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筆記《永恆的奢侈》談論品牌迷思

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23-09-22 18:43:30
90%的時間先分析事情,
10%的時間才能妥善執行。
我去看看大家在做什麼,
然後回想,我喜歡什麼呢?
其實也就是一個裝東西的袋子,
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回歸本質,
回到一開始的見山是山,
去看到一開始的功能。
包包的本質:好收東西。
一個塑膠袋 $2
一個紙袋  $5
一個購物袋 $100
一個聯名袋 $400
菜市場  $190 ~$1000
小資品牌  $1000~$3000
外國品牌 $3000~$10000
你用什麼裝東西不能裝?
感覺有什麼不同?
我的需求是什麼?
什麼是經典?簡單就是經典。
1.材質:
好東西可以用得比較久,
所以喜歡真皮包。
材質 牛皮 五金
自己開版製作的五金。
2.顏色:
可以搭配衣服,
很多個包包可以隨著心情變化。
白色 裸色 水藍色
3.剪裁:
縫線 邊線 收線 油邊
4.設計:
夾層乾淨
細緻度VS廉價感
功能
移動中:
開啟包包、拿取方便
最好可以單手開、單手拿。
靜止放置:
可站立、硬挺。
內容物
I II III
化妝包 水壺
手機 化妝鏡
鑰匙 剪刀
錢包20cm 衛生紙
髮圈
耳環
販賣符號的必要性?
你如果不是那一種人,
沒有必要去假裝,
偷走了符號得到奢侈崇拜,
是一種欺騙的行為。
偷那些情緒性的眼光。
Polene的雲朵包,是雲朵?還是大腸?
美感是鼓吹?還是真正的漂亮?
是實用?還是人云亦云?
付出這樣高昂代價的背後,我想得到什麼?
這個新出現的奢侈世界
表現為一種從未見過的綜合現象:
1. 審美 VS 經濟
2.傳統手工技藝 VS 機器量產
3. 傳統 VS 創新
4.身分格調風格 VS 推廣與通俗(知名度)
我既想要大家喜歡我,
又需要遙不可及的品牌感來創建自己的價值。
1.藝術與複製品
奢侈品被包裝成審美與藝術,
藝術品又被複製,
成為工業量化的複製品,
美適合被資本利用、批量化的複製,
適合成衣與首飾的批量生產,
2.私人與大眾
3.創新與傳統
之所以昂貴,
是因為這樣的決策不理性且稀缺,
沒有實際用途,
人們透過奢侈劃分階級。
製造「神話」的期待
對宗教的信仰
對人物的崇拜
對故事的緬懷
對圖騰對LOGO的腦粉跟隨
人們對事件的慶祝,
仰賴記憶場的形象管理
人們對部落首領和貴族的
羨慕、痛恨、佔有慾、欣賞、
跟隨、崇拜、嫉妒
崇拜信仰
轉移為對金錢的崇拜
對財富的掌握
批判奢侈
卻又渴望奢侈
就像仇女
卻又渴望睡女人一樣
自命清高
卻又逃不過人性的禁錮
批判只不過是一種求而不得的防衛機制
奢侈
維護的是一種感覺世界
使客戶感覺自己與眾不同、高人一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