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年工工所心得(OR組)

作者: eddiemorra (挺)   2019-06-01 22:42:05
考前藉由刷了許多前輩的心得文來增加自信,也希望小弟的心得文能夠幫助大家。
壹、 個人背景與組別選擇
應屆國立科大本科;大約於17年11月報名補習班,但礙於專題及”惰性”直到18年6月才
認真準備,在此建議如果決定要報考研究所,真的要有所覺悟,最大的敵人只有你自己;
由於個人較不喜歡捉模不定的感覺,再加上較喜歡數學跟邏輯問題,因此決定報考OR組
貳、 報考系所及成績
結果
清大甲組   正取
台大OR組 備取4
交大乙組 正取
成大甲組 備10
中央不分組 正取
參、 書單及各科準備要點
原先打算生管至少要跟過一次課程,考量時間及準備效率還是將火力集中於統計及OR,故
在此僅以統計及OR為主。
統計書單:
1. 張翔六版提綱挈領學統計
2. 張翔統計700題
3. 台清交成中央-工工所近六年考古題 (非全齊)
作研書單:
1. 李昊-作業研究
2. 韓旭-作業研究經典600題
3. Hiller-作業研究 9/e
4. 李昊-考古題詳解研究所分章題庫【作業研究】
5. 台清交成中央-工工所近六年考古題 (非全齊)
準備的進程
(一) 暑假
統計-基本上就是跟著老師的進度走,我的習慣是在課堂上做筆記,並於下課後審思有哪
一個部分不懂,並且搭配700題裡的基本題練習,還有準備間隔兩週的課堂小考,每一次
的小考都很重要(!),個人認為分數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可以見識到該章節題目可以如何
變化,每一次小考都會花一些時間檢討,雖然我完全沒領過禮物。
作業研究-由於老師沒有開面授課,因此OR於數位學堂上課;約莫在八月下旬就看完一次
進度,正課內容偏向基本題型居多,且上課模式採用解題教學,建議能夠搭配交大王老師
的開放式課程來準備。
暑假準備時間>>統計:作研 7:3
(二) 九月至十二月
統計-反覆讀了章節三至章節八好幾次,老師在章節上的安排真的別有心致,每個章節環
環相扣,後續諸多的統計方法皆是基於章節三至章節八的理論,因此投資了許多時間及心
力,也導致遲至十二月中旬才真正的跑完課程內容;我沒有參加題庫班,雖然少了許多的
資源,好處是比別人多了一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
作業研究-這段時間以600題為主軸,個人屬於鑽牛角尖型,很常糾結於困難複雜的題目,
導致學習效率非常糟糕,基本觀念都念熟後,再去研究複雜的題目應該會比較恰當些;再
來是課程進度則是聽完第二次,建議可以用高倍速觀看,跳過已經懂的環節,重點要擺在
還搞不清楚的地方。
準備時間>>統計:作研 8:2
(三) 一月至考前
統計-在這個階段進入無限刷考古題以及檢討的迴圈,一天寫2年的考古題(一間);由於清
大會考證明題,約莫在考前兩個禮拜開始準備證明,為求有萬全準備課本上的證明幾乎都
有準備外加數理統計的少部分,在這個階段我認為挫折感是最大的,原因在於你不知道你
現在準備的有沒有用,”傻傻地念下去就對了”老師這麼說;時常勉勵自己盡力就好,一
直陷在懊惱的情境中,只會讓你的成績停滯不前且減少進步的機會。
作業研究-基本上還是以大量刷題為主,以準備證明題為輔;一開始接觸考古題的時候,
累積幾個月來的自信馬上被擊潰,好在有厲害的戰友能相互指導及在考前約莫一個月拿到
的考古題詳解才讓我慢慢的恢復信心;這個階段信心非常重要,心態千萬別崩,要崩留到
落榜在一次崩。
準備時間>>統計:作研 4:6
肆、心得分享及建議
1.讀累了就適時的放鬆,我認為唸書有效率才是重點,舉凡益智遊戲或是看場電影,
對我而言都是相當好的放鬆方式。
2.找幾個戰友互相督促或是交流資訊,個人認為這個相當重要,尤其是在討論作業研
究的時候,有些流於檯面的考古題詳解並非為正確解,這時候更是凸顯戰友的重要性了。
3.生活習慣要盡早調整好,讓身體習慣早睡早起,因為考試場次最早可能是八點;考
前太緊張再加上太晚調整作息,考中央前只睡了三個小時,這點個人非常後悔!
4.至於要不要實習,考試生個人建議不要,一來是如果考上了要找老師,你要向公司
請假,二來是你在進入研究所前沒辦法自由安排進修的時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