 ——這是向民間徵集散落的元代戶籍殘
本。緊接著,在第二年,朱元璋又宣佈:「須以原報抄籍為定,不得妄行變亂。」
你在元代是什麼戶籍,現在還是什麼戶籍,別自己亂改。在新戶籍沒建起來之前,權且用
舊戶籍管著,先把人攏住了再說。
無論是「均工夫」還是「原報抄籍」,都只能臨時救個急。真正想讓大明長治久安,還得
盡快把新的戶籍體系建起來才行。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臣叫葉伯巨,把這個道理說得特別
直白: 「夫有戶口而後田野辟,田野辟而後賦稅增。」
為此朱元璋輾轉反側,到處開會調研,最後還真讓他尋到一個辦法。
寧國府有個叫陳灌的知府,在當地搞了一個戶貼法,成效斐然。朱元璋深入研究了一下,
覺得這個建戶籍的法子特別好,又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完全可以作為樣本在全國推行。他
決定拿來先用用看。
時間很快推移到了洪武三年。
洪武三年對大明來說,是個特別重要的年份。在這一年,朝廷相繼出台了各種政策:重修
了官員殿陛禮法,制訂了王府官制、五等勛爵,明確了明代科舉的框架。一個新生政權,
正緩緩走上正軌。
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朱元璋頒布了一封聖旨,鄭重宣佈戶貼制在全國推廣上線。
「戶帖」這個詞不是明代原創的,它最早始見於南齊,從南北朝至唐宋的史料裡時常可見
,是一種催稅到戶的術語。不過在明代,這個「戶帖」的內涵卻變得很不一樣。
不光內涵不一樣,連口氣都變了。
朱元璋的這封聖旨,在中國的皇家文件裡極有特色。要知道,一般的聖旨正文,在皇帝形
成意見之後,都會交給專家潤色一番,使之駢四驪六、辭藻雅馴,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
。而朱元璋的這份「戶帖諭」,卻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口諭」。
聖旨是這麼說的:
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戶口不明白哩。教中書省置天下戶口的勘合文
簿戶帖,你每戶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將他所管的應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寫著他
家人口多少,寫得真著,與那百姓一個戶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來了。我這大軍如今
不出徵了,都教去各州縣裡下著,繞地裡去點戶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
便拿來作軍。比到其間,有司官吏隱瞞了的,將那有司官吏處斬。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
律要了罪過,拿來作軍。欽此。」
真不愧是平民出身的皇帝,聖旨寫得近乎純大白話,讀起來特別「寒磣」。
這個文風,其實不是朱元璋首創,乃是脫胎於元代。元代皇帝都是蒙古人,發佈命令多用
蒙語,會有專門的譯員逐字逐句直翻成漢文,再交給文學之士進行文言修飾。有時候事起
倉促,省略最後一道程序,便形成一種特別生硬的口語話文牘——叫做硬譯公文。比如泰
定帝即位的時候,詔書就是這種風格:「我從著眾人的心,九月初四日,於成吉思皇帝的
大斡耳朵裡,大位次裡坐了也。交眾百姓每心安的上頭,赦書行有。」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正統臨戎錄》,裡面用硬譯體記錄了大量蒙古人的對話,特別有趣

說回正題。
朱元璋為啥要用這麼奇怪的白話文?不是因為朝中無人,而是因為他受夠了那些文縐縐的
套話空話。
有一位刑部主事茹太素,給朱元璋上奏疏,前後一萬七千字。朱元璋讓人念,一直唸到六
千多字,還沒進入正題。朱元璋大怒,把茹太素叫過來痛罵一頓。這位皇帝態度倒真認真
,罵完了大臣,晚上叫人接著念,唸到一萬六千五百字,才聽見乾貨。
茹太素用最後五百字說了五件事,件件見解都很精到。朱元璋感慨說:「今朕厭聽繁文而
駁問忠臣,是朕之過。有臣如此,可謂之忠矣。嗚呼!為臣之不易,至斯而見。」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是忠臣,你的意見很重要,可你他媽的能不能說話簡潔點?」
後來朱元璋特意把公文要求寫在大明律裡:「陳言事理並要直言簡易,每事各開前件,不
許虛飾繁文。」
在國家級的政策文件上使用大白話,也算是朱元璋身體力行做的一個表率。
拋開文風不說,這份聖旨內容相當務實。裡面沒任何虛頭巴腦的廢話,條分縷析,每一句
都是干貨,把戶貼制的核心思想表述得很清楚。
那麼,戶貼制到底是干什麼的?咱們不妨把整個執行流程走上一遍,就明白了。
第一步、當然是皇帝下發一道大白話聖旨到戶部,給政策定下基調。
第二步、戶部根據文件精神,設計出一份標準戶籍格式尺寸,叫做戶貼式。
戶部規定:「戶貼」的用紙長一尺三寸,寬一尺二寸,邊緣還綴有一圈花卉裝飾。
這個尺寸,可不是隨便訂的。
早在晉代,朝廷製作戶籍時已有規定,要求用一尺三寸札。因為當時沒有線裝書,而是捲
軸裝。每張紙之間左右粘連,形成一條長幅,因此寬度不限,只需要規定長度即可。
到了明代,裝幀方式已和現代無異,頁頁相疊,因此需要把長、寬都規定出來。將長度定
為「一尺三寸」,也算是一種從古吧。
看完尺寸,咱們再來看正文格式部分。
正文分成左、中、右三塊。在最右邊,印製洪武皇帝剛才那段白話聖旨,前面添加一句「
戶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欽奉聖旨」字樣。一來申明此乃皇命;二來警告百姓要如實
申報,否則要充軍;三來提醒經手官員,如果他們違法徇私,也要處斬。
在中間部分,是戶帖主要內容,要寫明該戶的鄉貫、男子丁口、女子口、名歲、與戶主關
係、戶種、事產、住址等信息。
最左邊,是留給官員簽字之用。朱元璋對這次推行極為重視,要求每一級,都要有經手官
員的簽押,以便追溯責任。所以每一份戶帖的簽字,都是從戶部尚書鄧德開始簽起,接著
是副手左侍郎程進誠——當然,這兩位的簽押都是提前印製好的,否則他們也甭幹別的事
了——隨著戶帖一級級下發,會有侍郎某、郎中某、員外郎某、主事某依次簽在後頭。
這是中央部門簽發部分。在戶貼背後沿邊還留有空白,以便地方執行官員簽下花押:從知
縣、縣丞、司吏、典吏到書手、手辦、里保一個都不能少。
調閱任何一份戶貼,都能查到從中樞到執行小吏這一整條文件流轉的路線。哪一環節出問
題了,抓起責任人來十分方便。
每一份戶貼,都要一式兩聯。首一聯叫做籍聯,次一聯叫做戶聯。前者交給官府留底,後
者給百姓家裡留底。在籍、戶二聯之間的騎縫處,要印有字號以作為堪合之用,還有蓋上
一個戶部騎縫章,每聯恰好各留半個印。這樣一來,官、民各有一份,最大程度防止偽造

從一份戶貼式上的設計可以看出,大明朝廷著實下了一番苦心。逐級簽字、騎縫用印、編
號堪合、籍戶二聯,儘可能堵上可能存在的疏漏。僅此一點,就比前朝不知要高到哪裡去
了。
第三步、戶部把設計好的戶帖式下發給官辦印坊,依照樣本批量印製,然後分發到各地州
縣,並規定了繳還時間。
第四步、各地州縣接到空白戶帖之後,必須由正印官員擔任提調官——這個提調,是臨時
差遣頭銜,和後來負責教育的行政職務不一樣——他的工作是張貼文告,曉諭百姓,讓他
們早做準備,還要對屬下官吏進行培訓。
接下來,提調官成立工作小組,親自坐鎮監督,下級官吏帶著空白戶帖,分赴各地基層去
執行落地。
第五步、衙門小吏和當地里正逐家去敲門送帖。百姓大多不識字,需要口頭申報,小吏當
場填寫資料,並由熟悉內情的里正審核、做保。三方確認無誤,小吏會撕下其中的籍聯部
分,帶回衙門,與其他籍聯彙總;剩下的戶聯部分,交還百姓自家留底,叫做戶帖。
這個制度之所以叫戶帖制,就是從戶聯這來的。
第六步、所有填好的籍聯,在衙門彙總統計,要算明戶口、人口、丁口、田產幾項數字的
總額,連同原始資料一起遞交給上級,自己複製一份留底。這麼一層一層磨算,逐級彙總
到戶部。戶部呈遞到朱元璋手裡的,就是一份全國總戶口、總人口、總適齡壯丁總以及耕
種田畝數的概算報告。
有了這份東西,天下在朱元璋面前,會變成透明起來。他可以隨時看到一個地區的總數,
如果願意,也可以深入查到任何一戶的情況。
但你們以為這就完了麼?
老朱對於官僚一向不大放心,總怕有人居中舞弊徇私。他對老百姓更不放心,民間隱瞞人
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不管,等於白干。
因此他特意設計了一個制約舞弊的手段。
第七步、朱元璋動員了一大批軍隊系統的文書人員,分散到各地去審核抽查,術語叫做「
駁查」。用聖旨裡的話說:「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徵了,都教去各州縣裡下著,繞地裡去點
戶比勘合。」
這些大頭兵和地方不是一個系統,相互包庇的概率不高。如果軍隊駁查出戶帖數字與實情
不符,哪一級出了問題,就要哪一級官員的腦袋。如果查出百姓自己隱瞞,那就發去充軍

第八步、軍隊駁查完畢,也提交一份報告給皇帝,和戶部報告並讀。大功告成。
說了這麼多,那麼這個戶帖到底什麼樣子?
讓我們拿一份保存至今的戶帖實物,看看都填寫了什麼吧。
https://i.imgur.com/zJPO5uS.png
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最右側,是朱元璋的大白話聖旨,佔了將近一半的紙幅
。在聖旨結尾還有一行字:「除欽遵外,今給半印堪合戶貼付本戶收執者。」
這是在宣讀戶主的權利和義務,提醒他有權收到一份戶籍副本,上面還有一半官印可以驗
證真偽。
從中縫左側開始,進入正文:
一戶,林榮一。
嘉興府嘉興縣零宿鄉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戶。
計家五口。
男子二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三十九歲;不成丁一口,男阿壽,年五歲。
女子三口:妻章一娘,年四十歲;女阿換,年十二歲;次女阿周,年八歲。
事產:屋,一間一披。
田,自己民田地,六畝三分五毫。
從這些信息可以看出,這是個典型的小自耕農家庭,一家五口,一間房子幾畝田地,勉強
餬口度日,家庭地址在嘉興府下轄的某一個鄉村裡。
再往左邊看,是兩行字:「右戶帖付民戶林榮一收執,准此。洪武四年月日」。說明這份
文件是戶聯,給戶主留底。
在「洪武四年」的左邊,有一排殘字,只餘右半邊:「加字壹百玫拾號。」 這個是騎縫
字號,另外一半字在籍聯上面,已被扯去交官。萬一起了糾紛,官府就會調來籍聯和戶聯
對比,騎縫字號能對齊,說明是真的。
而在年月日的斜下方,還有負責官員的花押,一共有六個。不過具體是哪些官員的手筆,
非得穿越回去才能知道了……
在左上角,還能看到一個「部」字。另外一個字是「戶」,留在了籍聯上。具體操作手法
是,把第一聯捲起來,讓「戶」字和下一聯的「部」字恰好平齊,蓋上騎縫大印。如此操
作,兩聯各留一半鈐記,功能和字號一樣,還兼具認證功能。
這樣一來,官府和民眾各執一份。不光官府可以用來管理,民眾若碰到家產糾紛,也可以
憑此作為證據,去調官府的原始記錄,最大限度地杜絕了偽造、篡改的情況。
這份戶帖,可以說設計得相當周詳了。
不過有細心的朋友可能會覺察到,這個戶帖裡有兩個不太容易發現、但事關政策成敗的小
問題。
大家不妨停在這裡,想上五分鐘,再繼續讀下去。
戶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什麼?是徵收賦稅。而中國古代的賦稅依據除了人丁之外,還要
看田地的多寡。
不,這個說法還不夠準確。
稅賦依據,不止要看田地多寡,還取決於田地質量。
河邊的田地,和山坡上的鹽鹼地,即使面積相同,土地肥瘠程度肯定不一樣,產出大不相
同;麥田和桑田,即使面積相同,收稅種類也要有區別。如果不加區別,只以面積來收稅
,小則造成紛擾,大則激起民變。
早在春秋時代,楚國令尹子木整頓田制時,就注意到要考慮到田地肥瘠不同,要「量入修
賦」。王安石變法時,有一項方田均稅法,將土地按肥沃程度分成五等,每等稅負各不相
同。多佔良田者多繳,少佔貧田者少繳。
將田地分級,是土地管理實踐中的重要一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稅賦公平,減輕貧民
負擔。
可在剛才那份戶帖裡我們可以看到,林榮一家裡那六畝三分五毫的田地,只是簡單地登記
成:「自己民田地」。這塊土地種的什麼作物,肥沃程度如何,戶帖裡一概沒寫,甚至連
所在位置和形狀都沒提。
這讓朝廷以後怎麼收稅?
也許會有人指出:土地資料都是單獨編成魚鱗圖冊,你在戶貼裡當然看不到。
魚鱗圖冊是一種土地登記簿,裡面會將所有者的田、地、山、塘一一標明,繪成圖形。因
為一片一片的地圖狀如魚鱗,故而得名。它始見於宋代婺州,在元代開始流行於兩浙經濟
發達地區,是國家釐定稅賦的重要參考。
但問題是,朝廷開始大規模修造魚鱗圖冊,是洪武十四年之後的事。在洪武三年、四年推
廣戶貼的過程中,看不到官方有任何打算清查田地的意圖。
這太奇怪了,元末的狀況明明是「版籍多亡,田賦無准」,說明戶籍和田籍都散失了。朱
元璋既然已經搞了全國人口大普查,為什麼不摟草打兔子,順便把田地也捋一捋呢?幹嘛
拖到洪武十四年之後才做?
其實,這不是疏漏,反而是大明朝廷的務實穩重之處。
朱元璋想搞土地清查嗎?想!他做夢都想。
拜元末弊政所賜,明初的田地管理一泡爛賬,基層瞞報土地的情況十分嚴重。像湯和、李
善長這種級別的功臣,都曾因為族人藏匿土地之事受過申飭,可想而知當時的風氣。
隱田藏匿得多,稅賦就交得少。稅賦交得少,新生的大明政權就要出問題。朱元璋當然希
望盡快把天下的土地都清查一遍。早在洪武元年,他已動過清查土地的心思,要求戶部「
核實天下土田」。
但具體到執行層面,從皇帝到戶部尚書都在發愁。
太缺人才了。
清點人口比較簡單,執行人員懂得加減乘除就夠了;但清丈田地卻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
,因為田地不可能全是規整的方形,經常會有圭、邪、箕、圓、宛、弧之類的田地形狀,
執行人得精通方田之術,才能精確測量出面積。
何況它還是個情商活。地方上的勢力盤根錯節,互相包庇,執行人得足夠精明,才能從狡
黠的地方豪強嘴裡挖出隱田來。
國初百廢待興,朱元璋手裡暫時還沒有那麼多人才儲備。
洪武初年的大明朝廷缺人缺到什麼程度?那一次核田,只有事關稅賦命脈的浙西地區,朝
廷勉強湊了周鑄等一百六十四人前往督查;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只能「分遣監生並秀才
丈勘北方田地」——瞧瞧,連國子學的人都抽調出去了。至於其他地區,中央連使者都派
不出去,只能發一紙聖旨,讓各個地方自行「擇邑從事之賢者,新具圖籍」。
上頭的窘境,各地都看在眼裡。好,你顧不過來,那我就慢慢拖唄。比如蘇州府,洪武元
年的核田任務,他們交齊全府魚鱗圖冊的時間,是在洪武二十年…
即使是派了督查員的浙西地區,朝廷的推行也是困難重重。
浙西乃是膏腴之地,那麼多田地,利益關係牽涉極深。當年元廷屢次想在這裡清丈土地,
結果「緣以為厲民,至有竊弄兵戈子草間者,上下憂之, 遂不克竟」——楞是被當地人給
攪黃了。後來官府和當地豪強達成一個默契,你好好配合我建土地冊籍,准不准另說,我
不深究你隱報的土地,各自賣個面子,相安無事。
這麼個複雜的地方,朝廷卻只派了一百六十四人,撒下去連個水花都聽不見。
史書上記載周鑄他們事情辦得還不錯,說「父老咸喜清明果決,竿尺有准,版賬不欺」,
還有湊趣文人寫了首詩:「天子龍飛定兩都,山川草木盡昭蘇,三吳履畝難為籍,四海均
田喜有圖。」
至於實際效果嘛,周鑄有一個同行者叫成彥名,留下了一段工作記錄:他負責松江一府下
的三十八都、二百一十五圖。一個人要兼顧這麼多地方,其核田清丈的成色,怎麼可能靠
譜。
可見「竿尺有准」云云,也無非是跟當地達成某種默契罷了。你自己報上來,我給你寫下
來,大家都別深究。
這還是在大明統治的核心地帶,至於外圍各地,更是鞭長莫及。
事實上,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形勢上,洪武初年的朝廷沒法徹底清丈全國土地,更別說給土
地分級了。對此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裡特意強調過:「國初定賦,止據一時一地
之荒熱起科,初未嘗有所厚薄於其間也。」
當然,朱元璋手裡還有軍隊,如果硬要強行清田,也未嘗不能。但一村一縣可以鎮壓,總
不能每村每縣都要靠暴力解決。天下初定,民心未附,這麼一硬搞,必然激起大面積變亂

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朱元璋表現出了相當的彈性:既然做不成,就先退一步唄。
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十年不晚。
所以在洪武三年開始的戶貼大登記中,他決定只專心普查人口,不去碰「清田」這根高壓
線。只讓百姓把手裡的田地面積寫清楚,官府做個賬面統計,就得了。
可是不清丈土地,又怎麼知道它們的面積和產出呢?就算讓百姓自行申報,也得有個參考
吧?
朝廷用了一個巧妙的民間土法來估算。這法子原來在金華地區盛行,以產量來估田畝。割
麥子的時候,三捻為一把,每二百四十捻或八十把,折為一石。每六十束稻草,則為一擔
谷。拿著個經驗公式推算,肥田每畝收谷四擔,瘠田兩擔,可以從產量粗略推算出土地面
積。
這個經驗公式適用於江南地區,北方物候不同,算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說有一個姓王的秀
才在山東諸城推行,叫折畝法:具體做法是設定一個基準單位,叫做稅畝,好地一畝頂一
稅畝,次一點的地,兩畝頂一稅畝,再次的地,三畝才折一畝。通過這種做法,儘量讓稅
賦公平一點——後來到了明中後期,折畝法被發揚光大,通行全國,不過那就是後話了。
無論是金華的經驗公式,還是諸城的折畝法,都是折衷之舉。朝廷無法核田,又要保證稅
收正常運作,只好暫時採取這種粗疏的權宜之計。
朱元璋退的這一步,非常重要。
不清丈土地,百姓的抵觸情緒會減輕很多。朱元璋抓大放小,先把戶貼給推行下去。他甚
至還主動下詔,鼓勵墾荒,說新開發的土地不予起科。
百姓一聽,好啊!舊田地官府現在不追究,新田地還不用徵稅,那還不多干點?元末拋荒
的大量田地,在這個時期被重新墾殖,生產力迅速恢復。
至於戶貼,行吧,官府說什麼咱能填什麼,反正是免費的。
老百姓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卻不知道朱元璋的算計要更長遠。
他們不明白,戶貼的真正功能,是把居民禁錮在原地。只要人鎖住了,朝廷想挖出藏匿的
田地,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他們現在開墾的隱田越多,未來朝廷可以徵稅的田地越多。
比如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旨宣佈「陝西、河南、山東、北平等布政司及鳳陽、淮安
、揚州、廬州等府民間田土許盡力開墾,有司毋得起科。」 ——聽起來不錯,從十三年
開始的墾荒土地可以不用交稅,但再仔細一想,洪武四年到十三年期間農民開墾的田地,
可就得算進賦稅裡了。
緩行一步的好處還不止於此。
通過戶貼推廣這一場全國大普查的洗禮,朱元璋鍛鍊出了一大批精通計算又深諳基層內情
的官吏。他們具備了清丈土地的能力,以及豐富的地方行政經驗,技術層面不存在問題。
朱元璋這一招以退為進,既緩解了基層情緒,又推行了政策,還鍛鍊了隊伍為以後埋下伏
筆,可謂前後勾連,一舉數得。這般手段,真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等到洪武十四年——恰好是戶貼推行十週年——國家又一次捲土重來時,百姓們驚訝地發
現,他們身負戶貼之枷,面對虎狼之吏,已經沒辦法像洪武元年那樣再玩小動作了。
真應了那句話,稅收可能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咱們再說回那份戶帖裡的第二個問題。
林榮一的家庭地址,是嘉興府嘉興縣零宿鄉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戶
注意這個「民」字,指的是林榮一全家的戶籍類型,是「民戶」。在其他幾份流傳下來的
戶貼裡,我們還能看到「軍戶」、「匠戶」等分類。
等一等,匠戶、軍戶那些亂七八糟的,不是元代的職業戶制嗎?大明洪武二年確實搞過一
個「原籍報抄」,但那不過是維穩的權益之計,怎麼洪武四年的新戶籍裡,還有這種鬼東
西?
元代的這個職業戶制,是一種歷史大倒退。本來在宋代,因為經濟發展迅猛,戶口設計趨
向於寬鬆流動。比如「客戶」是沒有常產的戶籍,但如果一個佃農賺到錢買了田產,就可
以「復造」戶籍,從「客戶」轉為有常產的「主戶」。
元代可不敢這麼幹,統治者最擔心的是統治被顛覆,所以他們設計戶籍的思路是往死了限
制,限制得越緊越好。職業戶制下的民眾,世世代代只能從事一種職業,不可變易。
放著宋的好東西不學,幹嘛學壞的?
朱元璋選擇保留元代的職業戶制,原因很複雜。
一方面,明初有大量人口是舊職業戶出身,牽涉複雜,已形成一套固定生態。貿然廢除職
業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明初百廢待興,朱元璋不想在這個上面節外生枝。所以他
在洪武二年,利用能蒐集到的前朝舊檔,申明效力,讓職業戶各安其位——先穩住再說。
而一項國家政策是有延續性的,一來二去,職業戶便從權宜演變成常例了。
另一方面。朱元璋自己搞了一個衛所制。龐大的軍隊不再退役,以衛所為單位,直接落地
變成軍戶。閒時屯田自給,戰時赴戎。而軍人的子弟,世世代代也是軍人。朱元璋對這個
設計很得意,自誇說我朝不用徵兵,也不用征餉,軍隊自給自足,不驚擾百姓分毫。
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軍戶」。
不過朱元璋總算沒太糊塗。他只把戶籍分為四類:民戶、軍戶、匠戶、灶戶。民戶歸戶部
管,軍戶歸兵部,匠戶、灶戶歸工部。還有一些細分小戶種,但總算不像元代那麼奇葩。
在具體的政策落實上,他也表現出了務實的靈活性。比如在這次洪武三年開始的戶貼大登
記中,有一個特別的要求:「不分戶種,就地入籍。」
「不分戶種」是說無論民、軍還是匠戶,都要登記,沒有例外,這是全國一盤棋;「就
地入籍」是說,當時天下流民逃戶太多。朝廷要求他們返回籍貫所在地,但如果有人不願
意回去,也沒關係,可以在本地落籍,一樣可以授田登記。
不過無論是權宜之計還是規劃衛所,都只是表面原因。其實朱元璋沿用職戶制,歸根到底
是因為他的控制慾太強了。
這種制度弊端多多,但特別適合維穩,而穩定是新生朱明王朝最重視的。在朱元璋心目裡
,老百姓最好老老實實呆在土地上,別到處溜躂生事。
不光朱元璋這麼想,明清兩代對職業戶制,也頗多正面評價。比如萬曆年有一位戶部官員
晏文輝讚譽說:「洪武舊本,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有千條萬條,總出一根;水有千枝萬
派,總出一源。任由千門萬戶,總處於軍匠民灶之一籍。」 清代的學者朱奇齡更是進一
步分析說:「既有常業,有令世守之。則父兄所以教其子弟,子弟所以拳其父兄者,無非
各事其事,童而習之,其心安焉,不見異而遷焉。」
朱奇齡的分析,真正是切中肯綮:你一生下來,職業就注定了,不會有別的想法,自然不
會瞎折騰——此所謂「其心安焉,不見異而遷焉」。官府也方便管理,社會也能少鬧點矛
盾。
換句話說,為了保證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朝廷並不在乎犧牲掉社會活力和個人自由。
這個職業戶制度是特殊歷史時期的妥協產物,在穩定明初局面方面有它的意義。沒想到朱
元璋試用了一下,覺得太好使了,乾脆把它當成一個常規,一代代傳了下去。
不清田,職業戶,從上敘兩處細節可知,設計者在一份薄薄的戶貼裡埋藏的用意,實在深
若淵海。
這一次戶貼大登記,從洪武三年底一直到持續到洪武四年底,前後整整一年。因為策略務
實、設計周詳,加上最高領導人高度重視,很快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順利完成任務。
雖然這次普查的原始記錄並沒留下來,但根據種種記載推測,總註冊人口數至少在五千五
百萬以上。
這五千五百萬人,是已經安定下來的生產人口,而且處於官府控制之下。只要朝廷願意,
可以追查到具體任何一戶的狀況,掌控力遠邁從前。自宋末至元末一百多年,這是中央政
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瞭解天下人口多寡。
這對於新生的大明政權來說,意義重大。
正當諸多官吏長舒一口氣,覺得大功告成之時,大明朝廷又宣佈了:戶貼統計是一項長期
性的工作,人口會增長,田地會變化,從此以後,每年地方上都要進行更新,每十年要再
重新造冊。
原來這一切,都只是鋪墊罷了。
真正的大戲,要等到十年之後。
第二章 朱元璋的理想
整整十年,朱元璋一直沒閒著。
平定四邊、改革官制、安定民生、恢復生產,天下有堆積如山的事情等著處理。洪武皇帝
在百忙之中,還得抽出空來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兩次大清洗,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一轉眼到了洪武十四年,算算日子,十年了,差不多到了戶貼第一次更新的時候了。
朱元璋沒打算做簡單的數據更新。他想要的,是一次系統的全面升級。
在朱元璋的規劃裡,戶帖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他不止希望天下變得透明,還希望天下
任何一處地方都能觸手可及。朱元璋的理想,是達成一種對社會細緻而全面的控制,讓統
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貫徹到大明最基本的戶籍單位——每一戶。
在明初那會兒,這個理想可不好實現。元代粗放型管理持續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
了自己的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中央政令下發到地方,執行難度很高。朱元璋曾經發狠,
強行把一大批浙西富戶遷入京城,算是一力破十會。但這種手段只能偶一為之,不可能在
每一個地方都這麼硬幹。
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戶貼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但出於種種客觀原因,朱元璋做了很多妥
協和折衷,他覺得很不痛快。經過整整十年的磨合和實踐,朱元璋覺得可以按自己的理想
,放手來玩一回大的了。
在和戶部尚書范敏等人商議過之後,朱元璋決定對基層組織下了一次狠手。他給這一次改
革設置了兩個目標:
第一、擊破橫亙在朝廷和基層之間的利益集團,提高對基層的掌控力。
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這兩個目標看起來背道而馳,怎麼可能同時完成?朱元璋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面對質疑,他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把眼光投向江南一處叫湖州的地方。
原來早在戶貼制推行的洪武三年,朝廷便已經在湖州府悄悄搞了一個平行的試點工程,叫
做小黃冊。
這個小黃冊試點工程,和戶貼制的內容截然不同。
小黃冊的基本行政單位,叫做「圖」。一圖之內,一共有一百戶人家。每十戶人家編成一
甲,從中選出一戶甲首來管理,一百戶人家正好十個甲首。再設置一位里長,為一圖最高
長官,負責掌管這十個甲首,直接向縣級衙門匯報,不過不算政府編制。
接下來,就到了規則的關鍵部分了。
無論「甲首」還是「里長」,既不是由上級全權指派,也不是由基層民主選出。這兩個職
位選拔的方式,居然是輪換制。
首先這一百戶人家按照丁糧多寡,排出一個次序。前十名的富戶,按照排位輪流擔任「里
長」一職,每戶任期一年,十年為一輪。
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十戶,則擔任甲首,每戶分管九戶人家——這九戶人家裡,也包括不
當值的里長候選戶——他們的任期也是一年。到期後,由甲內人家進行輪換,也是十年一
輪。
也就是說,以十年為週期,一圖之內的每一戶人家,一定會有一年擔任甲首,也有機會擔
任一次里長。
這一百戶人家,統一編入一冊戶籍檔案,叫做「小黃本」……啊,不對,「小黃冊」。這
個制度,就叫做「里甲制」。
每一年催辦稅糧軍需時,縣裡把命令下發至當值里長,然後當值里長會召集十個當值甲首
,各自回去督促手下十戶(包括自家)交稅——嚴格來說,十個甲首能管轄到的,只是九
十九戶,因為始終有一戶在擔任里長。
你輪值到里長這個職位時,並不意味著可以免除賦稅,反而要承擔額外的管理責任,如果
管戶交不起,你還得替他們把缺額補上。為什麼要按富裕程度來選派里長?在這等著呢。
除了這些,里長、甲首還得負責排解鄰里糾紛、文書做保、治安巡檢等瑣碎的庶務,其職
能,相當於現在的街道辦、居委會、公證處加聯防隊。
這些庶務,原來都是由當地富戶、鄉紳憑藉威望來主持的,幾乎每一個村裡都有一位土皇
帝、幾家大族掌握著權力。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如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人人有機會當「甲首」,有實力
競爭「里長」的人家也比從前多,小小一個鄉里諸侯蜂起,這土皇帝自然也就當不下去了

而且每一百一戶為一甲的強行劃分,把一些體量龐大的家族給分割開來。每一個分家都有
自己的甲首和里長要競爭,再想讓他們抱團可就難了。
里甲輪換制的毒辣,就體現在這裡。
朱元璋的算盤打得很巧妙,皇權暫時下不去,那我就把你們的權力進一步切割切碎,分散
給更多人。
一塊蛋糕,拿刀切蛋糕的人權力最大,大家都捧著;現在朱元璋扔過來十把刀,每個人都
可以輪流切一下,原來切蛋糕的人也就變得沒那麼牛逼。
它的精髓在於,把政府讓渡給紳權和族權的權力做了進一步細分,保證每一戶人家都有機
會掌握基層權力。這一招看似讓基層更加分散,反而讓中央權威回來了。
更絕的是,無論里長還是甲首的來源,都是從一圖之民中遴選出來。他們沒有官身,更沒
俸祿,該職位的工作支出——比如小黃冊的製作費用——均由集體公攤。對官府來說,不
需要承擔管理人員的成本。
如此一來,「提高基層掌控力」和「減少管理成本」兩個目標,不就都實現了嗎?
這個里甲制的高明主意,不是來自戶部,而是來自隔壁單位的刑部尚書開濟。
開濟是洛陽人,曾經在元廷當過察罕貼木兒掌書記,是個管理方面的天才,深悉人性。他
把南宋流行於紹興的甲首法拿來改造了一番,遂成了具有大明特色的里甲制。
這個里甲制度始創於湖州,然後在東南幾省試運轉了十年,效果相當不錯。朱元璋有了底
氣,遂在洪武十四年正式開始推行全國。
全國版的「里甲制」,是以湖州版為基礎的2.0升級,兩者的運轉邏輯基本一樣,但在細
節上做了很多改良。
比如說,除了農村的「里」之外,還設了兩個同級別的建制:在城市的戶口,叫做「坊」
,城郊戶口,叫做「廂」;再比如說,除了民戶之外,軍戶和匠戶也各自造冊,甚至有度
牒的僧道等宗教人士,只要你有寺廟庵觀以及田產,也同樣得建黃冊,不得例外。
在所有的改動裡,最醒目也最深刻的一個變化是:一里所囊括的戶數,不再是一百戶,而
是一百一十戶。
這個改動有點奇怪,好好的一百戶整數,幹嘛又添加十戶,這不是增加計算難度嗎?
其實,這增加的十戶,才是真正高明之處,代表大明馭民之術又上了一個台階——甚至可
以說,整個改革的目的,就在於此。
湖州「里甲制」對里長、甲首的職責描述,是「催辦稅糧軍需」、追征錢糧」。而在全國
「里甲制」的框架下,里長、甲首多了一個職責。
倆字:徭役。
中國老百姓歷來要承擔兩種義務,一是稅賦,要麼交錢要麼交實物;還有一種是徭役,要
出人力。比如要興修水利,比如運送軍需糧食,再比如地方官府還有些迎來送往、日常修
葺的瑣事,都要徵調人力來做。
這些活都是白幹的,沒有工錢,服役者往往還要自帶乾糧。
徭役對百姓的壓迫,比稅賦更可怕。稅賦雖重,只要你辛苦耕種,總能湊出來;可一旦你
去服徭役,自備乾糧是一重負擔,家裡損失一個勞動力,導致田地拋荒,又是二重負擔—
—而稅賦可不會因此而減少,最終成了三重負擔。對百姓來說,服一次徭役,等於是三倍
付出,這得多可怕。
但是官府又不能不重視徭役。沒有這些免費勞動力支撐,古代政府根本無法主持大型公共
工程,無法維持府衙日常運作,更沒辦法在戰時組織軍事行動。
朱元璋建起里甲制,就是打算以其為經緯,把徭役分配給每一戶人家,叫做「配戶當差」
。明代徭役分成「正役」和「雜泛」兩種。正役是國家徵調的各項工作,除此以外都是雜
泛,內容極為龐雜,如民夫、皂隸、庫匠、轎伕、傘夫、獄卒等……里長和甲首最重要的
職責,就是帶領一臉不情願的老百姓去輪流服這些徭役。
具體規則是這樣的:
全國版的一里之內,分成十個里長和一百戶普通人家。這一百戶人家裡,每十戶立為一甲
,甲裡選一戶為甲首。
這十個甲,要排定一個次序。每年都按次序派出一甲——也就是十戶——去應徭役,十年
一輪換。不應役之年,叫做「排年」;應役之年,叫做「現年」;
到了應役之年,現年甲首帶著自己所轄十戶人家(含自家)所出的壯丁,到現年里長那報
到,然後一起前往官府,在規定時間去規定地點幹活。完成徭役後,甲首再把壯丁們帶回
來。
也就是說,每一年,都有十一戶人家前往應役:現年里長+現年甲(現年甲首+九戶普通人
家)。十年一輪,正好一百一十戶都有份。
我們可以把這個全國版裡甲制理解成四個同心大轉盤:
最內一圈是十個天干年份;外一圈是十個里長,再外一圈是十個甲首,最外圈是十個甲。
三個輪同時轉動,每一年,都能找到一個對應的里長、甲首以及甲。
https://i.imgur.com/XrSil3Z.png
這樣一來,徭役就可以公平地攤派在每一戶頭上。這個設計,可謂巧妙。
為了進一步公平,官府還要對人戶進行分等,按照丁口分成上、中下三等。丁口多者為上
,寡者為下,每戶輪役出的丁口都不同。
規則裡還加了一個監控條款。如果其中一戶逃避徭役被發現,那麼整個一甲十戶都要連坐
受罰。如果一個甲出了問題,整個一里一百一十戶都要株連。這樣一來,民眾為了避免自
己倒霉,會彼此監視,無形中替官府做了監控工作。
可是,這樣一來會產生一個問題。
當時的國民識字率很低,綜合素質差。人人都有機會管事,可萬一他沒那個管理水平怎麼
辦?萬一他有那個水平,卻用來給自己撈好處怎麼辦?就算不徇私枉法,他為了一里私利
,去侵佔別家利益怎麼辦?
任何權力,都是需要制衡的,哪怕是一甲一里也不例外。朱元璋為了確保這個制度的平穩
運行,又煞費苦心,特意安裝了幾個制約裝置。
第一個制約裝置叫做「老人制」,這是脫胎自漢代三老的一種規矩,在當地選拔年齡大而
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為平息鄉里爭訟的裁決者。朱元璋認為老人「於民最親,於耳目最
近,誰善誰惡,洞悉之矣。」
根據《教民榜》的記載,民間戶婚田圖鬥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便告官,務要經由本管
里甲老人理斷。可見里老人這個角色,等於是在里長之外,安置了一個類似於御史或大法
官的獨立角色,用以平衡監督。而且朱元璋還特別加了一條:「不經由里老理斷的,不問
虛實,先將告狀人仗斷六十,仍然發回里老去評理。」
好傢伙,越級上告還不行,必須得先經里老這一關。
第二個制約,朝廷下發了一系列規則。它其實是一套里甲工作手冊,裡面詳細解釋了里甲
工作職能以及各種規矩。比如有份文件叫做《鄉飲酒禮圖式》,這個名字可不光是喝酒,
而是一整套鄉村古禮儀法。
這套朝廷出版的規則,再加上地方自行約定的鄉約,構成了基層的准法律條規。里長、甲
首就算什麼都不懂,只要嚴格遵循鄉約行事,總錯不了。而且這些文件是完全公開的,甲
內每個人都知道規矩是怎麼回事,無形中也有了制衡。
還有第三個制約。
早在洪武四年,當時里甲制還沒建起來,地方勢力還很猖獗,對徵糧工作影響嚴重。朱元
璋深感不便,在各地——主要是江南——臨時性設置一個叫「糧長」的職務。
糧長的人選,是由當地丁糧多的富戶充當,平均每一萬石(各地區的數字不固定)的稅賦
區域,朝廷會設置一人。
糧長的工作,是在前往京師領取文書,返回自己轄區,督促里長、甲首把糧籌集好,再帶
隊解運到指定倉口。按照朱元璋的設想,糧長一可以監控官吏貪腐,二來可以繞開豪右攬
納,上便朝廷,下通民眾。
等到洪武十四年里甲製出現之後,里長和糧長的職務範圍就顯得有點疊屋架床。可這個職
務非但沒有撤銷,反而更有發揮。糧長開始擔負土地丈量、勸導生產以及和農事相關的檢
具、呈遞、蠲免等庶務。
它的地位之高,幾乎等於是里、甲之上的一個非正式主管,自然也起到了制約作用。
經過這麼一番設計,里長和甲首一來要每年輪換,二來要受老人掣肘,三來還有鄉約來約
束,四來還得應付糧長。重重控制之下,可以確保基層幹部沒有徇私舞弊的機會,更不可
能盤踞做大。
皇權到底下不下鄉,其實正是從這些小細節裡體現出來:里長、甲首出自本管,幫役助手
皆由其遴選,費用由集體均攤;鄉約代行約束,民事爭端要先訴之於鄉老;錢糧賦稅由糧
長與里甲共催辦之。種種瑣碎事務,皆由地方自決自負,不需官府插手。
另外在里甲制的現實操作中,還有一些務實的小設計。
比如說。雖然法律規定一甲一百一十戶人家,但實際上每一甲的戶數,不可能正好湊齊,
總會有一些鰥寡孤獨的家庭。這些家庭已沒法承擔差役,可又不能不管。
設計者把這種情況也考慮進去了:每一個里的一百一十戶人家,叫做「正管」。除此之外
,同里產生的鰥寡孤獨戶,掛靠於里下,但不算正管之數,有一個單獨分類,叫做「畸零
帶管」。 這些畸零戶不允許脫離本里,本里也不能把他們甩開。一旦正管戶缺編,隨時
會把他們補進去。
好了,現在規則設計完畢,推行里甲制只剩下最後一步:登記造冊。
這事應該簡單,此前朝廷已經掌握了天下戶貼的數據,現在只消把分散的戶貼集中在一起
,一百一十戶編成一里,不就完了麼?
沒那麼簡單。
或者說,朱元璋沒打算這麼簡單地處理。
以里甲製為基礎的戶籍冊簿,不再叫「戶貼」,改稱為「黃冊」。 一里造一冊,每一冊
一百一十戶正管,分成十甲列出,附帶畸零帶管,還要分出上、中、下三等戶的等級。戶
數滿額叫做全圖,如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7-12-19 11:20:00
推原本以為老朱是不學無術的痞子,想不到還挺有一套的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7-12-19 11:59:00
老朱是不學,但他的術是一流的。
作者: k800i (K800i)   2017-12-19 16:40:00
蘆場是指鹽田?這行業利益極大,江南富商多出於此。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12-19 17:29:00
所以明代黃冊就從朱元璋一直用到滅亡,老朱可以靠自己的政治權威蠻幹,其他皇帝已經沒這條件了而這套制度比秦漢時代還不如
作者: fayever (yesman)   2017-12-19 17:58:00
好有趣的文章,學了好多。可是也好長,看完要明天了吧QQ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17-12-19 19:07:00
不是不同制度適用不同時代嗎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12-20 07:18:00
這是掌控地方不同,唐以後中央的力量已經從鄉級撤到縣級而明這套主要就在縣級轉,並且由於官方吏員的大量減少與薪資過低,明對地方的掌握反而不如之前幾代,這是讓仕紳階級填補權力真空的原因而這套黃冊制度比秦漢更是落後了,秦跟西漢對地方的掌控與戶、田之間的了解比明好太多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7-12-20 13:19:00
第四章來了:http://t.cn/RTmWcZp
作者: eastpopo (東方大法師)   2017-12-20 19:37:00
也不能怪老朱方法退步,商鞅變法到始皇帝,有百年時間把秦帝國的基層公務員培訓到高峰,楚漢相爭時間短人才不至於斷層;但老朱卻是面對元朝近百年擺爛的官僚與公務系統,根本相當於徹底重造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12-21 11:06:00
可是他的公務系統超小家子氣,很多都要地方自己吞這可是之前朝代沒有的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12-22 23:42:00
這文章可以m起來嗎? 這太重要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