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外系準備資工所心得

作者: kyuudonut (善良老百姓)   2017-03-17 03:44:31
找教授終於在今天告一個段落了,
趁著深夜沒人來寫一篇心得文騙騙P幣,順便為這一年做一個結尾。
小弟116三不管大五延畢生,還算喜歡寫程式,
資演、計組都有到 CS、EE 修過課,
原本打算直接考本系研究所,繼續渾渾噩噩過一生,
至於為什麼四上 (快12月的時候) 突然轉彎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菸
一、時程
(1) 1月 ~ 2月:
補線性代數、離散數學,下課後純整理筆記,無複習。
(2) 3月 ~ 6月:
補資料結構,有買網路筆記,還算不錯,無複習。
補演算法(2015),補到一半補不太下去,暫停。
(3) 7月 ~ 9月:
複習線性代數、離散數學、資料結構
補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無複習
(4) 10月 ~ 11月:
複習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第二輪,並把黃子嘉題庫班上完
複習資料結構第二輪
複習計組、OS第一輪
補演算法(2016)
(5) 12月:
補習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林立宇題庫班
補習資料結構、OS題庫班
複習計組第二輪
(6) 1月:
補習演算法題庫班
寫考古題
二、以下簡介我各科實際準備哪些內容
(理想的準備方式我就不拿出來嘴砲了...)
(1) 線性代數 (黃子嘉)
準備教材僅上課筆記,及黃子嘉兩本課本,
題目我是範例全寫三次,但第三次比較難的我就不寫了,
T/F 必寫,後面 Easy, Medium 我僅寫單數或複數題,只寫一遍。
第六章我僅 Jordan form 跟他的應用沒有準備,
nilpotent 還是要準備一下,算子的特性在證明很好用的。
然後我必須講第八章,一定要準備,但課本實在整理得太凌亂了,
建議把筆記內容讀很熟,遇到不懂的證明再把課本當工具書查用。
(2) 離散數學 (黃子嘉)
這科是我念得挫折的一科,尤其是圖論、代數這兩章,
一開始覺得代數蠻好玩的,但讀到後面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僅準備至第十章 (中間第八章跳過),
範例也是全寫三次,但我習題寫到第五章而已,
而且也是只寫 Easy, Medium 單數或複數題,太難的跳過。
第六章後面章節僅準備筆記內容的題目,並把時間花在推那些定理,
題目沒有特別準備。
(3) 資料結構 (洪逸)
最沒負擔的一科,因為很多程式都寫過了,
在學校上課時,原文書也有順便讀完 (老師沒教的就沒念),
我還蠻推薦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聖經本,寫得非常好,
準備到後來也都還是去翻原文書去查閱並驗證自己的想法。
我沒有背 code,但考試時要寫還是要有信心寫得出來啦,
我僅把很多數學證明補齊這樣,
然後心得是這科不用花時間去補習,洪逸筆記內容非常完整,
因為我去上TKB還是滑手機居多,偶爾畫畫重點 (掩面)
(4) 演算法 (林立宇)
也是蠻崩潰的一科,但我真的要特別推薦林立宇老師,
上得真的 超 級 好,而且是大姊姊 (咦?
而且今年開始有發自編講義,也是編排得非常完整,
但我題目沒有寫,我僅準備上課內容就覺得足夠了。
不推薦讀原文書,除非有時間準備特定章節。
(5) 計算機組織 (張凡)
因為在學校修過了,也上過黃婷婷老師的課,
原文書在學校上課時就讀完了,我也很推薦有時間的話可以讀一下,
lab 也有改過 MIPS 的 Verilog code (當然沒有前面第一名自幹那麼猛 orz),
算是非常熟了,補習對我最大的用處就是 解 題,
然後我課本習題算兩遍,遇到台聯的題目直接跳過不寫。
(6) 作業系統 (洪逸)
個人覺得 OS 頗難準備,有些題目用字模稜兩可實在很難作答,
但洪逸筆記也非常足夠了,該有的例題都有補充。
我有讀恐龍書,有教的章節都讀完了,也有特別去準備一些章節,
例如 transaction atomicity,果然清大被我猜到,但考試時我忘了 orz
我也很推薦有空的話去念一下恐龍書,有些章節寫的還不賴。
考試前還有準備薛智文老師的上課講義,寫得非常好,很適合拿來複習。
三、題庫班
數學方面,黃子嘉老師跟林立宇老師的部分我都有上,
但個人認為黃子嘉老師的部分可以不用上了,有些題目過難,
我事後也沒有再去準備,林立宇老師兩科各薄薄的一本,我覺得非常足夠了。
資料結構、作業系統的話,我只有上課 (1.5倍速)
算那一遍題目,回家就不理他了。
計組我沒有上,實在太浪費時間了,但我有去上最後多核心的部分,
時間短短的 (我記得僅一個多小時吧) ,但複習到一個章節,划算。
最讓我覺得非補不可的是林立宇老師的演算法題庫班,真的很有用!
四、讀書會 & Grad_probask
覺得好的讀書會非常重要,但同時也可遇不可求,
我前前後後加了五、六個,也僅兩個討論風氣較盛。
也有一個從創群開始,從來沒講話的...。
也有人從頭到尾崩潰,退群前也崩潰的...http://imgur.com/a/3STVQ
(我承認我很想秀這張照片 lol)
所以我最常用的還是研問板,能夠暢聊自己想法,
還會有人願意與你討論真的很過癮。
五、考古題 & 考試
考古題我僅寫台清交三間 101~105 的考題,台大電機丙跟成大直接放掉。
一定要寫考古題,寫完才能讓你調整成可以應付考試的狀態。
交清的題目很棒,寫完會有一種又幫你複習完一遍的感覺。
台大的考古題寫到最後,我也僅寫數學,資演計系純觀摩用。
考試一定要報一間在前面當練筆,我考清大計科時覺得全會,
但出來看 LINE 才發現一堆小細節沒注意到,例如要用生成函數解遞迴,
這題沒看到,我真的想去撞牆。或許是太久沒有遇過大型考試,
過於興奮或慌張的時候,很容易忽略一些小細節,
第一天清大考完之後非常沮喪,但第二、三天交台考試狀態明顯有變好。
六、成績
數學 資演 計系 計科 英文 總分 最低正取分數 結果
台大資工 95 50 43 48 192.8 149.2 正5
台大電機丙 97 84 65 66 252.6 225.6 正1
交大資乙 69 66 60 195 17_ 正取
清大資工 34 83 117 106 正取
成大資工 72 67 58 197 197 正36
成大電通甲 83 76 63 222 178 正2
七、後話
整個準備時期,我發條拉最緊的是 7~9 月,每天在圖書館念 8~10 個小時,
回家打電動。10~12 月覺得有點疲乏,只能唸到 4~5 個小時,
不然就是一個禮拜有一至兩天在耍廢,罪惡感深重。
但讓我感到慶幸的是,我在這段時期開始接觸健身,幫助我分散蠻多注意力的。
打一打也好多字了,不免俗的要感謝研問板的各位,
當我沒有人可以問的時候,解決了我很多問題,真的非常感謝。
謝謝交大的朋友,考試那天 LAB 位置借我溫書。
謝謝台大,台南試場選在我母校,讓我兩天考試時心情很穩定。
最後謝謝我女朋友,準備考試時平均一個月 1.5 次下來陪我,
考試六天全程陪考,讓我不用處理很多有的沒的雜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